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沈陽都有哪些工業園區,分別都在哪,詳細說明
1、沈陽海峽兩岸科技工業園
作為全國首批唯一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建立的園中之園,一九九五年十月由國務院批准在沈陽建立。
2、沈陽近海美加工業區
作為由沈陽近海經濟區管委會與加拿大億通投資集團合作投資的遼寧省和沈陽市的重點項目,坐落在沈西工業走廊。
3、遼陽市工業園區
主要包括遼陽經濟開發區、白塔鐵西工業園區和老工業區,位於該市中心城區西北部的鐵西工業區,佔地14.62平方公里。
4、沈陽大工業區
呈半月型環抱市區,規劃為沈陽大工業經濟拓展的集聚區,總面積265平方公里。
5、沈陽致遠工業園
由上海致遠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和美國DLJ房地產基金共同創建,處於沈陽歐盟經濟開發區之中。
㈡ 蘇州工業園區概述
蘇州工業園區概述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新兩國(中國——新加坡)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園區地處蘇州城東金雞湖畔,行政區域面積288平方公里,下轄三個鎮,戶籍人口26萬,其中,中新合作開發區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我們的目標是:把蘇州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和現代化、園林化、國際化的新城區。
㈢ 一個長方形工業區,佔地面積約為4平方千米,它的南北寬約為800米,東西長約多少米
4平方千米=4000000平方米
東西長約:
4000000÷800=5000(米)
㈣ 深圳龍崗都有哪些大型工業區
坪山大工業區
龍崗寶龍工業區
華豐(龍崗)留學生產業園
龍崗同樂工業園
龍崗回龍埔科技園
坪地高橋工業園
龍崗龍騰工業區
㈤ 湖南懷化工業園區的園區概況
湖南懷化工業園區於2003年7月開園,前身為懷化生態工業園。2006年4月,經國家發改委審定、省人民政府批復為省級開發區,同時更名為湖南懷化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41.3平方公里,首期7.8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二期29.5平方公里擴區規劃已全面推進。
園區東西對接長三角經濟區、長株潭兩型試驗區與成渝經濟區,南北對接環北部灣、珠三角與長江經濟帶,是商貿物流的最佳輻射半徑,是投資興業的黃金投資圈。 懷化工業園區位於貴陽-重慶-宜昌-長沙-桂林這一半徑400公里的環形空間中心,其東西對接長三角經濟區、長株潭兩型試驗區與成渝經濟區,連接新絲綢之路「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南北對接環北部灣、珠三角與長江經濟帶,是商貿物流的最佳輻射半徑,是投資興業的黃金投資圈。
懷化工業園區地處懷化市「兩板塊一走廊」工業發展格局的核心位置。湘黔、焦柳、渝懷鐵路和正在開工建設的懷邵衡鐵路,在園區成「米」字行交匯貫通;滬昆、杭瑞、包茂、婁懷高速公路貫穿其中。滬昆高鐵1小時通達長沙、貴陽,2小時通達昆明、武漢,4小時通達上海、廣州;距園區20公里的芷江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長沙、昆明、海口、西安、北海等城市的航班;沅江水道通江達海,籌建中的口岸海關將打通境內外的通關大道。 懷化市委<2013>3號文件將市直部門行使的77項行政審批及與行政審批相關聯的收費、行政處罰等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授予園區,並以2號公章形式,直接行使市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
園區實行「一級財政、一級金庫」的財政體制,實行「封閉式」管理、「零收費」、「寧靜日」制度,不斷加大平安園區建設,營造和諧創業氛圍。
園區先後出台了《關於鼓勵外來投資的若干規定》和《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倍增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以鼓勵外來投資者和支持企業發展。
信譽評級AA級,資產總額100億元的工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積極實施現代企業管理,推動公司及子公司法人轉型,著力構建多渠道,多元化和多層次的融資體系和經營模式,為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
園區生產、生活性配套設施日益完善。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員工公寓、和安商業廣場投入運營;創業服務中心已投入使用;標准化廠房已建成30萬平方米;中國銀行、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以及教育、醫療、衛生、郵政等在園區設立了分支機構。
投產及開工建設的重點企業:
湖南泰格林紙集團、娃哈哈、加多寶、匯源果汁、康師傅、大康牧業、新希望;
海聯食品、小丫丫食品、金珠米業、綠康蔬菜、多喜來、千源鋁業、湘鶴電纜、金升陽科技園、鎂合金、碳纖維、鼎立科技、金健帆布;
正清制葯、天騎醫葯、羅漢果甜甙項目;
三一重工工程機械整機和零部件再製造、金益環保、鴻華電子、本業農機、勇利鋼構、華峰電子、新華港健體器材、建南電子、名城LED;
