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河北武安市有多少村
河北武安市有502個行政村,武安市位於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晉、冀二省交界地帶。武安市是著名的地方戲曲之鄉、古代冶煉之鄉、中國小米之鄉、全國百強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武安市常住人口為811611人。
武安市處在京津冀、中原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區」,距晉冀魯豫四個省會城市均在200公里左右。是一座以工業為主的新興城市,礦產資源以鐵、煤礦為主,是全國58個重點產煤縣(市)和全國四大富鐵礦基地之一,總面積1806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武安市轄13個鎮、9個鄉、1個工業園區:武安鎮、康二城鎮、午汲鎮、磁山鎮、伯延鎮、淑村鎮、大同鎮、邑城鎮、礦山鎮、賀進鎮、陽邑鎮、徘徊鎮、冶陶鎮、上團城鄉、北安庄鄉、北安樂鄉、西土山鄉、西寺庄鄉、活水鄉、石洞鄉、管陶鄉、馬家莊鄉、工業園區。
武安位於河北省南部,介於東經113°45′至114°22′,北緯36°28′至37°01′之間,東鄰邯鄲市復興區、永年區,以紫山為界。南接磁縣、峰峰礦區,以鼓山、天井寨山、南大堖為界。西倚涉縣、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以青陽山、萬壽山、青崖寨為界。北連邢台市沙河市,以摩天嶺、梅龜寨、皇母山為界。
② 邯鄲各地工業園區
邯鄲開發區 邯鄲工業園 馬頭工業區 成安工業區 商城工業區 永年工業區 涉縣工業區等
③ 武安市有什麼迷人的風光和豐富的物產
河北省武安市:武安是個好地方,有山有水有文化
武安位於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晉冀豫三省交界地帶,總面積1806平方公里、人口83.7萬,轄22個鄉鎮、502個行政村、1個省級工業園區、2個邯鄲市級工業園區,是邯鄲唯一的縣級市,著名的地方戲曲之鄉、古代冶煉之鄉、中國小米之鄉,有「冀南寶地」、「太行明珠」之稱。
圖說:主城區鳥瞰
武安歷史悠久,距今約一萬多年的「磁山文化」發源於此,是中華名族文明發祥地之一。武安春秋屬晉,戰國歸趙,赫赫有名的蘇秦、李牧、白起都曾被封為「武安君」,西漢初置縣,有2200多年的建縣史,1988年撤縣建市。武安交通便利,自古就是西通「三晉」、東出太行的交通要沖。武安文化底蘊深厚,武安儺戲是黃河流域唯一現存的「戲劇活化石」。武安平調、武安落子兩個地方戲種,被收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安鍾靈敏秀、人傑地靈,名勝古跡俯拾皆是。
圖說:十六溝
武安山水秀麗,風景迷人,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擁有5大類、38種旅遊資源基本類型。近年來,該市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遵循「八百里太行山水,一萬年磁山文化,多彩武安,長壽樂園」的定位,以打造東太行旅遊休閑度假區為目標,培育出京娘湖、七步溝、長壽村、朝陽溝、東山文化博藝園、磁山文化遺址、晉冀魯豫中央局舊址、白沙等景區,形成了紅色革命勝地游、綠色太行風情游、古色中華文明游三條旅遊線路。先後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礦山公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6年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稱號。目前全市擁有52家旅遊景區,其中9家國家A級景區(5家4A,3家3A、1家2A),5家星級賓館(1家五星、1家四星、3家三星),其中冀南唯一的1家國家五星級賓館財富國際大酒店落戶武安。擁有15家旅行社及分社和10家邯鄲市級旅遊商品生產企業,吃、住、行、游、購、娛旅遊各大要素得到全面發展。2016年全市共接待遊客680萬人次,門票收入1.1億元,綜合收入51億元。2017年上半年來武遊客達到350萬人次、門票收入9600萬元、綜合收入30億元。
武安旅遊大有可為,武安旅遊充滿希望。今後將繼續加大激勵扶持力度,舉全市之力,全力打造「美麗武安,全域景區」,不斷推進全市旅遊業向現代化小康型旅遊邁進。武安人民古道熱腸,熱忱歡迎各界友人前來投資興業,游覽觀光。
圖說:東山文化博藝園
一、資源現狀
武安市地處太行山東麓。太行山在武安境內整體為東北-西南走向,地勢總體西高東低。市境東部為起伏的丘陵或山間小平原(如安樂坪、小章坪、宋二庄坪),西部則為太行山區。武安西部山域素有「南山北川」之稱,「南山」是指南部山區,即馬家莊鄉、徘徊鎮一帶。這里水資源缺乏,山體植被相對較差。「北川」是指北部的活水鄉、管陶鄉一帶,主要有白雲川、門道川、常社川和管陶川。北川水資源較為豐富,植被茂密,林木蔥蘢,山高峰險,河川秀麗。「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以及青崖寨、馬武寨、白菜堖、古武當山、十八盤、摩天嶺等諸多名山均在此山域, 「八百里太行,美在武安」即主要指此地,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武安旅遊開發的重點在北川,武安的主要景區、景點大多分布在北川。
