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東經濟總量比浙江還高,為何感覺浙江比山東有錢很多
山東經濟總量比浙江還高,為什麼卻感覺浙江更富?
GPD已經出爐2018年上半年各省的平均 GPD已經出爐,無一例外廣東省仍然排名第一,江蘇省仍然排名第二,但第三和第四名就更有趣了,第三名是山東省,第四名是浙江省,山東省上半年 GDP是72678.18億元,而浙江是51768.26億元,差距還很大,兩省差距近2萬億。
杭州有著延續了數百、千年的商業文化,這是浙江獨有的,這也是為什麼杭州人喜歡而且擅長做生意,而馬雲則誕生於此。
㈡ 山東哪個城市重工業發達
淄博
濰坊 濰柴集團
青島 是山東省最大的工業城市
濟南 是「全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和「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的城市之一。
其實濟南不錯,推薦你去濟南,無論從人文環境還是從硬體設施來說,濟南都不錯,濟南人也很好相處,山東人都挺實在。我現在就在濟南。
濟南的重工有
中國石化集團濟南煉油廠
中國石油濟南柴油機廠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
中國輕騎集團
山東魯能(集團)有限公司
山水集團(山東水泥廠)
濟南鋼鐵集團總公司
濟南鐵路集團
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這是網路濟南的介紹你自己看一下
http://ke..com/view/2994.htm
㈢ 從各方面來說,山東在中國算不算一個大省
山東省是大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出
1.山東省是個人口大省,山東總人口超過一億,僅次於廣東省。世界上有200個國家和地區,人口超過一億的才13個,所以山東人口的數量眾多,山東同時還是我國的生育大省,不過,近兩年山東的新生兒出生率也有很大下降。
㈣ 山東經濟發展有沒有機會超越廣東
幾乎不可能了。早在改革開放肇始的1978年,山東GDP225億元,比廣東的186億元高20%。十年之後的1988年,廣東超越山東,排名大陸第二;1989年,廣東超過江蘇,排名大陸第一;2003年,廣東超過香港;2007年,廣東超過台灣,成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到2017年,廣東省GDP89879億元。山東省GDP72678億元,比同期的廣東少17201億元,相當於一個雲南省的經濟總量。
從以上方面對比,可以看出,山東並沒有超過廣東的經濟基礎。
㈤ 為什麼山東的化工企業特別多
這是長久以來,經濟發展結構導致的。從建國以來,我國的重工業項目基本布局在北方地區,尤其是東北和華北地區,一直到三線建設時期,國家才開始加大對西南和西北地區的經濟建設投入。
根據山東省制定的計劃,化工產業將開始轉型升級。這既是經濟形勢所逼,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舉措。
㈥ 山東省各個城市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山東是多元經濟大省,農業、工業、 旅遊 業都比較發達。不過區分到各個城市,各地支柱產業還是有所區別的。除了青島、濟南、煙台屬於純多元經濟城市以外,其他城市的支柱產業還是相對比較單一。
青島: 貿易、金融、裝備製造、電子、 旅遊 ;
煙台: 裝備 製造 、 冶金、電子、食品、 旅遊 ;
濟南: 裝備製造、化工、金融、 旅遊 ;
威海: 漁業、食品、 旅遊 業;
淄博: 化工、深加工、冶金;
