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聚焦主責主業,航空工業全線全力以赴、確保兩不誤雙過半
航空工業全線通過聚焦主責主業,採取多項措施,全力以赴確保了生產和疫情防控兩不誤,實現了雙過半的目標。具體表現為:
科研生產順利進行:航空工業各分公司如洪都、哈飛、沈陽所、成都所等,通過採取應急措施、封閉運行、提前做好准備等方式,保障了科研生產的順利進行,展示了團隊的拼搏精神和高效執行力。
防疫措施嚴格到位:各分公司嚴格遵守防疫規定,如成都所嚴格防疫,確保員工健康和安全,為科研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創新生產方法提高效率:寶成公司、宏遠公司等通過科學組織和創新生產方法,提高了生產效率,提前實現了過半目標。
黨員沖鋒在前保障安全:宏光等公司的黨員沖鋒在前,保證了安全底線,為公司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全員參與共克時艱:電源公司全員以「干」字當頭,制動廠自主加工急需零件,宏遠公司黨建引領挑戰急缺件難題等,全員參與、共同努力,確保了經營目標的完成。
特殊時期專項計劃保障:千山公司制定專項計劃,航空研究院技術八部克服困難保持開發聯試工作等,確保了特殊時期下的生產任務不受影響。
海外業務與金融服務不間斷:中航技堅守海外業務,中航證券提供線上服務,保證了金融業務運行,為航空工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Ⅱ 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西航空文化歷史傳承的時代價值有哪些方面。目前洪都參與生產
傳承意義。洪都認真貫徹黨的要求。
意義:1、在中國航空工業歷經的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奮斗歷程中,航空工業洪都是最真切、最直接的見證者、參與者之一。作為中國航空工業發祥地之一,紅色基因的傳承者,洪都肩負使命,自強不息,在時光的積淀中不斷發展,在中國航空工業百年逐夢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洪都參與的有:
1、洪都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集團公司「1122」黨建工作體系總體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企業黨委引領改革發展的作用更加突顯。
2、在企業的改革發展進程中,洪都公司黨委擼起袖子加油干,將航空報國的初心轉化為再創洪都新輝煌的偉大實踐。與此同時,洪都公司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全面推進「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專項治理,調整產能結構,清理低效無效資產,堅定不移深化改革,不斷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經營管理水平邁上新台階。目前,洪都家屬區「三供一業」移交工作圓滿劃上句號。綜合深化改革成績顯著,債轉股、資產置換、廠辦集體企業改革順利完成,退休人員社會化移交工作提前收官,走在了航空工業和省市前列。試點推進設計所虛擬法人和事業部運行新模式,激活設計研發活力。
3、在主業上,洪都始終以強軍為首責,堅定不移聚焦軍品主業,以重點型號為牽引,進一步發揮科研生產一體化體制優勢。教10飛機成功進入空海軍主戰部隊序列,持續為我國軍事訓練實戰化改革貢獻力量。發展中以「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為奮斗目標,緊盯軍事斗爭需要,緊跟航空武器裝備發展需求,積極推進航空裝備體系發展,實現了從二代機向三代機、從機械化向信息化、從局部突破向體系發展的重大跨越。
4、在企業的硬體條件上,洪都堅定不移加速南昌航空城搬遷建設,以構建航空產業生態鏈為目標,打造融合發展江西樣板。瑤湖機場正式啟用並實現洪都公司歷史上第一次夜航飛行,創造了「航空速度」,成為地方航空產業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南昌航空城實現總體搬遷入駐,職工住房分批交付,社會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洪都人將在新家園安居樂業,堅定開啟航空強國的新征程。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在航空城落地生根,基礎條件、科研生產能力、管理創新能力以及工藝布局水平全面得到提升,以洪都為核心、以航空裝備製造業為主的航空產業集群已初具雛形。
5、在責任擔當上,洪都堅定不移履行國企社會責任,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精準扶貧的工作部署,切實開展對口扶貧工作。通過產業扶貧、幫扶掛點等方式,主動謀劃產業扶貧項目,高效協同各方資源,實施了以航空木模、木質包裝箱產能轉移至余干縣的產業扶貧項目,幫助和支持余干縣工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助力余干縣順利實現「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