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江西985大學有哪些學校
江西沒有985大學,江西只有一所211大學,是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教育部與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一流大學整體建設高校。學校地處「英雄城」南昌市,擁有前湖、青山湖、東湖、鄱陽湖4個校區,其中前湖主校區佔地面積4321畝,校舍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學校前身江西醫學院、江西大學和江西工業大學分別溯源於1921年創建的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1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農業科學(以食品科學為主)進入全球排名前0.74‰;食品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檔,排全國第三位,在「US News全球大學排名」中位居第7位。
Ⅱ 江西工業大學有些什麼專業
江西工業大學早已經和江西大學合並為南昌大學了。現在已經沒有江西工業大學了。
Ⅲ 南昌大學(8101)有哪些好的專科專業
臨床醫學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南昌大學(Nanchang University),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是國家「雙一流」計劃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與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高水平大學整體建設高校。
學校前身江西醫學院、江西大學和江西工業大學分別溯源於1921年創建的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1940年創建的國立中正大學和1958年創建的江西工學院。
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4月,學校本部有教職工4454人(其中專任教師2639人,正副教授1501人),其中國家級人才78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
據2021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4人,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7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昌大學
Ⅳ 南昌工學院有哪些專業
南昌工學院專業有水利水電工程、工程管理、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風景園林、服裝與服飾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財務管理等。
南昌工學院招生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交通運輸、汽車服務工程、車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自動化、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數字媒體技術、軟體工程、物聯網工程、網路工程、土木工程、城鄉規劃、測繪工程;
工程造價、水利水電工程、工程管理、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風景園林、服裝與服飾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財務管理、會計學、金融工程、審計學、人力資源管理、采購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物流工程、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學前教育、秘書學、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新能源汽車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機電一體化技術、虛擬現實應用技術、大數據技術及應用、軟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建築工程技術、工藝美術品設計、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園林技術、環境藝術設計、會計、工商企業管理、法律事務、文秘、社會體育。
南昌工學院介紹
南昌工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民族教育特點突出的全日制應用型本科院校。學校前身是中共七大代表、江西省委原書記傅雨田等一批老幹部創辦於1988年的民辦贛江大學。1998年,學校更名為贛江專修學院。2003年,學校更名為江西贛江職業技術學院。
Ⅳ 南昌大學有哪些專業
南昌大學有以下專業:
一、人文學部
人文學院本科專業: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歷史學、檔案學、哲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專業: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戲劇影視文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
外國語學院本科專業:英語(語言文學、英日方向)、翻譯、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
