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廈門的工業有哪些
廈門的工業,萌芽於清朝末葉,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清末一批華僑陸續在廈投資興辦了一些工業企業,如廈門電燈廠(1900年)、華寶制瓷公司(1904年)、淘化食品罐頭廠等,這些企業設備簡陋、工藝落後,但形成了廈門工業的雛形。建國之前,廈門市是一個商業性消費城市,工業十分落後。
解放以後,廈門工業總產值僅2503萬元(按80年不變價);基礎薄弱,總量很小。在1956-1958年間,又建立數十家公私合營或國有企業,使廈門工業有所發展。但由於台灣海峽兩岸長期的對峙,廈門地處海防前線,國家基本上沒有大的工業投資,因此工業長期發展緩慢。原有的少數工業企業,在60年代後又幾經起落,因而工業發展更是舉步維艱。至1980年,全市工業總產值僅為9.4億元(80年不變價)。
1981年廈門設立經濟特區之後,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以工業為主、兼營旅遊、商業、房地產業的綜合性、外向型的經濟特區"的批復精神,高度重視工業經濟發展。2004年全市工業總產值完成1729.0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1981年增長146.31倍,年平均遞增24.2%
(一)2005年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工業產值(規模以上,下同)完成2026.91億元,增長21.4%,高出年初預期目標(1955億元)71.91億元,超計劃完成3.68%。產值規模名列全省第二位,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24.9%;居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第11位。全部工業產值完成2097億元,增長21.3%。
2、工業增加值完成516.25億元, 增長20.1%;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529.1億元,增長16.8%,佔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51.4%,比「九五」初期整整高出5個百分點。
3、地產工業品出口交貨值完成887.11億元,同比增長18.2%,出口交貨值占工業銷售產值44.13%。
4、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為172.77;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185.44億元,增長3.00%;其中利潤131.56億元,增長0.10%;全員勞動生產率97178.90元/人,同比提高4729元/人;工業品產銷率99.18%,同比提高0.58個百分點,創歷史以來同期最好水平。
5、工業投資完成117.4億元,同比增長21.84%。其中製造業完成投資占工業總投資的70%以上;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完成投資增長3倍,主要由於嵩嶼電廠二期項目建設,使得電力生產供應業投資大幅度增長。
6、全社會用電量89.97億千瓦時,增長18.5%。其中工業用電55.70億千瓦時,佔61.91%,增長20.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15.43億千瓦時,佔17.15%,增長18.3%;建築、交通、商業等其他各類用電18.84億千瓦時,佔20.94%。今年典型日最高用電負荷達到161萬千瓦,比上年高出37萬千瓦。
每千瓦時工業用電創造產值37.6元,居全省最高水平。
(二)工業經濟運行特點
1、工業經濟發展態勢平穩快速。今年,盡管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人民幣匯率調整等因素影響,但全市電力供應和資金供給較為充裕,特別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定期協調解決工業企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各部門對工業發展的服務環境更趨完善,全年工業生產保持平穩快速的態勢,增長速度保持20%左右,並呈逐季加快之勢。今年四個季度工業產值累計增速分別為18.2%、20.1%、20.9%、21.4%。
2、工業經濟規模不斷擴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027億元,創歷史最好水平。二是規模以上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進一步提高,達到96.55%,比上年高出1.35個百分點。三是大企業數量迅速增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556家,比年初多78家;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2家(DELL332億元,廈華104億元)50-100億元的企業1家,20-50億元企業13家;全市上億元的企業共有244家。四是150家重點企業產值占規模以上產值比重仍然較高,達76.66%以上。
