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落地32.5萬買了輛賓士C級,車主開了一年,表示說出了實話!
導語:落地32.5萬買了輛賓士C級,車主開了一年,表示說出了實話!
車型:賓士C級售價為30.78~47.48萬元之間,其中賓士C級 2018款 改款 C 200 運動版裸車價為29.09萬,落地價為32.5萬元。
當時為什麼花32.5萬選擇這輛賓士C級?車主:我是2018年1月提的車,品牌!畢竟這個品牌在量產車中最好的。再-個人不太喜歡SUV ,更喜歡轎車,目前SUV大熱,大家都買,讓市場價格普遍高於轎車,相比較轎車更加經濟實惠。車型設計討人喜歡,現款比老款增加了曲線設計,更加繁雜,但是比例很到位,沒有過度的追求復雜曲線,當然可能是因為個人也很喜歡沃爾沃的V 6 0德設計,瑞典的設計風格簡單卻很出彩。
開了一年,對於這輛賓士C級有什麼想說的?車主:外觀方面,外觀滿分,特別是換個中網的話,完全顏值爆表,我相信想買小C的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外觀顏值和賓士的品牌效應。
內飾方面,紅色座椅,平底方向盤,同級別無對手,導航屏幕還是小了點,儀表盤不是純液晶的有點遺憾,開過盆友的e級車,那個液晶屏叫大,科技感不錯,小錢花花,個人覺得大錢就沒必要了。儀表中控:按鍵多而不亂,質感杠杠的,功能明確,操作簡單易上手,鋼琴漆就是亮!異味異響:車內有味道,新車久坐易頭暈,少開多通風,炭包必不可少。手感材質:座椅是翻毛皮的,要是真皮的就完美了,方向盤手感不錯,還有打孔設計,搞得不醜!
動力方面,動力是2.0T低功率版版,足夠日常使用,熱車後變速箱很出色,動力銜接好。有點不好的是冷車啟動後低速一檔行駛升二檔會有明顯的頓挫,除非耐心用一檔低速多 開開,等車熱得差不多了再提速就不會有這種情況,再一個市內堵車低速行駛時,踩下剎車總是十分急切地降檔,踩下油門又十分急切升檔,這樣頻繁換擋駕駛感受不太優雅,不像是在開奔奔。
舒適性方面,很硬很硬,運動版的就這樣調教的吧,過收費站減速帶直接起飛了,你懂的吧!不過好處就是路感很清晰,操控,舒服;噪音控制:發動機點火的時候噪音很大,其他都還好,畢竟價格都到這里了,跑高速噪音都挺小的,還是比較滿意,關鍵在於,德系車,關門的聲音還有後備箱的聲音都是厚重的感覺,不像日本車破響破響的,包括雷克薩斯都是那種廉價感,聲聲入耳;座椅舒適性:座椅還是可以的,座椅的腿托和腰靠都是非常好用的配置。
總結:相信品牌影響力占據購車的一大因素,作為汽車發明者,BENZ做到了很多,從發動機,到變速箱,到外殼設計,底盤,內飾,服務,雖然不是最好,但是相互融合的非常巧妙,在平凡中透露著絲絲高貴與奢華。內飾,同級別里內飾現階段是非常精緻和豪華了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第一次進入車廂內, 以及從車窗外向內探索時對視覺的沖擊。外觀,不管是腰線。輪轂,燈組,尾部擾流板,以及後驅的整體車型布局,線條勾勒出的優雅是一種獨特的風格。
那麼對於這輛賓士C級,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別忘記給小編一個關注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賓士A160這款車怎麼樣適合我這樣的女人嗎33歲,有自己的事業,最主要就二十幾萬!會不會不好!
我是27歲女生(剛滿27……唉),剛買了一輛白色的A160,今年4月份的活動是原價23.8萬的基礎上:1、現金優惠6.1萬,送9000元保險和5000元維修基金;2、現金優惠5萬,總2萬加油卡。二者任選其一。聽說5月份價格回升了1萬。這是上海東華之星賓士4s店的價格,每個地方價格不一樣,上海這段時間比其他省市優惠都大一些。下面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1、油耗:開了半個月,走了500公里,市區油耗8.6L/km,一箱油還剩1/4(油箱是55L的),這是在浦東路比較順的情況下,堵車的話會到10,這和車的自重也有關,德系車和日本車不好比;
2、動力:尚可,新買來的時候感覺油門有點鈍,可能因為欠磨合,我平時上班路上有時開到80-90都很輕松,如果買180的話動力當然更好;
3、舒適度:前排沒問題,座椅是手動的,4向調節+腰靠+(坐墊舒適度的調節,這個不知道叫什麼)。如果高大的男生開的話,駕駛位後排會擠,但是可通過調節座椅高度而不是前後來解決這個問題,座椅調高的話視線會非常好,可以假想自己在開suv……(完全靠假想)A160這款車本身就比一般的轎車高。方向盤位置也可調節;
4、操控度:佳。方向盤非常輕巧,底盤較穩;
5、安全:賓士的安全性絕對沒問題,這點A160比本田飛度好多了(這兩款車經常拿來比較吧);
6、保養費用:1萬公里小保養一次,一次2000;
7、外觀:全憑個人喜好;
8、內飾:個人覺得很適合年輕人士;
9、空間:後排座椅可全部放倒,這樣儲物方面就很有優勢了;
