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該報哪些有工業工程專業的大學
第一名: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工業工程學科發展始於20世紀90年代,1993年第一批獲准設立工業工程碩士專業,1997年起設立本科專業並開始招生,後又獲准按「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授予工業工程方向工學博士和碩士學位。2001年10月正式成立工業工程系,特聘美國工程院院士、普渡大學薩文迪教授出任首屆系主任和講席教授。2004年10月薩文迪教授已順利完成第一任期並續聘第二任期(2004.10~2007.10)。工業工程系現有教職員工28人,其中教師23人,均為留學歸國的博士或在國外進修過的中青年教師。
Salvendy教授為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確立的目標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建成世界一流的工業工程學科。建系五年來,工業工程系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第二名:西安交通大學
工業工程系創建於1992年,是我國最早開辦工業工程專業的教學與研究單位。該系下設工業工程研究室和工業工程實驗室,全系17名教師,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講師5人。工業工程系招收工業工程雙學位本科生,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目前在校本科生150人,碩士研究生30餘人,博士研究生30餘人。該系主要研究方向有:生產率工程、現代生產管理、先進製造系統、人因工程、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質量管理、系統工程余運籌學等。工業工程系擁有汪應洛、李懷組等一批著名教授,全系教師曾先後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教學成果二等獎兩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二等獎兩項,教學成果一等獎兩項。累計發表論文近300餘篇,出版《工業工程手冊》等專著,教材及講義20餘本,並有多人次分獲王寬成育才獎,寶鋼及優秀教師獎,霍英東優秀教師獎和先進科技工作者等光榮稱號,在管理科學建設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第三名: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是1992年國家教委批准試辦工業工程專業(本科)的首批高等學校之一,也是首批獲得工業工程碩士授予權的首批高等學校之一。1999年,國務院學位辦批准天津大學等學校培養工業工程工程碩士,2000年4月已經招生。目前,天津大學工業工程系共有教師20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導師4人),副教授9人,講師3人,工程師1人;在師資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2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6人,出站博士後3人,在站1人。
天津大學工業工程系注重人才培養。迄今為止,已經畢業工業工程專業本科生230人,(工業工程方向)碩士研究生50人,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工業工程方向)博士研究生6人,授予以工業工程為論文選題的在職申請人員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學位100多人,授予工業工程領域工業工程專業工程碩士學位200多人。為社會輸送了大量高質量的工業工程人才,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和真誠歡迎。
天津大學工業工程系與國際同行有著非常密切的學術聯系,經常進行各種形式的國際學術交流。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以及港台地區許多著名大學的工業工程系建立了交流渠道,每年派出2人次以上的訪問教師,每年接受講座教授、訪問學者10人次以上。工業工程系的教師有40%有在國外的留學背景。
鑒於天津大學工業工程系的綜合實力和學科優勢,在2001年某社會組織進行的專業排名中,天津大學工業工程專業(本科)又一次排名第一。在對天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進行評價時,工業工程的學科特色和優勢也是促使其排名居前的重要因素。
現代工業工程注重與信息技術、人體生物技術等高技術的結合,正在包括製造業、工程建設業、服務業和各種非盈利產業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開發和應用。
第四名: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工程系創建於1993年,為國家教委首批正式批準的工業工程專業本科招生單位,目前已具有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工業工程系多年來不斷進取,始終致力於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旨在為國家培養既掌握扎實的工程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基礎,又掌握現代管理科學與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能熟練應用工業工程的知識對企業的生產系統進行規劃、設計、評價和創新,提高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圍繞製造工程與管理信息系統、工業工程理論與技術和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三大學科方向,工業工程系同時開展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省部級科技攻關及橫向科研課題的研究,取得了多項科研成果。工業工程系下設工業工程研究所、工業工程實驗室以及企業戰略管理與流程再造研究室等機構,現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4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
2007-3-12 00:41 回復
211.158.27.* 2樓
學術帶頭人:
