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宝马3系费油吗它的胎噪和风噪明显吗
优点:车很漂亮,开出去很大气
缺点:减震太硬,过起小的颠簸来特别的明显,给车里乘客的回馈太直接太强硬,能够软一点就好了可能是宝马为了强调操控,但是一旦押上坑坑洼洼的路,回到车里的声音特写响有点吓人
外观:这点是我最满意的地方,购车是2012年的时候,奥迪太普通,奔驰E级太老气,本人年轻26岁,相当喜欢宝马的外观,在我们小县城,霸气,十分抢眼!
内饰:大屏很有面子,ZF8的电子档杆很科技,方向盘的质感和样式不是很喜欢,以前总有人说宝马用料不行,但是3系的用料确实很到位。
空间:大,非常大,后排翘二郎腿很随意。
配置:这个价格买回来的车,缺了后排出风口,定速巡航,电子手柄这些配置,实用性强的都有缺了,心总觉得忐忑。一对比人家也是这个价位的车,更是心有不甘。
动力:目前新车不敢猛加油门,在平稳加油门的情况下,感觉动力源源不断的输出,后劲很足,但有时加油门明显感觉到车子的顿挫。
操控:我觉得比奔驰好开一点,试过拐弯的时候听到轮胎传来声音,方向盘也很轻很舒适。驾驶感不是特别足够,可能这车还是设计偏舒适方向,家轿系列嘛嘛,要保证前后排都坐得舒服地说。
油耗:堵车厉害的话开一小段路,油耗就大于12了。但是路况良好就可以降到8或者9L的平均油耗。
舒适:一般般,不适合跑长途。座椅不舒服太易疲劳 不信邪的可以试试去。
㈡ 宝马3系的油耗高吗它的质量值得信赖吗
优点:宝马品牌认知度很高,路上有回头率。
缺点:消费税高(与车定价有关)
外观:外观,仁者见仁的事情人,本人是非常的喜欢,要不然也不会买了是不!车头又款又扁加上开眼角的天使眼,帅气,很有运动感,尾灯也改的非常好看,侧面,感觉稍微短了点,但是加长的那个拐角又特别别扭,,唉!打95分
内饰:用的塑料,但是还能接受
空间:还可以,后座不怎么坐人。后备箱空间够了,后排座椅可以放倒,冬天滑雪可以放单板,不错。储物空间比较坑人,没有地方放卡,usb 只有一个,自己只能单买点烟器转接口。
配置:这个也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了,我觉得还是值得,底盘+变速箱+发动机+宝马这个品牌,配置对于乞丐骐达的我来说,,够丰富了,,,哈,,85分
动力:提速很快,变速箱响应积极
操控:不错的手感,准确,基本无虚位,反应迅速,不过女的可能不喜欢,助力调的还是整体偏重,但是我觉得要操控的话这样正好。
油耗:暂时8.5,,这个不准,因为才开了300左右,本人工作关系,高速跑的多加上良好的操作习惯,油耗我是一点都不担心,肯定可以开到比较低8速+2t,这才是黄金组合啊!
舒适:这点不敢恭维,主驾驶座椅开时间长了皮肤疼,呵呵,其他还好。
优点:开出去面子还是有的
缺点:动力太弱,油耗比较高,市区用空调基本都在13-14L左右
外观:E90早期版外观比较呆板,特别是发动机盖与大灯组和小该款后的没法比。
内饰:内饰总体还算满意,Dakota真皮粗纹的摸着偏硬,但质感还算不错。至于装备工艺,个人感觉不如奥迪,但也没有硬伤。
空间:内部空间还是挺宽敞的,对于家用挺足的,我是比较满意的了
配置:胎压监测、电动天窗、倒车影像,配置也挺多的了
动力:动力挺不错,提速挺快的,舍得给油,动力都是很强的
操控:总体来说操控性还是不错的。车子转向比较灵活,方向盘很轻。
油耗:油耗水平很合理,在我可以接受的水平内
舒适:座椅各方面还是比较舒适的,乘坐的人感觉相当不错。驾驶起来没有太累的感觉。
㈢ 宝马3系真实油耗怎么样
宝马3系真实油耗,这款车如果在综合路况条件下行驶,一般百公里油耗大体在8.5-9个油左右。
㈣ 宝马3系油耗
40km的时速油耗会比较高,如果是爬山的话油耗翻倍是很正常的。
㈤ 宝马新3系空调ac开启费油吗
费油的。
AC键是车载空调的制冷开关键,也就是说当按下该键后空调的压缩机才会工作,鼓风机吹出来的风才会是冷风,比如在炎热的夏天时需要降低车内的温度,按下该键然后将温度选择开关旋至蓝色部分这时候就有冷风吹出来,如果配置的是自动空调的话,那么只要将该键按下然后再按下AUTO键,就行了,自动空调会根据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的温度差自动调整车内温度的。
一、高速行驶请关窗开空调。
很多朋友认为开空调废油,因此在高速行驶的时候也开着窗子,热、灰、吹不说,其实油耗反而比关窗开空调要高很多。因为,开窗子,人为的成倍的放大了车辆的风阻系数,使得油耗增加。高速行驶时关窗开空调,不仅使车辆保持原来的风阻系数,而且由于发动机处于较为理想的工作状态下,其实为支持空调工作的用油量不大。
二、冬天行驶开热风就行。
寒冷的冬天使用汽车空调,只要把温度调到最高,打开空调开关就行了,而千万不要去按“AC”键,这是制冷键,也是空调最需要做工,也最废油的键。而空调的热风,根本不需要“制冷”,汽车完全可以通过发动机工作所产生的热量使空调出来的风变得温暖如春。见过很多把温度调到最高,还按下“AC”键的人,那是典型的背道而驰,废油不说,热得也不畅快。
三、夏天行驶间歇性使用“AC”键。