濰坊: 農業、裝備製造、紡織;
泰安: 旅遊 、輕加工、食品;
臨沂: 農業、輕加工、食品;
濟寧: 農業、輕加工、煤炭;
聊城: 農業、化工、深加工;
濱州: 裝備製造、冶金、化工;
德州: 裝備製造、化工、紡織;
日照: 農業、 旅遊 業、港口;
菏澤: 農業、化工;
棗庄: 采礦、化工;
東營: 采礦、化工
總結來看,農業、化工、 旅遊 為支柱產業的覆蓋率還是最大的。從多元結構來說,東強西弱還是比較明顯,尤其魯西一帶,基本是以農業和化工為主。不過近幾年山東也在多元經濟方面打出組合拳,很多單一經濟型城市也在向多元化發展。未來經濟支柱的格局或有更多變化。
山東既是一個農業大省也是一個工業大省,農業、工業產值長期處在國內前列,且山東城市發展相對均衡,各城市都有自身的支柱產業。 雖說當前網路上經常有人表達山東的產業模式相對傳統,急需產業升級,且很多城市的產業模式確實以重工業、化工行業為主,但是各個城市的支柱產業還是略有不同的,下面主要探討幾個經濟強市。
青島市首先是青島市,青島的支柱產業主要包含有電子電器、石油化工、食品飲料、機械製造等,我們從統計局的最新數據也能看出支柱產業的大概情況,家電行業的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空調等雖有下滑,但是所佔比重仍然很高,另外啤酒、橡膠輪胎、水泥、玻璃、鋼鐵等建材、材料的佔比也很大。其實我們從青島的知名品牌也能大概分析出結論。不過青島的第三產業已經超過了第二產業。
煙台市煙台市是傳統的工業強市,單純講工業產值,在山東省內排名首位,支柱產業主要有機械裝備、 汽車 、電子信息製造、食品、黃金等行業,這里著重講一下食品加工行業,食品加工雖然在工業產值的佔比不算高,但是煙台的食品加工行業誕生了很多知名企業,龍大、魯花、喜旺、欣和、福祖等企業實力雄厚,另外煙台的海洋食品加工也很有優勢。
濟南市濟南的經濟總量當前雖然已經超過煙台,但是在支柱產業的表現上,一直有些讓人摸不到頭腦,各項都有涉及,但是各項分屬大類又不同,曾經的小鴨、輕騎、纖維紡織廠都出現過倒閉,非要說下支柱產業,機械裝備、鋼鐵、電力、建築建材可能算是吧,當前濟南趕上山東改革,在支柱產業打造上更加偏向於高端裝備、生物制葯、金融等行業。
以上僅為個人淺見,其他城市就不過多探討,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斧正。
作為泰安人,就說說泰安的主要支柱產業,大家都知道,泰安是 旅遊 城市,因為泰山而聞名,所以泰安最大的支柱就是 旅遊 業。那除了 旅遊 業的其他行業怎麼樣呢?根據資料顯示:一是能源工業 : 以新礦集團、肥礦集團、山東石橫發電廠、泰豐集團為龍頭的企業迅速崛起。
二是機電工業: 以青年 汽車 、泰開電氣、泰山集團、東岳重工、華泰輪轂、泰安航天特種車輛等主體企業全面擴張。
三是建材工業: 以泰山玻纖、泰山石膏、山東兆宇石油管、九州鋼業等支柱企業形成強勢。
四是化學工業: 以華陽 科技 、肥城阿斯德、山東瑞星化工、九鑫日化等骨幹企業高歌猛進。
五是紡織工業: 以山東岱銀、山東傲飾、山東泰鵬、華興紡織等支撐企業異軍突起。
六是冶金工業: 以石橫特鋼、山鋼集團為代表的企業蓬勃發展。
山東發展後勁,那是剛剛的!山東既是工業大省,又是農業大省,又是資源大省。面積也非常大,它南接江蘇,北接華北。地理,氣候條件獨居一格,特別是氣候條件非常好。而且沿海有大片土地,利用開發。青島,威海,煙台三座沿海城市,海產品十分豐富。而且不冷不熱,氣候宜人。總之山東大省發展前景看好,後勁將暴發!
工業也很強,濟南機床,機械工業。青島,電子,輕工,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等。
青島,煙台,威海的 旅遊 業極具發達。加上孔家富地!
煙台蘋果也名揚四海,不論是海產品,水果產品也很多彩!
