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蘇州市區的人口是多少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72.1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15.39萬人。全市戶籍人口703.55萬人。
蘇州,簡稱「蘇」,古稱吳、姑蘇、平江府,是江蘇省下轄的地級市、揚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批復確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5個區、代管4個縣級市,總面積8488.42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461.65平方千米。
(1)儒林工業園區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政區沿革
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已有4000多年歷史。公元前十一世紀西周泰伯、仲雍南來,號勾吳。春秋時,東周壽夢於公元前585年稱王,建吳國,吳王闔閭於公元前514年始建蘇州城,為吳國都城。
戰國時先後屬越、楚,秦代建置吳縣,為會稽郡治所。
漢代設吳郡。三國時屬孫權吳國。南朝時屬梁,設吳郡。
隋開皇9年(589年)始稱蘇州。宋為平江府。元改平江路為治所。
1356年張士誠改稱隆平府。明洪武2年(1369年)稱蘇州府。
清代續為蘇州府。民國元年撤蘇州府,設吳縣。
1928年建蘇州市,1930年撤銷,復稱吳縣。
新中國成立後,蘇州分為蘇州市和蘇州專區兩個行政區。1953年1月之前和1958年7月至1962年6月,蘇州市曾兩次劃歸蘇州專區。
1953年至1957年,無錫、江陰、宜興和武進4縣先後劃歸蘇州專區。1956年初,宜興劃歸鎮江專區。
1958年初,蘇州專區與松江專區合並。是年7月,武進縣劃歸鎮江專區,11月原松江專區所屬各縣劃歸上海市。
1961年,從常熟、江陰劃出部分公社,成立沙洲縣。
1983年初,江陰、無錫兩縣劃歸無錫市。蘇州實行市管縣體制,下轄1市(常熟)5縣(沙洲、太倉、崑山、吳縣、吳江)和平江、滄浪、金閶、郊區4個區。之後,5個縣先後撤縣建市,其中沙洲縣更名為張家港市。
1992年和1994年先後從吳縣及郊區劃出部分鄉鎮,分別設立蘇州高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1993年被國務院批准為"較大的市"。
2000年9月郊區更名為虎丘區。
2001年初,吳縣市撤銷,並入蘇州市區,設立吳中、相城兩區。
2002年,蘇州高新區與虎丘區合並。
2012年9月,撤銷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以原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行政區域設立為姑蘇區,撤銷縣級吳江市,設立蘇州市吳江區。
2018年末,有52個鎮,40個街道,1180個居委會,1025個村委會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蘇州
⑵ 溫州有幾個工業區,那幾個工業區人最集中。
溫州主要分三大工業園區:鹿城工業區,甌海工業區,龍灣工業區。至於下面的小工業區就太多了譬如鞋都一期,二期,三期,狀元工業區,濱海工業區......
⑶ 蘇州人口2021總人數統計是多少
截至2022年3月,蘇州2021年總人數暫未出爐。以下是蘇州人口歷史數據,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截至2020年11月1日,蘇州市常住人口為12748262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45989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288372人,增長21.88%,年平均增長率為2.0%。
蘇州的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3月底,蘇州市下轄姑蘇、虎丘、吳中、相城、吳江5個區及蘇州工業園區,代管常熟、張家港、崑山、太倉4個縣級市。全市共有45個街道、51個鎮,其中,蘇州市區有34個街道、20個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蘇州
⑷ 崑山2021總人數統計是多少
截至2022年3月,崑山沒有更新新的人口普查數據,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崑山市常住人口為2092496人。
崑山:
崑山,江蘇省轄縣級市,由蘇州市代管 ,地處江蘇省東南部、上海與蘇州之間。北至東北與常熟、太倉兩市相連,南至東南與上海市嘉定、青浦兩區接壤,西與吳江區、相城區、蘇州工業園區、西南與浙江省嘉興市交界。截至2022年3月,下轄10個鎮,總面積931 km²。常住人口為2092496人。
人口
2019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98.1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8萬人,增長8.6%,其中男性47.83萬人,女性50.29萬人,戶籍人口性別比為95.1(以女性為100)。全年出生人口1.20萬人,出生率12.7‰,死亡人口0.46萬人,死亡率4.9‰,自然增長率7.8‰。