圖說:東太行
武安是洺河的發源地,南、北洺河分別發源於市域西北部的摩天嶺南北兩側,幾乎流經武安全境,然後在康二城鎮永和村匯合成洺河。南、北洺河和洺河兩岸楊柳千垂,每至春夏之際,層層綠陰勝似「隋堤」(隋代於揚州築堤,堤因遍植楊柳而得名)。南、北洺河上游建有兩大人工湖泊——京娘湖、朝陽湖,庫區青山綠水,景色旖旎,構成武安山水游布局的鮮明特色。
武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已發現的古文化遺址達400多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磁山文化」遺址記錄了武安近八千年的文明史,證明了中華民族是最早擁有養雞、漁獵、植谷、制陶等技術的民族。晉冀魯豫革命歷史紀念館則再現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晉冀魯豫邊區的創建和發展的光輝歷史。
自然形勝和人文積淀造就了武安豐富的旅遊資源。目前,全市已擁有國家A級景區5處。總投資5億多元、被列入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的七步溝景區等正在開發之中。此外,還有許多旅遊資源有待開發。
圖說:七步溝
二、主要景區及景點
1、自然景觀
七步溝景區 位於活水鄉境內,是武安國家地質公園的一部分,為省級重點旅遊項目。七步溝山峰陡峭、溝深谷狹,動植物品種豐富。主要景區有:羅漢峽、馬武寨、三棱山、百瀑峽、天門等。主要景點有:玉璽湖、馬武寨、南天門、石林峰、煮青石、隱士塔、羅漢洞、夢溪灣、蝴蝶泉等。景區內建有滑雪場、上山纜車以及休閑度假設施和會議中心。
圖說:京娘湖
京娘湖景區 位於活水鄉境內,面積18平方公里,為國家4A級景區。居北洺河上游,由東西兩條支流匯聚而成。湖面呈倒「人」字形,全長15公里,水面2700畝,庫容3200立方米。景區分碼頭、水上乘船游、島上游覽三塊八區。水上游覽分東隅毓秀區和西隅京娘區。毓秀區有老虎洞、屏風山、落九天瀑布、神龜探海、雙橋虹月、天下糧倉、一線天、青蛙石、火發山等十景;京娘區有高山平湖、趙匡胤題詩處、宋祖峽、滴翠岩、百丈崖瀑布、京娘投潭處、梳妝台、搭衣岩、京娘峽等八景,兩處合稱「京娘湖十八景」。貞義島景區分京娘祠游覽區、桃花境游覽區、太祖峰景區、思幽谷瀏覽區等。
圖說:長壽村
長壽村景區 位於活水鄉境內,面積10平方公里,為國家4A級景區。景區山高林密,峰險石奇,主峰摩天嶺海拔1747.5米。摩天嶺之巔有峻極關,為通晉孔道。景區內有數處山泉湧出,四季長流不斷,為優質天然礦泉水。泉旁有一小山村,山村村民壽命均在85歲以上,「長壽村」因此而得名。景區森林覆蓋面積達萬畝以上,有珍稀樹木數十種,名貴中葯材百餘種。主要景觀有:通天峽、馬刨泉、龍盤樹、長壽園、玉皇廟、古驛道、古長城等。
圖說:朝陽溝景區
朝陽溝景區 國家4A級景區。位於管陶鄉朝陽溝村西、晉冀豫三省交界處,青崖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腹地,面積約30平方公里。戲劇《朝陽溝》原型地,著名戲劇編導演、「《朝陽溝》之父」楊蘭春的故鄉。景區包括民俗風情區、自然風光區、紅色旅遊區和休閑度假區。主要游覽景點有列江村楊蘭春故居,豫劇《朝陽溝》中人物栓保、銀環舊居,以及陽坡堖、東山頭、野草灣、跌水岩等自然景觀。紅色旅遊區有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梁溝兵工廠和八路軍戰斗生活舊址。其他景觀還有原始森林公園、古山寨遺址、黑龍溶洞、馬頭山、獅子峰、五聖廟、飲馬泉、百步天梯、一線天、朝陽湖等。
圖說:蓮花洞 內風景
聚龍山蓮花洞景區 位於活水鄉井峪村南,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之中,面積5平方公里。有典型的北方溶洞特點。山上建有龍王廟、碧霞宮等廟宇。
天慈峰林風景度假區 位於賀進鎮道溝村,武安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內,面積15.5平方公里。景區最低處海拔160米,最高處海拔1190米。主要景觀為月老廟、滴水岩、金銀谷、太行人家(開心農場)、「情侶石」、「連理洞」、「許願石」、山頂公園、拓展基地、少兒樂園等。景區內有「三怪」:怪坡、怪井、怪石;「三絕」:「月老洞」、「連心橋」、「許願石」。月老廟建在百米懸崖絕壁上的山洞裡,廟中有月老塑像,像前有一巨石,敲擊如鍾鳴,故名「響石」。
盛名度假村 位於管陶鄉小店村西,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腹地,佔地4000畝,森林覆蓋率高達90%。是一處以特色餐飲、生態養生、商務娛樂、休閑度假、會議接待、拓展訓練等六大基地為主的,商務會所、時尚運動、旅遊地產、休閑娛樂等功能完備的綜合生態休閑度假示範區。
圖說:古武當風景如畫
古武當山景區 原名老爺山,位於活水鄉境內,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腹地,面積15平方公里,國家4A級景區。分下廟環山道、三豐城、南天門、峰頂、林海樂園和西山風光等六大區域。主要景觀有「大鵬展翅」、「神猴獻瑞」、「雙龜對背」、毛公峰、魯迅峰、茶壺山、「太極神掌」、「神龜探海」、「陽山奇觀」、南岩宮、脫胎崖、「奶奶磨針石」、武當天池等。主峰金頂峰海拔1438米。桃花峰與主峰之間建有鐵索橋。
武華山景區 位於活水鄉後柏山村南,北與摩天嶺接壤,南與七步溝毗鄰。山頂建有遊人橋、日月潭、山神廟、玉皇頂、天王殿、涼亭和高山旅館、山頂公園等。主要景觀為100多米高的瀑布和十多平方公里的松樹林。
