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奧迪汽車 > 奧迪電動車充電介面怎麼拔下來

奧迪電動車充電介面怎麼拔下來

發布時間:2025-08-11 07:38:02

『壹』 奧迪E-tron介紹!


奧迪e-tron 55 quattro 專享型,5門5座純電動中大型SUV,搭載408匹 交流/非同步 前置+後置雙電機,總功率300千瓦,總扭矩664牛米,匹配三元鋰電池,電池能量95千瓦,百公里耗電量20.4千瓦,快充時間0.67小時充至80%,慢充時間8.5小時,電池質保八年或16萬公里。實測百公里加速5.58秒,百公里制動37.12米,最高車速每小時200公里。雙電機電動四驅,前後懸架均為多連桿獨立懸架,前後輪均為255/50 R20,長寬高為4901*1935*1628,軸距2928,整備質量2630公斤。
胎壓報警,並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前後駐車雷達+360度全景影像,倒車車側預警系統,自適應巡航,運動/經濟/標准/越野四種駕駛模式切換,上坡輔助,陡坡緩降,空氣懸架,懸架軟硬/高低調節,全景天窗,電動後備箱+位置記憶,12.3英寸彩色全液晶儀表盤,前排座椅加熱,駕駛位電動座椅記憶,10.1英寸+8.6英寸雙彩色觸控中控屏,16喇叭B&O音響。矩陣式大燈,遠近光及日行燈均為LED光源,自適應遠近光,自動頭燈,前大燈雨霧模式,大燈高度可調+清洗裝置+延時關閉。自動空調,溫度分區控制,車內PM2.5過濾裝置等等,功能配置相當豐富。

『貳』 分享一下愛車奧迪e-tron的深度試駕體驗感受!

