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早的原子彈是哪個國家製造的
世界上最早的原子彈是美國製造的第一批3顆原子彈。它們出世之後,為保密起見分別取了綽號「瘦子」、「胖子」和「小男孩」。1939年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緊張氣氛中,德國化學家哈恩等人發現,鈾原子核會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質量近乎相等的兩半,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一科學新發現提供了製造新式炸彈的可能性。以西拉德和費密為首的一批流亡在美國的歐洲科學家,很擔心希特勒會利用這一新發現來製造殺人武器。於是他們請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簽署了一封信,提請美國政府注意這件事,並建議美國政府應支持鈾核裂變的研究,以免在這一領域中被法西斯德國領先。在顧問的說服之下,羅斯福總統批准了一項大量撥款製造原子彈的絕密計劃,其代號叫「曼哈頓工程」。在製造頭一批原子彈的過程中,美國政府總共投資20億美元,先後動員了52萬人參加。裝配原子彈是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小鎮洛斯-阿拉莫斯中秘密進行的。領導這項工作的是美國物理學家奧本海默,後被人稱為美國的原子彈之父。1945年7月,綽號「瘦子」的原子彈試爆成功,其爆炸力超過了原先的設想,達到2萬噸T.N.T.炸葯的當量。在剛接任不久的新總統杜魯門贊同下,美國軍方於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其餘兩顆原子彈,使這兩個城市在山崩地裂般的爆炸聲中變成廢墟。據事後統計,廣島市死亡78150人,受傷51400人;長崎市死亡23700人,受傷25000人。加上其他受害者,兩城傷亡總人數在445000人以上,真是一幕人間慘劇。
㈡ 世界上哪個國家先發明原子彈.誰發明的
美國,發明者是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了,情報也顯示,德國已經在海森堡的主持進行原子彈的研究。美國羅斯福總統下達總動員令,成立了最高機密的曼哈頓計劃,目標是趕在德國之前製造原子彈。
1942年8月,奧本海默被任命為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的首席科學家,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Laboratory),整個計劃的經費是20億美元,總工作人數10萬。
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成功地製造了第一批原子彈,隨後在阿拉摩高德沙漠上空引爆,並發出耀目閃光及冒起巨型蘑菇狀雲。
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17秒,美國在太平洋蒂尼安島上的空軍基地朝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彈。
(2)原子工業是哪個國家的品質擴展閱讀:
原子彈發展歷史:
1939年初,德國化學家O.哈恩和物理化學家F.斯特拉斯曼發表了鈾原子核裂變現象的論文。幾個星期內,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驗證了這一發現,並進一步提出有可能創造這種裂變反應自持進行的條件,從而開辟了利用這一新能源為人類創造財富的廣闊前景。
但是,同歷史上許多科學技術新發現一樣,核能的開發也被首先用於軍事目的,即製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彈,其進程受到當時社會與政治條件的影響和制約。
從1939年起,由於法西斯德國擴大侵略戰爭,歐洲許多國家開展科研工作日益困難。
同年9月初,丹麥物理學家N.H.D.玻爾和他的合作者J.A.惠勒從理論上闡述了核裂變反應過程,並指出能引起這一反應的最好元素是同位素鈾235。 正當這一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成果發表時,英、法兩國向德國宣戰。
1940年夏天,德軍佔領法國。法國物理學家J.-F.約里奧-居里領導的一部分科學家被迫移居國外。
英國曾制訂計劃進行這一領域的研究,但由於戰爭影響,人力物力短缺,後來也只能採取與美國合作的辦法,派出以物理學家J.查德威克為首的科學家小組,赴美國參加由理論物理學家J.R.奧本海默領導的原子彈研製工作。
在美國,從歐洲遷來的匈牙利物理學家齊拉德·萊奧首先考慮到,一旦法西斯德國掌握原子彈技術可能帶來嚴重後果。
經他和另幾位從歐洲移居美國的科學家奔走推動,於1939年8月由物理學家A.愛因斯坦寫信給美國第32屆總統F.D.羅斯福,建議研製原子彈,才引起美國政府的注意。
但開始只撥給經費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襲擊珍珠港後,才擴大規模,到1942年8月發展成代號為「曼哈頓工程區」的龐大計劃,直接動用的人力約60萬人,投資20多億美元。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製成3顆原子彈,使美國成為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羅伯特·奧本海默
㈢ 原子彈最初是由哪個國家製造出來的
世界上最早的原子彈是美國製造的第一批3顆原子彈。它們出世之後,為保密起見分別取了綽號「瘦子」、「胖子」和「小男孩」。