定晉岩景區 位於活水鄉口上村寺溝自然村附近。景區內禪果寺始建於東魏高歡為渤海王時。該寺依山就勢,瑰麗宏偉,為東魏以來的佛教聖地。後多有重修,現僅存遺址和部分碑刻。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行奇峽谷景區 位於管陶鄉渠溝村,武安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內,面積25平方公里,海拔1777米的佛指峰屹立其間。主要景點有:菩薩台、龍台、修仙洞、馬蹄泉、神龜峰、古皂角樹、野豬林、偉人峰、山神古廟、古山寨遺址等。
太祖山風景區 位於賀進鎮道溝村、四里岩水庫北側、武安國家森林公園入口處,與定晉岩交界。山上險處奇峰挺拔,溶洞精妙;緩處寬闊平坦,植被茂盛。山頂有古長城遺址。主要景觀有五寨、玉柱峰、望日峰、太祖迴音壁、明山寺、十二朝度假村、九龍潭等。
紅山寺景區 位於北安樂鄉北安樂村東、紫金山脈北麓,與邯鄲、永年縣接壤,在,面積8平方公里。以寺廟眾多為其特色,歷史上曾有72座廟宇,大小泥塑像15000餘尊。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及東西配殿 、萬佛樓、老母殿、黑龍殿、九龍聖母殿等。主要景觀有:東西寨山、火焰山、蠟燭山、紅峰夕照等。景區內有一窪清泉,名黑龍池,池水旱年不增,澇年不減,四季長流。
固鎮元寶山游覽區 位於固鎮村元寶山,山頂有廟宇,建築宏偉,古樸典雅。中央為九龍殿,東廂三郎廟,西廂財神廟。後殿聖母閣,上層為聖母殿,中層為陳列館,展現固鎮古今文化、經濟狀況,下層為菩薩閣。山坡叢林溝壑之中有歷代寺院庵觀祠坊。
萬壽山 位於陽邑村西,主峰海拔591米,山下有壽聖寺。
九龍山 位於馬家莊鄉沒梁殿村境內,海拔512米,山峰巍峨,猶如九條蒼龍盤卧。
青龍山 又名青龍寨,位於石洞鄉坦嶺村東,海拔560米。頂部有巨石,褐色,橢圓體,堆積呈不規則狀,突兀嶙峋,遠望如一青色巨龍。山上建有廟宇,峰頂巨石上有明代石刻。
白雲山 又名柏台堖、白菜堖,位於活水鄉閆庄村東北。海拔1308.9米,主峰東、南、西三面為峭壁,唯北面辟一獨徑可攀至峰頂。山頂平闊,灌木叢生。有碧霞元君廟遺址。山上有明代武安籍書法家李爾育書「有天在上」 石刻。
儒山 在武安市區東北西土山鄉儒山村附近,主峰海拔298米。山上建有廟宇,廟中有一古鍾,上鑄「子建曹公讀書處」。山下有 「曹公泉」,相傳為曹植飲馬處。
粟山 位於北安庄鄉魏粟山村東。海拔284米,山呈圓形,山頂建有廟宇,有13座院落,幽謐深邃。半山曾建有山憩亭,現存遺址。
2、人文景觀景點
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 磁山文化遺址位於磁山鎮東南, 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0月,磁山文化博物館建成。博物館及其展區以磁山文化為主題,以自然山水為依託,集觀光旅遊、休閑度假、考古研究於一體,形成獨具特色的古文化旅遊區。博物館佔地700多平方米,分為南北兩個展廳,南展廳陳列的文物主要有石磨盤、石磨棒、礪石等147件不同種類文物,北展廳則展示出土的動物骨器、胡桃、灶盤等50多件文物。館內還安裝了現代化密封保護裝置,利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布局。
圖說:晉冀魯豫中央局舊址
晉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 位於冶陶鎮區內。1946年10月,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晉冀魯豫軍區由邯鄲市區遷至武安縣冶陶鎮,劉伯承、鄧小平、董必武、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曾長期在此戰斗和生活。2006年5月,晉冀魯豫中央局和晉冀魯豫軍區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紀念館佔地2000平方米,展出內容主要反映了當年晉冀魯豫邊區創建與發展的歷史及武安革命斗爭史。
東山文化博藝園 為國家4A級景區。位於武安市區東郊、邯鄲-武安公路北側,佔地面積33萬平方米。2002年由河北東山冶金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更慶出資興建,是集文化旅遊、度假休閑、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秀美園林。園區包括文化園、地質園、植物園、游樂園、風情文化娛樂園、水上樂園、洺膳園等7處主要游覽活動區。其中文化園涵蓋了武安山川物產和七千多年的人文歷史;地質園佔地15畝,以盆景形式展示了武安29種金屬、非金屬礦藏資源;植物園位於園區的東北角,佔地50餘畝,園內栽種了150多種來自武安各地的稀有樹種。水上樂園佔地45畝,有湖岸水榭、湖中小島、遊船碼頭。洺膳園是一座仿古建築的餐飲樓,風格古樸典雅。
