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脱欧导致宝马放弃新MINI研发,与长城合作能否带来一线生机
英国脱欧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会对汽车界产生何等影响?
宝马方面最先做出回应,决定推迟下一代MINI车型开发工作。
另外,宝马与长城签订建立光束品牌的协议,新一代MINI纯电动将在中国投产。打心眼里,宝马方面并不看好这一项目,主要是为了降低排放,更能适应中国双积分政策。能对MINI品牌产生深远影响的,也只能来自原产地国家政策的变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长城与宝马合作的背后(二):为什么长城愿意与宝马合作
因此,长城与宝马MINI之间的合作,算得上是“门当户对”,绝不是简单的国产品牌“抱大腿”,更不是“凑合着过日子”。
写在最后:近几年,国内外车企合资出现了一种新模式——不再是“传统”的以市场换技术,而是地位平等,共同研发和制造。而此次长城与宝马之间的合作,恰好成为这种全新模式的真实写照,在强大自身的同时,也推动中国汽车业进入汽车强国新时代。
关注车业杂谈车家号,互动将有机会赢取精美小礼品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❸ 长城和宝马合资,你怎么看
其实宝马在中国寻找第二家合资方的图谋,由来已久。多年前的宝马,合资生产的车型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在合资方的选择上,始终二心不定,见异思迁,只是祁玉民主政华晨之后,强化了宝马一心一意与华晨合资的信心和决心,宝马的更多车型才拿到华晨来生产。
无论华晨多么富有诚意,怎样贴心示爱,宝马那颗不离旧爱但另寻新欢的二心总是不时萌动,毕竟一个华晨合资,很是不过瘾。面对奔驰的咄咄逼人,还要承受二线豪华品牌凯迪拉克雷克萨斯的上攻,要想扩大市场份额巩固豪华车霸主地位,必须攻城略地抢占先机。
而且,宝马也自以为对华晨不薄啊。对华晨,宝马贡献了很难得的一部分核心技术,帮助华晨成就了自主品牌高端MPV华颂,发动机、底盘、变速箱技术甚至检测检验标准,都是宝马真诚奉献,只是因为成本高定价下不来和传播力度小产品太小众,华颂的市场表现实在远离预期。凭此,宝马自然觉得对老朋友华晨已经做到中国人说的仁至义尽了,再有奥迪寻找第二个合资伙伴的诱惑,宝马寻找第二家合资伙伴,也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说长城需要宝马的新能源产品。话说,长城需要,华晨就不需要了么?舍华晨而投长城,显然宝马是“二心”很强大。何况与华晨合资生产的新能源车型宝马X1早已进入计划了。论先来后到,也轮不到长城。再看长城。前些时日传出长城有意向收购比自己强大的多的jeep,大有以蛇吞象之势。虽遭jeep否认,但借此炒作,人们立马对长城高看一眼,大有当年闻听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的惊喜之感。利好不断,长城股票也很好看,长城自己也很受用。只是不久,好消息就烟消云散。一切如旧。
可以说,长城和宝马肯定有合资的意愿。有没有达成意向,还在进行时,不确定因素很多。可以肯定的是,对象双方结合成不成,红娘很重要。
它是想方设法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底特律式的当代智能汽车城。这个定位很大胆,很有气魄。
常熟在这方面蓄谋已久。事实上,常熟坚持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培育三千亿级主导产业推进。随着丰田研发中心、观致、路虎等汽车研发和整车生产企业相继落户,常熟已经形成集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物流、贸易等一体化发展格局。汽车,已经成为常熟工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优势主导产业。
2016年,汽车产业总产值占常熟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全新定位和城市经营带来的城市魅力,让常熟集聚了300余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100强企业有27家,与境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究院10所,已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汽车研发创新集聚区。
三年后的2020年,常熟想把汽车整车产能推进到70万辆,汽车产业总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形成集中高端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制造,汽车物流、汽车研发、汽车金融、汽车文化和汽车商贸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汽车全产业链。
这样一个城市,汽车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很大,势头很猛。
宝马和长城,就是常熟撮合的。有这样一个红娘,合资成功的把握就多了几分。