3、產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機械、電子、化工三大支柱產業平穩快速發展,全年共完成工業產值1534.9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75.73%;其中機械工業完成477.58億元,佔23.56%,增長15.0%;電子工業完成742.11億元,佔36.61%,增長17.6%;化工醫葯工業完成315.25億元,佔15.55%,增長18.3%。二是自主創新能力逐步加強,培育發展一批新的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全年新增馳名商標有廈工等3個,國家級名牌產品2個。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名牌13個,省級名牌66個,國家級馳名商標7個。此外,去年,我市戴爾、翔鷺化纖、翔鷺石化等10家外資企業進入全國500強外資企業;金龍汽車榮膺「中國著名品牌200強」、「中國品牌年度大獎」等,並在海外通過了VCA認證,為開拓國外市場提供了通行證;翔鷺化纖有限公司通過了國家級技術中心認證。
4、地產工業品出口穩定增長。地產工業品出口交貨值完成887.11億元,增長18.2%;占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44.13%。從今年工業品出口形勢分析,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傳統出口工業品保持較好水平,彩電、運動器械、鋼質集裝箱等產品出口大幅度增長,增幅均超過100%。二是汽車及其零部件等一批新的工業產品出口成倍增長,如我市的金龍聯合、金龍旅行車兩家客車公司今年1-11月出口客車775輛4107萬美元,預計全年可完成5000萬美元,同比增長3.3倍。三是外資企業產品出口是拉動出口增長的主要力量,2004—2005年度,我市有戴爾、翔鷺化纖、翔鷺石化、夏新、廈華、TDK、金旅、聯想移動、正新橡膠、ABB開關等10家外資企業進入全國外企500強。
5、工業投資創歷史最好水平。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投資總額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全年完成工業投資117.4億元,同比增長21.84%,是我市工業發展史上最好的水平。二是一大批新建工業項目加快推進。全市32個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佔全市工業投資的40%。DELL二期、明達光電、嵩嶼電廠等項目加快建設,其中嵩嶼二期第一台機組已經順利並網發電;太古四期、娃哈哈熱罐裝、鈣奶生產線、ECCO第一條鞋面底成型生產線、騰龍特種樹脂瓶級切片、熱煤爐工程投產、同集熱電、新陽熱電項目、明達玻璃浮法線和泓信差別化纖維等項目按期投產。
6、工業發展載體建設加快。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工業發展的戰略部署,在整合現有工業園區的基礎上,啟動火炬(翔安)產業區、同安工業集中區、軟體園二期建設,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拉開「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框架。機械工業集中區建設快速進展,20多項汽車及零配件項目開工建設。新建800萬平方米工業廠房推出招商,其中火炬(翔安)產業區吸引了171家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新企業簽訂入駐合同。同安工業集中區的湖裡園、思明園、同安園9月15日以後也相繼開工建設,簽約入駐項目191家,總投資73.9億元。
7、工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繼續保持較高比重,2005年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51.4%,比「九五」末期高出5個百分點。「十五」期間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17.82%,超出同期GDP平均增速15.23%的水平2.59個百分點,比「九五」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16.84%提高了0.98個百分點。二是工業實現稅收佔全市稅收比重繼續提高。今年規模以上工業全年實現稅金超過50億元,佔全市總稅收的四分之一左右。三是隨著工業大發展步伐的推進,工業園區、通用廠房加快建設,新增企業投產,全市製造業就業人數不斷增加,其中:截止11月底,獨立核算工業企業1620家,就業人數達53.6萬人,比上年增加5.1萬人,由此加速帶動產品出口和現代生產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8、安全生產形勢趨於平穩。全年共發生各類事故4295起,同比上升47.09%;死亡303人,下降19.20%;受傷3206人,上升77.62%;直接經濟損失2308.4萬元,下降11.04%。事故和受傷人數兩項指標較大幅度上升,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統計口徑與去年不同,范圍擴大;二是由於汽車擁有量的大幅增長,交通安全事故呈大幅度上升。今年以來,道路交通事故3630起,同比上升57.14%,佔84.52%;死亡247人,佔81.52%;受傷3163人,佔98.66%。