碧霞祠 位於武安市區北西土山鄉東土山村北的高台之上,佔地24畝。始建於明隆慶六年(1572年),重建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舍利塔 位於武安市區,建於宋代。塔高38.71米,通體磚砌,共13層。平面呈正八邊形,每邊長3.4米,造型玲瓏古香;每層東南西北四面正中有券門,出檐下有磚砌斗拱,各層斗拱垛數,尺寸大小不一。二、三層增建平座,二層四面有窗。塔分內外兩層,塔心為八角形的塔柱,內外層之間留有通道,可由台級而上達第九層。由於塔身逐漸縮小,到十一層為木托著塔剎,塔心柱一至七層和九層留有一方室,為置佛而設。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隍廟 位於武安市區,始建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現存建築有拜殿、中殿、後殿、走廊等。中殿、後殿為明代所建,拜殿為清代所建。中殿有壁畫,為清代胡祥所繪。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法華洞石窟 位於石洞鄉青煙寺村洞蛟山腰,原為3個自然洞穴,北宋雍熙二年(985年)利用中洞加工而成。洞呈平面長方形,深約7米,寬約7米,高4米,形狀不規則。洞內北壁造像1尊,高1.2米,頭戴方形寶冠,冠中刻劃佛1尊,身刻44條手臂,各執法器或兵器,手腕帶環,結跏趺(jia fu)坐於蓮花座上。此像為窟中最大、雕刻最精細的佛像。四壁遍刻小龕千佛像。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佛洞石窟 位於賀進鎮魏家莊村桃園山上,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口面西,前臨桃園河。南北兩壁共刻有112個佛龕,內鑿佛像164尊。南壁中段一佛龕內有刻於北宋徽宗大觀三年(1108年)的題記。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說: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白沙村
三、其他旅遊資源
1、現代城市景觀
武安廣場 位於城市中心區,佔地68畝。東西方向長211米,南北方向寬198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高差近7米。2000年7月26日破土動工,5月12日正式向社會開放。
體育中心 位於武安廣場南側,佔地204畝,總建築面積8.8萬平方米,是迄今冀南地區投資最多、規模最大、標准最高的體育設施。2009年開工建設,結合特殊的地基形狀和建築布局,設計了以大片綠化為主的大型體育文化休閑公園。體育中心由可容納1.7萬人的標准體育場、4300座的綜合性體育館及1250座的游泳館組成。是目前河北省縣級市唯一的綜合型體育場館。
高架橋
高架橋位於武安市區中山大街北段,於2007年啟動建設,2008年10月26日通車。全長1100米,寬22米,雙向六車道,最大高度17米。全線雨水、污水、煤氣、熱力、通信、廣電、交通信號、電力等管線一次性入地埋設。為全省縣級市中第一座城市高架橋。
2、傳統民居
武安傳統民居資源豐富,明清古建築在市內各地皆有分布,僅被列入各級政府保護的古民居便有288處之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有房家莊園、徐家莊園、朱家莊園、郭家莊園、王順庄園等,具有較高的觀賞及研究價值。
3、平調落子、儺戲、賽戲
武安有國家級、省級、邯鄲及武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8項,其中有多項具有觀賞及研究價值,同時具有旅遊開發的潛在利用價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項目有武安平調、武安落子、固義儺戲、東通樂賽戲。
4、土特產、地方名吃、工藝品
主要特產 食品類:盒裝武安小米、雜糧,核桃,花椒,活水醋、長壽「打老兒」茶葉、「長壽泉」礦泉水、「京娘湖」掛面、「青泉」啤酒、「宋祖御液」系列白酒等;中葯材:以西部山區為多,計有600餘種,已開發利用的有柴胡、丹參、地芋、黨參、花粉、酸棗仁、生地、知母、丹皮、五加皮、雞冠花、荊芥、白頭翁等123 種;干鮮水果:主要有核桃.花椒、栗子、蘋果、柿子、黑棗等;編織品:籮頭、筐等。其他特產:麻、生漆、槐米、皮毛等。
風味小吃 為適應旅遊業的快速發展,相關部門對本地傳統餐飲文化進行了發掘,推出了具有武安特色的拉麵、驢肉卷餅、喬麥灌腸等地方名小吃,並在礦建路建成了武安小吃一條街。同時,為展示武安民俗風情,發展了一批農家旅館,開發了具有濃郁鄉村風味的「農家飯」,主要包括武安燴菜、武安大鍋菜、武安拽面等。各景區都推出了當地的飲食特色,如京娘湖魚、笨雞蛋炒韭菜、長壽宴、古武當山酒、山雞、野兔等。2006年,武安市創建優秀旅遊城市辦公室發起,經廣大群眾評出了武安「十佳名小吃」,分別是:驢肉卷餅、拽面、鍋盔夾肉、抿節、小炒、合碗、小米粥、灌腸、鹵肉、熏兔。
旅遊工藝品 工藝製品主要有荊編、柳編、草編。主要產品有提籃及坐墊等,曾出口荷蘭、英國、日本。傳統工藝品有制陶、泥塑、雕塑、剪紙、紙折、刺綉等,其中尤以夏庄的泥塑、石洞的木雕、北山底的石雕、西土山的刺綉最為有名。主要產品有工藝鏡、牌、匾、花瓶、花盆、琺琅製品、絹花、刺綉門簾、地毯,掛毯、根木雕刻等。
旅遊線路多姿多彩多趣
八百里太行山水,一萬年磁山文化,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景觀和人文景觀,武安市已逐步形成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旅遊業發展格局。同時也形成各具特色的的三條旅遊精品路線,分別是紅色革命勝地游、綠色太行風情游和古色中華文明游。
古色
