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碟形彈簧知識大全
碟形彈簧知識概覽:
定義與起源:碟形彈簧,又名隔膜簧片,因其獨特的碗碟形狀而得名。它由法國人J.Belleville於1866年創新並首次應用,隨後在專利申請中留下了貝氏彈簧的名號。我國對碟形彈簧的研究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現已成為眾多重型設備的基石。
構造與參數:碟形彈簧的構造由四個關鍵參數定義:外徑、內徑、厚度和高度。其碟片厚度保持恆定,負載均勻分布在上表面內邊緣和下表面外邊緣。
核心原理與特性:碟形彈簧的核心原理在於其獨特的負載分布方式。它選用彈簧鋼材質,具有極高的疲勞壽命和載入損失控制能力。特性包括行程短、變形小、承載能力強大、空間利用效率高、組合方式靈活、維修簡便、經濟性與安全性顯著。
類型與應用:碟形彈簧分為無支撐面和有支撐面兩種基本類型,適用於不同負荷和精度的機械需求。類型眾多,包括普通、帶徑向溝槽和梯形截面的等,常需組合使用以滿足特定的性能需求。如防松碟簧、高溫預緊碟簧、高扭力預緊碟簧和緩沖拉伸碟簧等,分別針對不同的工作環境和負載要求。
優勢與比較:與傳統彈簧相比,碟形彈簧在緊湊空間中能承受大載荷,單位體積的變形能力更強;具有變剛度特性;組合形式靈活;易於維護。在重型機械、航空和武器等領域扮演關鍵角色,同時在密封和壓力控制設備中也至關重要。
選擇與安裝:選擇碟形彈簧時需考慮介質特性、工作溫度、設備狀態、壓力脈沖、介質腐蝕性等因素。安裝時需注意控制摩擦損耗和變形,推薦疊加長度不超過3倍外徑,並考慮潤滑劑的應用。疊加層數過多時可採用分段疊加策略。
綜上所述,碟形彈簧以其獨特的結構和卓越的性能在工業領域占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㈡ 碟形彈簧的特點和應用是什麼
碟形彈簧(belleville spring)又名貝勒維爾彈簧墊圈,最早是100多年前法國J. Belleville發明。20世紀30年代早期,工程師(G.M.)Almen and Laszio 發展了理論、制訂了生產、質量標准 DIN 2092 和 DIN 2093。這些標准作為碟形彈簧的第一次工業標准被世界各地接受,並傳遍了歐洲,目前已經被許多跨國公司廣泛採用。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碟形彈簧的功能及碟形彈簧的特點。碟形彈簧的功能碟形彈簧的形狀為圓錐碟狀,與傳統彈簧不同,功能上有其特殊的作用,主要特點是,負荷大,行程短,所需空間小,組合使用方便,維修換裝容易,經濟安全性高.適用於空間小,負荷大之精密重機械.其壓縮行程最佳使用范圍在其最大壓縮行程的10%-75%之間.碟形彈簧的特點剛度大,緩沖吸振能力強,能以小變形承受大載荷,適合於軸向空間要求小的場合。具有變剛度特性,這種彈簧具有很廣范圍的非線性特性。用同樣的碟形彈簧採用不同的組合方式,能使彈簧特性在很大范圍內變化。可採用對合、疊合的組合方式,也可採用復合不同厚度,不同片數等的組合方式。碟形彈簧的表面處理碟形彈簧的一般表面處理:磷酸處理後加潤滑油。碟形彈簧與圓柱螺旋彈簧相比其優勢負載變形特性曲線呈非線性關系。碟形彈簧成薄片形,易於形成組合件,可實行積木式裝配與更換,因而給維修帶來方便。帶徑向槽碟簧具有零剛度特性。這種特性可以運用在某變形范圍內要求彈簧力基本保持穩定的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