非常有幸繼場地試駕以及冰雪叢林越野體驗之後,能又一次得到奧迪的垂青,拿到長測車深度感受e-tron在日常生活中的魅力 試駕活動帖子傳送門: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fafc6efdca2c74b2/86105198-1.html
苗條纖細的鑰匙
在整備車間清洗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去親密接觸了
自己動手清潔內飾
擦車是跟車間建立感情快速熟悉起來的捷徑
裝好行車記錄儀,保證長測期間車的安全
上一組出浴照
雖然是低配車型,氣勢一點也不弱
接車里程1057,續航303,上一位車主的能耗是27.4kwh/100km
清零,開啟我的體驗
無線carplay超級方便,如果手機需要充電直接插線,可以做到無縫銜接
有反饋的觸屏手感很贊,但是在carplay界面沒有震動,屏幕清潔就是黑屏,觸摸屏確實是指紋收集器[偷笑]
車位滿滿當當的
停回家裡車位,平時覺得寬敞的車位瞬間就變小了
日常采買,帶娃小菜一碟
一購物車東西進去就這么不起眼
拿到車開了47.3公里,續航里程卻掉了83公里,而平均能耗只有23.7也比之前的27.4還要低,感覺有點蹊蹺,開始排查問題
首先檢查胎壓
調整到廠家建議值
檢查胎壓都時候發現了e-tron安靜的小秘密,有聲學結構的厚實輪拱內襯,為消除路噪做出了巨大貢獻
一夜過去,發現續航又回復了25公里,相當於之前開了47.3公里掉59公里,誤差11.7,這下感覺好接受多了
五一假期中的值班路上開出來的長測期間最低能耗19.1,沒有擁堵的環路果然是刷低能耗的寶地,隨著最新記錄的誕生,續航里程也回歸了正常,行駛里程和顯示續航里程基本一致,誤差在4公里,並且之後也保持在這個范圍附近,一直比較准確了, 猜測除了電腦計算能耗需要足夠的里程適應新的駕駛邏輯,也跟胎壓有一定關系, 所以建議大家不管開什麼車,駕駛過程都要勤關注一下胎壓情況
特別巧合的停在了兩個老Q5中間,相比Q5經典的圓潤外觀,e-tron特別有一種承前啟後的感覺,既典雅又現代
舒適模式下空氣懸掛處於中間位置,窗線高度比Q5高5-6㎝
對後排很友好的設計,靠背角度和腿部空間都很舒服,裝上兒童安全座椅也輕松無壓力
幾乎純平的地台大大提升了便利性
每次關閉啟動撥鈕,系統會提示充電預約計劃和空調計劃開啟,正趕上5.2的33度熱浪,提前自動打開空調讓用車舒適度有了極大的提升,這又是一個電車的優勢,以前的寶馬X1也有這個功能,但是因為不支持遠程啟動發動機,就只有駐車通風而不能開啟空調,效果就大打折扣導致這個功能雞肋了,還不如提前開門散熱來的快
在即將出現里程焦慮的時候,e-tron還提供里程模式
可以自動控制,讓里程最大化,似乎是比節能模式更加極端一些
充電目標設置可以自定義充電計劃,還可以在地圖里關聯定位,自動啟用設置
設置合理的目標電量可以幫助保護電
去薈聚遛娃順便感受一下號稱北京最大的公共充電站
沒想到開局就是地獄級難度[流淚] 油車占樁車位小
電車充滿不離樁,占著電樁不充電
充電線不夠長
用盡洪荒之力,就差一厘米插不上
只好再費九牛二虎之力挪成車頭朝里的姿勢
掃碼,充值,開始充電,然後發現悲劇了,充電樁沒電壓
指示燈也顯示沒充上,地下二層一共十幾個30kwh直流快充我換了7-8個,折騰了兩個多小時都沒充進去,無論新舊國標全是沒有電壓,真是心態爆炸[抓狂]
最終在輾轉了10跟充電樁後,在新國標7kwh交流慢充樁上順利開始充電,此時距我進停車場已經超過了4小時[流淚][流淚]簡直欲哭無淚
e-tron的充電介面還是很有高級感的,也很智能,插著線不能掛檔,不能移動,儀表盤會提示, 拔了線蓋子會自動關閉,避免開著蓋子上路狼狽尷尬的場面
自動激活了預設充電設置,充滿時間令人絕望,隨緣充吧,盡量充完充值資金就得
在感受過充電艱難的弱小無助後, 用8小時換來了3.5小時有效慢充時間,花費50元,得到100公里續航 [大哭]