武安歷史悠久,迄今約一萬多年的「磁山文化」發源於此,是中華民族文明發祥地之一,被專家稱為「中華農耕之源」。「磁山文化「」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的典型,它的發現把中華文明史整整提前了5000年,其所在地磁山鎮已入選「中國魅力名鎮」。武安固義村的儺戲據專家考證是黃河流域唯一現存的「戲劇活化石」。同時,在武安市東大門,有一處湖光山色交相輝映,亭台樓閣錯落有致的秀美園林——東山文化博藝園,是一座集文化旅遊、度假休閑、餐飲娛樂為一體的新型文化公園,總佔地500多畝,公園以弘揚地方特色文化為主題,融豐富的武安文化於秀美的園林之中,內涵深厚,情景交融,堪稱太行第一園。
A線:東山文化博藝園→徐家大院→房家大院→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
B線:紅山寺→碧霞祠→太祖山→定晉岩禪果寺
C線:九龍山聖井寺→朱家莊園→龍泉寺→舍利塔
紅色
武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在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戰斗、生活在這里,武安人民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1945年11月至1948年5月,晉冀魯豫中央局、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都曾駐扎在武安冶陶,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生活、戰斗在這里。另外,這里還是《人民日報》創始階段的駐地之一,還有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二大兵工廠——梁溝兵工廠,朱德、彭德懷、劉伯承等領導曾多次到這里視察。
A線:晉冀魯豫中央局舊址→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舊址→晉冀魯豫邊區政府舊址→人民日報社舊址
B線:東山文化博藝園→新華社舊址→梁溝兵工廠
綠色
武安市西部山深林茂,赤壁丹崖,峰奇水秀,氣候涼爽,風景宜人。「太行三峽」京娘湖是國家水利風景區,湖面呈倒「人」字形,分東西兩支,水面2445畝,平均水深20.5米,中間貞義島上層巒疊嶂,林木茂盛,青山綠水和藍天白雲相互輝映,人文典故與歷史傳說相互融合。太行深處長壽村,因村民世世代代普遍長壽而被稱為長壽村。這里鬱郁蔥蔥的原始次生林、炎炎夏日的徐徐涼風,一年四季涓涓流淌的長壽泉水,太行山八大景觀之一的峻極關和古長城遺址,吸引了國內外數不清的學者、專家、領導和普通遊人前來探秘、觀光、度假、避暑、旅遊。豫劇《朝陽溝》的創作原型地朝陽溝景區,總面積18平方公里,三面環山,峰巒疊嶂;南北對稱12道溝窪,流水潺潺,花木繁茂;分東西南北中五個景區,共有170多個景點、景觀。隨著豫劇《朝陽溝》唱紅了大江南北,朝陽溝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因佛教文化中的「七步蓮花」而得名的七步溝景區。項目總投資15億元,是目前邯鄲市民營投資規模最大的景區。內有形態各異的奇峰怪石,有天然的瀑布、峽谷、湖泊,有東漢開國大將馬武練兵的馬武寨,有始建於唐代的羅漢洞和白雲寺,有代表民間宗教文化的明代隱士塔,還有體現紅色文化的八路軍一二九師戰地醫院遺址,並開發建設了冀南首家滑雪場以及登山索道和高檔的旅遊服務中心,為旅遊度假添置了許多娛樂設施,形成了「春賞花、夏避暑、秋觀葉、冬滑雪」的四季旅遊產品,成為集生態旅遊、歷史和宗教文化旅遊、紅色旅遊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風景區。
④ 工業園區分局
新鄉工業園區成立於2003年1月。2006年4月,省政府批准和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建設部三部委審核,正式被確定為省級開發區。園區現轄11個行政村,總面積33平方公里,是一個集工、商、貿、住為一體的多元化綜合性開發區。工業園區位於新鄉市東城郊結合部黃河故道區,區內80%以上的土地屬待開發的國有未利用地和低產沙荒地,西臨京港澳高速和國道107,東連省道226,南接新荷鐵路,北依濟東高速,省道307線和308線縱橫穿越,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國家批準的首期開發建設面積14.6平方公里,經過八年多的開發建設,園區建成區面積已達10.5平方公里,基礎設施覆蓋面積達15平方公里,入駐各類工業企業172家,初步形成了專用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和紡織服裝三大主導產業。201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10億元,實現稅收5.71億元,累計利用外資5.1億美元,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54億美元。
孫紀濤局長
許珺副局長
孫紀濤簡介:新鄉縣七里營鎮人,1968年4月出生,漢族。歷任新鄉市萬農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延津縣僧固鄉副鄉長;延津縣土地局副局長;獲嘉縣國土局副局長、主任科員;新鄉市高新區國土分局副局長(正科級);2007年2月至今,任新鄉市國土資源局新鄉工業園區分局局長。
【機構設置】分局於2007年2月成立,現有一正一副兩名局長,5名工作人員,全部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土地資源】截至2010年底,工業園區總面積2758.39公頃,其中耕地894.42公頃,園地5.7公頃,林地42.13公頃,草地2.36公頃,建設用地1637.86公頃,交通運輸用地71.43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98.33公頃,其他土地6.16公頃。全區總人口1.28萬人,人均耕地1.05畝。