1939年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緊張氣氛中,德國化學家哈恩等人發現,鈾原子核會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質量近乎相等的兩半,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一科學新發現提供了製造新式炸彈的可能性。以西拉德和費密為首的一批流亡在美國的歐洲科學家,很擔心希特勒會利用這一新發現來製造殺人武器。於是他們請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簽署了一封信,提請美國政府注意這件事,並建議美國政府應支持鈾核裂變的研究,以免在這一領域中被法西斯德國領先。
在顧問的說服之下,羅斯福總統批准了一項大量撥款製造原子彈的絕密計劃,其代號叫「曼哈頓工程」。在製造頭一批原子彈的過程中,美國政府總共投資20億美元,先後動員了52萬人參加。裝配原子彈是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小鎮洛斯-阿拉莫斯中秘密進行的。領導這項工作的是美國物理學家奧本海默,後被人稱為美國的原子彈之父。
1945年7月,綽號「瘦子」的原子彈試爆成功,其爆炸力超過了原先的設想,達到2萬噸TNT炸葯的當量。在剛接任不久的新總統杜魯門贊同下,美國軍方於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其餘兩顆原子彈,使這兩個城市在山崩地裂般的爆炸聲中變成廢墟。據事後統計,廣島市死亡78150人,受傷51400人;長崎市死亡23700人,受傷25000人。加上其他受害者,兩城傷亡總人數在445000人以上,真是一幕人間慘劇。
㈣ 原子彈最開始是哪個國家的人發明的
美國1,第一顆原子彈是:羅伯特·奧本海默。2,羅伯特·奧本海默,美國猶太人物理學家,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1945年主導製造出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被譽為「原子彈之父」。曾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工作
㈤ 世界五大核工業國指哪些國家
分別是:美國、英國、法國、中國、俄羅斯
有核國家就是指公開承認擁有核武器並被國際社會承認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被承認了有核國家地位的國家可以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攻擊他國且不違反國際法。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九條第三款規定:本條約所稱有核武器國家系指在1967年1月1日前製造並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裝置的國家。
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只有聯合國安全理事會5個常任理事國才是被普遍承認有核國家地位的國家。
英國:1952年10月3日, 英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澳大利亞蒙特貝洛沿海的船上試爆成功, 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991年11月, 英國政府宣布暫停核試驗, 至此英國總共進行了45次核試驗。英國擁有225枚核彈頭, 其彈道導彈的射程為12 000公里。
美國:1945年7月16日5時30分, 美國在新墨西哥州離阿拉木郭多80千米的一片廣闊荒蕪地區成功進行了首次核試驗, 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992年美國政府宣布暫停核試驗, 至此美國總共進行了1 032次核試驗。
㈥ 全世界八大工業國有哪些國家
八大工業國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及俄羅斯,簡稱八國集團。
八國集團始創於1975年的六國集團(簡稱「G6」),始創國有6個,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其後,加拿大於1976年加入,成為七國集團(簡稱「G7」)。俄羅斯於1997年,被接納成為成員國,G7正式成為G8。成員國:
1、美國,美國工業高度發達,生產規模巨大,部門結構完整,生產技術先進。
2、英國,英國的工業在世界上高度發達,是歐洲最大的軍火、石油產品、電腦、電視和手機製造國。
3、德國,工業產品以做工精細而享譽世界,但成本較高。德國是世界第四大汽車生產國,是不少著名汽車製造商總部所在地,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工業製成品出口國和第三大進口國。
4、法國,法國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國家之一。電設備能力和石油工業技術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5、日本,日本為亞洲著名的工業大國,汽車產量高,工業高度發達。日本的汽車、鋼鐵、機械、電器產量非常大,且享譽世界。日本還是高速鐵路技術較為成熟的少數國家之一。
6、義大利,義大利工業較為發達,生產技術較為先進,且規模龐大,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享有「中小企業王國」的美譽。義大利的年原油加工能力達1億噸,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鐵產量居歐洲第二位。
7、加拿大,加拿大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工業十分發達。加拿大是礦產、紙張、木材最主要的生產國之一。其傢具、尖端葯物、軍火更是享譽世界。
8、俄羅斯,俄羅斯的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領先地位。
㈦ 是誰製造的原子彈
希特勒,二戰期間德國最早開發的,完成度在90%以上,只差一點,就統治世界了.