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崑山市常住人口為2092496人,占蘇州市的16.41%;常住人口中男性1113626人,佔53.22%,女性978870人,佔46.78%,性別比為113.78(以女性為100);常住人口中0~14歲佔15.29%,15~59歲佔72.4%,60歲及以上佔12.3%。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崑山
⑸ 我需要一份蘇州轄區的人口分布情況,比如平江區多少人,吳中區多少人等等,有的希望幫幫忙
吳中區(駐長橋街道):面積672平方千米,人口599650人。長橋街道/越溪街道/郭巷街道/橫涇街道/香山街道/蘇苑街道/龍西街道/城南街道/角直鎮/木瀆鎮/胥口鎮/臨湖鎮/東山鎮/金庭鎮(西山鎮)/光福鎮
相城區(駐元和街道):面積416平方千米,人口369269人。元和街道/太平街道/黃橋街道/北橋街道/望亭鎮/黃埭鎮/渭塘鎮/陽澄湖鎮
金閶區(駐石路街道):面積37平方千米,人口207926人。石路街道/留園街道/虎丘街道/白洋灣街道/彩香街道
平江區(駐平江路街道):面積22平方千米,人口228913人。觀前街道/平江路街道/蘇錦街道/婁門街道/城北街道/桃花塢街道
滄浪區(駐雙塔街道):面積25平方千米,人口325542人。雙塔街道/南門街道/胥江街道/吳門橋街道/葑門街道/友新街道
虎丘區又稱蘇州高新區(駐獅山街道):面積258平方千米,人口331363人。管轄——獅山街道/橫塘街道/楓橋街道/鎮湖街道/滸墅關鎮/ 通安鎮/東渚鎮
蘇州工業園區又稱新加坡工業園區(駐婁葑鎮):面積288平方千米,人口339398人。轄3鎮——婁葑鎮/唯亭鎮/勝浦鎮
常熟市(駐虞山鎮):面積1263平方千米,人口1066417人。轄9鎮1街——虞山鎮/碧溪街道(2010.6設)/梅李鎮/海虞鎮/古里鎮/沙家浜鎮/支塘鎮/董浜鎮/尚湖鎮/辛庄鎮
崑山市(駐玉山鎮):面積 927平方千米,人口699885人。轄10鎮——玉山鎮/巴城鎮/周市鎮/陸家鎮/花橋鎮/澱山湖鎮/張浦鎮/周庄鎮/千燈鎮/錦溪鎮
張家港市(駐楊舍鎮):面積 813平方千米,人口900132人。轄8鎮——楊舍鎮/塘橋鎮/金港鎮/錦豐鎮/樂余鎮/鳳凰鎮/南豐鎮/大新鎮
吳江市(駐松陵鎮):面積1192平方千米,人口797240人。轄9鎮——松陵鎮/盛澤鎮/同里鎮/汾湖鎮/平望鎮/橫扇鎮/七都鎮/震澤鎮/桃源鎮
太倉市(駐城廂鎮):面積 642平方千米,人口467168人。轄7鎮——城廂鎮/沙溪鎮/瀏河鎮/浮橋鎮/璜涇鎮/雙鳳鎮/陸渡鎮
⑹ 蘇州工業園區的人口
2013年末蘇州工業園區擁有戶籍人口41.3萬(常住人口102.8萬),流動人口575623人。
⑺ 蘇州市區人口有多少
至2013年年底,蘇州全市總戶籍人口數為6538372人,全市流動人口登記數為6538536人,戶籍人口與流動人口基本持平。
一、戶籍人口主要數據
1 、人口概況: 2013年年末總戶數為2155714戶,其中市轄區832229戶,全市戶均人數3.03人。全市年末總人口6538372人(其中男性為3215645人、女性為3322727人),比2012年增加60318人,增長率為9.27‰。其中市轄區2520420人,比上年增加35366人。五縣市、區為4017952人,比上年增加24982人。
2 、人口分布: 2013年,全市人口分布情況如下:市轄區2520420人,其中,姑蘇區746648人,吳中區502401人,太湖旅遊度假區113497人,相城區392837人,虎丘區351932人,工業園區413105人。
五縣市、區為4017952人,其中,常熟市1067263人,張家港市914740人,崑山市752926人,太倉市474461人,吳江區808562人。
3 、人口變動: 2013年全市出生人口67396人,出生率為10.36‰;死亡44478人,死亡率為6.83‰;全市人口自然增長2291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52‰。市轄區出生人口29533人,死亡人口15228人,人口自然增長1430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由2012年的6.36‰下降到今年的5.72‰。
2013年全市省內外遷入65700人,遷往省內外28056人,人口機械增長37644人,機械增長率為5.78‰,和2012年的5.16‰相比上升0.62‰。市轄區人口機械增長19861人,機械增長率為7.94‰。
二、流動人口主要數據
1 、人口概況: 2013年末,全市流動人口登記數6538536人。
2 、地區分布: 2013年末,全市流動人口地區分布情況如下:市轄區3091350人,其中,姑蘇區284703人,吳江區711088人,吳中區678230人,相城區441170人,虎丘區344804人,工業園區575623人,太湖旅遊度假區16828人,獨墅湖38904人。縣市區3447186人,其中,張家港市570097人,常熟市801945人,崑山市1637260人,太倉市437884人。
3 、文化程度: 小學及以下470260人,初中及高中5624598人,大專以上443678人。
4 、暫住時間: 最新連續在蘇居住時間:半年以下1655161人,半年到一年2077546人,一年以上2805829人。累計在蘇居住時間:半年以下707038人,半年以上5831498人。
5 、從業分類: 第一產業61078人,第二產業4691411人,第三產業495447人,其它960839人。
⑻ 蘇州的電子廠都集中在哪個地方
一、蘇州工業園區,地址在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
拓展資料:
