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汽车故障人工直观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了解最初症状
最初症状是指需要维修的车辆所表现出的故障特征,对于维修人员来说,准确了解并描述故障现象非常重要,这关系到诊断的方向和效率。因为车主只能从车辆使用中的异常判断车辆出现故障,而维修人员需要根据车主的描述以及自身观察准确描述故障症状。
2.问诊试车
问诊是通过对车主的询问了解汽车故障症状的过程,试车则是对汽车故障症状的实际验证并进一步确认故障症状的过程。
(1)问诊
问诊是维修人员向车主询问汽车故障情况的过程,就像医生向就诊的病人询问病情一样。问诊应该是汽车故障诊断的第一步。问诊在汽车故障诊断中非常重要,把握好这个环节可以确定下一步故障诊断的方向、甚至可以锁定故障范围。
一般问诊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故障发生的状况。
·初次故障发生的时间,汽车所处的状态。
·故障是否还同时伴随着其他性能变化,故障发生之前有何征兆。
·故障发生的频次:经常发生;有时发生;一定条件下发生;只发生一次。
·故障发生后的变化程度:没有变化;越来越严重;迅速恶化。
·故障发生的环境:故障发生时的气温、气候、道路情况等。
②维修保养情况。
·故障发生后是否进行过维修,进行了哪些维修,更换过哪些零部件。
·故障发生前是否加装过设备,更改过线路或更换过零部件。
·该车是否按时进行保养,是否在正规维修企业进行保养。
此外,在必要时还需要了解车主的驾驶习惯,经常行驶的道路条件及行驶车速、挡位情况,以及加注的燃油标号、品质及添加剂使用情况等。
注意,问诊一定要掌握技巧,询问故障症状发生时的情况时应尽量让车主多说,不要提示太多,否则会误导用户说出模棱两可的故障现象,增加诊断的难
度。此外提问时要用车主熟悉的话语,使车主容易理解,尽量不要使用车主不懂的专业术语。
(2)试车
试车的目的在于再现车主所述的故障症状,以验证故障症状的真实性,同时试验故障症状再现时的特征、时间、地点、环境、条件、工况等客观状态,以便为进一步分析故障原因做好准备。
在试车再现故障症状后,维修人员应该反复体会和观察故障症状出现时,各种状况、工况、环境、条件等细微过程,并且认真记录下来,确认故障症状。试车是维修人员感受汽车故障症状的过程,对维修人员了解掌握故障症状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完整的试车应该包括汽车各种性能的试验过程,即从发动机冷机起动、冷机高怠速,暖机到热机怠速、加速、急加速全过程的运行状况,以及仪表指示情况。
此外还应该包括汽车起步、换挡、加速、减速、制动、转向等过程的行驶状况试验,根据车辆故障去选择检查汽车的动力性能、制动性能、行驶稳定性能、操纵可靠性能、振动摆动异响等状况,感受驾驶和操纵过程的各种反应,以便检查是否有车主未感觉到的汽车故障症状存在。针对不同的故障现象应进行相应的试车。
3.故障分析研究
分析研究是在问诊试车后根据故障症状,对汽车结构和原理进行的深入研究分析,目的在于分析故障生成的机理,故障产生的条件和特点,为下一步推出故障原因做准备。分析研究通常需要借助与汽车故障相关的基础材料,了解汽车正常运行的条件和规律,并且与故障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研究的基础材料是车辆结构与原理方面的知识,以及所修汽车维修手册提供的机械与液压结构原理图、油路电路气路图、电子控制系统框图、控制原理图表、技术参数表、技术信息通报等重要信息。
4.推理假设
在了解汽车故障部位的结构原理、查找对比汽车技术资料后,通常可以根据逻辑分析和经验判断做出对故障可能原因的推理假设。推理假设是对故障原因的初步判断,它是基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
理论上是指根据结构原理知识,加上故障症状的表现,再从逻辑分析出发推出导致故障症状发生的可能原因,这个推导从原理上是能够成立的逻辑推理,这是基于理论的逻辑推理。实践上是指根据以往故障诊断的经验,对相同或相似结构的类似故障做出的可能故障原因的经验推断,这个推断具有类比判断的性质,这就是基于实践的经验推断。