紅寶科技、思源生物柴油、盛泰氣體、洗滌產業園、阻燃劑、土壤離子固化劑項目。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市委、市政府吹響了「實施產業園區三年倍增計劃」的新號角。面對機遇,園區將緊緊圍繞「二次創業、三年倍增、背水一戰、浴火重生」十六字方針,搶抓滬昆高鐵懷化段通車、建設懷黔千億工業走廊等重大發展機遇,主抓招商,強攻項目,決戰工業,以實現園區跨越發展的華麗轉身。
發展思路上定好性
圍繞「千億園區,工業新城」發展目標,堅持新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雙輪驅動」,推動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切實把懷化工業園區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的生態工業新城。
發展目標上定好向
到2017年,懷化工業園區技工貿總收入達到400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達到39億元,規模工業企業總數達到30家,稅收收入年均增長25%以上,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累計達到107億元,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16億元,投入基礎及配套設施建設資金25億元,標准化廠房竣工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
發展規劃上定好位
立足懷化資源稟賦和園區現有工業基礎,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與周邊差異性發展,在資源優勢中培育園區特色,在傳統產品中篩選優勢品牌,逐步形成以生物產業為主導,食品產業、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產業為支柱的產業發展方向。
發展措施上定好調
按照園區主導、特許經營的開發建設思路,抓好國家農業科技產業園、軍民融合產業園、物流園、生物醫葯產業園、食品加工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新能源產業園、創意產業園、靜脈產業園、森工產業園等10個「園中園」的建設。牢固樹立「項目為綱」的理念,抓資金保障,抓科技創新,抓制度創新。積極探索推行管理與運行相分離的管理體制,通過公司化、市場化運作來規范經營行為、經濟行為,形成「小機構、大企業」的格局。
㈥ 橫崗工廠最多的工業園
橫崗228工業園。
橫崗228工業園位於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佔地3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毗鄰水官高速,是規模較大,獨立成片,三面環山,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產業園區。
園區重點發展通訊設備業、數字視聽、軟體產業、生物醫葯、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動漫設計、陶瓷工藝、印刷文化創意等文化產業和金融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積極引進和培育一批處於產業鏈高端的龍頭型、基地型、規模型企業進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強強聯合,實現產業集聚發展。
㈦ 澄海大的工業區有哪些
1.鳳新工業區
鳳新工業區位於鳳翔星火技術密集區東部,總面積約120公頃。區域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為方便,區內路道通暢,水電充足,通訊快捷,排水消防設施配套齊全。工業區內企業可享受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及汕頭特區、沿海開發區的優惠政策。對新辦項目,政府及有關部門簡化辦事程序,提供一條龍服務,並在土地出讓價格、廠房建設規費和工業用地、用水、用電等方面給予優惠。
2.萊美工業區
萊美工業區位於鳳翔星火技術密集區東部,總面積約120公頃。區域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為方便,區內路道通暢,水電充足,通訊快捷,排水消防設施配套齊全。工業區內企業可享受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及汕頭特區、沿海開發區的優惠政策。對新辦項目,政府及有關部門簡化辦事程序,提供一條龍服務,並在土地出讓價格、廠房建設規費和工業用地、用水、用電等方面給予優惠。
3.鹽鴻鎮春天湖工業區簡介
澄海市鹽鴻鎮春天湖工業區位於國道324線鹽鴻鎮路段,距汕頭機場36公里,三百門港口28公里,萊蕪渡口3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投資置業的好地方。工業區總面積554畝,已用面積281畝,可用面積273畝,工業區已全面實現了道路、供水、排水、供電、通訊和"土地平整"等"五通一平";同時,鎮政府已制定了一整套優惠政策和管理辦法,竭力為客商提供用水、用電、通訊、信息、保安、管理以及代辦手續等"一條龍"服務。理想的環境,優惠的政策,全新的體制,高效的服務,吸引國內外投資者紛至沓來。截止2001年底,工業區入區企業已達43家,實現產值24422萬元,創稅利2398萬元。
熱誠歡迎國內外客商到工業區內投資設廠!