至于华晨,自然要品尝一汽-大众奥迪的滋味了。
但华晨不是一汽-大众。
心里酸酸的是难免的。眼下华晨最重要的还是不能想太多,需要拿出更大的诚意,继续务实,着手强化与宝马的合作。可能也不再好意思向宝马要更多的技术了。
当然,宝马不可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与华晨合作的基础是丰厚的,前景是广阔的。继续扎实合作,对双方都有大利。与华晨的合作绝对不会削弱。因为在有魄力的祁玉民支持下,他们已经尝到了甜头,众多车型拿到华晨之后,市场表现全面飘红,宝马X3也计划明年国产,未来,在华晨投放的车型会很多。当然,投放一些新能源车型,也不是不可以。与长城的合资,充满变数,不确定因素很多,八字还没有一撇,前途莫测。更重要的合作者,还是华晨,大房就是大房。这个地位,是谁都取代不了的。
❹ 长城与宝马的合作项目为什么会生变
光束汽车量产MINI电动车,将推进MINI品牌的电动化和本土化。目前,宝马ReachNow共享出行项目主要是由宝马i3为主;而随着MINI电动车到来后,宝马在国内的共享出行项目将由MINI电动车来承担主力,这将极大的解决宝马在移动出行领域的成本问题。除此之外,作为进口车型,MINI品牌目前的售价为20-40万元,而MINI燃油版国产化价格进一步拉低,价格降低的MINI将更具“看点”。
众所周知,自“中外合资”的形式开始,自主品牌在中外合资上的发展基本上是依附状态;以至于在大家的眼中,自主品牌不仅是对盈利上贡献为零,并且还拉低了海外汽车品牌的“档次”。这是因为核心力量的缺失成为了中国自主品牌没有话语权的主要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与海外汽车品牌合资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仍然有积极和重要意义。换个角度来看,与海外车企合资为自主品牌打下来不小的基础;如果不是自主品牌在合资中不断摸索前进,如今国内的汽车市场就不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随着自主品牌不断的进步,中外合资的主导关系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例如,为了加速海外市场布局,自主品牌频繁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大笔收购;从上汽认购美国通用汽车1%股权,东风购买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14%的股权,再到吉利控股集团和北汽集团入股戴姆勒等。这些事件似乎都在说,自主品牌通过强化资本合作,已经能够深入地参与到海外汽车市场竞争。
此次合作,长城与宝马建立合资品牌,无论对宝马的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还是对长城的国际化战略都是强有力的补充,是实力派的强强联合。这也是汽车行业变革大势下,甚至可以说是车企的最佳选择之一。第一,中国汽车市场保有量已经名列前茅,未来仍有巨大的上市空间;第二与核心合作伙伴同舟共济才是降低风险的最好策略,例如此前比亚迪与丰田的结盟,吉利与戴姆勒的互相持股等。而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
❺ 长城汽车和宝马汽车联合的怎么样
你好,要是这两款公司合资肯定还是宝马比较不错,宝马的品牌技术和长城不是一个级别!
❻ “长城宝马”终于落地了!新名字比宝马更霸气,华晨这下后悔了
如今汽车行业发展的是相当的迅速,汽车品牌也在不断的增多,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也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在这些汽车品牌之中不仅有低端品牌,也有高端品牌的汽车,也有很多的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考虑到面子,会优先考虑这些高端的品牌,说到高端品牌汽车,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奔驰、宝马和奥迪吧,这三大汽车品牌,作为德系车早在很多年前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在国内它们也是碾压众多汽车品牌,不过它们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奔驰作为豪车界的老大哥,在国内的地位是非常高,奥迪靠着其经济实惠在国内也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宝马的地位却不是很高,现在选择宝马的人也是越来越少。
?目前新能源汽车有着很大的光景,如今国六尾气排放标准的实施,国外也有很多国家制定禁售燃油车的政策,我们国家当然也不会落后,国内很多的燃油车也开始蠢蠢欲动,纷纷进入新能源领域,如今宝马和长城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估计华晨这下该后悔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❼ 想知道最近长城和宝马合伙怎么样了你说好好的世界品牌为什么和宝马那样的小众车企合作呢
大神,我就喜欢你这问话的脾气!
