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可以做特色招牌的菜有哪些
可以做特色招牌的菜有鐵鍋雞雜、蝦爆鱔背、熱熗肥腸、冷鍋兔、蘆筍百合蝦仁等。蘆筍百合蝦仁的做法如下:
主料:鮮蝦500克、蘆筍200克、百合2個、紅椒半個。
輔料:鹽1勺、玉米油3勺、胡椒粉少許、蔥2根、姜2片、蒜粒3個、料酒1勺。
1、基圍蝦掐去蝦頭,剝去蝦殼,出蝦仁,在蝦背上劃一刀,去除蝦線。
Ⅱ 東莞有哪些特色美食,求推薦
東莞飲食特點具有嶺南地域特色,屬於中國八大菜系粵菜之廣府菜風味,其中,東莞最著名的風味小吃當屬厚街燒_瀨粉和三禾宴。
厚街燒鵝瀨粉:東莞人壽宴的傳統食品,寓意長長久久,多福多壽。東莞最出名的燒鵝瀨,當然非厚街莫屬。燒鵝瀨,最講究的是一鍋美味的高湯,那得用整隻雞、大塊肉、大塊骨,加許多特種葯材和香料熬制。吃的時候,將瀨粉在熱水中燙一燙放入碗中,然後加上一大勺高湯,粉面再鋪上一層皮脆肉嫩的燒鵝,那本就鮮美的湯中浸上了燒鵝的香味,更是美味誘人。
東莞的水鄉以種植水稻為主,每年夏秋之交,禾花飄香,稻穀金黃,以禾花、稻穀為食物生存的禾蟲、禾花鯉魚、禾雀到了這個季節,都長得肥胖鮮嫩。人們將禾蟲、禾花鯉魚、禾雀捉來,烹飪,擺上宴席,招待客人,俗稱三禾宴。
Ⅲ 鹽城十大名菜,鹽城地方名菜有哪些,你吃過幾道
鹽城肉坨子是鹽城著名的招牌菜,即糯米糕加肉油炸成的英語,也叫鏨肉、糯米肉圓,鹽城鄉農家菜之一,鄉村叫「肉坨子」,是鹽城著名的六碗、八大碗之一。鹽城家鄉話里的「坨子」又叫「肉坨子」,特指肉丸子,並非全肉的,反而是檽米加肉丸子。在不一樣的區縣也有不一樣的調料,
有些地區加孛薺,也是有的加淮山葯和木薯澱粉,但是最傳統的的也是肉里加檽米和生雞蛋。肉坨子將糯米圓子們炸至金黃起鍋,再澆上漲好的料汁,糯米肉圓正中間軟糯,坨子正中間糯軟而表面脆硬、
牢固,十分美味可口。肉坨子是蘇幫菜的必不可少之一,而且還是主餐、湯菜、重點湯菜、主人公的主角,過年或過節,必不可少酒席名菜,在江蘇省餐飲協會舉辦的「江蘇13市城市地標特色美食」中被選為「鹽城十大菜餚」。
Ⅳ 京菜十大招牌菜有哪些
京菜又叫京幫菜,京菜是與北方菜為基礎在融入各地的風味所形成的一道菜系。由於北京在中國古代的特殊地位,可以說京菜是集全國烹飪技術之大成,它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吸收各地飲食精華所形成的一種菜系。那麼京菜十大招牌菜有哪些呢?
1、北京烤鴨:北京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起源於中國南北朝時期,《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在當時是宮廷食品。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里嫩。北京烤鴨分為兩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鴨店也即是兩派的代表。它以色澤紅艷,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
2、北京烤肉:北京城專賣烤肉的有三大家,即"烤肉宛"、"烤肉季"和"烤肉王"。烤肉季創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現在只有烤肉宛和烤肉季仍保持著老字型大小的傳統優勢,成為馳名中外的北京清真風味特色飯館。烤肉季坐落在風景如畫的什剎海邊,前門面對什剎海,後門就對著煙袋斜街,周圍是北京民俗旅遊區,這給了這家百年老字型大小更增添了歷史的厚重。而且這樣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可以方便更多的遊客,所以也讓它獲得了更多的口碑。
3、水晶肘子:水晶肘子是用豬肘製作的一道家常菜,屬於魯菜,鮮香味美。豬肘營養很豐富,含較多的蛋白質,特別是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和肉皮一樣,是使皮膚豐滿、潤澤,強體增肥的食療佳品。