山東省各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支柱產業,舉兩個例子吧。
濟南——山東省省會、副省級城市
濟南市特色產業
1、以濟南一機床、濟南二機床、齊魯電機、法因數控、濟南變壓器集團為代表的高端裝備產業全國知名;
2、以中國重型 汽車 、中國輕騎集團為龍頭,包括吉利 汽車 、沃德 汽車 零部件公司、魯得貝車燈等企業的 汽車 及零部件產業發展較好;
3、以浪潮集團、中創軟體、華芯半導體為龍頭的軟體產業、半導體產業、伺服器產業也有一定知名度;
4、其他知名企業:濟南鋼鐵、齊魯化纖、山東魯能。
青島——山東省城市、國家計劃單列市
青島市特色產業
1、以海爾電器、海信電器、澳柯瑪為代表的家電產業全國知名,是全國三大家電生產基地之一;
2、以青島四方機車、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武船重工、揚帆造船為代表的船舶與高端裝備產業全國知名,是全國四大造船基地之一;
3、以青島科瑞特機電集團、青島捷能汽輪機、青島軟控為代表的機械產業發展較好;
4、以青島煉化、青島石化、麗東化工、高合化纖、青島雙星、黃海橡膠為代表的石化與橡膠產業發展較好;
5、其他知名企業:青島啤酒。
山東省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人口大省,工業種類也是全國最為齊全的,山東十六市所形成的產業有很大的互補性。我就簡單的說一下我了解每個城市的產業。
濟南作為山東省會,經濟絕對會讓山東人自己淚目和羞愧。但畢竟是大省省會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支柱企業眾多但都大而不強。在國內行業位於前列的有中國重汽、浪潮、山鋼幾家,形成產業支柱的有機械重工、能源、食品、鋼鐵、 體育 、教育、衛生基本都是傳統行業。代表型企業和機構有中國重汽集團、浪潮集團、濟南鋼鐵、濟南二機床、山東電力、山東魯能、省立醫院、山東大學等。
青島作為山東人大城市的夢想,現在是越來越讓人失望。但作為山東經濟大市的支柱產業卻是我們魯人的驕傲,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其中港口、石油化工、高鐵、家電都處、食品在國內外前列。代表型企業有青島港集團、青島化工有限公司、海爾、海信、青島啤酒、中車四方集團、利群集團、山東六合、青島鋼鐵、雙星集團等等。
淄博作為中國首批大城市的一員,現在的發展確實不盡人意,但畢竟是中國前列的工業城市,支柱產業方面在全國都占據一席之地。其中能源、礦業、制葯、機械這些傳統行業占據重要地位,代表型企業齊魯石油、新華制葯、淄礦集團、東岳集團等等。
棗庄作為山東為數不多的幾個組團式城市,計劃經濟時期的經濟大市現在已經隨著資源枯竭已經落寞,經濟轉型我認為已經失敗。支柱型產業基本等於沒有,都在能源、房地產其他的真談不上產業。當年堪比兗礦的棗礦集團現在估計連臨沂礦業都比不上了。
打字太累了,有空我再接上,以上都是個人簡介,有缺失的大家給予補正。
其實都錯了!最大的產業都是房地產!
青島: 旅遊 業 啤酒飲料 電子工業 機械重工 外貿產業
濟南: 旅遊 機床機械 鋼鐵 水泥
東營 石油化工 鹽化工 石油機械
棗庄 煤炭機械
臨沂 輕工 物流業
日照 鋼鐵
煙台 重工
濱州 紡織工業 鹽化工
淄博 機電陶瓷傢具紡織橡膠
濰坊 機械設備 電子 鋁材 蔬菜貿易
德州 電梯機床零部件 傢具 德州扒雞 太陽能
泰安 機電 建材
菏澤 彩禮
山東省寧津縣支柱產業,實木傢具,健身器材,電梯,還有蟋蟀當然還有房地產
其他不了解,談談家鄉臨沂
一,化肥產業。
代表企業:史丹利,金正大,施可豐,中化,艷陽天(處於破產狀態)
二,制葯產業
代表企業:魯南制葯,翔宇制葯,羅欣制葯廠
三,食品產業
代表企業:秋香月餅,回頭客銅鑼燒,盼盼,輕援食品廠,金鑼火腿腸
四,機械行業
臨工
五,建材行業
羅庄地板磚
六,物流行業(支柱)
㈦ 目前,山東省的三大產業中,哪個產業處於主導地位
在2016年之前,山東的第二產業也就是工業佔主導地位,而在去年的三大產業比重中,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首次超過第二產業,佔主導地位。
㈧ 中國重工業城市排行榜中國十大城市排行榜
根據2017年數據,中國重工業城市排行如下:
1、蘇州
工業總產值3.57萬億,位居全國第一,就生產規模來說也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基地,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
2、上海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3.1萬億元,原中國第一大工業城市
3、天津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2.94萬億元,北方第一大工業城市
4、重慶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2.6萬億元,中國西部第一大工業城市
5、佛山
2016年工業總產值2.12萬億元,中國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
6、深圳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95萬億元,中國第一大高科技工業城市
7、廣州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955萬億元
8、青島
2016年工業總產值1.82萬億元,中國最大的高鐵生產基地,北方第二大工業城市
9、北京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74萬億元
10、煙台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63萬億元
11、無錫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5萬億元
12、東莞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41萬億元
13、鄭州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4萬億元,中部第一大工業城市