藝術與設計學院本科專業:音樂學、舞蹈表演、舞蹈學、表演、動畫、繪畫、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
二、社科學部
法學院本科專業:法學、知識產權。
公共管理學院本科專業: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社會工作、公共關系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應用心理學、公共事業管理。
經濟管理學院本科專業:經濟學、經濟統計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商務、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工業工程。
旅遊學院本科專業:旅遊管理、文化產業管理。
體育學院本科專業:教育學、應用心理學、體育教育、體育運動訓練。
管理學院本科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管理科學。
三、理工一部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理學院本科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金融數學、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化學學院本科專業:化學、應用化學。
機電工程學院本科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車輛工程。
信息工程學院本科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生物醫學工程。
軟體學院本科專業:軟體工程、信息安全。
四、理工二部
食品學院本科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與工程。
生命科學學院本科專業: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水產養殖學。
資源環境與化工學院本科專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葯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安全工程。
建築工程學院本科專業:建築學、城鄉規劃、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力學。
五、醫學部
基礎醫學院本科專業:基礎醫學。
公共衛生學院本科專業:預防醫學。
葯學院本科專業:葯學、臨床葯學。
護理學院本科專業:護理學。
臨床醫學院本科專業:臨床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衛生檢驗與檢疫、康復治療學。
口腔醫學院本科專業:口腔醫學。
眼視光學院本科專業:眼視光醫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昌大學
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Ⅵ 江西工業大學的辦學規模
1958年開始創辦時,學校只有工農中學、速生中學等校的老教師,可開基礎課,加上有關廳局分配的工程師,教師總共為53人 。1959年9月,學校共有教師200人 。1960年12月,學校共有教職工500餘人,其中教師214人 。
文革前夕,學校共有教師356位,其中教授2人、相當副教授的教員4人、講師78人,共84人。1968年9月5日,學校教職工762人,其中副處以上幹部18人,副科以上幹部25人,一般幹部118人;教授2人,講師78人,助教294人,教學輔助人員39人,工人188人 。
1982年10月,學校職工數總計2555人,其中院本部1214人,第三機床廠516人,南昌客車廠582人,江西電子儀器廠139人,江西化工廠104人 。
1988年10月,學校計算機系衷仁保教授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
1989年9月10日,經國家教委審定,孫祖龍、劉幫珍、季中亮為1989年全國優秀教師。12月,學校土建系副教授鄭泉水獲清華大學工學博士學位,獲「全國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和「江西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稱號 。
1991年9月,陳津北、李水弟被中宣部、國家教委分別授予「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稱號。11月7日,省人事局通知、衷仁保、陳財水、鄭泉水、楊德品、陳義鳳享受政府特殊津貼(A類,100元月) 。
1991~1992年度,馬列教研部歐陽光明被評為省「優秀青年教師」。潘傳康教授獲江西省科協首屆科技精英獎;江風益講師獲江西省首屆青年科技獎。李嗣墾、潘傳康、文廣鳴、林志平、郭季炳、何友觀、虞錦輝、秦中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A類100元/月。另有13人享受B類(50元/月)政府津貼,6人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50元/月) 。 建校初期,經過省政府批准,征購土地一千畝,實際是1077畝,費用113000元。1958年11月24日,江西省省文教委批准新校舍8530㎡(其中首建化工樓8000㎡),國家投資200萬元 。1959年8月,學校上報基建任務33990㎡,國家投資235萬元,其中設備購置費35萬元(10月省計委批復);9月,初步建起18個實驗室,以及一個小型機械廠 。
截至1960年6月,學校教學大樓、教工宿舍、食堂等基建面積28839㎡,國家基建投資和教學設備投資348萬元。1960年7月,學校院電機廠建成,投入生產 。1962年2月,據江西省教育廳批文,三年對學院基建投資393萬元,建教學和生活用房共49400㎡ 。1965年4月,開始動工興建圖書館。