【耕地保護】2010年,繼續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五不準」制度;簽訂耕地保護責任書11份,製作和刷新基本農田保護標識牌兩個,刷寫宣傳標語25條;堅決遏制和嚴厲打擊各類破壞耕地,尤其是基本農田的違法行為。確保園區新一輪規劃修編後的耕地保有量500公頃,基本農田100公頃質量不降低,面積不減少,同時,嚴格按照「佔多少、補多少,先補後占」的要求,採取有效措施,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用地保障】按照「產業集聚、布局集中、用地節約」和服務經濟發展的原則,強力推動工業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組織實施區內土地使用權收購、儲備前期工作。健全和完善土地供應調控機制,積極為企業提供跟蹤服務。全年為工業項目提供存量建設用地1000餘畝,為廉租房解決土地60畝,上報市資產會公開出讓商住用地408畝。
【規劃修編】2010年,按照省、市統一部署,園區啟動了規劃修編工作,規劃修編工作緊緊圍繞園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戰略構想,進行多次供需預測,結合第二次土地調查,查清了全區可供劃入基本農田的數量,合理確定了園區未來20年發展所需的用地空間,繪制了基本農田保護圖和園區用地規模與布局控制圖,並積極開展協調論證,從根本上解決以往用地動輒就碰「紅線」的局面,消除了影響和制約園區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為將來發展留下了足夠空間,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順利通過評審。
【土地調查】2010年,完成了第二次土地調查農村部分內外業調查、上圖、匯總上報,與延津縣、新鄉縣及11個行政村簽訂了權屬界線協議書,對接邊工作進行了確權登記;完成了開發區調查、基本農田上圖,1:500地形圖的測繪和14.6平方公里范圍內每宗地的位置、權屬界線、地類、土地權屬來源、土地利用強度等外業調查,圓滿按期完成了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各項任務。
【開發區效益評價】根據國土部《開展開發區土地集約用地評價工作更新的通知》(國土資發〔2008〕145號),按照新鄉市國土局《新鄉市開發區土地利用集約利用評價工作方案》要求,我局迅速成立了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工作小組,安排專人負責開發區集約用地評價工作,積極與協作單位溝通聯系,通過共同努力,經專家組評審,於2010年6月13日完成園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成果數據更新工作。
【標准廠房建設】嚴格按照「管住總量、嚴控增量、盤活存量、集約高效」的原則,繼續大力推廣標准廠房建設,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使建設使用標准廠房作為硬措施,把供地和標准廠房建設緊密掛鉤,對適合進標准廠房的電子電器、生物等10餘種項目類型無論投資多大都不再單獨供地。截至2010年底,園區共建成標准廠房40萬平方米,為44家中小企業解決了生產發展問題,正在建設中的火炬園項目,計劃建設標准廠房30萬平方米,建成後可入駐中小企業30餘家。
【地籍管理】規范了辦證程序,強化了地籍檔案管理,做到了每宗土地都有文字檔案和電子文檔。全年為企業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29本,登記面積2657畝,公開提供土地登記資料查詢24次,為32家企業測繪做宗地圖。
【節約集約用地】針對建設項目用地供求矛盾,積極向內部挖潛要空間,全面清查工業園區內閑置、低效用地,大力實施「騰龍換鳥」,招商嫁接優勢項目,提高土地利用強度,提升工業集聚區發展水平。2010年,清理閑置土地5宗,面積52公頃,協議收回後重新安排使用3宗,面積38.3公頃,對其餘2宗下達了《限期動工開發建設通知書》,有效盤活了土地資源。
【執法監察】堅持「預防為主、防查結合」的執法監察方針,健全和完善土地執法長效機制,將土地執法關口前移,不斷強化執法手段,嚴厲打擊各類土地違法行為。全年共動態巡查68次,發現並查處土地違法案件8宗,制止5宗,拆除3宗,恢復耕地14.7畝,拆除違法違規建築物3200平方米,嚴厲打擊了土地違法行為,案件的制止率、查處率、結案率均達到100%,在此基礎上,工業園區首次實現2010年土地衛片零違法。
【信訪工作】2010年,共接待群眾來訪30餘人次,辦理信訪案件3宗,調處宅基地糾紛2宗,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4次,受理群眾來電20餘次,排查不安定因素4起,協調解決4起,信訪案件受理率、結案率均達到100%,不安定因素發生率降低了80%,越級上訪率為0,群眾滿意率達95%。特別是在全國「兩會」、建市「60周年」大慶及重要活動期間,開通了24小時值班熱線和全天信訪值班接待制,實行每日「零報告」、「日報告」制度等,沒有發生來自國土資源信訪穩定問題的干擾和影響。
(陳愛寶)