4、菜包雞:菜包雞是將雞脯肉切成條,加入薑末、蔥末、紹酒、白糖、蚝油、味精腌漬1小時,分成12份,分別用凈白菜葉包成長方形,然後掛上一層蛋清糊,放入油中炸熟呈淡黃色撈出,配花椒盤上桌。此菜做法別致,外皮酥香,雞鮮嫩,突出本味,是北京的風味菜餚。
5、涮羊肉:在北京,提起「涮羊肉」,幾乎盡人皆知。因為這道佳餚吃法簡便、味道鮮美,所以深受歡迎。
6、老北京炸醬面:老北京炸醬面是以黃醬、精豬五花肉為主要原材料製作而成的一種醬汁。經常用於作為拌面的調料。製作關鍵是掌握好火候。
7、清湯燕窩:清湯燕窩譚家菜是北京地區官府菜中的代表,譚家菜素有「食界無口不誇譚」的美譽。燕
8、京醬肉絲:京醬肉絲是一道知名度很高的京菜,北京菜中的經典名菜之一,選用豬瘦肉為主料,輔以甜面醬、蔥、姜及其它調料,用北方特有烹調技法「六爆」之一的「醬爆」烹制而成。成菜後,咸甜適中,醬香濃郁,風味獨特。
9、抓炒魚片:抓炒魚片是北京仿膳飯庄廚師按照清宮御膳房的抓炒技法而烹制出的一道名菜。
10、汽鍋雞:汽鍋雞原為雲南地方風味菜餚,北京的康樂餐館根據當地口味要求,做了適當改進推出此菜,得到了廣大食客的贊譽,逐成該店名菜。此菜做成後,原鍋上桌,雞肉酥爛,原汁原味,醇厚鮮美。
關於京菜十大招牌菜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
Ⅳ 粵菜有哪些招牌菜
1.白切雞
白切雞是傳統名菜,色香味俱全。白切雞皮滑嫩,清淡可口。著名餐館攀西飯店的白切雞獲得了商務部頒發的優質產品金頂獎。湛江白切雞享譽粵港澳。粵菜廚房的雞菜有200多種,最常見的是白切雞,深受吃貨們的青睞。
2.烤箱里的烤鵝。
燒鵝是廣東省廣州最著名的漢族小吃之一。作為廣州最受歡迎的烤肉,以其「皮金紅、肉脆、味嫩」的特點,在省城大街小巷的燒鹵店裡隨處可見。
3.烤乳豬
烤乳豬是廣州最著名的特色菜,也是滿漢全席的主菜之一。烤乳豬也是廣東人祖先多年來的祭品之一,是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祖先用乳豬獻祭後,親戚們會有晚餐吃。
4.脆皮乳鴿
「脆皮鴿」是粵菜中的傳統名菜,屬於粵菜。它具有皮脆、肉嫩、色艷、味鮮、美等特點。常吃可以強身健體,清肺順氣。隨著菜餚製作技術的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三種製作方法,熟炒法、生炒法和烘焙法。
5、製作豆腐
釀豆腐又稱廣東客家釀豆腐,是漢族客家人的傳統菜餚,分屬於粵菜、粵菜和客家菜。也是客家飲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菜餚之一。吃的時候撒點胡椒面和蔥花,吃起來很好吃。
Ⅵ 粵菜招牌菜有哪些
1:砂鍋粥
這不能叫菜。邊肖之所以給他排第一,是因為他的口味很差,做法有很多種,比如蝦粥、蟹粥、鴿子粥、豬肉粥等。,而且它們很健康,價格也很親民。它們很適合宵夜,也很適合沒有食慾的夏天。吃過的朋友相信會覺得很不錯。
2:白切雞
它是漢族傳統名菜,色香味俱全。屬於粵菜中最常見的一種雞菜,屬於泡雞的范疇。其特點是製作簡單,剛煮不爛,無配料,原汁原味。切好的白雞皮光滑、清淡、好吃。
3.蜜汁叉燒是香港十大經典名菜之一,也是廣東省傳統名菜之一,屬於粵菜。「叉燒」是由「插叉燒」發展而來的。主要由豬肉(瘦肉)、叉燒醬、蚝油、大蒜、醬油、料酒、蜂蜜、糖、花生油製成。
4.紅燒乳鴿是廣東省傳統名菜之一,屬於粵菜。主料是乳鴿,特點是皮脆、肉滑、骨嫩、肉多汁。
民間一直有「一鴿勝九雞」的說法。紅燒乳鴿外脆里嫩。大部分人吃紅燒乳鴿連骨頭都不放過,因為煮熟炒熟的乳鴿香到骨子裡。
5.椒鹽蝦仁是一道美味的名菜。主料是清蝦,輔料是大蒜、紅辣椒、料酒、薑末、鹽和胡椒等。屬於粵菜。作為開胃菜,你通常可以連殼一起吃。
將瀨尿蝦用清水洗凈。將大蒜和胡椒切碎。燒熱油鍋,將蝦仁用瀨戶炸至外脆內軟,滴下料酒,撈起備用。在鍋中炒蒜末、紅辣椒和薑末。在鍋里炒蝦。在炸好的狗尾草蝦中加入鹽和胡椒。
6:老火湯可以用各種湯料和烹飪方法,做出不同口味和功效的湯。具有地方特色的「湯羹」,如阿膠紅棗烏雞湯、山葯茯苓乳鴿湯、玉竹百合鵪鶉湯、黃精牛尾湯、燉半邊蓮尾、三蛇湯、冬瓜荷葉水煮鴨、蟲草竹絲雞湯、椰子雞湯、豆瓣豬肉湯、霸王花豬肉湯、酸菜魚湯、豆瓣腎湯、黃瓜黃豆湯、蘋果瘦肉黑棗湯等。湯可以是肉、蛋、海鮮、蔬菜、乾果、穀物、葯材等。做湯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有煮、滾、煮、燉、燜等。不同的湯由於用料不同,有咸、甜、酸、辣等不同的味道。