14、寧波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8萬億元
15、武漢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5萬億元
16、濰坊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4萬億元
17、東營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3萬億元
18、南京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3萬億元
19、常州
2016年工業總產值1.23萬億元
20、成都
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1.22萬億元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分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遼中南工業基地徹底沒落,京津唐工業基地也風光不再,珠三角、蘇錫常、山東半島崛起,取代了原有的三大工業基地格局,新三大工業基地年產值都超過6萬億元。而這新三大工業基地也不再有嚴格的輕重工業之分,基本都是綜合性工業基地。
(8)山東省輕重工業哪個比重大擴展閱讀
1、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十大重工業城市
上海、沈陽、哈爾濱、長春、武漢、天津、唐山、重慶、大連、洛陽。
2、重工業城市的分類
重工業城市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3)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等工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重工業城市
截止2020年2月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1、江蘇省,GDP排名第二,高校數量167所,江蘇省排名第一位,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教育上都沒有太大異議,並且江蘇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沿海省份,長江出海口,省內各市發展相對均衡,綜合實力排名第一。
2、廣東省,GDP排名第一,高校數量151所,廣東的很的GDP長期排名第一位,尤其是珠三角區域十分發達,未來珠三角可能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大灣區,廣東省的高校數量也很多,但是因為省內發展不均衡,還有很多落後的地方,所以綜合實力排名第二。
3、山東省,GDP排名第三,高校數量145所,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高校數量也很多。地理位置上和遼寧省公共拱衛京畿,作為工業大省,山東的經濟雖然集中在傳統領域,轉型比較慢,但是山東是全國省內城市發展最均衡的省份,綜合實力仍然排在第三位
4、浙江省,GDP排名第四,高校數量107所,浙江省地域面積不大,但是浙江省是一個富藏於民的省份,杭州、溫州、寧波等城市發展非常迅速。在我國浙江是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期位居第一位。綜合排名第四。
5、台灣省,GDP排名第五,高校數量162所(數據不一定完全准確),台灣省在以前稱之為亞洲四小龍,雖然目前經濟增長乏力,但是台灣的各項實力不容小噓,尤其高校、醫療等建設水平,還是十分有實力的,綜合排名第五。
6、河南省,GDP排名第六,高校數量134所,河南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作為人口大省,很多人對河南存在不好的印象,其實河南絕對屬於一個好地方,是中國中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也是一個糧食大省,高校數量也名列前茅。作為中部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河南工業實力很發達,綜合實力第六。
7、湖北省,GDP排名第八,高校數量129所,湖北位居洞庭湖以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稱號,而且武漢有九省通衢的稱號,而且湖北也是我國重要的科教省份,工業發達,近今年也在尋求轉型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七。
一個城市看要看綜合指標,不能單比某一項。憑自己的經驗和實際到過的地方感受來說排了前十名不算港澳台。
第一 上海灘 未來的東方金融中心
第二 北京城 中國的決策中心
第三 廣州府 最發達省份的省會
第四 深圳漁村 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深圳速度見證了世界城市發展的奇跡
第五 天津衛 直轄市之一 國家政策現在又轉移到濱海新區
第六 民國總統府—南京 歷史不讓南京做老大 搜死的駱駝比馬大
第七 天府之國——成都 西南中心 潛力無限 發展迅猛
第八 山城————重慶 直轄市之一
第九 海濱城市——青島 青島 大連 寧波 廈門 濱海單列市綜合實力青島第一
第十 天堂二州——蘇杭 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
中國重工業有哪些城市 - :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唐山的「唐」,不是塘沽的「塘」),有鋼鐵、機械、...
中國重工業城市排行榜? - : 根據2017年數據,中國重工業城市排行如下:1、蘇州 工業總產值3.57萬億,位居全國第一,就生產規模來說也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基地,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2、上海2016年工業生產總值3.1萬億元,原中國第一大工業城市3、天津2016年工業...
