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汽車工業對一個國家來說會很重要
迄今為止,汽車仍然是大規模生產的民用產品中最為復雜的工業。數萬個零件,且設計壽命往往是在十年甚至往上,這期間還得接受日曬、風吹、雨打的折磨。它要求維護盡可能簡單,成本盡可能低,可靠性盡可能高。這些還不能算奇跡嗎?
試想一下,一個汽車主機廠需要幾十家上百家一級供應商,再加上數量密密麻麻的二級供應商,可以帶動的就業就是數十萬計。而國內少說也得幾十家主機廠吧?提供以及帶動的就業崗位怎麼著也得以千萬計量,哪怕我們十來億人口,這個數字也是不小的。而我還沒說它產業鏈中所涵蓋的其他製造業部門以及因為汽車所衍生出來的各種職業……細思恐極。
B. 為什麼汽車工業對一個國家來說很重要
這是因為迄今為止,汽車仍然是大規模生產的民用產品之中最為復雜的。汽車有數萬個零件,設計壽命往往在十年以上,期間要經歷風霜雨雪,夏季酷暑和冬季嚴寒。它要求維護盡可能地簡單,可靠性則盡可能地高。而民用產品的特性則要求成本還要盡可能的低。現代工業的奇跡之一就是能把這么復雜的一個東西做得可靠性如此之高、可維護性如此之好,成本還如此之低。但是,奇跡是不存在的,要造出這么個東西,挑戰是相當巨大的。
(有幾位朋友提到了飛機、手機等行業。這里要說一下。就零件數量和製造難度而言,手機是遠遠比不上汽車的。至於飛機,普通單發活塞民用小飛機的復雜度和生產規模遠遠比不上汽車。而商務機、支線客機、干線客機的復雜度及可靠性要求確實高於汽車,但這些都是商用產品而不是民用產品。商用產品相較於民用產品的特點是生產規模小、可維護性要求相對低、價格相對不敏感。比如2016年空客交付了688架飛機,而波音交付了748架。這並不是大規模生產。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大規模生產」主要指的是產量而不是工廠佔地面積。飛機行業對生產管理水平的要求是沒有汽車行業高的,也不要求或無法要求供應鏈做到本地化。汽車的復雜度與其產量綜合起來才造成了其特殊地位。)
汽車的這些特點帶來了兩個重要的後果:
第一,汽車行業對於生產管理有著非常高的要求,能夠輻射其他製造行業。
因為產品本身的復雜,帶來了現場生產管理、設備管理、倉儲管理、供應商管理、物流管理等等各個方面的嚴峻挑戰。為了解決這些挑戰,汽車行業不得不持續改進生產管理方式。因此,從汽車行業興起以來,製造業中最先進的管理體系一直都是在汽車行業之中首創。最早的福特公司的大規模流水線生產,到後來的豐田公司的精益生產。這些製造業的最先進的管理理念總是在汽車行業首先誕生,然後才傳播到其他行業。
所以,一個國家汽車行業的管理水平,標志著這個國家製造業的最高管理水平。只要一個國家能實實在在地打造一個強勁的汽車產業,這個產業就會源源不斷地向其他製造業部門輸送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人才,提升整個國家的製造業水平。
第二,汽車行業是一個高度綜合的行業,會帶來幾乎整條產業鏈。它的上遊行業幾乎囊括所有製造業部門——冶金、電子、化工等等。
而汽車行業是個重資產行業,對於庫存十分敏感。庫存量意味著積壓的資金。而無論是自有資金的機會成本還是融資帶來的資金使用成本,積壓資金總之都是有成本的。所以巨大的庫存就意味著公司每時每刻都要付出巨額成本。大部分車廠為了控制庫存量,都要求供應商在盡可能近的地方設廠,或者反過來——在盡可能近的地方找到供應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一個強勁的汽車行業,意味著整條汽車產業供應鏈都在本地。換句話說,汽車行業的強大與否,基本表明了該國製造業各部門的強大與否。
綜合而言,就是說,汽車行業是一個國家製造業軟體實力和硬體實力的雙重標桿。
從國防的角度講,自一戰以來,總體戰的模式依然占據戰爭主導。在這種戰爭模式中,一國的工業實力,特別是製造業的實力,往往決定了該國的戰爭實力。汽車行業本身恰恰標志著一國製造業的實力。
C. 中國,日本,美國汽車工業有哪些主要特點
1、中國
中國汽車工業已形成具備生產多種轎車、載貨車、客車和專用汽車,汽油與柴油車用發動機、汽車零部件、相關工業、汽車銷售及售後服務、汽車金融及保險等完整汽車產業體系,為汽車工業大發展打下了基礎。
2、日本
日本因為國土面積小,資源與能源貧乏,所以很謹慎開發大排量車型,日本汽車的總體特色是注重經濟實用,更加追求良好的性價比,對於節約資源和降低石油消耗的造車理念讓日本汽車先於歐美、成為節能、降耗的先行者。
3、美國
美國汽車工業的產品構成主要為乘用車和輕型載貨汽車,還有少量重型卡車和客車。美國汽車工業已超過了100多年的歷史,在與同行的激烈競爭中不斷創新發展,迎合消費者對汽車造型的性能的需求,對世界汽車工業起到了一定的主宰作用。
(3)汽車工業產品怎麼樣擴展閱讀
從80年代起,美國汽車工業幾乎難以招架日本汽車業的凌厲攻勢,日本的本田、日產、三菱和富士公司相繼在美國設廠。美國汽車工業為與日本汽車進行競爭,又不斷推出新造型汽車,被稱為小型廂式車(minivan)的客貨兩用輕型汽車一舉成為最受家庭喜愛的車種,這種汽車的外型更接近於普通小汽車,只是車廂後部增加了可以放置物品的空間,約占車廂的1/3,駕駛時的感覺也與普通小汽車類似。
而家庭轎車、雙門轎車、跑車也都講究流線型設計,一改近20年來的直線設計。90年代,多功能車又獨領風騷,因為很多美國人喜歡有載貨和越野功能而又可以做代步工具,駕駛它上下班的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