7:豆豉蒸排骨是一道粵菜,由小排骨和黑豆蒸而成。方法簡單快捷,肉質鮮美,有黑豆和大蒜的香味。是廣東早茶中的葷菜。
8:古魯肉,又稱古肉。這是一道著名的粵菜。這道菜始於清朝。那時候廣州很多外地人都很喜歡中國菜,尤其是糖醋排骨,但是吃的時候不習慣吐骨頭。廣東廚師用去骨的肉、調料、澱粉做成肉丸,放在煎鍋里炸至酥脆,配以糖醋醬。它們的味道酸甜可口,深受中外客人的歡迎。糖醋排骨歷史更悠久,現在改制後改名為「古肉」。外國人經常稱「骨老肉」為「魯谷肉」,因為它吃起來有彈性,嚼肉時會發出咯咯聲。所以這兩個名字長期共存。這道菜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市場上常見的是菠蘿罐頭的咕咕肉。
9:蚝油生菜是廣東常見的特色菜,屬於粵菜。生菜和蚝油經過加工和輔料油炸。這道菜營養豐富,鮮香可口,新鮮潤滑。
10:水煮蝦是廣東廣州當地的傳統名菜。主料是蝦,主要烹飪工藝是焯水。「焯水」一詞是指將原本新鮮的蝦直接放入清水中煮。廣東人喜歡用水煮的方法煮蝦,為的是保持其鮮、甜、嫩的原味,然後將蝦去皮蘸醬食用。
1:煲仔飯又稱煲仔飯,是一種起源於廣東廣州的特色美食,屬於粵菜。主要類型有臘肉味煲仔飯、香菇滑雞、豆豉排骨煲仔飯、豬肝、烤鴨、白切雞等。
通常將淘洗好的大米放入鍋中,量好水量,蓋上蓋子,待大米七成熟時加入配料,然後用文火煮。
瓷磚做的「鍋」控溫靈活,煮出來的飯味道鮮美,齒間留香,回味無窮。吃煲仔飯的時候,記得嘗一嘗燒焦的米飯。又香又脆,怕熱氣的話在湯里泡一會兒也很好吃。
12.豬肉卷是廣東省老西關的傳統小吃。豬肉卷的蒸法和沙河粉差不多。它是用細粉絲在竹窩里填滿薄米糊,然後捲成條狀。因形似豬腸而得名,又稱「卷粉條」。它像雪一樣白,像紙一樣薄,以特別嫩滑而聞名。
13:牛肉丸是廣東潮州當地著名的小吃,屬於潮州菜。潮州有近百年的歷史,分為牛肉丸和牛筋丸。牛肉丸肉質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因為加入了嫩筋,所以有嚼勁,很好吃。
14:五花雞是廣東省傳統地方名菜,屬於客家菜,又名五花雞火鍋、鳳凰重生。流行於惠州、河源、梅州等粵東地區。是廣東客家地區宴席必備的餐前湯。湯汁濃稠清澈,有濃郁的葯味和辣椒香氣。
15:河粉又稱沙河粉,源於廣州沙河。通常烹飪方法是放湯或者炒菜。爆炒分為有醬濕炒和無醬干炒。炒牛肉乾河被認為是對廣東廚師廚藝的一大考驗,烹飪的好壞一試便知。
雞丁、紅燒乳鴿、叉燒肉、脆皮燒肉、湯燜龍蝦、鮑汁燜魚翅、水煮貽貝、椰汁冰糖燕窩、麒麟鱸魚、咸蝦、蒜蓉骨、水煮蝦、干炒牛河、廣東早茶、老火湯、羅漢齋、廣式烤餡。
Ⅶ 中國大廚招牌菜
中國廚師的最新特色菜有哪些?
1.香酥仔姜蝦
這是一道以刀額新對蝦和嫩姜為主料的新菜,因為大部分海鮮都是在七八月份成熟的,所以這道菜特別適合在夏天品嘗。香姜配炸蝦球,在口中產生多層次的味覺體驗。但是因為這道菜的主料是涼的,所以不能經常吃。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這道新菜會在夏天推出。
2.欖菜拌蘑菇
眾所周知,春天,山上很多菌類開始發芽生長,尤其是雨後,菌類的生長速度非常快,所以春天吃菌類是最合適的。然後,中國廚師利用這種時令蔬菜製作了一種新穎的橄欖蔬菜混合蘑菇。最後,它向你展示了一個堆疊在一起的5厘米高的蘑菇,頂部有一個小橄欖。不僅盤子好看,口感也很爽滑,值得一試!
3.橄欖碳烤松茸
這道新菜特別適合春天,因為春天的松茸是最肥的時候。那麼廚師做這道菜用的油就不是普通的花生油,而是一種湖南地方特產的茶油,然後用炭火烘烤而成。這樣既保持了松茸的原味,又賦予了它一種碳香味。是一道特別好的新菜。
4.玫瑰茶飲
眾所周知,廣東的茶館文化特別豐富。每三個月或半年,茶館里都會推出新的小吃。最近,廣式茶樓的大師們推出了玫瑰花茶,這是一種新的茶點。主要是將玫瑰花瓣和嫩綠茶汁混合成水漿,烘烤而成。最後,它的形狀很細,像一層紗,但入口很脆。疫情後去廣東旅遊的朋友可以來嘗一嘗!