⑤ 武安是哪裡的城市
——武安市
河北,簡稱冀,被稱為燕趙之地。河北地處華北,漳河以北,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地,北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其餘為河北平原,面積為18.88萬平方公里。東南部、南部銜山東、河南兩省,西倚太行山與山西省為鄰,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東北部與遼寧接壤。河北省是中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河北地處中原地區,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
河北省下轄11個地級市,47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95個縣,6個自治縣,共有1970個鄉鎮,50201個村。
武安東出太行,西通秦晉,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兵家重地,處在京津冀、中原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區」,距晉冀魯豫四個省會城市均在200公里左右,距京九鐵路、京廣高鐵、京港澳高速、邯鄲機場等均在30公里以內,現有5條鐵路過境,一縣擁有18個鐵路客貨混用站,為全國縣市之最。全市總面積1806平方公里,人口86.07萬,轄22個鄉鎮,1個省級工業園區,502個行政村,是著名的地方戲曲之鄉、古代冶煉之鄉、中國小米之鄉,是全國百強縣(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縣(市),邯鄲唯一的縣級市,素有冀南寶地、太行明珠的美稱
⑥ 武安鎮的經濟發展
2007年全鎮耕地面積1.66萬畝(其中水田9288畝,旱地面積7312畝),山地面積4.92萬畝。現有水果面積1..2萬畝,盛產熱帶名優水果,主要品種是龍眼、荔枝、香蕉等,其中荔枝1000畝,龍眼1500畝,香蕉5000畝。
2007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7.73億元,其中工業產值15.67億元,農業產值2.0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62元,財政收入達8327萬元。
官山工業園是武安鎮1999年12月創辦的工業園區,規劃總面積10平方公里。現有簽約落戶企業62家,其中外資企業24家,合同外資1.07億美元,實際到資6029萬美元。內聯企業38家,注冊資金14.59億元。
其中已建成投產企業20家,擁有員工4000多人。2007年企業實現規模工業產值14.8億元,創稅4000多萬元。2008年規模工業產值預計可達24億元,初步形成紙製品加工、機械製造、汽車配件、電子等主導產業。 全鎮外資企業31家,合同利用外資4716.91萬美元,年創產值2.4億元,已涉及洋傘、拉鏈、塑膠、編織、縫紉、五金、文具、體育運動器材、木製品、紙製品、食品及農業綜合開發等多種行業。1999年創辦了官山工業園區,該區現有外資企業7家,合同利用外資1440萬美元。全鎮個私企業1680家(其中私營企業64家),年創產值13.6億元;鄉鎮企業101家(其中鎮辦企業56家,村辦企業 21家),年創產值3.7億元。
⑦ 白沙村的介紹
白沙村位於河北武安市淑村鎮,依託於武安鼓山南,與峰峰礦區相 鄰。利用較豐富的礦產資源,實現村級經濟收入逐年增長的目標,近年來又培育了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2005年村集體經濟收入3000萬元,農民年人均收入5210元,比上年增長500元。隨著工業園區在白沙的設立、開發,白沙經濟的發展將迎來新的機遇。該村共有580戶,2300口人,分10個街道,14個村民小組,自2004年投資1.9億元進行舊村改造,建成三橫五縱,12個住宅小區。青山環繞中的白沙村,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格外美麗,樓房聳立,綠樹成蔭,510戶搬進了通雙氣、通寬頻、給排水齊全的別墅樓或單元樓,充滿了現代化氣息,展現了社會主義新農村新氣象。
⑧ 河北武安屬於哪個市
河北武安屬於邯鄲市管轄。武安位於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晉冀豫三省交界地帶,總面積1806平方公里,人口84萬,轄22個鄉鎮,1個省級工業園區,502個行政村。
武安市是著名的地方戲曲之鄉、古代冶煉之鄉、中國小米之鄉,是全國百強縣(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縣(市),邯鄲唯一的縣級市,素有冀南寶地、太行明珠的美稱。
(8)武安市工業園區包含哪些村擴展閱讀:
武安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1℃至13.5℃,極端最高溫42.5℃,極端最低溫-19.9℃。年平均降水560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472.7毫米。年日照時數平均2297小時,年日照百分率平均為52%。