截至1980年12月,學校土地面積339.60畝,建築面積75776㎡,教學儀器設備2702件,價值281萬元。生產儀器設備8384件,價值544萬元 。 1963年2月,學校決定停辦無線電、硅酸鹽、建築學三個專業。8月,學校專業調整為7個:機制、鑄造、電機與電器、工企、無機、有機 。1972年3月,開設有機制、發配電、無機化工、工民建等專業 。1973年3月,恢復工企專業 。1974年9月,恢復鑄造、鍛壓、電機、有機化工、水工專業 。1976年9月,增設內燃機、化工機械專業 。
1977年6月,經江西省教育廳批准,水工、發配電、化機專業升為本科專業。院關於專業情況的報告稱:屬鞏固提高的專業有機制、鑄造、內燃機、工企、電機、發配電、無機、有機、房建、水工;申請停辦電器製造專業,欲增已增專業有金屬熱處理,電子技術、化工機械、化工分析、給水排水;電機製造專業更名為電機專業,房建專業更名為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 。
1978年9月,內燃機專業由專科升為本科 。1980年12月,學校設有專業有機制、鑄造、鍛壓、內燃機,工企、電子技術、電機、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無機,有機、化工機械,工民建、水工、數學與物理師資班 。1983年9月,首批招收碩士的專業有固體力學、結構工程、工業自動化、電機、壓力加工 。
1984年8月,新的計算機專業招收三年制大專業,增設食品工程專科、精細化工本科專業 。1986年6月,江西省教委同意增設給水排水、糧食工程、環境工程、包裝工程、管理工程等本科專業。將原無機化工專業改建為化學工程專業 。1990年6月,江西省政府辦公廳文,同意增設紡織工程專業(專科)。8月,新增工程熱物理、機制、鑄造三個碩士生授予點。 1958年6月22日始創時,設機電、化工、冶金、造紙、紡織、土建、地質等七個系 。1958年9月27日,學校成立院科學研究組。10月,成立院工會與共青團組織 。1959年上半年左右,原來的七個系調整為機械電機、化工、土建四個系 。1959年12月,學校成立中共江西工學院監察委員會 。1961年9月,創辦院子弟小學 。
1962年6月,圖書館由教務處分出,為院直屬單位。1962年9月27日,院黨委常委決定,成立職工業余學校。1962年11月7日,院黨委決定成立機關總支。包括教務處、圖書館和原機關支部所屬各部門。基礎課部與教務處圖書館分開,成立總支 。
1963年9月,學校設有機械繫、電機系、化工系三系 。1964年1月,學校院務委員會決定開辦院業余大學。2月6日,成立土木建築工程系設計室 。1969年9月,創辦江西五七半導體器件廠(後更名為江南電子儀器廠) 。1970年3月,組成農具、農機修理、水裡、機電、化肥等五個專業連隊 。1972年7月,校辦化工廠更名為江南化工廠 。
1973年4月,據當時材料,院革委會組織機構為:辦公室(秘書科、保衛科),政治部(組織處、宣傳處、審干處),總務處(總務、財務、膳管、基建科及醫務所),教務處(教行、教研、教材、學生、設備科),生產科研處,圖書館,人武部,團委。馬列室直屬院黨委。各系、基礎課部直屬院行政 。
1978年9月,機構設置為:黨委、團委、工會、行政,四系、一部(基礎課部)。黨委下設五部一室,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武裝部、保衛部、黨委辦公室。行政設五處一是一館,人事處、教務處、總務處、生產物資處、科研處、由院長辦公室、圖書館。11月,成立院學術委員會 。
1984年10月,處級機構如下:黨辦、紀委、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工會、團委、院辦、教務處、科研處、馬列部、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教研室、高教研究室、人事處、幹部培訓處、總務處、財務處、生產處、保衛處、圖書館、學報編輯部、機械繫、電機系、土建系、基礎課部 。
1985年8月,學校增設食工系、食機系 。1986年6月,江西省教委同意設置電氣與電子工程、機械、食品加工、建築設計四個研究所 。 1988年8月,學校增設計算機科學技術系,管理工程系 。
Ⅶ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有哪些專業
專科類
交通運輸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 空中乘務
能源動力與材料
建築材料檢測技術 | 光伏材料制備技術
土木建築
園林工程技術
生物與化工
工業分析技術 | 應用化工技術
材料與能源
材料工程技術
土建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 室內設計技術 | 環境藝術設計 | 建築工程技術 | 建築智能化工程技術 | 建築工程管理 | 工程造價 | 工程監理
製造
數控技術 | 模具設計與製造 | 工業設計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汽車電子技術 |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
食品葯品與糧食
通信工程設計與監理
電子信息
計算機應用技術 | 計算機網路技術 | 軟體技術 | 動漫製作技術 |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 應用電子技術 | 數字媒體應用技術 | 通信技術 | 移動通信技術
資源環境與安全
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
財經
會計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電子商務 | 工商企業管理 | 市場營銷 | 物流管理
旅遊
旅遊管理 | 酒店管理
公共事業
人力資源管理
文化教育
商務英語
藝術設計傳媒
藝術設計 | 廣告設計與製作
專科類
製造
計算機控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