5.紫砂牛肉
去年以來,豬肉價格在30斤左右波動,豬肉成本上升,自然牛肉的需求和利用增加。中國廚師最近開發了一種新的牛肉菜餚,主要是用茶壺煨紅茶葉,當茶葉溢出時,用茶葉去除魚腥味,為牛肉調味。這種方法減少了傳統牛肉烹飪中辛辣香料的使用,是一種特別新穎的方法。
Ⅷ 22款特色招牌農家菜 !
紫薯煨排骨
做法:
1.排骨300克洗凈,斬成重約30克的小塊,放入高壓鍋內,加入鹽5克,蔥段、薑片、料酒各20克,倒入清水800克,蓋上蓋子,大火加熱,上氣後改小火壓4-5分鍾,離火自然散氣。
2.市場上銷售的袋裝小紫薯300克放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1分鍾至表面開始發硬(但不要久炸,否則小紫薯肉質太老),取出,放入盤中圍邊。
3.鍋內放入色拉油50克,燒至六成熱時,放入大蒜子20克爆香,下入壓好的排骨和湯汁,倒入雞精、味精各5克,白糖2克,小火燒2分鍾,放入板栗(罐裝)50克,青、紅椒塊各10克,用濕澱粉5克勾芡,出鍋放在裝有小紫薯的盤中。
鴻福多寶魚
原料:多寶魚1條(約650克),炸夏果50克,干辣椒節15克,鮮小米辣節10克,薑片、蒜片、小蔥節各5克,花椒2克。
調料:鹽、料酒、白糖、胡椒粉、保寧醋、醬油、味精、干生粉、濕生粉、香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
1、把多寶魚宰殺治凈,取凈魚肉(注意保持魚骨完整),切成丁後納盆,加鹽、料酒、胡椒粉和干生粉腌味;魚骨也以同樣的方式腌味待用。
2、鍋放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放入魚丁炸至表面脆硬且內熟時,撈出瀝油待用。
3、把魚骨放在漏勺里,用炒勺壓著浸入油鍋,炸至金黃酥脆時,撈出瀝油,擺在盤邊作裝飾。
4、鍋留底油,投入薑片、蒜片、干辣椒節、鮮小米辣節、花椒炒香,然後下魚丁翻炒,其間烹入用鹽、味精、白糖、胡椒粉、保寧醋、醬油、濕生粉調成的味汁,等收汁亮油時,下入炸夏果和小蔥節,最後淋香油,便可出鍋盛入用魚骨作裝飾的盤里。
干鍋排骨蝦
原料:凈豬排1千克、大蝦500克、青尖椒段50克、自製干鍋香辣油200克、干鍋醬25克、薑片、蒜瓣各20克、干辣椒段100克、花椒50克、蔥段、色拉油、雞精、味精各適量
製作流程:
1、將排骨改成5厘米長的段,放入蔥末、薑末,加1千克水用高壓鍋壓至上汽後3分鍾撈出,入熱有中炸至鴨黃撈起,七成油溫時下腌制的大蝦炸至棕紅撈起,青尖椒段入五成熱的油中滑油30秒,撈出放入干鍋內;
2、炒鍋上火下干鍋香辣油燒至五成熱,下花椒、辣椒、干鍋醬、薑片、蒜瓣、炒出香,再下入排與大蝦炒轉調味裝入墊有青尖椒段的干鍋中,放香蔥段,用酒精爐點火上桌即可。
特色煎皮渣
砧板:泡好的紅薯粉條300克,改刀成3厘米長的段;泡好的海米60克切小粒。
打荷:將粉條加海米、雞蛋2個、紅薯澱粉300克、薑末5克、小蔥花10克拌勻。
爐頭:鍋內入色拉油60克燒熱,下拌勻的粉條,在鍋內攤成餅狀,小火慢慢煎至兩面上色,取出,改刀成5×2厘米的長方塊,擺盤上桌,搭配調好的味汁50克即可。
特色:此菜將很尋常的粉條加入海米、雞蛋、澱粉煎製成餅,口感外酥里嫩。而且這道菜製作過程中沒有加鹽、味精,口味依然很好,全靠海米提味,很是鮮美。
味汁:將廚邦醬油、紅油各20克,米醋100克,蒜泥30克拌勻。
關鍵:
1、這道菜在製作時,不需要加味精和鹽調味,完全靠海米來增加咸、鮮口感。
2、煎制時候要小火慢慢煎,不要煎煳,上色即可。
濃湯豆漿魚
濃湯豆漿魚此菜我們選用了三種魚,分別是野生鯽魚、鯰魚、黃鴨叫為主料,以豆皮為輔料,浸煮時除了加入大量水外,還加入了豆漿,做好的菜餚湯汁濃香,口感也好,經常得到顧客的好評。
預處理:
1.取禾花魚(即養在稻田裡的鯽魚,重約125克/條)、鯰魚(重約250克/條)各1條,黃鴨叫500克(共6條)分別宰殺制凈,另取鯰魚在背部打一字花刀。
2.豆皮100克焯水,沖涼後放入沙鍋內墊底。