中國重工業城市有哪些? - : 重慶、德陽、上海、南京、杭州、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北京、天津、唐山、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中山
中國有哪些重工業城市,詳細些! 謝了 - : 我國的重工業城市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山陝西等北方地區,其它地區少有分布 東北的:沈陽(重型機械)、鞍山-本溪(鋼鐵)、撫順(石化、裝備製造)、遼陽(化學工業)、大連(造船工業)、長春(汽車工業)、哈爾濱(裝備製造)、大慶、吉林(石化)等、 華北:北京、天津、唐山、淄博等 西北;太原、西安(國防軍工製造業)、大同等山陝地區的能源重工城市 西南:重慶(裝備製造、軍工)、攀枝花(鋼鐵工業)、德陽(裝備製造)等 華中:武漢(鋼鐵、製造業) 長三角:上海、南京 、徐州(裝備製造)等
中國哪個城市重工業最發達 - : 沈陽 哈爾濱 齊齊哈爾 長春 反正都是東北的
全國重工業城市有哪些? - : 包頭也是
中國的重工業城市有那幾個? - : 我國十大重工業城市為:沈陽,哈爾濱,西安,太原,濟南,長春,鞍山,撫順,蘭州,吉林市
中國 工業城市排名 - : 長三角地區~有上海、南京、杭州 珠三角地區~深圳、廣州 珠海、東莞 東北重工業基地~沈陽~鞍山~大連~ 京津塘地區~北京~天津
中國重工業城市有哪些? : 1、鞍本鋼鐵基地 包括鞍山鋼鐵公司和本溪鋼鐵公司.位於遼寧中部工業區,東倚千... 北京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天津是北方的最大港口城市、華北的經濟中心,唐山...
中國重工業城市是哪幾個城市 - : 有幾個重工業帶…有個遼中南重工業帶…京津唐工業帶(輕重都有…綜合性的)…
㈨ 山東的自然條件有哪些
1、地理位置
山東省地處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瀕臨渤海與黃海,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隔海相望。全省東西最長距離700公里,居全國第二位。全省陸地總面積15.7萬平方公里,近海海域17萬多平方公里。
2、氣候條件
山東位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氣候溫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1c-14 c,降水量550-590毫米,無霜期200天以上。
3、行政區劃
山東省現轄17個市,縣及縣級市、區139個。濟南市為山東省省會,青島市為全國計劃單列市。
4、礦產資源
山東已發現的礦產128種,佔全國礦產種類的70%以上,其中30多種儲量居全國前10位。居第一位的有黃金、自然硫、石膏;居第二位的有石油、金剛石、菱鎂礦、鈷、鉿、花崗石;居第三位的有鉀鹽、石墨、滑石、膨潤土、石灰岩等。其餘居前10位的有煤、天然氣、鐵、重晶石、硅藻土、鋁土礦、輕稀土、耐火粘土、珍珠岩、沸石、石英砂、雲母、磷、石棉等。
5、經濟總量
初步核算,2004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GDP)1549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5.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78.3億元,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8724.5億元,增長19.2%,其中工業增加值7799.3億元,增長21.1%,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4.5%,是拉動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第三產業增加值4987.9億元,增長12.3%。人均生產總值16925元(按現價匯率折算為2045美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4.7%。全省境內財政總收入2675.6億元,同口徑比上年增長26.1%,增幅比上年高9.2個百分點。
6、農業
山東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區,素有「糧棉油之庫,水果水產之鄉」之稱。煙台蘋果、萊陽梨、肥城桃、樂陵金絲小棗等都是山東的名產。
7、工業
山東省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機械、電子、紡織、食品等支柱產業為主體的門類齊全、布局合理、比例協調的現代化工業體系。2004年全省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國有和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4127個,年末達到20304個,實現增加值6498.3億元,比上年增長26.5%,佔GDP比重達41.9%。其中,國有控股工業增加值2290.8億元,增長15.9%;集體工業增加值751.0億元,增長17.8%;股份制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工業分別增長27.5%和29.0%。輕工業增加值2343.4億元,增長27.0%;重工業增加值4154.9億元,增長26.3%,輕重工業之比由上年的37:63變化為36:64。
8、商業金融
近些年,全省積極貫徹擴大消費需求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消費品市場快速發展。2004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83.4億元,比上年增長13.9%。城鄉消費基本同步增長,農村市場轉旺。縣以上城鎮實現零售額3349.2億元,增長14.6%,市場份額為74.7%;縣以下農村實現零售額1134.3億元,增長11.8 %,市場份額為25.3%。個體私營經濟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729.4億元,增長13.7%,市場份額達到60.9%。
年成交額一億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場達316個,比上年增加8個;已出租攤位數20.3萬個,攤位出租率為89.8%,提高1.9個百分點;營業面積為1416.9萬平方米,實現成交額2243.7億元,分別增長7.9%和9.5%。平均每個億元市場實現成交額7.1億元,增長6.0%。