劉飛,男,1948年生。重慶大學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現任重慶大學製造工程研究所所長,並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科技委工程技術學部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副主任委員、國際工業工程學會理事等職。
主要研究方向為製造系統工程與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統、網路化製造系統和綠色製造。近年來主持過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九五、十五科技攻關及企業大型課題20多項,獲得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高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各種成果獎14項;在國內外重要刊物和論文集發表論文200多篇;在國防工業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著作11本。
多次獲得過國家有關部門的獎勵和表彰,如 「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國家863計劃重要貢獻先進個人」等。
易樹平,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機械工程學院工業工程系主任、重慶市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機械加工專業學會主任委員,重慶市企業信息化技術支持中心ERP工程專家組專家、重慶製造業信息化生產力促進中心專家、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工業工程分會理事、副總幹事《工業工程與管理》編委;主要研究方向為:工業工程理論與技術,企業信息化技術與應用,企業診斷與咨詢,先進製造技術,網路化製造與供應鏈管理。
負責或主研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近20項。目前正在從事的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企業信息化環境下人——信息系統交互效率研究(70471009);重慶市科技攻關重點項目子項:齒輪製造過程的數字化模擬與優化;重慶市科技攻關重點項目:面向汽摩產業的供應商關系管理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平台開發;重慶市應用基礎研究項目:面向製造業的企業信息化評價方法研究(2003-7977);企業委託項目: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等。在國內外重要刊物和論文集發表論文90餘篇,其中SCI收錄1篇,EI收錄10篇,主編教材1部。
王旭,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重慶大學機械學院工業工程系副主任、工業工程研究所所長,重慶大學現代物流工程技術中心主任、重慶市現代物流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兼任重慶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重慶長安汽車(集團)公司發展規劃部副部長、重慶市電子商務協會副理事長、重慶工商大學兼職教授、重慶郵電學院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重慶市企業家協會副理事長、重慶市製造業信息化專家、重慶市企業管理成果評審專家組成員、重慶市數字證書認證(CA)中心顧問和重慶醫葯公司現代物流國家重點技改項目顧問等。
近年來,作為項目負責人和主研人員,承擔了多項國家863/CIMS主題研究課題、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和省部級科研項目;作為第一獲獎人,獲98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作為主研人員,分別於94、99、2000年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和二等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出版專著1部。為博士生、碩士生及本科生講授了項目管理、物流工程學、企業文化、工業工程導論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項目管理、信息化工程。
第五名: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工業工程系成立於1996年,2002年3月擴編並更名為上海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該系隸屬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依託該院機械製造及自動化、機械設計理論及方法等四個國家重點學科,與管理學院共享管理科學與工程重點學科,設有工業工程與物流工程2個本科專業;具有工業工程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工業工程領域和物流工程領域2個工程碩士點。現有教授5人、海外兼職教授8人、博士生導師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人。目前在讀博士生有20名,在讀碩士生50餘名,在讀工程碩士生455名。該系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共建工業工程學科,聯合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並與美國普渡大學、法國南特礦業大學、台灣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工業工程系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下設"上海交通大學卓越管理中心"、"上海交通大學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香港迎新軟體ERP聯合研發中心"等研究與開發機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生產與服務系統工程;(2)質量與可靠性工程;(3)生產與服務系統規劃、設計與控制;(4)現代物流工程。目前承擔了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包括重點項目1項)、2項國家"863「計劃項目及10多項地方技術攻關項目與企業委託項目。擁有"數字化工業工程平台"、"上海交通大學--朗訊生產運作與模擬實驗室"和"上海交通大學質量檢測實驗室",並逐步建立我國一流的工業工程科研與實驗基地。該系致力於培養我國加入WTO後急需的各種層次的工業工程高級人才,竭誠與企業界在生產與服務系統規劃與設計、生產計劃與控制(含ERP/MRP-II)、物流工程、工作研究、質量管理、現代生產模式等工業工程領域科研開發、咨詢、人才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努力建設國際知名、國內一流工業工程學科。