成菜詳細做法: 鍋內放入盈成菜子油120克,燒至八成熱時,將三種魚下入鍋內,小火煎至兩面金黃,沿著鍋邊烹入白醋100克,出香味後倒入清水2千克大火燒開,放入調味料(薑片、蒜子各20克,鹽14克,野山椒、泡椒、鮮花椒各5克,白鬍椒粉2克),蓋上鍋蓋,大火持續加熱4分鍾,倒入自磨的豆漿500克燒開,再放入青尖椒段、紅尖椒各20克,大火煮1分鍾,撒入紫蘇10克,出鍋裝入墊有豆皮的容器內,上桌即可。
椒香鮮仔排
主料:仔排250克。
輔料:青紅辣椒50克,干椒絲10克,青花椒5克,干蔥頭末、蒜末各10克。
調料:美極煲仔醬20克,鮮辣汁、美極豉香鮮各5克,雞鮮粉2克,生粉25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70克)。
詳細做法:
1.將仔排改刀成小塊,沖去血水,吸干水分,加入煲仔醬、鮮辣汁、豉香鮮拌勻。
2.將腌好的肋排加生粉拌勻,放入燒至七成熱的色拉油中,中火浸炸至斷生,撈出控油。
3.鍋內留底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干蔥頭末、蒜末、青紅辣椒、干椒絲1、青花椒爆香,放入仔排炒均勻,最後撒上雞鮮粉,大火翻勻即可。
茶鹽蛋煨狗肉
原料:狗肉1千克,鵪鶉蛋150克,尖紅椒50克。
調料:鹽15克,味精10克,雞精20克,自製狗肉煲醬15克,色拉油100克,大蒜子50克。
製作:
1、將狗肉斬成6厘米的塊;高壓鍋內放入色拉油80克,放入狗肉、狗肉煲醬,壓制10分鍾備用。
2、將鵪鶉蛋煮熟,剝殼後用茶葉煮好備用。
3、將鍋內放入色拉油20克,放入壓好的狗肉、狗肉煲醬、鵪鶉蛋、尖紅椒、大蒜子、鹽、味精、雞精煨制3分鍾即可。
特點:創意獨特,香味濃郁,營養價值高,肉質鮮美。
製作關鍵:狗肉煲醬很重要,鵪鶉蛋要保持完整。
狗肉煲醬配方 :美味醬8支,蚝油1支,蒜蓉醬1支,海鮮醬2支,燒烤汁60克,叉燒醬100克,花生醬20克,味精、雞精各10克,野山椒粒、豆瓣醬各500克,柱侯醬5支,色拉油、水各3千克,桂皮、八角、陳皮250克,丁香10克,草果200克,羅漢果9個,甘草30克,沙仁、白鬍椒、小茴香各100克,香葉50克。將上面的醬料及香料一起熬制即成(燒主料時要去渣)。
創新絕招: 冬天進補需要熱值高的原料,土狗營養價值高,加入特別的自製醬料,成菜更具有營養。鵪鶉蛋是秋冬進補之佳品。此菜突破了傳統湘菜的觀念,很有創意。
青椒拆骨肉
特色:這是一款小炒熬菜品,為了讓菜品入味,在製作中加入骨頭湯小火熬炒,原味香醇,回味無窮。
原料:帶肉豬扇骨600克,青椒200克。
調料:毛菜油50克,蒜米10克,湖之酒、鹽各5克,骨湯100克,胡椒粉1克。
製作:
1、將扇骨沖水去掉血水,入清水鍋內煮熟取肉(骨頭可燉湯後做盤飾),撕成小片;青椒洗凈切圈。
2、鍋放油燒熱,將蒜米爆香,下入拆骨肉、青椒圈煸炒,烹入湖之酒,加鹽調好味,放骨頭湯燜干,放胡椒粉即可出鍋。
註:小炒熬是衡陽民間的一種做法,是將燜、炒技法集中到一個「熬」字上,講究「香入髓、味入骨」。
黃金魚卷
我們在魚肉卷中加入了玉米粒、青豆、火腿、香菜末等食材,炸製成熟後,外焦里嫩,顏色金黃,鮮美的魚肉彈牙,味道更有層次感。
原料:油豆皮3張,B料(小蔥花、火腿粒、香菜末、姜米各5克,青豆、玉米粒各30克),帶皮魚片450克。
調料:麻仁5克,生雞蛋2個,果味麵包糠500克,熟黑芝麻1克,A料(蔥薑汁、雞汁各15克,薑末、蔥花各5克,味精、雞精各3克,料酒6克,蛋清1個),干澱粉20克,色拉油500克(約耗100克)。
製作方法:
1、將油豆皮用開水泡發,切成18厘米×14厘米的長方形;將切好的帶皮魚片洗凈沖去血水,放入盆中,倒入A料攪打成泥狀,加入B料攪拌均勻;雞蛋打勻。
2、將油豆皮擦乾水分,撒上干澱粉抹乾水分,刷上雞蛋液,把制好的魚泥抹在油豆皮上,捲成長18厘米,直徑3厘米的圓柱形長條,封口處用雞蛋液粘好。
3、在魚卷上抹上一層干澱粉,裹上雞蛋液,放入麵包糠(混有麻仁和黑芝麻)中,輕壓滾動使魚卷裹滿麵包糠即可。
4、鍋上火,倒入干凈的色拉油,燒至三四成熱時下入魚卷,炸至金黃,撈出控油,斜刀切塊,裝盤即可。
