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在过渡时期为什么要发展重工业

在过渡时期为什么要发展重工业

发布时间:2022-10-04 04:20:39

⑴ 在1953-1957年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因为中国接受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观点。

⑵ 为什么中国在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一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二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影响,外受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军事威胁。
三,发展国防力量的需要。

⑶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其间,为什么要重点发展重工业

1、国家刚刚建立不久,为了以防和应对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巩固国防,满足国家战争的战时需求,这是军事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2、新中国刚刚建立在国际上仅仅得到了苏联的支持,为了不被孤立,新中国暂时与苏联结盟,接受苏联的一部分发展模式,把自己变成苏联的“社会主义小兄弟”,从而能先在国际上稳住脚跟,再图发展,这是政治原因;

3、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力量十分不有限,集中力量只能优先发展一种产业。而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轻工业从清末开始也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就是重工业几乎没有,因此如果再不发展重工业就没有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就更不能发展好经济。而且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之下无论从军事、政治方面都是指向重工业,是最迫在眉睫的,这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根本原因。

拓展资料: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⑷ 中共一五期间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 - 1957)》指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一五”) 时期, 为了实现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的宏伟目标, 新中国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战略确定:1952 年7 月, 中共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编制出《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计划轮廓(草案) 》及其《总说明》。该文件提出:“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主, 轻工业为辅”。在此基础上, 周恩来在8 月执笔起草了《三年来中国国内主要情况的报告》, 指出: “五年建设的中心环节是重工业, 特别是钢铁、煤、电力、石油、机器制造、飞机、坦克、拖拉机、船舶、车辆制造、军事工业、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同年12 月,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的指示》也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 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 “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 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可以断定, 到1952 年7 月至8 月,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已基本确定, 并在中共内部达成共识。
原因:

第一, 受苏联工业化战略的影响。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都是从发展轻工业开始, 大致花50 年到100 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在上个世纪20 年代后期开始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只用十多年就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在此工业化基础上,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功地打败德日法西斯的侵略,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1955年以前,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一直被视为成功典范, 备受广大发展中国家关注和推崇,新中国也不例外。1954 年3 月, 《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强调: “苏联过去所走的道路, 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由于此种认识的局限, 中共领导层已经把通过发展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即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 称为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而把通过发展重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即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称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于是, 是优先发展轻工业, 还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在当时不仅关系到发展战略, 而且已经和坚持什么社会制度联系起来了。
第二, 为了尽快改变旧中国重工业严重落后的状况。旧中国经济结构畸形, 1949 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 %以上, 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 %。重工业门类残缺不全, 多数是采矿业或生产初级原料的工厂, 除了一些从事修理和装配的工厂外, 没有自己独立的机器制造业。这种畸形状态, 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经济独立和国防巩固, 也严重制约和妨碍着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此, 1953 年12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出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非常清楚地指出:“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 经济上不能独立, 国防不能巩固, 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 “我国过去几乎没有重工业, 交通运输也不发展: 在广大的国土上只有二万多公里铁路, 火车头不能自制, 钢轨也大部分从国外输入; 汽车公路通车的在解放前只有七万五千多公里, 货运客运汽车为数很少, 而且都是从国外输入的; 内河航运和海运都不发展, 内河只有很少的古老的轮船, 几乎完全没有远洋的运输; 完全没有自己的航空业”; “轻工业虽有一些, 但是也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并且因为我国没有重工业, 许多轻工业的机器,尤其是精密的机器不能制造”; “因为没有重工业, 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直到1954 年, 毛泽东还尖锐而形象地指出: “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但是,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
第三, 受国际环境的制约。新中国建立后,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 正常的国际经济交往被切断。朝鲜战争爆发后, 中国被迫卷入与美国的直接军事对抗, 从而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威胁。这种严峻的国际环境, 迫切要求新中国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和作为军事工业基础的重工业。对此,周恩来曾作出具体说明: “有了重工业以后, 才能使国防现代化。经过抗美援朝战争, 我们的国防力量强大起来了。可是, 我们还不能制造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门高级的炮(如一五二加农榴弹炮、一三○海岸炮) 。在运输上, 我们自己还不能制造一辆汽车。你们曾经在工业展览会上看到有一辆汽车, 那是人家的料子,我们装配的, 不是真正我们自己制造的。既然我们还不能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门高级的大炮, 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大呢?我们的这些东西都是从苏联购入的, 这等于让苏联在国防上还要背这么大一个包袱。这是不应该的。我们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 就要搞重工业。”
第四,即受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影响。所谓内向型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主要面向国内(或地区内) 市场, 基本不或很少面向国际市场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它有两个主要特征: 高度追求经济独立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前者是它的目标导向, 后者则是它的主要实施手段。
参考:《社会科学研究》2002 年第5 期--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⑸ 建国初期我国大力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建国初期我国大力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中国资源丰富,是原材料大国,发展重工业可以迅速提高国家经济发展,还能带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重工业属于大生产机构,可以有效生产出国防装备,巩固国防。