2007-3-12 00:41 回復
211.158.27.* 3樓
第六名:浙江大學
第七名:南京大學
第八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第九名:山東大學
第十名:四川大學
第十一名:鄭州航空航天學院
備註:前五名為該學科第一梯隊;六至十一為該學科第二梯隊,十二名之後實力均有待發展。
㈡ 學工業工程哪個大學要一本線左右的,北京的
根據教育部2007年批准國家一級重點學科開設學校名單,北京的下列院校在工業工程專業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機械工程〉專業 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 清華大學
〈光學工程〉專業 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電氣工程〉專業 清華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 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 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㈢ 哪些大學開設有工業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 重慶大學 機械
西安交通大學
天津大學
重慶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浙江大學
南京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山東大學
四川大學
鄭州航空航天學院
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自成一系,不管從哪方面來說應該是IE最強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經濟管理學院中有一個專業叫做「項目管理與工業工程」還有幾個相關方向的專業)北京理工大學(北理工工業工程屬於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有幾個專業方向)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和西交是開設工業工程最早的兩個學校,都設在管理學院)重慶大學(西南地區工業工程最好的學校,我們的好多課本都是他們出的,專業在機械工程學院,研究方向有很多)
上海交通大學(設在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系,但復試線是管理學分數線)
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和東大都是放在機械工程學院,東南大學的叫做製造業工業工程,兩個學校都是工學復試線)
華中科技大學(華科也是放在機械學院,但是華科的機械很牛,估計那邊的IE能不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航的IE是江蘇省最好的,但放在經濟與管理學院,復試線是管理學分數線)
南京理工大學(南理工也是在經濟管理學院,專業如何尚不清楚)大連理工大學(放在機械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放在工商管理學院,叫做工業工程與管理工程)合肥工業大學(不清楚在什麼系,但是跟機械關聯很大)
吉林大學(吉大的工業工程放在機械學院,應該比較強)
武漢大學(放在經濟與管理學院,有一個研究方向是工業工程與物流管理)
清華、天大、西交、上交被業內人士稱為最難考的四所學校,由於我們這個專業大多數學校是放在管理學院的。其中放在管理學院的工業工程由於復試線是管理分數線,所以比放在機械的工學復試線要高30—40分(工學一般是310-320,管理一般是350-370)。但由於每個學校都收人較少,一般都是20-30人(包括本校直升,外校保研),所以哪個學校都不是輕易能夠考上的。
工業工程考研的學校選擇
北京:北京聯合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天津:天津大學 天津理工學院
河北:河北科技大學
內蒙古:內蒙古工業大學
遼寧:沈陽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東北大學
上海:上海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海運學院 同濟大學
江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大學(原江蘇理工大)
浙江:浙江工業大學
安徽: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機電學院 安徽工業大學
江西:南昌大學
湖北: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山東:山東大學 山東礦業學院
河南: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焦作工學院
廣東:廣東工業大學
廣西:廣西工學院 桂林電子工業學院
重慶:重慶大學
四川: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雲南:雲南工業大學
陝西: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陝西工學院
㈣ 哪些院校的工業工程專業比較好
工業工程專業在近幾年逐漸火熱,不管是他的專業性還是畢業後的就業率,都成為許多同學條報志願時考慮的對象。盤點開設的工業工程的高校,對其專業實力、師資力量、學術氛圍等因素進行比對,國內高校中比較好的工程工業類院校有這幾所。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的「工業老大哥」的名號不是浪得虛名的。其工科類專業在全國是知名的。其工業工程專業也是清華的一個王牌專業了。而且就清華本身的專業實力和教育部對學校的資助來看,在清華學工業工程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其缺點就是,分數要求高,高冷的清華不是你想上就上的,所以有夢想的同學就努力朝著自己的夢追吧。