4.隆都鎮第一工業區
隆都鎮第一工業區位於隆都鎮安澄公路與汕汾高速公路出入口處,距澄海市區約10公里,北接潮州,南連324國道,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進出方便,園區規劃總面積500畝,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澄海市110KV輸變電站位於園區南側,日產量12000噸的鎮水廠供水管網覆蓋整個園區,園區內設有電信服務網路。園區布局規劃合理,區內道路、綠化、排污、消防等都進行科學設計,是電子、服裝、食品、工藝等行業的投資寶地,園區內已有欣龍、瑞龍、瑞易力等台商企業在園區投資設廠,正逐步形成發展規模,目前園區尚有可連片開發土地300多畝。隆都鎮委、鎮政府以"創一流環境,搞優質服務"的理念,誠招國內外客商到隆都投資置業。
5.蓮南(溪南)工業區
蓮南工業佔地總面積2000畝,地處美麗富饒的潮汕平原韓江下游南溪與北溪回合處,東臨南海,緊鄰汕頭港,國道324線貫穿其境,南距汕頭機場10公里,交通運輸四通八達;位於汕頭信息港輻射區,通信網路完整,信息化程度較高;人力資源豐富,周邊有粵東最大規模人才市場-汕頭人才和勞動力市場及相應一批大中專院校;該區為溪南鎮重點規劃建設開發區域,區內軟硬體基礎設施配套完善。
一、交通道路已形成網路化,區內或過境的主次幹道路縱橫交錯,有國道234線新美路(34米寬),金山路(34米寬)、金溪南路(21米寬),18米寬的有橫一路、橫二路、報福庵路、金南公路、水南路等,其中70%為水泥路面,其餘為素土路面。
二、供電、電信電線,供水、排水管道已按規劃在各主次幹路段進行了鋪設;
三、水源、電力供應充足;工業用水水源來自廣東第二大河韓江的分支流南溪,電力供應由溪南變電站、上華變電站、程洋崗變電站三個110KV變電站聯網供電;
四、區內除西北靠山的取石區(100餘畝)尚未平整外,其餘皆已可直接利用;
五、區內設有中學兩所、小學和幼兒園各十七所;
工業區以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配套設施和良好的服務吸引了一大批內外資企業來這里落戶,有華翔塑膠有限公司、華達欣有限公司、樂華紙廠、廣汕生物有限公司等三十多家企業在這里發展壯大;蓮南工業區現已開發利用1117畝,未利用883畝,地價優惠合理。
歡迎各界朋友來蓮南工業區投資興業!
6.廣華工業區
廣華工業區位於國道324線之西,沿西華路800米處,
離高速路冠山出入口1公里多,是澄海市新區中心地帶,該區域總用地面積110畝,區內設計廠房12幢,每幢6層,每層1480平方米,每幢8906平方米,並配套3噸貨梯一條和人行樓梯3條,工人宿舍樓8幢,每幢6層,總建築面積113752平方米。區內設置物業管理機構,配備貨場、保安、環衛、醫療、綠化、消防採用二次供水管網,公共用地。
協作方式:
一、租賃:期限10年,合同簽定時先交一年租金為按金,並收取當年度租金,以後在跨年度時收取下一年租金。
1、廠房:每平方米每月8元,每幢廠房人民幣854976元。
2、宿舍樓:每平方米每月7元。
二、出資建設:使用期10年,廠房每幢8906平方米,按市設計院設計造價605萬元。宿舍樓4號樓2700平方米,按市設計院設計造價240萬元。
三、合作經營:
甲方:提供廠房場地及配套;
乙方:提供項目、資金、設備,具體合作細則面談。
7."鄭皇故里"旅遊景點開發
"鄭皇故里"即泰國第三代王朝的開國之君吞武里大帝鄭信的故鄉,位於風景優美的僑鄉----澄海市廣益街道華富居委會,今有"鄭皇達信衣冠墓"和"鄭氏宗祠"。
開發方案:
1、改造華富村入口牌坊,重點修建"鄭氏宗祠"和一些有代表性的古名居。
2、擴建"鄭皇達信公園",用地面積100畝。
3、開發華富村韓江支流河汊,利用現有果園、山石、小河、古村等自然資源,營造鄉村休閑旅遊區。
開發方式:
以各種形式合作開發,成熟一個開發一個。
8.外砂鎮工業區
外砂鎮蓬南工業區是澄海市重點工業區,佔地930畝,位於鎮區中心地段,水電、道路、通訊設施配套完善,是投資興業的好去處。
㈧ 誰來詳細地介紹一下珠海南屏工業區,謝謝!!