廈門現在以旅遊業為主,不會造成污染的
希望採納
⑵ 廈門容噴布哪家做的最大
廈門本市區就沒有任何一家做熔噴布的企業。
⑶ 廈門哪裡有布料市場
額,建議樓主去禾祥西的古龍商城那邊目前是廈門布料比較集中的地方
⑷ 國內做除塵布袋(濾袋)的廠家哪家比較好
國外在中國有辦事處
唐納森
戈爾
bha(畢威)
國外在中國有工廠的
安德魯
必達福
國內較大的企業
博格工業用布集團上海公司
廈門三維絲
南京3521
南京玻纖院
國內中型企業
上海華成
上海海利德
上海凌橋
阜寧正大
鹽城世邦
撫順晶花等
你要是英語好的話盡量找外企,不論待遇和工作條件比國內的好。國內企業一般都是私人企業,自己考慮。
⑸ 廈門工業區有那些
島內主要是湖裡那邊,島外同安集中工業區非常大,裡面的企業也很多。馬巷那邊的火炬園區也不小,集美北部工業區。海蒼那邊東浮工業區。
⑹ 廈門有哪些個工業園區
廈門有以下工業園區:
1、象嶼保稅區
該區是西太平洋區域性國際中轉港的主要組成部分,閩西南、閩粵贛區域性航運集散中心,是海峽兩岸貨物集散中心。
2、火炬高新技術產業區
廈門火炬高新區高舉「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旗幟,以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基礎,努力實現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取得又好又快的發展成就。
3、廈門出口加工區
廈門出口加工區內企業不僅享有海關提供的簡單、快捷的通關便利,還享有出口加工區和廈門經濟特區特有的稅收等優惠政策。區內建有'七通一平'的市政基礎設施及部分通用廠房海關、檢驗檢疫、銀行、運輸、存儲機構一應俱全,落戶企業不出園區即可辦理一切進出口手續。
4、集美台商投資區
集美區(古屬泉州府同安縣、漳州府海澄縣)是福建省廈門市所轄的一個區。地理上稱集美半島,位居廈門市的幾何中心和廈漳泉三角地帶中心位置。324國道、319國道過境。
5、海滄台商投資區
海滄的基礎設施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在投資區內水電供應充足,水陸交通四通八達,郵電通信方便快捷,公益設施配套齊全,具備了投資興業的良好條件。
(6)廈門工業用布哪裡有名擴展閱讀:
象嶼保稅區的主要功能:
· 企業可選擇在區內從事貨物拆裝箱、貨櫃堆存、進口貨物分撥、境外貨物寄倉。
· 進口貨物在區內存儲可緩征關稅,實行保稅管理。
· 區內貨物分撥可實行批量進口、分批銷售、售後核銷。
· 海關對區內企業貨物實行直通式監管,通關迅速、快捷。
廈門出口加工區位於福建省東南部經濟最繁榮、工業最發達、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廈漳泉金三角地區突出部,是中國沿海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地區的之間連接點,與台灣島隔海相望。與內外市場聯系方便,內陸腹地輻射范圍可擴展到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省。
海滄鐵路和與廈門本島相連的海滄大橋已建成通車。日處理10萬噸的污水廠也已竣工投入使用;配套建成高爾夫球場、中學、小學、國際幼兒園、職業培訓中心、市級醫院及野生動物園各一座,各商業銀行、證券、電訊、郵政、公交均已在投資區設立了分支機構。
參考資料:象嶼保稅區-網路
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網路
廈門出口加工區-網路
集美區-網路
廈門海滄台商投資區-網路
⑺ 廈門那裡有布料批發市場
在禾祥東路,廈門公交總公司那邊的四岔路口向禾祥西路方向的20米處,有個很大的批發市場。
⑻ 廈門有哪些比較有名的工業區
島內有湖裡「高新火炬園」思明「軟體園」最大的就是同安區的「同安工業集中區」區內有「湖裡園,思明園,同安園,湖裡火炬園」是最大的!因為,島外的地皮便宜。如果人口,恐怕還是島內的湖裡最大
⑼ 廈門哪裡工業區最多,各工業區什麼廠多,
1、象嶼保稅區
2、火炬高新技術產業區
3、廈門出口加工區
4、集美台商投資區
5、海滄台商投資區
6、杏林台商投資區
7、城東工業區
8、廈門石材工業區
9、廈門銀鷺食品工業區
10、廈門機電工業區
11、同安城南工業區
12、航空工業區
13、廈門市輕工食品工業區
14、巷北工業區
廈門快速公交系統1號線線路由第一碼頭至西客站,全長32.6公里。
線路走向:第一碼頭→廈禾路→火車站→蓮前西路→農科所→縣黃路→機場站→集美大橋→嘉庚體育館→集美大道→廈門西客站。
綜合換乘樞紐站6個,中間站點19個。
廈門市快速公交一期工程成功大道專線線路由廈港至西客站,總長:30.5公里
線路走向:廈港→演武大橋→成功大道南段→火車站(南廣場)→成功大道北段→杏林大橋→園博園→集灌路→灌口工業區
全線站點:高架車站2個,地面車站16個
廈門市快速公交一期工程環島幹道專線線路由線路由第一碼頭至機場國際候機樓線路總長:24.942公里
線路走向:廈港→演武大橋→廈大白城→環島幹道→會展中心→五石路→五緣灣→機場站(可接入BRT1號線北段至廈門西站)
全線站點:15個
廈門市快速公交一期工程2號線線路由嘉庚體育館至同安城南業區線路總長:19.194公里
線路走向:嘉庚體育館→濱海大道→環東海域→西環快速路→同集路→西柯→同安工業集中區
全線站點:13個
⑽ 請問廈門哪裡有染布廠
布廠很多,在石獅和晉江,我年初就在布行上班,很多布都有,梭織針織,牛仔,牛津,棉布,復合面料,幾乎都有。廈門比較少,你到石獅走一圈,到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