处于盛夏,酷暑难耐的时候,确实要打开空调,调低温度,并且按下“AC”键。但是,我们知道,开冷空调一段时间后,车内温度很快就会降下来,甚至又凉得受不了。这时,很多朋友的办法是适当调高温度。其实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那就是在这种时候让“AC”键回位,让风的温度自然缓慢的回升,这时候,由于温度键是调到最低,本身就是凉风,再加上制冷的剩余效果,可以有效的使车内温度维持在一个适宜的温度很长时间。当车内温度回升到觉得有点热的时候,再按“AC”键,使车内温度下降。
四、春天和秋天吹自然风。
在春天和秋天这样气候适宜的季节使用空调,一般都不要按“AC”键,只要打开空调,把温度调到最低或者较低,依靠空调对发动机热量利用效率的控制来调节车内温度就可以了。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车内的温度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近车外,不仅让人感觉到新鲜,而且感觉到舒服。
㈥ 入手宝马3系8个月,分享6000公里真实用车感受,平均油耗8.3L
一开始去看的a4l,优惠力度是挺大的,也试驾了,转向手感太轻了不是我喜欢的。各种减配各种选装,丐版的一个豪华b级轿车居然连后排出风口都没有,再加上销售那一副爱买不买的态度,果断pass。然后看的宝马3系一眼便决定终身的那种感觉,之前没对宝马3系有过多的了解,试驾了之后转向手感正是我喜欢的。销售的态度也特别热情,刚好有一台高贵白的现车,当天就全款提车了。
比较不满意的是,低速顿挫,无论是松油门还是踩刹车,都有明显顿挫感,等开段时间再看看吧。刹车点头,而且不线性,除非每次都很完美地踩好刹车,不然必点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㈦ 宝马3系一年的总费用大概多少
以在广州为例(费用可能会高一些),加油费按一年2w公里算,油耗8L/100km,费用约¥12000,影响因素包括油价、使用频率;停车费(不考虑已购买车位的),广州停车价格大约500-1000一个月,约年均7000左右,影响因素包括区域、城市;保险费年均5000左右。
影响因素包括出险次数、年限、保险公司;保养费除了首保免费,半年保养一次(500元左右,大概只是更换机油、小零件等),保养大约2000;高速费与违章看个人情况,约年均1000.;其方面如补胎、洗车之类的,年均500;总的费用大约2.75万。
主要原因在于油费上,首先目前宝马3系主打2.0T代号为B系列的发动机,与宝马5系低功版为同一发动机,所以理论上油耗差别并不会很大,而根据网上真实车主反馈,宝马3系百公里综合油耗为9.09升,以目前北京95号汽油7.54元/升。
一年行驶20000公里计算,则宝马3系全年油费约为13708元,平摊到每个月则为1142元,每公里油费折合0.69元。所以在油费上与宝马5系差距并不大,要知道一款车的养车成本近一半是花在油费上的。
㈧ 宝马3系油耗14个到15个 ,这么恐怖吗是不是新车的原因
宝马3系油耗14个到15个 ,如果是新车在市区相对拥堵的路况条件下行驶还是可能的,车子出了磨合期油耗应该会相对低一些。
㈨ 宝马3系油耗怎么样
官方价:28.30~60.78万
级别:中型车
驱动方式:前置后驱
前置四驱
优点:
外形典雅,动力强劲,操控感受一流,质量很好
缺点:
过减速带时,底盘过硬,座椅舒适感一般
车主平均油耗:
8.0升/百公里
工信部综合油耗:
6.4升/百公里
㈩ 宝马3系 油耗大吗
不同排量的油耗相差很大,比如2.5的,工信部百公里油耗9.3L,实际驾驶平均油耗大概为11L/百公里,油耗不算低。实际综合油耗与载重、路况、驾驶习惯、天气、风速、胎压等多重因素有关,实际综合油耗以实际驾驶状况为准。
【影响油耗的因素】
1、有否使用制冷空调
2、行驶状况,匀速、经济转速时最省油
3、车重,越轻越省油
4、用电量,用电量越多,发电机磁阻力越大。
5、驾驶习惯,刹车踩多了肯定不省油
6、发动机温度,70度左右最佳,过低时机油黏度大,润滑不好。过高时机油附着性差,润滑降低,同时降温风扇开启耗电继而耗油。
7、机油性能
8、轮胎阻力,宽轮胎阻力大,匮气时阻力也加大
9、车体设计的空气动力学
【省油的驾驶技巧】
改正错误驾驶习惯自动挡踩油门要松脚:很多驾驶自动挡车的车主都习惯在加油的时候紧踩油门,因为不松油门,导致车辆电脑以为车主是需要超车或急加速,这时车辆往往不会自动升挡,而保持在低速挡,油耗自然增加。正确的方法是:在转速达到2000-3500转区间时,适当轻轻松一下油门,这样车辆就轻松升挡。匀速收油:加油的时候要匀速地加油。如果猛收油,发动机电脑不能马上反应过来车主是要减速,会继续喷油,而这部分油也将白白浪费。空挡滑行油耗=60公里/小时油耗:很多老师傅在传授节油经验的时候,往往会提到空挡滑行节油的道理,其实却不然。现在的汽车都是电喷的,空挡滑行危险不说,空挡滑行消耗的是怠速油耗,而这个油耗相当于车辆在60公里/小时的耗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