9、對外開放
山東省是中國對外開放較早的地區之一。改革開放特別是90年代以來,山東大力實施外向帶動戰略,1997年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作出把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作為全省經濟社會跨世紀發展戰略之一的重大決策,有力地推動了開放型經濟發展。從沿海到內地,從經濟領域到科技、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從事對外經貿活動的企業已佔到全省企業總數的一半以上。對外交往不斷擴大,山東已與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70多個省州、城市,建立了經貿合作關系和友好關系。世界上前500家跨國公司已有81家來山東投資設廠。山東走向世界,世界進入山東已成現實。開放型經濟有了長足發展。對外貿易持續大幅度增長。
10、科學技術
山東省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方針,積極實施「科教興魯」的發展戰略,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科學技術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斷提高
11、文化教育
全省有公共圖書館133個,檔案館186個,報紙146種,期刊274種。全省縣以上廣播電台、電視台130座,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30座。
12、歷史文化
山東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是東方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山東發現了中國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丁公村「龍山陶書」,發掘出了中國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龍山古城」,擁有中國最古老的長城-齊長城。這里還是陶瓷和絲綢的發源地之一。
山東歷史上出現過一大批至今仍對中華文化產生重要影響的歷史名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成為中國文化的支柱,在世界上產生重大影響。古代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孫子兵法》,仍然是中外軍界和商界推崇的經典。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著名的魯國和齊國都在今天的山東境內,山東因而簡稱「魯」或「齊魯」。
山東素有「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山東人具有勤勞、朴實、重情義、守信用的傳統美德,向以不怕困難、不甘落後、吃苦耐勞、勤儉努力而為世人稱道。
13、旅遊
山東省歷史悠久,山川秀麗,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被譽為「五嶽之尊」的泰山和孔子故鄉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先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山東旅遊把美麗的自然景觀、豐富的歷史文化和鮮明的地方特色融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目前,全省共有旅遊景點500多處。基本形成了自己濟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鄒城的「山水聖人」旅遊區;以青島、煙台、威海為一體的海濱風光旅遊區;以濰坊市區為中心,以風箏、楊家埠木版年畫、民俗風情為主體的民俗旅遊區;以淄博齊國故城、殉馬坑、蒲松齡故居為主體的齊文化旅遊區;以黃河入海奇觀和原始自然風貌為主體的東營黃河口旅遊區;以水滸故事為主線;以梁山、陽古為重點的「水滸」旅遊線。
㈩ 山東省工業分布特點
山東經濟主要指標居全國前列,成為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2004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5490.7億元,居全國第三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78.3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724.5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987.9億元。全省人均生產總值16925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453.2億元,居全國第一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6千億元,居全國第二位;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總額2292.11億元,居全國第一位。進出口總額突破600億美元。
日趨優化的工業體系
山東工業發展迅速,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機械、紡織、食品等支柱產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全省有大中型工業企業2628家,省重點企業集團136個,例如山東電力集團、齊魯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浪潮集團、濟南鋼鐵集團、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海爾集團、海信集團、兗礦集團等。山東的主要工業產品有原煤、紗、機制紙、塑料製品、水泥、平板玻璃、鋼、汽車、摩托車、家用電冰箱、房間空氣調節器、電子計算機、彩色電視機等。其中,海爾、海信、澳克瑪、小鴨等家用電器、浪潮伺服器、輕騎摩托車等產品馳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