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業企業工資分配率如何計算
1.職工薪酬歸集和分配
(1)職工薪酬歸集的依據
職工薪酬種類 依據
計時工資 以考勤記錄中的工作時間記錄為依據
計件工資 以產量記錄中的產品數量和質量記錄為依據
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以外的各種獎金、津貼、補貼等 按照國家和企業的有關規定計算
(2)職工薪酬分配的依據
工資結算和支付的憑證為工資結算單或工資單,為便於成本核算和管理,一般按車間、部門分別填制,是職工薪酬分配的依據。
分配標准:工時、產品產量、產值比例、消耗定額
計算公式:分配率=消耗總額÷分配標准總額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生產工資=該產品分配標准×分配率
2. 企業薪酬計算方法
工業企業對於不同性質人員的工資核算方法是不同的: (一)一線操作工人工資核算 1、計件制工資 A.按照單位產成品的標准總工時(參考行業數據或者經過使用現場秒錶核對),推算每道的工序標准工時。 B.按照單位產成品的預定人工成本(可以根據產品銷售價格的一定比例核定)和上述標准工序工時,推算出每道工序的標准人工工資。 C.按照不同級別操作工人的檔次,核定工資倍數,乘以B中的標准工資算出每個工人的應得工資,以茲對熟練員工的鼓勵。 D.按照生產部門規定的獎懲標准(如出勤率、產品質量、返工率等),最終計算出月度實得計件工資。 2、計時制工資 對於部分工作,如返工、停工待料、清理流水線、搬運工作等,無法使用計件工資進行核算。可以使用計時工資對計件工資進行補充。 A.標准計時工資的核定 參考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和企業的實際情況,推算出單位計時工資。 B.按照A中的標准計時工資,參考1/C的相應規定,根據車間統計員的統計結果,計算出每位工人的實得計時工資。 (二)二線操作工人的工資核算 對於非一線操作工人,如品質人員、配料員、倉庫工人等,可以參考計時工資來進行核算。若企業的工資核算比較健全,可以進一步採用與一線工人工資掛鉤的方式來核算: 1.設定一定的參考標准,如一次驗貨合格率、返工率、產量完成率等與不同崗位二線工人的相關性指標。 2.在每月核算出一線工人工資以後,在計時工資的基礎上乘以上述相關性指標,計算得出二線工人的應得工資。 3.參考考勤、日常表現等情況,最終計算出二線工人的月度實得工資。 (三)其他生產管理人員工資 管理人員的工資,應該由人資部門單獨按照月度來確定,一般不需由財務部成本核算人員來計算。 由於生產部門的工資關繫到生產成本的核算,因此必須不厭其煩地逐月仔細核對,其中車間統計員的工作是重中之重,也是最難且要求最高的,是財務人員必須把握好的一項工作。至於上述提及的一些指標和參考數據,則應由生產部、開發部、品質部、人資部和財務部共同制定,最終由公司高層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