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購買廠房如何交稅
購買廠房需要繳納稅務如下:❷ 跪求好心人(104板塊)工業廠房一二手交易有那些稅費!
購買一手或二手廠房,購買方只需要交納契稅和印花稅。
出售方需要交納增值稅、城建稅、教育附加、地方附加、土地增值稅、所得稅、印花稅。
❸ 工業廠房轉讓需要交哪些稅是多少
工業企業廠房轉讓涉及如下稅費:
1. 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為轉讓人。土地增值稅通常也是廠房轉讓交易中,最大的稅費成本。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的,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3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但未超過100%的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40%-扣除項目金額×5%。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未超過200%的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50%-扣除項目金額×15%。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60%-扣除項目金額×35%。其中,增值額=轉讓所得收入-扣除項目;扣除項目包括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新建房及配套設施的成本、費用,或者舊房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
2. 增值稅。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為轉讓人。按一般計稅方法計稅,一般納稅人需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按轉讓不動產的增值稅現行稅率為9%,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對於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或自建廠房的轉讓,一般納稅人可以選擇簡易計稅方式計稅,按5%的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其中,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廠房的增值稅應納稅額=(轉讓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不動產購置原價或者取得不動產時的作價)÷(1+5%)×5%;2016年4月30日前自建的廠房的增值稅應納稅額=轉讓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1+5%)×5%。
3. 城市維護建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納稅義務人為轉讓人。城市維護建設稅應納稅額=增值稅稅額×稅率。城市維護建設稅額的稅率根據地方不同,有所不同。
4. 教育費附加。教育費附加的納稅義務人為轉讓人,分為國家部分和地方部門,其中地方部分的費率各地稍有不同。教育費附加的計算方式與城市維護建設稅的計算方式相同。
5. 印花稅。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為交易合同各方。印花稅稅額為交易合同金額的萬分之五。
6. 契稅。契稅的納稅義務人為受讓人。契稅稅額=成交金額×稅率。契稅稅率根據各地規定,有所不同。
工廠轉讓涉及的稅費不低,尤其是建廠比較早的工廠轉讓,稅費金額巨大,因此,企業在轉讓廠房之前,通常會預估稅費金額。對於稅費金額巨大,而企業現狀情況允許的情形下,企業多數以股權轉讓的方式,合法規避巨額的稅費。
❹ 工業廠房辦理房產證需交什麼稅
法律分析:辦理廠房的房產證稅收標准和住宅房產辦理的稅費是一樣的。主要需要繳納的稅費有:
(1)契稅。符合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含)以上、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含)平方米以下(在120平方米基礎上上浮16.7%)、實際成交價低於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2倍以下等三個條件的,視為普通住宅,徵收房屋成交價的1.5%的契稅。反之則按3%。
(2)印花稅。買賣雙方各繳納房價款的0.05%。
(3)營業稅。購買時間在兩年內的房屋需繳納的營業稅為:成交價×5%;兩年後普通住宅不徵收營業稅,高檔住宅徵收買賣差價5%的營業稅。
(4)城建稅。營業稅的7%
(5)教育費附加稅。營業稅的3%
法律依據:《國家稅務總局福建省稅務局關於契稅若干政策問題的公告》第二條 取得自建房用地的,應依法徵收土地契稅。自建房建成後自用的,不徵收房屋契稅;建成後轉讓的,按規定徵收房屋交易契稅。
❺ 開工廠需要交哪些稅
開一個工廠需要交以下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基金,工會籌備金成立一年後繳納,殘疾人保障金成立三年後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法律,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流轉稅,主要包括增值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流轉稅是按企業的營業收入的百分比計征。銷售貨物計征增值稅,稅率包括兩種,一種是一般納稅人按增值額的百分之十七計征。另一種是小規模納稅人,按銷售收入的百分之三計征。提供營業稅勞務取得的收入計征營業稅,稅率為收入額的百分之五營業稅勞務包括交通運輸,建築,文化體育,娛樂,服務等。根據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或營業稅的百分之七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百分之三繳納教育費附加。二,所得稅,包括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一般按應納稅所得額的百分之二十五計征,根據企業具體情況,還可能有百分之十五或二十的稅率。應納稅所得額是以公司利潤為基礎,進行必要的納稅調整而得出的。公司投資於該公司而分回的利潤,一般不再納稅。公司的利潤分配給個人股東時,個人要按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三,別的稅種,包括消費稅,資源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稅,土地增值稅,車輛購置稅,契稅和耕地佔用稅等,一般企業不涉及,即使涉及,其計征金額很小,對企業影響也很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六條 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一)銷售貨物收入;(二)提供勞務收入;(三)轉讓財產收入;(四)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五)利息收入;(六)租金收入;(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八)接受捐贈收入;(九)其他收入。
❻ 工業廠房轉讓需要交哪些稅是多少
工業廠房屬於不動產,一般納稅人轉讓廠房,增值稅稅率9%;小規模納稅人5%;
還有以下稅種:
增值稅為基數計征的城建稅7%、教育附加3%、地方附加2%;
房產稅依照房產原值一次減除10%至30%後的余值計算繳納1.2%;
印花稅萬分之五;
土地增值稅按照增值率,依據《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計征;
所得稅按照所得額計征。
❼ 工業用地要交哪些稅
工業用地要交的稅有以下幾點:
1、增值稅;
2、企業所得稅;
3、個人所得稅;
4、印花稅;
5、教育費附加;
6、地方教育附加;
7、水利基金;
