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匠精神的內涵是什麼
工匠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藝和精湛的技能,嚴謹細致、專注負責的工作態度,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對職業的認同感、責任感。
從歷史發展來看,在手工業時代,由於生產規模小,生產過程相對簡單,工匠們有充足的時間對自己的產品精益求精,反復打磨,以達到完美的程度。
工業化時代與手工業時代相比,有了一些不同。首先,工業生產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標准化和通用化,每一個零件都是標准化的,可以互換的。
第二,在工業生產中,一個工人只需要負責一道工序就行,而手工生產中,每個工匠都要負責整個的生產過程。因此,工業化時代更多地強調工人對標准和規范的遵循和堅守。
在信息化時代,質低價廉、千篇一律的產品越來越不受歡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定製服務成為可能。這一變化不僅包含了工業化時代對標准和規范的遵循和堅守,同時也包含了為滿足個性化需求而進行的創新和創造。
提倡工匠精神是促進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十三五」時期,我們仍然面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重大任務,而要完成這一任務,實現由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的轉變,實現由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跨越,離不開廣大職工的創新和創造,離不開對工匠精神的繼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