推理是根据工作原理和故障症状推出故障原理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除了要对工作原理有深刻理解之外,还应该注意到故障症状所对应的故障本质。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故障症状的发生,还不知道故障点到底在哪里,但这时的故障发生机理应该已经基本明确。例如,发动机排放黑烟的故障症状,虽然不知道是哪个元器件损坏导致的,但从原理上讲一定是混合气浓造成的。假设是根据推理的结果进一步推断下一层故障原因的过程。例如,进一步分析导致混合气浓的原因,可以知道无非是两个,一个是燃油多,另一个是空气少。
再进一步推理可知,燃油多可能有油压高和喷油时间长两个原因,而喷油时间长又可能有控制喷油时间不正常和喷油器关闭不严两个原因。空气少则可能有空气真少和假少两种情况,空气真少可能是由于进气系统堵塞导致的,空气假少则可能是由于空气流量计输出信号过低导致的。
这就是一步步提出假设的过程。
推理是推出导致故障症状发生的基本机理原因,假设是在推出的故障机理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向故障下一层纵深分析其原因得到的结果。很显然,上述例子中故障症状排放黑烟的故障原因机理是混合气过浓导致的,这个推断是被经验证实的,因此,这个推理是经验判断的结果。如果故障症状是发生在应用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上,例如,混合动力车、柴油共轨喷射等系统中,那么故障症状的对应机理就无法从经验判断中直接得到了,此时必须对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才能推出可能的故障机理原因的方向,进而做出深层原因的假设,这里就要用到逻辑推理的方法。
推理假设的过程是从大方向上寻找故障原因的过程,这个过程探究的是故障基本机理和基本方向。
5.流程设计
流程设计是在推理假设环节之后,根据假设的可能故障原因,设计出实际应用的故障诊断流程。设计时要先确定应检测的项目,再确定分辨汽车各大组成部分或总成故障的检测方法,然后确定汽车各个系统和装置工作性能好坏的检测方法,最后才是部件和线路的测试方法。这些测试方法的应用目的在于逐渐缩小故障怀疑范围,最终锁定故障点。
6.测试确认
测试确认是在故障诊断流程设计之后,按照流程设计的步骤通过测试的手段逐一测试各个项目。测试确认是在不解体或只拆卸少数零部件的前提下完成的对汽车整体性能、系统或总成性能、机电装置性能、管线路状态以及零部件性能的测试过程,它包含检测、试验、确认3个部分,这3个部分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检测主要指通过人工直观察看和设备仪器进行的检查和测量来完成的技术检查过程,试验主要指通过对系统的模拟实验和动态分析来完成的技术诊察过程。确认主要指通过对诊断流程的逻辑分析、对检测和试验结果的判断,最后确认故障发生部位。
7.修复验证
修复验证是在测试确认最小故障点发生部位后,对故障点进行的修复以及对修复后的结果进行的验证。它分为修复方法的确定和修复后的验证两个部分。
(1)修复方法的确定
修复方法要依据故障点的故障表现模式来确定,故障点是故障的最小单元,故障点所具有的不同表现模式,决定了修复中将采用的不同方法。
①元件损坏、元件老化和元件错用等模式的故障,通常采用更换的方式进行修复。
②安装松脱、装配错误和调整不当等模式的故障,通常采用重新安装调整的方式进行修复。
③润滑不良模式的故障采用维护润滑的方式修复。
④密封不严模式的故障,通常对橡胶件采用更换,对机械部件采用表面修复工艺或更换的方式修复。
⑤油液亏缺模式的故障通常采用添加的方式修复,但对于渗漏和不正常的消耗导致的亏缺,要对症下药找到根源给予修复。
⑥气液漏堵模式的故障通常要采用疏通堵塞、封堵渗漏的方式修复。
⑦结焦结垢模式的故障一般采用清洗除焦垢的方式修复。
⑧生锈氧化模式的故障一般采取除锈清氧化的方式修复。
⑨运动干涉模式的故障通常采用恢复形状、调整位置、加强紧固的方式修复。
⑩控制失调、进入紧急备用模式以及匹配不当模式的故障采用重新调整、恢复归零以及重新匹配的方式修复。
