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哈爾濱工業大學 博士怎麼樣讀博士期間待遇怎麼樣詳細點
你什麼專業的?哈工大的博士不是很好畢業,但是主要看你的專業和導師,當然也看你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如果是全職脫產的博士的話,工大的待遇還是不錯的,每年1.8萬左右的補助,如果跟了一個比較大方而且有錢的老闆,那錢包就更鼓了
Ⅱ 哈工大的博士待遇在全國是什麼水平
摘要 哈工大的博士在目前數於第一梯隊,可以用天子驕子來形容。不管去哪個城市,都是可以拿到最高等級的補貼,上海等大城市更是可以直接落戶。在工作方面有更多的選擇,待遇也是最好的。哈工大博士是可以與清華北大博士媲美的。
Ⅲ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有博士點嗎
當然有,哈工大威海設有10個院(系),設置38個本科專業,共享校本部的148個碩士點和82個博士點,單獨設置的碩士研究生二級學科20個。學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000餘人,碩士、博士研究生600餘人。只不過在哈工大威海讀博士的人不多,大部分還是在本部的。
Ⅳ 哈工大的博士待遇在全國是什麼水平
哈工大的博士待遇相當於許多公司的部門經理,每個月都能拿到豐厚的工資,除此之外每年還有大量的獎金,而且節假日還有穩定的假期。
哈工大非常重視教學人才,如果是博士級別的任教水平,那麼一定可以得到最好的待遇。不但可以保證工資,而且還可以得到不錯的發展前景。
哈大作為世界聞名的學府,能夠讀上哈工大的博士是非常厲害的事情,如果回到國內工作,只要有一定實踐經驗,那麼都能得到一份相對不錯的工作。
哈工大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教育,他們為了留住教育人才,可以給他們提供最吸引的待遇,因此哈工大的博士待遇至少相當於公司的部門經理。
Ⅳ 都說哈工大計算機博士難畢業,請問畢業率是多少,有沒有一個准確的數字
畢業率基本是100%,只要達到學校以及院系自己的博士畢業標准,通常是發X篇SCI、X篇EI之類的,就可以如期畢業。
難畢業是不準確的,因為95%都畢業了,而且只要能堅持下去,畢業證學位證是一定可以拿到的,所以一定程度上說,畢業率是100%。問題就在於,幾年可以畢業!
先舉一個最極端的例子,我一哥們,跟著計算機學院大Boss(徐曉飛),做了6年項目,paper和thesis都滿足畢業要求,但是有一個項目跨度比較長,除了他沒人能幹,因此項目沒幹完,他6年沒有畢業(哈工大的規定是6年不能畢業就取消博士資格)。然後,老闆就重新給他辦了一個入學手續,重新讀博士,2年搞定畢業。所以加起來就是8年畢業!
然後就是正常情況了。我很多同學在計算機學院,畢業要求不高,3片差不多水平的EI檢索號就OK,一般都是4年-5年畢業,具體來說,老闆不卡你時間,讓你4年畢業(哈工大正常讀博時間),干項目沒有錢可以談,每個月就是國家給的1600元補助。老闆卡一下時間,5年畢業的,讀博期間會干項目比較多,但是除了補助外,老闆會單獨給發工資,1000-4000不等,具體看老闆了。
只要樓主從博一開始,在大家都上課考試時就開始寫文章,發文章,有這個意識,4年畢業沒問題的。反正文章夠了博三起就可以不發了,因為這里發的文章很可能到畢業它還沒出版。
此外,計算機專業找工作十分容易,早期發文章有利於你博四時找工作。哈工大的計算機是老牌專業,實力很強,讀博期間就能接觸到大量實際項目,和其他專業比起來,性價比很高!
Ⅵ 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工程每年招多少博士
市政工程二十幾人,環境工程三十幾人,大部分都是水處理相關
Ⅶ 哈爾濱工業大學能被稱為小清華,哈工大的工科與清華的工科能媲美嗎
假如清華工科真的是一騎絕塵,中國工科全部行業的專業都理應是來源於清華,清華工科全部教師都理應是清華畢業的,客觀事實並不是這樣。或許有些人會例舉兩校技術專業數、教師學生總數、博士學位總數、院士數量、重點實驗室數量、科研費等,我認為特淺薄。這比的到底是誰富甲一方,比的誰更受寵,而不是工科整體實力。
哈工大開創階段的八百壯士精神實質沒丟。在全球工科課程排行榜中,中國僅有哈工大和清華可以交鋒一下,而僅差一點。可中國大部分人唯有在哈工大被美國制裁高校之祖後,大夥兒才意識到,對社會主義社會中國而言,哈工大早已超出清華了。如果清華還在狡辯他們的弟子不都在矽谷,清華將被時代拋下,並沒有和哈工大較為的有必要了。
Ⅷ 哈工大威海分校有博士授予權嗎有博士後流動站嗎
哈工大威海分校有博士點 81個 ,學生在獎貸評優、考研保研、出國就業等方面與哈爾濱校區政策相同。 至於博士後還是出國去做吧。
Ⅸ 哈爾濱工業大學有孔令超博士嗎
哈爾濱工業大學有幾個博士那麼如果你找他的話你可以給哈爾濱工業大學打完電話之後博士就來見
Ⅹ 哈理工22年博士生招生人數
哈爾濱理工大學博士點有43個。
學校共有4個辦學區,其中在哈爾濱市有東、西、南3個辦學區,在山東省榮成市設有哈爾濱理工大學榮成校區。
學校總佔地面積209.86萬平方米,教學基礎設施面積95.6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56萬冊,電子圖書109.8萬冊,中外文期刊16萬冊,文獻資料庫26種。現有研究生導師875人,國家高層次人才5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防工業511」人才工程人選1人,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4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和「龍江學者」青年學者15人,省級教學名師19人,省級青年教學名師2人,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2人,省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1人,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19人;現有博士研究生477人,碩士研究生43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