1939年初,德國化學家O.哈恩和物理化學家F.斯特拉斯曼發表了鈾原子核裂變現象的論文.幾個星期內,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驗證了這一發現,並進一步提出有可能創造這種裂變反應自持進行的條件,從而開辟了利用這一新能源為人類創造財富的廣闊前景.但是,同歷史上許多科學技術新發現一樣,核能的開發也被首先用於軍事目的,即製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彈,其進程受到當時社會與政治條件的影響和制約.從1939年起,由於法西斯德國擴大侵略戰爭,歐洲許多國家開展科研工作日益困難. 同年9月初,丹麥物理學家N.H.D.玻爾和他的合作者J.A.惠勒從理論上闡述了核裂變反應過程,並指出能引起這一反應的最好元素是同位素鈾235. 正當這一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成果發表時,英、法兩國向德國宣戰.1940年夏天,德軍佔領法國.法國物理學家J.-F.約里奧-居里領導的一部分科學家被迫移居國外.英國曾制訂計劃進行這一領域的研究,但由於戰爭影響,人力物力短缺,後來也只能採取與美國合作的辦法,派出以物理學家J.查德威克為首的科學家小組,赴美國參加由理論物理學家J.R.奧本海默領導的原子彈研製工作.在美國,從歐洲遷來的匈牙利物理學家齊拉德·萊奧首先考慮到,一旦法西斯德國掌握原子彈技術可能帶來嚴重後果.經他和另幾位從歐洲移居美國的科學家奔走推動,於1939年8月由物理學家A.愛因斯坦寫信給美國第32屆總統F.D.羅斯福,建議研製原子彈,才引起美國政府的注意.但開始只撥給經費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襲擊珍珠港後,才擴大規模,到1942年8月發展成代號為「曼哈頓工程區」的龐大計劃,直接動用的人力約60萬人,投資20多億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製成 3顆原子彈,使美國成為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
原子彈用的燃料是鈾或鈈,原理很簡單:把兩塊或幾塊較小的鈾的同位素鈾-235放進彈頭里,周圍用黃色炸葯包圍,只要先引爆炸葯,強迫幾塊較小的鈾燃料合並成一塊大的,使鈾達到可與中子進行鏈式核反應的程度,就能夠引起核爆炸。為了使爆炸來得更猛烈,原子彈里都有可以釋放中子的中子源。 原子彈裝的核燃料為鈾-235或鈈-239,分別稱為鈾彈和鈈彈。如果用鈾-235,它占所裝核燃料總數的90%以上,其他是同位素鈾-238等。一般來說,一枚原子彈用鈾235的量只有十幾公斤至幾十公斤。美國扔在廣島的原子彈,裝鈾-235為15公斤。 為何大塊的鈾才能爆炸呢?因為鈾-235有一個特徵,只有達到臨界體積時,才能與中子發生反應,如果體積較小,中子泄漏的多,不易引爆。一旦核爆,其能量巨大。 比較重的原子核在分裂時,會放出熱量和輻射物(如中子、伽馬射線等)。 原子彈是由鈾—235為核燃料,鈾—235的原子核在吸收一個外來中子以後能分裂成幾個其它元素(也稱裂變碎片),同時又放出熱量和2—3個中子,這就是核裂變能,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核能。但一個鈾原子核產生的熱量畢竟是微弱的,如果把裂變反應後產生的新中子利用來引起新的核裂變,裂變反應就可以連續不斷地進行下去,同時不斷產生熱量,像鏈子一樣持續不斷,像滾雪球似地越滾越大,這種反應就叫做鏈式裂變反應。鏈式裂變反應可以產生巨大的能量,如果無數的中子同時開始鏈式裂變反應,那就會產生更大的能量。原子彈爆炸原理就是典型的原子核鏈式裂變反應過程。 鈾原子核的鏈式裂變反應可以用反應式表示為: 鈾235 +中子1 →鋇137+氪97+中子1+中子1+熱量 。
㈧ 第一顆核武器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美國。
二戰中,美國投入巨量資金,研製出了原子彈,並實驗成功。當時,日本不肯投降,試圖進行最後的抵抗,美國於是使用原子彈,先後轟擊廣島、長崎,造成數十萬人死亡,迫使日本投降。
從此,美國成為當時唯一擁有毀滅性武器的國家。蘇聯奮起直追,在數年後同樣擁有核武。接著,是英國、法國和中國。
核大賽繼續,發明了更加強大的氫彈,威力更大很多倍。最終,大國之間形成核平衡,誰和不能打誰,只能打打代理人戰爭,一直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