8、工會籌備金(成立一年後繳納);
9、殘疾人保障金(成立三年後繳納);
10、城市維護建設稅。
增值稅徵收通常包括生產、流通或消費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是基於增值額或價差為計稅依據的中性稅種,理論上包括農業各個產業領域(種植業、林業和畜牧業)、采礦業、製造業、建築業、交通和商業服務業等,或者按原材料采購、生產製造、批發、零售與消費各個環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三條納稅人兼營不同稅率的項目,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率項目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三條 納稅人兼營不同稅率的項目,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率項目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
第二十一條 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應當向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購買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並在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分別註明銷售額和銷項稅額。
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一)應稅銷售行為的購買方為消費者個人的;
(二)發生應稅銷售行為適用免稅規定的。
❽ 個人持有工業廠房需要交房產稅嗎
法律分析:1、房產稅:以租金收入12%計算繳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第四條的規定)。2、營業稅:以租金收入的5%計算繳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稅目稅率表)。3、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以實際繳納的營業稅稅額乘以城建稅率(按納稅人所在地不同適用7%、5%、1%三檔稅率)和教育費附加率3%計算繳納。4、個人所得稅:按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是2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和第六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條和第二十一條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一條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❾ 工業廠房過戶需要繳納哪些稅費
工業廠房的出售人需要交納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土地增值稅、印花稅、所得稅。
購買人需要交納契稅和印花稅。
❿ 工業用廠房轉讓交哪些稅費
1、營業稅=營業額×5%(若轉讓方能提供原購置土地的發票,按轉讓土地的全部收入減去土地受讓原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計算徵收營業稅,否則按轉讓收入全額計征);根據財稅[2003]16號文,單位和個人轉讓其受讓的土地使用權,以全部收入減去土地使用權的受讓原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單位和個人銷售或轉讓抵債所得的土地使用權的,以全部收入減去抵債時該項土地使用權作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
2、城建稅=營業稅稅額×5%;
3、教育費附加=營業稅稅額×3%;
4、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稅以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土地增值額為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收入減去稅法規定扣除項目金額後的余額,以增值額適用四級超率累進稅率。具體計算公式為:土地增值額=轉讓房地產的總收入-扣除項目金額。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扣除項目有: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與轉讓土地使用有關的稅金等。
5、個人轉讓房屋計征個人所得稅時,應按有關公式計算,按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去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6、印花稅:根據財稅[2006]162號規定,轉讓土地使用權應按「產權轉移書據」計算繳納印花稅。稅率為萬分之五。
另外,屬於企業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土地使用權取得的收入計入企業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按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法律依據:
《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九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讓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
第二十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合同。
第二十一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第二十二條土地使用者通過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其使用年限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減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後的剩餘年限。
第二十三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轉讓。
第二十四條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該建築物、附著物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者轉讓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轉讓,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轉讓,應當按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分割轉讓的,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並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
第二十六條土地使用權轉讓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市、縣人民政府有優先購買權。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市場價格不合理上漲時,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
第二十七條土地使用權轉讓後,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土地用途的,依照本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