10、其他:A160沒有倒車輔助,4s店不給裝,要自己找汽修店裝。不過此車兩廂較短,3個後視鏡視線也較好。
以上全部是個人觀點,買車就跟買房子一樣,自己買的總覺得比別人買的好,喜歡的話找家4s店或者展示廳試駕一下吧。
『叄』 奶爸的換車體驗——賓士V260領航版,順帶使用細節分享
LD二胎,家裡需要置換成一輛MPV。網上鍵盤了一圈,並在4S店試乘試駕部分車型之後,選定了這款V260領航版加天窗套件。簡單點評一下幾個:1.奧德賽(艾力紳):兩車可以算一車,優點:便宜量足,維修保養可靠,第三排乘坐感尚可(優於GL8);缺點:後備箱空間小,第三排要坐的舒服,頭要抵住尾箱門了;2.GL836.99款:配置,樣式都夠,駕駛感非常好,網路評車的時候的首選。試駕的感受也很好,開著不覺得像大車,唯一被PASS的原因第三排位置窄,側窗略憋屈(家母有點點幽閉恐懼,狹小的空間讓她感覺不舒服)3.塞納:優點:國外大賣的車型,設計人性,可靠性口碑好;3.5大排量自吸真香;缺點:只有平行二手車,國五新車沒法上牌(也是有迂迴的辦法),買車渠道,後續維修也有疑問(尤其是配件)——期待早日能夠國產,2.5混動或者2.0T應該都非常OK;最後鎖定了V260領航版,主要幾點:1.原先以為超預算很多,實際上在杭州有5W以上的優惠,整車落地並沒有超出預算;2.為什麼是V260:唯一一款可以有體面第三排的MPV,記住關鍵詞:「唯一」。在這個巨大優勢下,其他比如在國外比較優秀的碰撞成績,賓士標都只能算是錦上添花;3.為什麼不是加長的V260L:純家用,標軸已然很闊綽,且加長的只有高配才有,超預算;加長之後太長了,整體線條也沒有那麼流暢;4.為什麼是低配領航版?基(預)礎(算)配(只)置(夠)夠(這)用(個):雙側電滑門,電動調節座椅,倒車影像;後視鏡加熱,藍牙音樂(老寶馬沒有),ISO-FIX管夠(4個),體面的第三排獨立座椅;缺點:1.領航版太像麵包車;太像麵包車;太像麵包車;2.進入第三排麻煩,需要翻折第二排座椅;3.車身高,開起來有壓力,對停車場合和倒車手藝有一定要求;4.置物的細節不夠,放零散東西的地方不多;5.第三排翻折收納麻煩;網路上的那些魔改,我接受無能,欣賞不來。。。之前也沒改過車,也沒有熟識的改裝店,就在論壇里找了一個勤勤懇懇發貼的賣家買了材料,讓他聯系了一家杭州的裝飾店(汽車城),自己預付了部分定金,自己開車過去裝。改裝後———終於不太像麵包車了,高配的樣子真香。做的項目:1.第二排座椅過道拓寬(沒錯,領航版也可以拓寬)+電動;2.鋪木板全車腳墊;3.安裝行李架和車窗飾條;4.不銹鋼踏板5件套;我講的是我的主觀感受:1.V260噪音大?噪音控制確實不咋地,弱於GL8。MPV的物理屬性決定了他的噪音控制不怎麼樣(車身高,迎風面積大,車廂大)。網上有說埃爾法隔音不好的,我想應該也是可信的。因為沒有坐過埃爾法,我預判他的隔音應該比不上凱美瑞的,為什麼呢我會這么判斷?因為我覺得V260的隔音比不上公司用車的高爾夫。具體原因我分析是因為MPV的底子差,需要堆砌更高級的隔音結構和材料,在MPV還是小眾市場的情況下,廠家在計算成本和銷量的時候更偏向於控製成本(盡管已經不便宜了)。比起異響(突然的,不規律的噪音),我還可以忍受目前的狀態;2.底盤怎麼樣?還行。駕駛感比不上GL8等一眾轎車化的MPV——車身和座姿太高,會感覺到懸架的動作比不上轎車的迅捷,有點呆。細碎路面感覺有點硬。高速上感受更好,底盤有韌性,甚至多做幾個人的時候我感覺更好一點(是不是廠家標定的時候,懸架最完美的狀態是滿員的時候)。當時高速時如果操作很迅猛(急變道),姿態還不是很好,會覺得有點飄;正常開的時候坐著指揮官座椅,巡航的時候最舒服。最近看到有車評人改了bilstein的避震,據說性能提升很明顯,有點想試試——另外一個原因,我覺得車子的底盤太高了,不好看(一低遮百丑——真理),也一定程度影響了操控。3.動力是不是愛壞?不清楚。M274+7速變速箱,賓士應用在眾多車型上的搭檔,我想如果問題很多,應該會面臨大量的投訴,廠家也及時會做調整,反而是小眾的,低概率的問題廠家可能會「裝死」。買車的時候有送保養,基本上後面保養也都會在4S店做,所以這個問題我不擔心。4.油耗怎麼樣?一般般。高速上百公里油耗就6-7L,市區堵車也會飆升到20L,目前綜合12L左右。油耗在我的概念里優先順序很低。我自然羨慕混動的5L的低油耗,但是尋常家庭,新買的車綜合油耗應該也不會超過15L(大G應該不止,但是如果我有,我也願意,哈哈哈)一年用車也就1-2萬公里,油耗的差異也就幾千塊錢,其實是沒問題的。比起擔心堵車帶來的油耗,我更擔心車上的家人等的不耐煩,擔心目的地沒有車位。
一排看後排。二排加了腰靠,定做的頭枕還沒到(真羨慕高配的那個頭枕,這個某寶店家說之前做過有數據,暫且相信他,過兩天看看實物),二排座椅也是偏高,我改了座椅拓寬和電動調節,比原廠的舒服不少,只是原來就偏高的座椅更高了1.5cm……只能盡量往前坐,腰後墊個墊子,腳踩著腳踏,這個坐姿才比較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