在地獄般的充電之旅小小地回了口血後,e-tron又帶著我們一家三口去了大興野生動物園,最後薅了一把高速免費的羊毛,也體驗一下高速工況, 和市區行駛一樣,行駛起來安靜沉穩,動力響應積極,在高速上超車提速特別有信心,就是需要不時的關注時速,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超速。 主觀感受上從80公里到120公里行駛噪音,無論是風噪還是路噪,都沒有明顯的提升,所以必須時刻關注儀表時速。好在導航也會特別貼心的在檢測到限速牌之後,結合車速做出是否超速的提示。我沒找到這個提示在哪關閉,即使把導航語音和駕駛輔助語音提示全都關掉,它仍然會在你超速的時候做出請減速慢行的簡單提示,但是並不會報限速多少呢,感覺這個級別的提示還是比較人性化,並且不招人煩的。 還有就是奧迪安全碰撞預警,在高速行車上也讓人覺得心裡非常踏實,當前車減速,並且我車的速度偏高,快速接近前車時,儀表盤會彈出一個碰撞預警的提示,聲音非常的柔和,不會嚇到司乘人員。而如果駕駛員不及時採取制動措施的話,系統也是會自動幫忙剎車的。不過這一項功能還是不檢測為妙,風險太大。在場地試駕的時候,可控風險的環境里也體驗過這個碰撞預警的高級了[嘻嘻]。
這就是最終的駕駛里程,在5天的時間里開了261公里,都是日常天天用車的場景。 總結一下: 這輛車給我的感覺還是非常好開的,整體是沉穩舒適的風格。 懸架系統方面, 空氣減震的濾震非常好,跟我的S4相比,感覺每天走的同一條路都更加平滑了,對乘坐者更是非常友好,後排乘客感覺到路面的震動,相對駕駛者來說有更加明顯的過濾和削弱。 不過在支撐性方面就稍顯不足了,畢竟這輛車自重太大,有2.6噸以上,在剎車點頭的時候,盤橋掉頭側傾的時候,還有慢速通過減速帶之後,它的減震阻尼都不足以支撐如此巨大的體重,會有多餘的晃動。 再加上為了讓如此巨大的體重能夠剎得住,奧迪為這輛車配備了非常強大的剎車系統,而且非常靈敏,如果是頻繁堵車一腳油門一腳剎車防止加塞狗的工況下,會有點不好掌握而無法讓車輛平順,而如果稍微拉大車距,並且預判前車的動態的話,只要是保持行駛,哪怕再慢都可以僅僅依靠使用動能回收系統和輕觸剎車,就讓車輛開得非常的平穩舒適。 動力方面 儲備非常的充足,在全部的用車區間裡面,我幾乎沒有讓車輛的功率超過75%,只有一兩次紅綠燈排第一彈射起步才讓功率滿載。在這里也不得不誇一下奧迪為駕駛樂趣准備的彈射功能,讓這一輛以居家舒適為主的車好玩兒了不少。無論是市區路況還是環路亦或是高速中途加速方面,電車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不需要降檔,不需要拉轉速,不需要等渦輪建立壓力,只要一腳電門下去,車就可以隨著你的動作迅猛的竄出去,無論是超車並線還是在車流中穿梭都非常的得心應手。 轉向方面。 轉向手感仍然不太好,在低速的時候和高速的時候,方向盤轉起來感覺力道還算比較均勻,但是在這個中低速40公里左右的情況下,初段感覺比較飄,沒有什麼回饋感,可是車頭還是會跟著走可以說不失精準,但是稍微轉向角度大一點,他的阻尼又會來的比較突兀,線性差。相對各種模式來說,方向盤設置在舒適或者自動的時候,整體感覺沒有什麼違和感。方向盤和車頭的比例也比較好比較精準,但是手感和阻尼還是不太真實電子檔比較重,跟車輛缺乏溝通。這樣的模式讓駕駛變得更輕松,但是在運動性方面還是會打一些折扣。這樣的調教也比較符合這輛車的調性吧,輕松舒適 車載娛樂方面 無線carplay連接非常的快,系統菜單反應巨快,比B9平台的系統都要快,震動反饋感覺也很好,有點物理按鍵的感覺, 音響系統也非常的贊,哪怕這是最低配,沒有選配BO音響,它的音質音色還有功率也非常的足夠。讓我感覺他的聲音單元就好像跟bo音響用的是一樣的單元,而且我非常懷疑他甚至連功放都是有的,不過並沒有捨得去翻找,因為可能會需要扒開後備箱內飾板才能看到那個功放。 另外就是做工方面繼承了奧迪一如既往的精緻,用料和裝配都是行業標桿。但稍顯遺憾的就是最低配車型座椅的用料感覺不夠細膩,雖然有比較禁臟,比較耐造的好處,但是跟車廂整體的高級感有一點違和。還有整車既配備了全車10雷達,也配備了360影像,可以說硬體已經足夠了,但是並沒有給到自動泊車這個功能,如果廠方能夠不是為了區分高低配,而把這項功能作為全系標配的話,我認為就更好了,畢竟對廠方來說幾乎沒有成本的提升,但是對於用戶來說用車便利性會極大的提高,畢竟這輛車尺寸還是比較大的,在日用停車方面對於駕駛技術並沒有很熟練的人來說,壓力還是蠻大的。 充電方面 這就要吐槽一下了,在大力推廣電動車這么多年之後,公共的充電設施仍然有這么多的不完備,在大家使用充電設施的習慣上,仍然有這么多的陋習,使用者並不能很好的為他人考慮。導致在公共場所下這些充電樁的利用率並不好。 最後我覺得e-tron對於日常家庭使用來說真的是神器,舒適,安靜,平穩,有質感,空間大,如果有自己的私人充電樁整個用車體驗應該會非常的愉快而完美。 碼字不容易,向版主申精[嘻嘻][抱拳]。 也歡迎各位車主和准車主一起探討各種駕駛感受和使用經驗[握手]。