第一,宝马死乞白赖的巴结长城非要合伙,据说合伙已经成功了,还注册了个新的品牌,怎么说呢,将来怎么样还不知道,也许还是老样子,宝马想用欧洲市场换长城的技术,但是我个人估计再有个二十年也学不来的,要知道你宝马偷学了技术的同时,我长城也在疯狂的进步技术啊。
第二个问题,兄弟啊!这你就不知道套路了吧。一般大品牌企业在有钱以后,会收购一些超级耗油,超级低销量的小众品牌,然后广告哗啦啦的放出来主题“我,是贵族车、跑车、绅士车、定制的。。。”然后成本一百万,可以卖个一千几百万吧!比如大品牌“大众之于布加迪、奥迪、兰博基尼等等”你懂的。下面第三个问题回答你,“我=不=怕”(周星星功夫里理发师片段口音),“那是为什么呢?嗯?”(我们那嘎达沈阳同志口音)。告诉你吧,很简单的:发动机、钣金这两货也是技术?我们长城平时就没把他当第一位看待,两吨车子论斤才多少钢铁,钢铁贵?告诉你老兄吧,现在还谈发动机钣金什么都是落伍的,您听过“新能源”吗?您听过“智联网驾车体验吗”?你难道就没听过“无人驾驶”?看来您跟我一样小土鳖一个,宝马虽然小众吧,但毕竟行业内这么多年了,也小有名气的,然后把就这个汽车行业走向还是知道的,特没谱总统那个国家有个特死啦您知道吧,据说模仿了我们的骄傲“BYD”,现在在美国小国家卖的可火啦。其实话说回来,宝马小公司还挺讲规矩,没有直接模仿抄袭我们的长城,比较社会进步了,互联网时代谁都不是瞎子的,他们选择合作还是明智的,我们长城也秉持一个“哥有肉,总有你小子一口热汤的”全球什么什么主义观。一个字评价“大气”!!!
最后一个问题,不是我说你这个朋友了,你的逻辑怎么还是停留在小宝马的地盘加发动机加变速器加壳子加沙发的年代!我就纳闷了,这次合作的车企生产的是世界顶级,宇宙无敌的,全自动的,最豪华尊贵的长城WEY平台优化而来的超级新车型,技术保密阶段,可以我可以很负责人的告诉你,动力电机装置与轮子直连,速度靠电机转速上去就行了。还留在改革开放的变速器阶段,你真扯蛋!!!
❽ 长城宝马光束的流产是确有其事还是被放大了的分歧
长城宝马双方应该确实在光束定位及发展上存在分歧,但对于任何一个战略合资项目来看,这些分歧都是正常的,但绝不至于到流产的地步。
首先,长城宝马合资项目是中德两国合作新项目,2018年7月10日双方签署合资经营合同,也是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进行的,成为中德合作的又一生动案例。而从目前两国的政治经济友好关系看,长城宝马的合资有着稳固的基础,除非双方出现严重分歧,否则项目流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在汽势Auto-First看来,如果双方存在严重分歧,光束项目就不会存在,因为在2018年签署合资协议之前,双方已经开展了长达两年的秘密接触。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依然是宝马集团全球销量增长至关重要的市场。对于光束这样的既定战略投资项目,应该不会因为一时的利润下滑就直接取消,况且这个项目目前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光束张家港基地也已经启动建设,此时终止对双方没有任何好处。而对于新任CEO而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只有加大中国市场的投资才能取得更好的销量和利润增长。
❾ 长城和宝马合资且行且看
长城对JEEP收购的信息是子虚乌有的,与宝马合作新能源是切实存在的,且不断在论证和深入探讨实施的可行性。双方对选址还是有不同看法的,宝马倾向于江苏常熟,长城则倾向于保定大王店或山东日照,与雄安概念衔接的可能性也有。选址分歧并不是问题的根本,而是中国品牌的标杆长城能不能获得需要的技术,宝马能不能在不影响第一个合作伙伴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另外,双积分政策发布,对于未来小型车的发展也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宝马和长城合资以mini品牌为切入点,一是要提前布局未来的小型车市场,在双积分政策面前,新能源,混动能源,小型车策略是综合的解决手段,单一方式解决不好这个综合的问题。二是面对中国豪华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多一枚棋子在未来的竞争中就多一些胜算。上汽奥迪事件只是豪华车市竞争升级的一个缩影,在整个细分市场高增长和第二梯队品牌加速分食份额的前提下,宝马和奔驰都存在引进第二个合作伙伴的可能性。宝马的谨慎声明只是在尽可能的减少对华晨宝马的刺激而已。
不要单纯看宝马和长城合资的可能性,一是双积分政策为催生的新业态:不仅要有新能源的技术支撑,更要有市场消费的基础,2019年-10%,2020年-12%的比例可不是小事儿,受困的也不是一家车企,越是规模大挑战越明显;二是豪华车市场竞争升级的绸缪布局和自主品牌如何借优质资源为自己加持少走弯路。在豪华车市三分天下难分高低的格局下,多一个合作伙伴多一些竞争优势,只要做好产品的规划和分配就可以;新能源问题让长城切实感受到了自身执拗付出的代价,合资合作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开放心态整合优质资源是相对捷径,吉利对沃尔沃收购带来的益处摆在那里,如果再有一次机会,相信长城一定会积极应对。
长城和宝马合资对双方有益我们当然乐见其成,最后结果还要且行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