石鍋香焗小章魚
小章魚和輔料用自製的辣醬炒香,淋入復合油,裝入石鍋內上菜。菜餚製作簡單,但是成菜咸鮮微辣,符合大眾口味。
原料:凈小章魚225克,藕條50克,圓蔥塊20克,青椒塊、芹菜段各10克,蒜苗段5克。
調料:色拉油50克,乾子彈頭辣椒5克,A料(蚝油5克,自製辣醬15克,白糖、老抽各2克),混合油10克。
製作:1、小章魚切成長6厘米的段,焯水;藕條同樣焯水。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干辣椒、圓蔥塊、青椒塊、芹菜段爆香,下入藕條、小章魚和A料大火翻勻,撒入蒜苗段,淋入混合油出鍋,裝入提前燒熱的石鍋內即可。
混合油:辣椒油、芝麻油、花椒油按照1:1:1的比例混合。
自製辣椒醬:
1、取干朝天椒1.5千克放入烤箱內烘乾水分,取出粉碎成粉。
此菜我將肘子先油炸至起虎皮然後再鹵,比直接鹵熟顏色靚,表層的小泡增加食慾。
製作方法:
初加工:
1、將鹵好的豬肘子1250克加熱,去骨,骨頭放入盤內墊底,將肉切長條,整齊碼放在骨頭上。
2、外婆菜100克洗凈。
熟處理:鍋內入色拉油、熟豬油各20克燒熱,下入蔥段、薑片、蒜片各10克炒香,下入外婆菜,青、紅杭椒圈各100克炒香,下入東古一品鮮5克,辣鮮露、鹽各3克,味精、雞精各2克調味,淋芝麻油5克出鍋,撒在豬肘子周圍,放上烙熟的餅即可。
在線提問:
Q:肘子是如何鹵制的呢?
A:
1、桂皮、白芷、丁香、花椒、香茅草、排草各5克,草果8克,八角6克,肉蔻、香葉、小茴香、陳皮、山柰各3克,良姜、白豆蔻各2克,白鬍椒粒20克包入香料包中;不銹鋼湯桶內加水10千克,放入香料包,加鹽、味精、冰糖、自製糖色調味,燒開熬出香味即成鹵水。
2、將肘子焯水,抹上麥芽糖,入燒至五六成熱的色拉油鍋中炸至棗紅色、表皮起小泡,撈出用刀在肘子表面切一刀好入味,放入鹵水中小火鹵1小時,關火浸泡20分鍾。
漁家四寶
原料:自製窩頭(1豆粉2黃米粉3玉米粉)蘿卜干、咸鮁魚、蝦醬燜子、茄子。
調料:十三香、五香粉、大油、東古醬油、川椒、蔥姜、花椒、干醬、鹽、味精、雞粉、老抽、蝦醬。
製作:將泡好的蘿卜干加大油、醬油、十三香、川椒煸炒後加少許湯、老抽、鹽、味精蒸制備用。將腌制好的鮁魚切丁炸制、蝦醬雞蛋蒸好的燜子切丁、茄子切丁炸制用干醬燒制即可。
特點:多種口味。
饞嘴小牛肉
1、牛肉腌制上漿,入油滑制,倒出備用;
2、鍋留底油,入蔥姜爆香,在下豆瓣醬煸炒下火鍋油烹入料酒,加入高湯調味,下入金針菇,豆苗汆燙撈出如盤墊底,牛肉放上面,湯汁收濃縮後倒入碗中;
3、最後用紅油炸香乾辣椒潑在肉上即可。
鐵板爽口腰花
原料:豬腰400克、洋蔥絲、土芹段各30克、杭椒圈50克、辣妹子醬、蚝油、老乾媽豆豉、孜然粒、花椒、蔥姜蒜末、干紅椒節、味精、雞粉、白糖、藤椒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將豬腰從中間一剖為二,除凈腰臊並洗凈後,逐塊打麥穗花刀。待入盆沖凈血水,再放到花椒水盆里浸泡15分鍾,撈出來瀝水。另把洋蔥絲、土芹段在油鍋里炒香,然後盛入燒燙的鐵板上墊底。
2、鍋里放寬油燒至七成熱,下腰花快速拉油後,倒入盛有杭椒圈的漏勺當中。
3、鍋留底油,下入蔥姜蒜末、干紅椒節和孜然粒,爆香後再加入辣妹子醬、蚝油和老乾媽豆豉,邊炒邊烹入料酒並放入腰花、杭椒圈,調入味精、雞粉和白糖翻勻後,淋入藤椒油並起鍋,最後盛於鐵板的洋蔥絲上邊,即成。
原料:豬肉餡250克,香芹葉150克,娃娃菜葉15克。
調料:A料(薑汁水8克,鹽、味精、胡椒粉各5克,香油6克,生粉15克)
B料(雞汁10克,老母雞湯600克,味精、鹽各3克)
色拉油500克(約耗50克),雞蛋2個,蔥片、薑片各5克。
製作:1、將雞蛋留蛋清20克,剩餘打散,加鹽2克,生粉3克拌勻。
2、鍋入色拉油500克,燒至六成熱時倒出,倒入攪散的蛋液,煎蛋餅,取出切絲;香芹葉焯水,用干毛巾吸干水分,剁碎。
3、將肉餡放入盆中,加入香芹碎、A料,朝一個方向拌勻。
4、鍋內入純凈水1千克,燒至30℃時,將肉餡擠成丸子入水,小火慢慢加熱煨至七成熟。
