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離心泵產生汽蝕的解決辦法是什麼
1、結構措施:採用雙吸葉輪,以減小經過葉輪的流速,從而減小泵的汽蝕餘量;在大型高揚程泵前裝設增壓前置泵,以提高進液壓力;當氣體到達高壓區時,蒸汽凝結,氣泡破裂,氣泡的消失導致產生局部真空,液體質點快速沖向氣泡中心,質點相互碰撞,產生很高的局部壓力。
2、提高液體的密度。
輸送密度越大的液體時泵的吸上高度就越小,當用已安裝好的輸送密度較小液體的泵改送密度較大的液體時,泵就可能產生汽蝕,但用輸送密度較大液體的泵改送密度較小的液體時,泵的入口壓力較高,不會產生汽蝕。
3、升高輸送液體的溫度。
當離心泵的進口壓力小於環境溫度下的液體的飽和蒸氣壓時,液體中有大量蒸汽逸出,並與氣體混合形成許多小氣泡;在泵的入口壓力不變的情況下,輸送液體的溫度升高時,液體的飽和蒸氣壓可能升高至等於或高於泵的入口壓力,泵就會產生汽蝕。
影響汽蝕現象產生的因素
汽蝕現象產生的本質原因是入口壓力小於流體輸送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汽蝕現象主要發生在葉輪外緣葉片及蓋板,渦殼或導輪處,不會發生在葉片進口處,例如流量大於設計流量時發生在葉片進口靠近前蓋板的葉片正面處。
當葉輪入口處壓強下降至被送液體在工作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時,液體將會發生部分汽化,生成的氣泡將隨液體從低壓區進入高壓區,在高壓區氣泡會急劇收縮、凝結,其周圍的液體以極高的速度沖向原氣泡所佔空間,產生高強度的沖擊波,沖擊葉輪和泵殼,發生噪音引起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