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隔七日,车企再次迎来复工潮,“全球工厂”回归正轨指日可待
熬过黑夜就能看到黎明!
继2月10日的大面积复工后,2月17日,各地车企再次迎来“复工潮”,汽车行业正在加速恢复正常运行。
昨天,广汽集团于广州的工厂已开始恢复生产,其中包括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乘用车、广汽新能源、广汽菲克。但是,广汽的其它工厂,例如广汽乘用车宜昌工厂、广汽三菱、广汽菲克长沙工厂要等到条件具备才恢复生产,在此之前,广汽集团均采取柔性办公方式。
按照大众的计划,在2月10号复工6家工厂之后,其在华14家工厂中的其余8家都会在2月17日复工生产。
吉利工厂也在这两三天开始复工。昨日,吉利动力总成义乌制造基地年后首台10TD系列发动机下线,这意味着吉利义乌基地正式复工;而位于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的吉利汽车临海基地,工作人员们也在为19日的复工复产做最后的准备。
据《日经中文网》分析:一般来说,汽车零部件的库存平均为1个月,若是跨境运行,可能会把库存提升到2~3个月。从除夕之夜到2月18日,已经过去整整26天,离库存极限已经不远了,所以给汽车行业按下“播放键”(且不说是“加速键”了)是当今最迫切的事情。
现在,大部分车企已经复工,“全球工厂”很快就能回归正轨了,全球产业链大概率不会发生任何变局,这是值得庆幸的。
文|大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德韩混血“奔驰”面包车,最终还是败给了国产化
无论是奔驰MB100还是双龙伊思坦纳,到最后的汇众伊思坦纳,都对国内的客运领域做出了不小贡献。之所以撰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笔者前段时间在路上看到了一辆还活着的奔驰MB100,所以想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车系的故事。而在接下来的文章里面,我将会给大家介绍纯正的奔驰MB10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急!最赚钱车企停产一天损失4亿元!汽车业打响复产攻坚战
2月6日,一封有别于抗"疫"主流行动的函件,从北京发往天津。
发函人是北京奔驰,收件人是天津市政府以及天津武清区,内容是请求特批其在天津武清的19家零配件供应商提前复工。
"公司仅有一天安全库存,一旦停限产超过一天,都将导致北京奔驰停产。如果北京奔驰不能在2月10日复工,经济损失每天将超4亿元人民币。"
在生产企业为了配合疫情防控纷纷延迟开工的时候,这封函件显得有点非主流,但却说到了无数实体企业的心坎上。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汽车制造,即便是最赚钱的豪华车企北京奔驰都表示扛不住,实力较之薄弱的绝大部分车企,又是怎生一副光景?
北京奔驰的"求救信"
肺炎疫情下,车企纷纷以捐献物资、生产口罩、为经销商"减负"的积极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万万想不到,作为最赚钱的车企之一,北京奔驰却以这样的方式上了头条。
作为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车企工厂停工必然遭受极大的损失,但每日损失真有4亿元之多吗?
从北京汽车发布的2018年财报来看,北京奔驰当年的营业收入是1354.15亿元,摊到250个工作日,平均每天的收入是5.4亿元,北京奔驰在函件上所提的"每日损失超过4亿元",确实有迹可查。
为了配合肺炎疫情防控,所有汽车制造企业一方面踊跃支持抗疫,累计捐献物资超过7亿元,另一方面,内心也因为停产造成的严重损失饱受煎熬。
由于推迟复工时间,工厂停工,企业几乎没有收入,而厂房设备成本、员工工资等各项费用却在持续产生,北京奔驰面临的困境,正是国内数十家车企当下的生存写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 【汽车人】车企的经济保卫战
?
从这个角度说,政府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层面进行系统有效的政策引导,帮助汽车行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的同时,还要继续促进汽车行业转型、结构优化,以实现更好发展。
作为产业链上第一拉动力量,车企复工将逐步带动产业链条正常运转。力争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这也是当下大多数主流车企在一季度的重点工作。好在,冬天就要结束了,春天还会远吗?(文/《汽车人》张敏,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