『叄』 奧迪Q電瓶充電位置在哪裡

奧迪Q電瓶的充電位置通常位於車輛的引擎艙內。以下是對奧迪Q電瓶充電位置的詳細解答:

  1. 引擎艙內位置

    • 奧迪Q的電瓶大多數情況下都被安置在引擎艙內,這是為了保護電瓶免受惡劣的外部環境影響,同時也有利於電瓶的散熱。
  2. 具體位置

    • 打開引擎蓋後,電瓶通常位於靠近駕駛室一側的引擎艙右側或者中央位置。但請注意,具體位置可能會因車輛的具體型號和配置而有所不同。
  3. 混合動力或電動車型

    • 對於一些採用混合動力或電動車設計的奧迪Q車型,電瓶可能會被安置在車輛的電池組內,以優化空間布局。在這種情況下,電瓶會與其他電池單元一起,形成一個集成的電力系統,為車輛提供動力支持。
  4. 日常維護

    • 了解電瓶位置對於日常維護至關重要。建議遵循製造商的建議,定期檢查電瓶的電壓和液位,以確保車輛的電力供應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必要時,應對電瓶進行更換或充電。
  5. 操作指南

    • 如果您需要更詳細的操作指南,建議查閱車輛用戶手冊或聯系專業的汽車維修服務,以確保正確、安全地找到並操作電瓶。

綜上所述,奧迪Q電瓶的充電位置主要在引擎艙內,具體位置可能因車型和配置而異。在操作過程中,請務必遵循製造商的建議,確保安全。

『肆』 兒童電動摩托車上的電池連接線拔不下來怎麼辦

用熱吹風吹熱了再拔,邊吹邊拔。這種情況是最後一次充電時,插頭沒插緊,觸點接觸不良打火,導致電瓶車上的插座內部與插頭輕微熔化或變形。


電動摩托車一般不帶遙控器,而且由於用料較電動汽車少,一般價格較為便宜,此類電動車的價格主要在500以下,面向的是3歲以上的兒童,這個年齡以上的兒童可以獨立乘坐不容易從車上摔下來,不推薦3歲以下的兒童使用。



好孩子品牌主要走高端路線,主打產品是寶馬公司授權的Mini Coopers車型和迪士尼米老鼠車型,其小龍哈彼子品牌主要是面向國內的中端市場。


好孩子作為國內童車床的第一品牌,其產品線覆蓋領域很多,兒童電動車只是其中一個領域,其兒童電動車的品類較少,但依靠其品牌知名度和出色的品質,好孩子在國內實體市場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


貝瑞佳,其另外一個品牌叫「大腳板」,是在網上銷售最好的新興兒童電動車品牌,其最著名的車型為一款叫奧迪B28的車型,雖然此車型未有奧迪的官方授權,車身的LOGO也是由兩個o和兩個C構成。


但由於其較為大眾化的價格和出色的網路營銷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成為了淘寶上第一款總銷量破萬的車型。在嘗試這種「山寨」策略成功後,貝瑞佳又先後推出了「雪佛蘭大黃蜂」、「路虎」、「悍馬」等車型,銷量都很可觀。

閱讀全文

與奧迪電動車充電介面怎麼拔下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a6水磅多少錢 瀏覽:981
路虎攬勝和賓士哪個舒服 瀏覽:114
雪地賓士拖車在哪裡 瀏覽:277
買奧迪帶不了怎麼辦 瀏覽:572
官營手工業什麼時候主導地位 瀏覽:18
長春除了一汽還有什麼汽車 瀏覽:369
寶馬方向盤上的mode鍵有什麼作用 瀏覽:563
奧迪q7電瓶怎麼更換 瀏覽:787
汽車空調如何除霧效果最好 瀏覽:40
寶馬5le和li保養成本哪個高 瀏覽:635
仙橋工業區在揭陽哪個區 瀏覽:336
工業互聯網業務怎麼開展 瀏覽:483
寶馬x3油漆多少錢一平 瀏覽:862
氫燃料汽車儲氫瓶能用多久 瀏覽:9
汽車惠州到興義要多久 瀏覽:341
汽車炭罐多久要更換 瀏覽:875
虹口寶馬內飾哪裡有改裝店 瀏覽:504
迷你世界怎麼創造汽車 瀏覽:757
奧迪電動車充電介面怎麼拔下來 瀏覽:336
高溫汽車自燃如何自救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