另外開設工業工程類的院校還推薦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大學等。
㈤ 工業工程專業最好的大學有哪些
天津大學,東北大學,吉大,浙大,武大,華中科大,哈工大,上海交大,華南理工,湖南大學,西安交大,川大,電子科大,西北工大,大連理工等985都很好的,專業也不錯的。南大,北航,北交大,北化工,河北工業,太原理工,科學院大學,西南交大,武漢理工,華北電力,南航,南理工,礦業大學等211不錯的。燕山大學, 南京工業,江蘇大學 北京信息科技,被建築,天津理工,浙理工,浙江工業,青島理工,西安建築科技,西安工業,山東理工,沈陽工業,沈陽理工,,天津科技,天津工業等非211還可以 自己選擇
㈥ 全國大學工業工程專業排名
工業工程(Instrial Engineering 簡稱IE),是從科學管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應用性工程專業技術。全國共有20所開設工業工程專業的大學參與了2017工業工程專業大學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清華大學,排名第二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排名第三的是上海交通大學。以下是工業工程專業大學排名2017具體榜單,供大家參考:
㈦ 國內工業工程專業最強的大學是哪個
第一名: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工業工程學科發展始於20世紀90年代,1993年第一批獲准設立工業工程碩士專業,1997年起設立本科專業並開始招生,後又獲准按「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授予工業工程方向工學博士和碩士學位。2001年10月正式成立工業工程系,特聘美國工程院院士、普渡大學薩文迪教授出任首屆系主任和講席教授。2004年10月薩文迪教授已順利完成第一任期並續聘第二任期(2004.10~2007.10)。工業工程系現有教職員工28人,其中教師23人,均為留學歸國的博士或在國外進修過的中青年教師。 Salvendy教授為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確立的目標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建成世界一流的工業工程學科。建系五年來,工業工程系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㈧ 工業工程專業最好的大學有哪些
摘要 您好,x09
㈨ 工業工程哪所大學此專業最好
專業排名:
工業工程專業排名-2014-2015年中國大學本科分專業排行榜:
1 清華大學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 上海交通大學
4 華中科技大學
5 天津大學
6 浙江大學
7 西南交通大學
8 重慶大學
9 南京大學
10 合肥工業大學
11 同濟大學
12 電子科技大學
13 西安理工大學
14 武漢理工大學
15 東南大學
16 東北大學
17 鄭州大學
18 四川大學
19 浙江工業大學
20 天津理工大學
工業工程(Instrial Engineering 簡稱IE),是從科學管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應用性工程專業技術。
美國工業工程學會(AIIE)對工業工程的定義
「工業工程是對人、物料、設備、能源、和信息等所組成的集成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實施的一門學科,它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和社會科學的專門知識和技術,結合工程分析和設計的原理與方法,對該系統所取得的成果進行確認、預測和評價。」
從上述的定義,讀者或許可獲知一個大概。概括而言,所有人類及非人類參與的活動,只要有動作出現的,都可應用工業工程的原理原則,以及工業工程的一套系統化的技術,經由最佳途徑達到目的。譬如工業工程中的動作連貫性分析(operation sequence),由於人類的任何一種動作都有連貫性,因此把各動作經仔細分析,分成一個個微細單元,刪掉不必要的動作,合並可連接的動作,以達到工作簡化、動作經濟、省時省工之目的。
工業工程又分傳統IE和現代IE。傳統IE是通過時間研究與動作研究,工廠布置,物料搬運,生產計劃和日程安排等,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現代IE以運籌學和系統工程作為理論基礎,以計算機作為先進手段,兼容並蓄了諸多新學科和高新技術。
日本對工業工程(IE)的新定義
日本IE協會(JIIE)成立於1959年。當時對IE的定義是在美國AIIE於1955年的定義的基礎上略加修改而制定的。其定義如下:
「IE是對人、材料、設備所集成的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實施。為了對系統的成果進行確定、預測和評價,在利用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中的專門知識和技術的同時,還採用工程上的分析和設計的原理和方法。」
此後,根據AIIE的修改和補充,又在「人、材料、設備」上加上了信息和能源。
JIIE根據IE長期(特別戰後)在日本應用所取得的成果和廣泛的應用,IE不論在理論上和方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JIIE深感過去的定義已不適於現代的要求,故對IE重新定義。其定義如下:
「IE是這樣一種活動,它以科學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財、物、信息、時間等經營資源,優質、廉價並及時地提供市場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同時探求各種方法給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們帶來滿足和幸福。」
這個定義簡明、通俗、易懂,不僅清楚地說明了IE的性質、目的和方法,而且還特別對人的關懷也寫入定義中,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這也正是IE與其它工程學科的不同之處。
㈩ 廣東哪些二本大學院校有工業工程專業
廣東高校中,廣東工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東莞理工學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廣東白雲學院等都開設有工業工程專業。
如果上述高校在你所在省市屬於本科二批招生,可重點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