武安地處河北省南部,地勢西高東低,屬海河流域子牙河系。轄區內有四級支流5條(南洺河、北洺河、洺河、馬會河、淤泥河),五級以上支流17條。四季之中,屢起西北、西南及西風,年平均風速2.6米/秒,極端最大風速29米/秒。年平均無霜期196天。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水災、雹災、風災、蟲災、地震、霜凍等。
⑨ 蘇州工業園區包括哪些地方,具體的
蘇州工業園區地處蘇州城東金雞湖畔,行政區域面積288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5萬人。現轄4個街道:婁葑街道、斜塘街道、唯亭街道、勝浦街道。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的合作項目,開創了中外經濟技術互利合作的新形式。於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位於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市區東部,東接崑山市,南連吳中區,西靠姑蘇區,北隔陽澄湖與常熟相望;行政區劃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作為中新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中新雙方建立了由兩國副總理擔任主席的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
1994年2月11日,國務院下達《關於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復》;2月26日,中新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了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同年5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破土啟動。同年,將蘇州市郊區的婁葑鄉,吳縣的跨塘、斜塘、唯亭、勝浦四個鎮劃歸蘇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由蘇州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行使行政管理職能。
2002年2月23日,經報請省政府批准,蘇州市政府同意撤銷蘇州工業園區斜塘鎮,將其原轄區域並入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實行鎮管村體制,鎮政府駐婁葑。區劃調整後,婁葑鎮行政區域面積90.84平方千米,總人口8.04萬,轄10個居委會、28個村委會。
2002年7月,將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東環路以西3個居委會劃歸平江區,東環路以西2個居委會劃歸滄浪區。2003年,將跨塘鎮臨湖村劃歸婁葑鎮管轄。
2003年,跨塘鎮轄橋北、新鎮2個居委會和蠡塘、婁江、婁東、婁中、湖濱、劍湖、古婁、上樓8個行政村。唯亭鎮轄唯亭、亭南、涇巷、東亭家園4個居委會和浦田、夷陵山、施家濱、懸珠、陽澄湖5個行政村。勝浦鎮轄勝浦鎮街道、金苑新村、吳淞新村、園東新村4個居委會和金港、金東、吳巷、勝巷、旺坊、南盛6個行政村。婁葑鎮轄新蘇、葑誼、葑塘、團結、星灣、獨墅湖、斜塘7個居委會,蘇安南、蘇安北、官瀆、東港家怡、東港家樂、金益、蓮香7個社區和板陽、洋涇、倪庄、金厙、群力、東旺港、華蓮、周葑、宅前、墩頭、斜浜、金田、東巷、盛墩、建國、聯合、南旺、南夏涇、姚東、西馬、田巷、南沙里、臨湖23個行政村。(村居名錄根據江蘇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碼整理)
2004年9月30日,江蘇省政府(蘇政復[2004]89號)批准同意將吳中區甪直鎮車坊居委會和朝前、橫港、李家、大倉、金園、鄂田、旺浜、華雲、車漁9個村劃歸蘇州市婁葑鎮管轄。調整後,婁葑鎮面積120.08平方千米,人口14.35萬人,轄20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2004年末,婁葑鎮面積72.56平方千米,人口228728人。跨塘鎮面積33.59平方千米,人口39751人。唯亭鎮面積82.15平方千米,人口32171人。勝浦鎮面積16.20平方千米,人口49266人。(數據來源於《江蘇省統計年鑒》)
2005年,根據江蘇省政府《關於同意調整蘇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蘇政復[2005]33號),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和跨塘鎮實施合並設立唯亭鎮。調整後,唯亭鎮面積115.86平方千米,人口5.8萬人,轄11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鎮政府駐蠡塘路。
2009年末,婁葑鎮面積72.56平方千米、人口323310人,唯亭鎮面積115.74平方千米、人口202857人,勝浦鎮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72910人。(數據來源於《江蘇省統計年鑒》)
2012年末,撤銷婁葑鎮,以星灣等36個居委會區域設立婁葑街道,以斜塘等38個居委會區域設立斜塘街道;撤銷唯亭鎮,設立唯亭街道;撤銷勝浦鎮,設立勝浦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