影响:为一五计划奠定了基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提高70%左右,各地农民的收入一般增长30%以上。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为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

(5)在过渡时期为什么要发展重工业扩展阅读:

对于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而言,无论是资本主义阵营还是社会主义阵营,重建或者恢复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对于大多数新兴的原殖民地国家而言,加快工业化进程并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更是成为巩固与维持政治独立的经济前提。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工业化的浪潮。

在国内,国民经济已经得到全面恢复与初步发展,政治趋于稳定,经济秩序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较为安定,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为大规模展开经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⑹ 我们作为一个农业而大国,再过渡时期,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工业尤其是要发展重工业

摘要 1、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以发展轻工业为主,导致工业经济比例失调,先天不足,发展畸形

⑺ 我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战略,选择这一战略的原因是为了保障国家政治独立和国防安全,为了尽快改变我国工业十分落后的面貌,苏联工业化道路成功的示范效应,受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的影响."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选择优先发展工业战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正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⑻ 一五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 - 1957)》指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一五”) 时期, 为了实现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的宏伟目标, 新中国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战略确定:1952 年7 月, 中共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编制出《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计划轮廓(草案) 》及其《总说明》。该文件提出:“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主, 轻工业为辅”。在此基础上, 周恩来在8 月执笔起草了《三年来中国国内主要情况的报告》, 指出: “五年建设的中心环节是重工业, 特别是钢铁、煤、电力、石油、机器制造、飞机、坦克、拖拉机、船舶、车辆制造、军事工业、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同年12 月,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的指示》也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 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 “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 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可以断定, 到1952 年7 月至8 月,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已基本确定, 并在中共内部达成共识。
原因:

