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家庭手工業為什麼是自然經濟

家庭手工業為什麼是自然經濟

發布時間:2025-05-15 06:02:58

㈠ 什麼是自然經濟

  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的對立面,私有制經濟的一種表現。是存在於市場范圍比較小的一種經濟形態,是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和社會分工不發達的產物。該種經濟形態占統治地位的持續時間涵蓋原始社會、封建社會以及早期的資本主義社會與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自然經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它的基本特點是: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交換,而是為了直接滿足本經濟單位或生產者個人的需要。
  
在自然經濟條件下,社會是由許多成獨立體系的經濟單位(如原始氏族公社、奴隸制庄園、宗法式的農民家庭和封建庄園等)組成的。每一個這樣的單位,除了主要經營農業(少數則是畜牧業)以外,還從事其它各種經濟活動:從採掘原料開始,直到最後把這些原料加工成消費品,都在本單位內部實現,和外界的經濟聯系很少。
  例如,在封建制度下,農民個體經濟就是一種自然經濟,它們一家一戶就是一個生產單位,家庭成員按照性別、年齡所形成的自然分工,從事各種不同的勞動,如耕作、放牧、打柴、紡線、織布、縫紉以及製造工具等等。農民「不但生產自己需要的農產品,而且生產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業品」。
  農業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是自然經濟的一個重要特點。
自然經濟是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和社會分工不發達的產物。從有人類社會起,一直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以前,在這樣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基本上是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商品經濟只具有從屬和補充的作用。
與社會生產力的這種較低的發展水平相適應,在自然經濟條件下,物質生產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具有很大的狹隘性和單純性。
  這種經濟形式,有的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如原始氏族社會),有的則是以直接的統治和服從關系為基礎(如奴隸佔有制度和封建制度)。不論它們彼此間存在著多麼大的區別,它們共同的特點則是:生產過程中人與人的關系十分簡單明了,而不象在商品經濟條件下那樣,人與人的關系總是被物與物的關系掩蓋著,採取物和物的關系曲折地表現出來。
  由於生產力低下,生產規模十分狹小,同時各個經濟單位又彼此處於分散、孤立的狀態,因此,正如列寧指出的,因循守舊、墨守成規、閉關自守等,也就成了這種經濟的必然具有的特徵。
在封建社會末期,由於商品貨幣關系的迅速發展,自然經濟逐漸趨於瓦解,並終於為資本主義經濟所代替。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占統治地位的是資本主義性質的商品生產,自然經濟只是作為一種落後的經濟殘余而存在。不過,在殖民地和附屬國里,由於資本帝國主義的長期控制和奴役,社會生產力得不到充分的發展,自然經濟仍然被大量保留下來。
在中國,經過2000餘年的發展,自然經濟在清朝中期依然具有絕對的統治優勢,但它排斥除此之外的其他經濟形態的發展,成為制約生產力發展的因素。
  這種現象直接體現為中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商品經濟)萌芽發展極為緩慢,而中國的商人對取得的利潤並不願採取擴大在生產的方式,反而購田置地,直接制約商品經濟的擴大,令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最終被殖民經濟強大的商品傾銷所扼殺。
自然經濟的生產單位單一化與對市場的依賴性非常小,導致以僱傭勞力為基礎,從事資本積累發展的商品經濟與以傾銷本國商品為主的殖民經濟缺乏廣闊的市場需求與勞動力,使得中國自然經濟對商品經濟具有天生的抵抗力。
  這也是鴉片戰爭後相當一段時間內各資本主義國家並沒有在中國取得驚人利潤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封建社會中的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是互相制約、互相排斥的。自然經濟由於它的固有特徵天然地排斥社會分工,排斥商品經濟,從而限制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不管自然經濟多麼強大,商品經濟卻具有導向性,具有主導作用,它總是通過不斷分解自然經濟,引導社會經濟向前發展。
  資本主義經濟(包括殖民經濟)發展將導致市場上的供應商品在品種、數量上出現空前的提升。這種現象將不斷促使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的自然經濟因沒有足夠的競爭力而開始解體,淪為無產階級,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僱傭勞動力。
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自然經濟將逐步解體,但很難完全退出歷史舞台,在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農村,自然經濟依然具有相當的發展,這也是農村地區出現農業、農民、農村之間相互制約(三農問題)致使經濟不發達現象的根源之一。
  可見一段時間在農村內自然經濟仍然存在並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

㈡ 自然經濟解體的表現

自然經濟解體的表現如下:

家庭手工業棉紡織業的破產及其與農業分離。男耕女織,小農業與家庭手工業棉紡織業的結合是自然經濟的主要形式,也是封建制度的基礎。

鴉片戰爭之後,資本主義國家依靠侵略特權的保護和機器工業品質優價廉的競爭優勢,輸華商品比戰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紡織品占總價值的70%。原「衣被天下」的東南沿海,一些專以紡織為業的農村因而受到很大沖擊。

家庭手工棉紡織業的逐漸破產,造成耕、織分離,這是自然經濟解體的重大標志。

農產品商品化的發展。鴉片戰爭後,外國商人還從中國大量收購農、副、土、特產品。其中以絲、茶為大宗。中國絲、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國內絲、茶的生產發展。外商操縱中國絲、茶的出口貿易,使中國的絲、茶生產服務於資本主義市場的需要,並日益商品化。

這種農產品商品化的趨勢,誘使土地所有者改變農業生產的目的,不得不面對農產品市場,調整種植結構以增加收入。生產目的的調整,從根本上改變了自然經濟的性質,為自然經濟的解體敲響了喪鍾。

閱讀全文

與家庭手工業為什麼是自然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x1發動機維修要多久 瀏覽:103
寶馬大牌車有哪些配置 瀏覽:375
濟南工業北路高架東延到哪裡 瀏覽:495
汽車用干毛巾劃痕怎麼辦 瀏覽:920
工業投資環境是什麼意思 瀏覽:999
匯眾汽車是哪裡的 瀏覽:164
開賓士怎麼做廣告 瀏覽:351
汽車鈑金修復是什麼意思 瀏覽:708
賓士車立標換一個要多少 瀏覽:958
汽車貼膜多久可以接下來 瀏覽:114
寧波一般工業污泥處置哪裡有名 瀏覽:521
荊州到武漢汽車多久 瀏覽:535
汽車檢查電池要多久 瀏覽:317
為什麼汽車保險網上比線下貴 瀏覽:153
汽車鎖不住怎麼辦 瀏覽:421
賓士c級2022款怎麼看加油表 瀏覽:251
賓士新e定速巡航怎麼用圖解 瀏覽:74
汽車怎麼上高速 瀏覽:258
寶馬2系的能量表怎麼看 瀏覽:832
工業鈑金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