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是工業大國中國農業大國
1. 美國不僅是工業大國,而且在農業領域也占據重要地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大豆和小麥出口國之一,這些作物的大量進口滿足了我國的需求。同時,美國還是動物飼料的主要原料供應國。
2.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國,工業規模位居全球之首。然而,在農業方面,盡管中國擁有數億農村人口,農業產出卻並不比擁有幾百萬農業人口的美國更加強大。這一點需要我們正視並努力提升。
『貳』 中國是第幾大工業國
中國是世界第一工業大國,工業增加值2010年開始超過美國,2018年為30.5萬億元,4.58萬億美元,約佔全球的24%;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包括41大類,191個中類和525個小類。
從產量上看,500多個工業品,有220個世界第一;我國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去年出口16.4萬億元,摺合2.48萬億美元。進口世界第二,14.1萬億元,約為2.14萬億美元,加起來超過30萬億元,折4.62萬億美元,佔全球貿易量的11.75%,美國佔10.87%。
清醒認識差距和短板
一是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受制於人。目前,我國關鍵零部件、關鍵元器件的自給率只有三分之一,最典型的如高端專用晶元,95%依賴進口。
二是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只有發達國家的一半。我國研發投入佔GDP2.19%,而美國是2.79%,還要進一步提升,北歐國家是3%,日本是3.2%。我國研發投入總量接近2萬億元,但其中用在基礎研發的只有5.7%,發達國家一般是15%~20%。
三是工業綠色、低碳轉型任務繁重。單位GDP能耗逐年下降,但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是發達國家的2.1倍。各種數據顯示環境污染依然嚴重,工業是主要污染源之一。工業企業節能降耗、減排治污仍需攻堅。
『叄』 中國是農業大國還是工業大國
中國同時是工業國與農業國。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和世界第一大農業國。
經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00309億元,經濟總量首次站上90萬億元的歷史新台階,穩居世界第二位。
新中國成立65年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工業發展令世界驚嘆。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此大規模高速度的工業化現象:從西歐工業革命算起,經歷了二三百年,才使全球大約20%的人口生活於工業社會;而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則在幾十年時間內,使全世界生活於工業社會的人口翻了一番。
(3)我國工業大國是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但是,中國工業創造和積蓄物質財富的使命還遠未完成,中國工業仍然重任在肩。創造和積蓄物質財富是工業化的偉大歷史使命。一個國家或經濟體的物質財富擁有量,主要包括自然物質和工業生產物的蓄存量兩大類。
也就是說,除了大自然的賜予,各國所擁有的物質財富主要是工業品,尤其是工業所創造的生產設備、建築物、交通體系及各種物質基礎設施等。現存的由人類創造的可以長久保存的物質財富,幾乎都是工業創造的。
而且,第一和第三產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甚至非物質財富都在不同程度上是「工業化」的。嚴格說來,如果沒有工業,沒有加工製造,人類就仍然處於蠻荒時代;如果沒有工業,即使自然財富,也大多不可為人類所用。
從工業化創造和蓄積物質財富的歷史使命來看,中國工業化還遠未完成。就總體綜合素質而言,中國工業化並沒有真正到達中後期階段。現階段,中國最重要最迫切的戰略任務之一,仍然是繼續強健工業筋骨,真正實現現代工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