5、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時,加入蔥片、薑片爆香,加B料燒開成雞湯,撈出蔥片、薑片,倒入娃娃菜葉、金針菇焯熟,撈出放到盛器內墊底。
6、將丸子放到雞湯中煮至全熟,將丸子、雞湯一塊倒在容器內,擺好盤,點綴蛋皮絲即可。
干鍋時蔬
用料:郫縣豆瓣醬、大蒜、花生米、香菜、萵筍、土豆、蓮藕、干木耳、杏鮑菇、花菜、西葫蘆、午餐肉(可不加)、白芝麻、黃瓜
做法:1。萵筍、土豆、蓮藕削皮,切片;木耳提前泡發;花菜掰成小朵洗干凈備用。大蒜切塊,香菜切段;杏鮑菇切大片;西葫蘆洗凈直接切片;午餐肉切厚片;黃瓜洗干凈切粗條。
2、燒一大鍋水加幾滴油加點鹽,水沸後依次加入蔬菜,煮至7-8分熟,煮好的蔬菜晾乾水分。
3、鍋里多一點油,小火炸香花生米後盛出來備用。
4、煎午餐肉,覺得加點這個會很好吃啦,可以不加噠~
5、煎西葫蘆,煎杏鮑菇,會稍微出水。
6、鍋里少許油爆香大蒜,加兩勺郫縣紅油豆瓣醬,小火炒香。
7、倒入所有的蔬菜繼續翻炒,加少許鹽和生抽調味。喜歡脆爽的口感可以炒一會兒就出鍋,喜歡軟一點的可以小火燜幾分鍾。
8、最後放入黃瓜隨便一炒就好,黃瓜脆脆的很好吃的。出鍋撒香菜,花生米,白芝麻。
特色酸湯金菇肥牛
原料:肥牛片350克,金針菇100克,土豆粉100克,雞蛋2個。
調料:自熬豆油、豬油各25克,青紅椒段各10克,野山椒3克,黃燈籠辣椒醬3克,蔥段3克,蒜泥2克,薑末2克,白醋30克,鹽5克,雞精、味精各2克。
製作:1、肥牛片、青紅椒段分別飛水,撈出瀝干備用;雞蛋磕入碗中,攪勻打散。
2、鍋入自熬豆油、豬油燒至四成熱,倒入蛋液。
3、小火炒成蛋碎。
4、下入蒜泥、蔥段、薑片、黃燈籠辣椒醬、野山椒煸炒出香,沖入雞湯700克,加白醋、鹽、雞精、味精調味,大火燒開。
5、下入土豆粉、金針菇,大火燒2分鍾,撈出裝盤。
6、將汆過水的肥牛片、青紅杭椒一起下入原湯中煮1分鍾,起鍋澆入盤中,表面點綴少許香菜段即可上桌。
陽朔啤酒劍骨魚
製作流程:
1、灕江劍骨魚一條宰殺去掉內臟,在魚身打上間距為5厘米的一字刀。
2、鍋下底油燒熱,放入劍骨魚,撒少許鹽,中火煎至淺黃,倒出瀝油。
3、鍋下底油燒熱,加入拍蒜、拍姜、拍青椒、拍紅辣椒各20克、番茄塊200克翻炒出香,放入煎香的劍骨魚,倒入2/3瓶漓泉啤酒,調入適量蚝油、生抽、鹽、胡椒粉,擺入炸豆腐塊100克,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燜5分鍾,翻面繼續燜5分鍾,下老抽調色,大火收濃湯汁,勾薄芡後盛入明爐,帶火即可上桌。
製作關鍵:1、魚皮一定要煎黃,這樣加啤酒煨燉後口味特別香。
2、用啤酒燉魚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魚肉不會變老,反而越煮越嫩。
3、勾芡無需太厚,否則上桌加熱時會糊底。
使用鯉魚製作啤酒魚的初加工過程:
1、鯉魚宰殺,抽掉魚線,從背部開刀去掉內臟,展開成一片。
2、鍋下底油燒熱,魚皮朝下放入鍋中,在魚肉一面撒少許鹽,中火煎至魚鱗酥香,翻面後將魚肉煎黃,倒出瀝油。後續步驟相同。
豆腐燒肥腸
原料:許昌老豆腐350克,熟大腸250克。
調料:A料(蔥、姜各10克,干辣椒9克,八角2個)
家樂蒸魚鮮露10克,家樂燒汁5克,蚝油3克,老抽2克,雞粉1克,色拉油500克(約耗50克),蒜片50克,香菜10克,高湯800克。
製作:1、將大腸下入沸水中燙一下,撈出,瀝干水分,入三四成熱的色拉油中炸一下,撈出。
2、將許昌老豆腐洗凈,用手掰成大塊。
3、凈鍋上火,下入底油,放入A料炒香,倒入高湯,加入剩餘調料,放入大腸、豆腐,裝入煲內,燒開後改為小火煲15分鍾,出鍋前放入香菜即可。
水煮一品筍
原料:干筍150克,五花肉25克,芹菜20克。
調料:鹽5克,味精3克,胡椒粉3克,雞油10克,豬油50克,高湯200克,蔥絲5克。
製作:1、鍋上火放入干筍加入500克清水用小火煮1小時,取出煮好的筍洗凈,切成0.3厘米粗、8厘米長的絲並擠干水分。