短路断路、线路损伤、虚焊烧蚀模式的故障采用修理破损、清理烧蚀、重新焊接以及局部更换线路的方式修复。
漏电击穿、接触不良的故障模式采用更换或清理接触点的方式修复。
(2)修复后的验证
修复后的验证是指对修复后的车辆进行功能测试,如果故障现象完全消失,车辆功能回复正常则可以确认车辆已经被完全修复。
8.最终原因的确定
在对前面环节中找到的最小故障点进行修复验证后,故障现象可能消除了,但是这时不能认为故障诊断工作到此可以结束了,因为导致这个最小故障点发生故障的最终原因还没有认定,如果不再继续追究下去,就此结束维修,让汽车出厂继续行驶,很有可能导致故障现象的再次发生。
对故障点的最终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找到其产生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彻底消除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杜绝故障再次发生,这就是汽车故障诊断基本流程最后一个环节的重要内容。
‘贰’ 帮忙论述汽车故障人工诊断方法
汽车故障人工经验诊断法是诊断人员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知识,在汽车不解体或局部解体的情况下,借助简单的检查手段,主要采用眼看、耳听、手模、鼻闻等手段,进行检查、试验、分析和确定汽车故障原因和部位的诊断方法。
人工经验诊断法既是汽车故障诊断的传统方法也是基本方法,即使在现代仪器诊断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经验诊断方法也不可能被替代。
(1)“看”部位
“ 看”是通过用眼或借助放大镜、内窥镜等对汽车各部位进行观察,查看是否有异常现象,查找故障的蛛丝马迹。这是一种应用最多的、最基本的,也是比较有效的故障诊断法。
汽车故障诊断中可以“看”的项目及部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汽车故障指示灯的指示情况;汽车仪表及各报**、指示灯的显示情况。
②有无漏气、漏水、漏油;液体流动性是否正常;机油、变速器油、制动液、冷却液等液体颜色与液面高度是否正常。
③发动机的排气颜色是否正常。
④各部件运动是否正常;连接部件有无松脱、裂纹、变形、断裂等现象。
⑤线路是否有破损、松脱、折断处;导线的接线端子是否存在锈蚀、变形等异常情况。
⑥油管及气管是否出现压瘪、弯曲、破损、裂纹等。
⑦各操纵杆、拉线、拉杆是否调整得当。
⑧进气管、进排气门处及气缸内有无结焦。
⑨轮胎气压及轮胎磨损是否正常;车架、车桥、车身及各总成外壳、护板等有无明显变形,相关部位有无刮蹭痕迹等。
以上所列的观察项目及部位很多,但在实际故障诊断中所观察的是具体故障发生的区域,以及与故障相关联的部位或项目。
利用“ 看”进行故障诊断类似于中医通过观察神、色、形、态、舌象等来测知病人的内脏病变。汽车故障诊断中的“看”,一方面可以将发生在汽车表面的故障查找到,避免走弯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观察来获得汽车内部的故障信息,比如通过查看自动变速器油液的颜色及油中包含的物质即可大致了解变速器的故障原因。
(2)“摸”部件
“摸”是通过人手去感受机件的温度、压力、振动等,以此来获得汽车的故障信息,就像中医切脉一样,这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故障诊断方法。
“摸”能够帮助进行诊断的故障及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发动机水温异常;自动变速器油温异常。
②空调系统的部分故障;汽车悬挂系统和减振器的部分故障。
③用手触摸可判断线路的插头及导线连接处是否松动,触摸线路连接处是否有不正常的高温,可判断该处是否存在接触不良。
④用手感受喷油器、各种电磁阀和电机等部件的振动情况,可以判断它们是否工作。
⑤用手触摸点火模块、点火线圈、继电器、电机等电器与电子元件的表面温度,可以判断它们是否正常工作。
⑥检查皮带的松紧度,可判断皮带是否存在打滑。www.qcwxjs.com
⑦用手触摸发电机、空调压缩机等部件判断是否存在连接松动。