南屏科技工業園設立於1999年3月6日,總面積4.36平方公里,位於珠海市西郊,東距市區5KM、距九州港貨櫃碼頭45公里、江珠高速公路10KM及未來的珠海火車站10KM,珠海大道、粵西沿海高速公路、太澳高速公路通過園區,並簡接連通廣珠高速公路東線、本線。
南屏科技工業園是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區管委會作為珠海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和珠海高新區管委會的下屬機構,履行黨群組織、開發管理、招商服務、監督協調、統計信息等職能,內設辦公室、經濟發展局、建設管理局3個部門,行政編制15個,目前工作人員12人、黨建指導員2人。
園區佔地 4.36 平方公里,規劃為 4.2 平方公里工業區和 0.16 平方公里生活西套區。已開發配套 3.7 平方公里工業區,其中市政基礎設施用地 0.75 平方公里,企業用地 2.95 平方公里。已建成廠房佔地面積 250 萬平方米,平均土地利用率 0.85 ,建築面積 260 萬平方米,平均建築容積率 0.88 。現已完成基礎設施總投資 11 億多元,由地方政府財政和銀行貸款投入為主。並已開發配套的工業區和生活配套區達到(「六通一平」)的條件「道路、供水、供電、排水、排污、通信」,綠化、路燈等已完成大部分工程。
經過六年多的開發建設,已發展成為以電子信息(含通訊器材)、光機電一體化(含電力自動化)、生物工程(含生物制葯)、精細化工、精密模具、新材料等為主導具有新型工業化特點的經濟功能區,並隨著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經濟總量的迅速增加,正從初期的「農田荒地」、「投資窪地」轉變為現今的「工業旺區」、「產出高地」。
至2005年9月,園區已有500家企業入駐,從業人員4.5萬多人。
㈨ 請問長沙工廠集中的地區是在哪些地方
長沙工廠集中在星沙的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河西的國家高新區。
主要是幾個工業園:
麓谷國際工業園:長沙市嶽麓區
麓谷國際工業園,由湖南金榮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麓谷科技開發,位於長沙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麓谷,總佔地300畝,總建築面積約34萬平方米,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
作為湖南首家「獨立產權式」企業發展基地,麓谷國際工業園具有為企業提供包括投資融資服務、企業戰略管理咨詢服務、財務管理服務、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服務、科技服務、物流服務、商務服務等內容的「全程服務」功能。
㈩ 韓國和朝鮮的工業區叫什麼名字
滿意答案
開城工業園區位於平壤南約170公里,在開城以南8公里,距離南北軍事分界線僅1公里。開城是600年前高麗王國的都城,歷史上盛產人參。
開城工業園是韓國金大中總統與朝鮮金正日國防委員會委員長2000年6月15日在平壤簽署「6·15共同宣言」的產物,象徵著南北統一的美好願望。
工業園本著同一民族的原則,由韓方出資本和技術,朝方出土地和勞力,雙方進行合作建設,建設南北經濟統一的實驗平台。工業園區的總面積為65.7平方公里,投資總額為2.2億美元,遠景規劃容納2000家企業,計劃分三期開發。第一期開發面積約為330萬平方米,期限為2002年至2007年,主要吸引韓國的中小企業,以生產服裝、鞋類、化妝品等為主。二期工程開發面積為830萬平方米,期限為2006年至2009年,其中工業園區為490萬平方米。二期工業園區為技術集約型,主要生產機械、電器和電子產品。三期工程開發面積為1815萬平方米,期限為2008年至2012年。工業園區將發展成為以信息通信等尖端產業為主的高科技園區。將配套建設商業區、生活區、旅遊區、物流中心,甚至還要建設3個高爾夫球場和4個主題公園,最終使整個開城地區成為一個地區經濟中心。到那時,進駐的企業將達到兩千多家潮方工人將達到17萬名,年產值將達到兩百億美元從而為北南共同發展和民族統一奠定堅實基礎。
韓國總統李明博上台後,轉而奉行強硬半島政策,引起朝鮮強烈不滿。2008年10月朝鮮警告全面終止朝韓關系後,11月軍方調查團進入開城,使得企業正常經營面臨巨大困難。開城工業園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2009年4月,朝韓就開城工業園問題進行接觸對話,朝方提出提高園區公人工資,提前支付土地租金,等要求,朝方並宣稱通過開城工業園項目反而蒙受了損失,表達希望解救開城工業區的困難局面。
近4萬名朝方工人工作在開城,大多數為女工,據朝鮮官員稱,這些工人自主決定領取現金工資或實物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