第一, 受苏联工业化战略的影响。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都是从发展轻工业开始, 大致花50 年到100 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在上个世纪20 年代后期开始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只用十多年就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在此工业化基础上,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功地打败德日法西斯的侵略,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1955年以前,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一直被视为成功典范, 备受广大发展中国家关注和推崇,新中国也不例外。1954 年3 月, 《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强调: “苏联过去所走的道路, 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由于此种认识的局限, 中共领导层已经把通过发展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即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 称为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而把通过发展重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即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称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于是, 是优先发展轻工业, 还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在当时不仅关系到发展战略, 而且已经和坚持什么社会制度联系起来了。
第二, 为了尽快改变旧中国重工业严重落后的状况。旧中国经济结构畸形, 1949 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 %以上, 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 %。重工业门类残缺不全, 多数是采矿业或生产初级原料的工厂, 除了一些从事修理和装配的工厂外, 没有自己独立的机器制造业。这种畸形状态, 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经济独立和国防巩固, 也严重制约和妨碍着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此, 1953 年12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出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非常清楚地指出:“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 经济上不能独立, 国防不能巩固, 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 “我国过去几乎没有重工业, 交通运输也不发展: 在广大的国土上只有二万多公里铁路, 火车头不能自制, 钢轨也大部分从国外输入; 汽车公路通车的在解放前只有七万五千多公里, 货运客运汽车为数很少, 而且都是从国外输入的; 内河航运和海运都不发展, 内河只有很少的古老的轮船, 几乎完全没有远洋的运输; 完全没有自己的航空业”; “轻工业虽有一些, 但是也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并且因为我国没有重工业, 许多轻工业的机器,尤其是精密的机器不能制造”; “因为没有重工业, 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直到1954 年, 毛泽东还尖锐而形象地指出: “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但是,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
第三, 受国际环境的制约。新中国建立后,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 正常的国际经济交往被切断。朝鲜战争爆发后, 中国被迫卷入与美国的直接军事对抗, 从而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威胁。这种严峻的国际环境, 迫切要求新中国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和作为军事工业基础的重工业。对此,周恩来曾作出具体说明: “有了重工业以后, 才能使国防现代化。经过抗美援朝战争, 我们的国防力量强大起来了。可是, 我们还不能制造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门高级的炮(如一五二加农榴弹炮、一三○海岸炮) 。在运输上, 我们自己还不能制造一辆汽车。你们曾经在工业展览会上看到有一辆汽车, 那是人家的料子,我们装配的, 不是真正我们自己制造的。既然我们还不能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门高级的大炮, 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大呢?我们的这些东西都是从苏联购入的, 这等于让苏联在国防上还要背这么大一个包袱。这是不应该的。我们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 就要搞重工业。”
第四,即受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影响。所谓内向型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主要面向国内(或地区内) 市场, 基本不或很少面向国际市场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它有两个主要特征: 高度追求经济独立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前者是它的目标导向, 后者则是它的主要实施手段。
参考:《社会科学研究》2002 年第5 期--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⑼ 过渡时期为什么要对农业、轻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楼主指的“过渡时期”应该是指新中国建国后1953年至1956年的“三大改造”时期吧。以下是原因:
1,受政治制度影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当时就等于“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当时我国将所有这三大产业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国有化或者公有化,以此方便对经济进行规划。另外允许私有制经济也就是市场经济就等同于认同了“资本主义经济”,这在当时来讲是绝对不允许的!
2,受国情影响,1949年我国刚刚经历了百年屈辱和解放战争,社会经济百废待兴,国家通过对三大产业的改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防止私人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因此这个政策在当时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正确的。
3,受国际大局影响,50年代正值冷战时期,我国当时被西方围堵经济,无法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因此被迫采用“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苏联也在中国1953年~1957年的“一五计划”期间为中国提供援助和贷款,这对于当时被西方围堵的中国看来莫过于雪中送炭。而苏联采取的正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外则是大国沙文主义,因此当时采用“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中国在经济制度上也倒向了苏联。
4,受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农抑商的国家,民国时期商业和轻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重工业却没有多大建树,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主要就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要内容。若要实施一五计划,则必须要有相应的产业结构来支持,因此,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采取了对三大产业进行国有化或者公有化改造,以此促进产业结构变化,方便侧重重工业发展,为重工业发展打下经济基础。

⑽ 我国在过渡时期为什么在经济建设上要以工业化为中心

一味追求重工业的发展,发展水平比较低,人民的认识不足,曾提出过“没有机器也能造出火车头”的口号,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总的说来当时的工业发展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的水平是不相适应的!

阅读全文

与在过渡时期为什么要发展重工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兰州工业学校什么时候搬迁到新区 浏览:948
武林迷你小汽车多少钱 浏览:174
奥迪电压不足怎么修 浏览:764
雪地奔驰卡车不提供怎么解决 浏览:310
汽车碰撞会坏哪里 浏览:233
小鹏汽车p7什么时候发售 浏览:674
工业漆为什么会裂开 浏览:847
宝马后视镜怎么那么贵 浏览:825
奔驰rest怎么使用 浏览:71
湖北工业用硫酸锌怎么样 浏览:787
汽车整形学校需要什么证 浏览:394
m1a新型工业用地什么意思 浏览:707
鹤岗工业通风系统大概多少钱 浏览:133
小鹏汽车有哪些隐藏功能 浏览:849
厦门岛外工业区哪里人多 浏览:483
起亚汽车中控黑屏电源线在哪里 浏览:943
宝马5系选装音响多少钱 浏览:434
宝马2系贵阳汽车城多少价 浏览:178
奔驰轿车怎么区分系列 浏览:231
电动汽车如何设计才能完成 浏览: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