⑧用手感觉机油、自动变速器油、齿轮油等的黏度以及所含的杂质,可以判断油的品质及可能存在的故障。
⑨用手感觉冷却水管、燃油管的压力波动来了解冷却水循环情况及供油情况。
⑩检查摩擦面的磨损情况,检查摩擦副配合间隙,以及旋转部件的运转平顺性,判断这些部位是否存在故障。
用手触摸离合器、制动鼓或制动盘,感知它们的温度,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离合器打滑、制动拖滞故障。
比如当出现发动机水温高的故障时,用手摸一摸上下水管即可判断节温器是否能正常打开,用手触摸散热器表面感受各部分是否存在温度差即可获知散热器内部是否存在管路堵塞。
(3)“听”声音
“听”是通过耳朵的听觉或借助听诊器对汽车发出的声响进行监听,从而判断故障部位与类型,进而查找故障原因。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查找汽车机械部分异响的部位及判断一些电器元件是否工作。
汽车故障诊断中涉及“听”的故障及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进、排气系统异响。
②传动皮带打滑异响。
③发电机、空调压缩机等部件的异响。
④发动机的各种异响:气门异响、活塞销响、活塞敲缸响、曲轴轴承响、连杆轴承响等;机械传动部分异响:离合器响、变速器响、主减速器响等。
⑤点火系统高压线漏电。
⑥通过听继电器、喷油器、电磁阀等是否有接通的声音,以及电机、油泵等是否有运转声音来判断它们是否工作。
⑦转向系统异响。
⑧制动系统异响。
⑨汽车悬架异响。
⑩车身、车轮在行驶中的异响。
通过“听”进行诊断时一定要注意方法和手段,比如在检查发动机异响故障时,一般是在停车状态下起动发动机,使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运转,根据不同故障部位发出声音的不同,如连续性响与间断性响、脆响与闷响、有规则响与无规则响等,从而判断出响声的部位,有时还需要借助听诊器。对于传动系统的异响故障,往往需要通过路试的方法,围绕异响产生的条件进行行驶,从而确定异响部位。
(4)“嗅”气味
“嗅”是通过鼻子的嗅觉感知汽车各部分产生的异常气味。“嗅”能够帮助进行诊断的故障或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由发动机排放尾气的异味判断发动机工作情况,为故障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②由发动机机油、自动变速器油等油液的异味判断油液的品质及相关部位的工作情况。
③由非金属材料焦糊味判断离合器打滑、制动拖滞等故障。
④由橡胶及塑料件过热后发出的橡胶塑料味来查找导线过热、线路短路等故障。
‘叁’ 发动机直观诊断法的优缺点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直观检查法的优缺点
① 此方法简易、方便,能够直接发现故障部位;
② 收效低,这是因为许多故障从元件外表上是不能发现。
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直观检查法适用于各种故障的基本检查,尤其是对于一些硬性故障,如ECU内部引线腐蚀、元件冒烟等故障立竿见影。很多时候直观检查法单独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往往会事半功倍。同时,对于直观检查的结果有怀疑时,要及时采用其他检查方法进行核实,不要放过疑点。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肆’ 常见汽车检测技术优缺点是什么
一、集成碰撞检测技术
这种探测技术配备了空间站的智能安全系统,可以提供额外的事故信息和传感器。除了惯性传感器、摄像头和雷达的帮助,它还可以准确判断事故,优化空间站的智能安全系统被动安全系统。综合碰撞探测技术可以使国际空间站系统获得更多的探测数据。不再单纯依靠加速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信息来引爆安全气囊或预紧安全带,更有利于提高车辆安全检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