2、鍋內放入豬油20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筍絲小火煸15分鍾,放鹽、味精、胡椒粉各2克調味,再加入高湯小火煨5分鍾待用。
3、五花肉洗凈,切0.5厘米粗、8厘米長的絲備用;芹菜洗凈,切3厘米的段待用。
4、炒鍋上火,放入豬油30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五花肉絲、芹菜段小火炒5分鍾至出香,再放入炒好的筍絲和炒筍絲時的湯汁小火翻炒2分鍾後用剩餘的鹽、味精、胡椒粉調味,淋雞油出鍋,撒蔥絲即成。
煎烹韭香蝦
原料:韭菜25克,青蝦仁60克,雞蛋5個,胡蘿卜10克。
調料:橄欖油20克,鹽5克,味精3克。
製作:
1、蝦仁解凍,挑去蝦線,切丁,焯水,用毛巾吸干水分;韭菜切末;胡蘿卜切大米粒。
2、雞蛋打散,加入蝦仁、韭菜、胡蘿卜拌勻,放鹽、味精調味。
3、鐵板放到煲仔爐上燒熱,倒入橄欖油,燒至五成熱時,將蛋液倒入,小火慢煎,至蛋液快凝固時從爐上取下,用手鏟鏟成小塊,然後將鐵板放到包著錫紙的木板上上桌即可。
點評:雞蛋中加入蝦仁,增加了菜品的鮮味,韭菜的加入提升了菜品的香味,鮮香具備,不得不說作者很用心。製作中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煎雞蛋時不要煎至全凝固再取下,這樣雞蛋口感「老」,最好煎至快凝固時取下,然後利用鐵板余熱煎熟。
剁椒蒸花鰱
製法:1、把花鰱魚宰殺治凈,剁成大塊後納盆,加姜、蔥、鹽和料酒碼味。
2、取大窩盤墊上水發粉絲,再將魚塊擺在上邊,加啤酒、蒸魚豉油、味精和化豬油,然後蓋上剁椒醬,入籠大火蒸15分鍾至熟取出,最後淋熱油並撒上香菜節,即成。
Ⅸ 蘇州有什麼好吃的特色菜
1、油炸。
鍋貼也叫饅頭、饅頭。蘇州鍋貼餡料豐富,有鮮肉、玉米、薺菜等。,可以滿足人們對口味的不同需求。鮮熟油炸的最好吃,形狀飽滿,熱氣騰騰。上半部分有黃澄澄芝麻和綠色的蔥花,柔軟可口,而下半部分的底部是金黃色的,酥脆的。心湯汁多味鮮。
2.糖醋桂魚
糖醋桂魚又叫鱖魚、鱖魚。以鱖魚為主,鱖魚也是松鶴樓的傳統名菜,也是江南各地宴請的必備菜餚。據說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蘇州就有「松鼠鯉」,乾隆曾經品嘗過。後來發展成「松鼠鱖魚」。
3.太湖三白
三白湖是江蘇省太湖的特產。太湖三白是指蘇州太湖最著名的特產:白魚、白蝦、銀魚。太湖的烹飪方法很多,但最著名的還是蒸,最能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4.紅湯面
大多數蘇州人的早晨都是從一碗面開始的。紅湯面早已融入蘇州人的「蘇式生活」。他們講究的是面湯,清而不油,吃後鮮而不燥。整個碗面紅亮,滑韌,咸鮮可口。
5、桂花雞頭飯
喜歡甜品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這款零食。這是蘇州的傳統甜品,桂花雞頭飯,以雞頭肉、桂花糖、綿白糖為主要輔料。香甜可口,是當地人喜愛的甜品。
6.油煎蝦。
油煎河蝦是蘇州傳統名菜。它不僅是餐桌上的珍品,也是普通百姓常吃的美味。上桌後的河蝦一般呈圓形,紅潤有光澤,外脆內嫩,咸甜可口。殼和肉在入口被分開。吃完蝦,盤子里就沒有鹵汁了。
Ⅹ 東莞有什麼好吃的特色菜或者招牌菜能推薦一些飯店就最好了~謝謝啦~
2011-10-15 18:06 提問者採納 石龍麥芽糖 、厚街燒鵝瀨粉 、道窖裹蒸粽 、東坑糖不甩 、咸丸 、麻橛 、魚龍 、炒米餅 、油角 、碌堆 、松糕 、煎堆 、糖環 、香丸 、三禾宴 、冼沙魚丸 、塘廈碌鵝 、中堂槎滘魚絲面 、中堂槎滘魚包 、道窖肉丸粥 、 豬紅粥、茅根粥 、柴魚花生粥 、蟛蜞粥 、荷葉飯、眉豆糕、冬果 、浮米、企石炒生魚片、捏糍、虎門蝦餅、莞邑盆菜、鵝公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