一、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行政區劃面積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下轄四個街道,常住人口約80.78萬。
一、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全稱是Suzhou New District或Suzhou National New&Hi-Tech Instrial development Zone。
⑼ 蘇州有多少外來人口
蘇州目前戶籍人口總數為6244311人。外來人口將近600萬。相當於1:1吧 全市人口分布情況:平江區232053人;滄浪區322922人;金閶區210832人;工業園區304761人;吳中區465832人;相城區361082人;虎丘區349518人;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106019人;張家港市893039人;常熟市1061410人;崑山市679846人,太倉市463825人;吳江市793172人。
⑽ 蘇州工業園區包括哪些地方,具體的
蘇州工業園區地處蘇州城東金雞湖畔,行政區域面積288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5萬人。現轄4個街道:婁葑街道、斜塘街道、唯亭街道、勝浦街道。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的合作項目,開創了中外經濟技術互利合作的新形式。於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位於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市區東部,東接崑山市,南連吳中區,西靠姑蘇區,北隔陽澄湖與常熟相望;行政區劃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作為中新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中新雙方建立了由兩國副總理擔任主席的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
1994年2月11日,國務院下達《關於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復》;2月26日,中新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了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同年5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破土啟動。同年,將蘇州市郊區的婁葑鄉,吳縣的跨塘、斜塘、唯亭、勝浦四個鎮劃歸蘇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由蘇州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行使行政管理職能。
2002年2月23日,經報請省政府批准,蘇州市政府同意撤銷蘇州工業園區斜塘鎮,將其原轄區域並入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實行鎮管村體制,鎮政府駐婁葑。區劃調整後,婁葑鎮行政區域面積90.84平方千米,總人口8.04萬,轄10個居委會、28個村委會。
2002年7月,將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東環路以西3個居委會劃歸平江區,東環路以西2個居委會劃歸滄浪區。2003年,將跨塘鎮臨湖村劃歸婁葑鎮管轄。
2003年,跨塘鎮轄橋北、新鎮2個居委會和蠡塘、婁江、婁東、婁中、湖濱、劍湖、古婁、上樓8個行政村。唯亭鎮轄唯亭、亭南、涇巷、東亭家園4個居委會和浦田、夷陵山、施家濱、懸珠、陽澄湖5個行政村。勝浦鎮轄勝浦鎮街道、金苑新村、吳淞新村、園東新村4個居委會和金港、金東、吳巷、勝巷、旺坊、南盛6個行政村。婁葑鎮轄新蘇、葑誼、葑塘、團結、星灣、獨墅湖、斜塘7個居委會,蘇安南、蘇安北、官瀆、東港家怡、東港家樂、金益、蓮香7個社區和板陽、洋涇、倪庄、金厙、群力、東旺港、華蓮、周葑、宅前、墩頭、斜浜、金田、東巷、盛墩、建國、聯合、南旺、南夏涇、姚東、西馬、田巷、南沙里、臨湖23個行政村。(村居名錄根據江蘇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碼整理)
2004年9月30日,江蘇省政府(蘇政復[2004]89號)批准同意將吳中區甪直鎮車坊居委會和朝前、橫港、李家、大倉、金園、鄂田、旺浜、華雲、車漁9個村劃歸蘇州市婁葑鎮管轄。調整後,婁葑鎮面積120.08平方千米,人口14.35萬人,轄20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2004年末,婁葑鎮面積72.56平方千米,人口228728人。跨塘鎮面積33.59平方千米,人口39751人。唯亭鎮面積82.15平方千米,人口32171人。勝浦鎮面積16.20平方千米,人口49266人。(數據來源於《江蘇省統計年鑒》)
2005年,根據江蘇省政府《關於同意調整蘇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蘇政復[2005]33號),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和跨塘鎮實施合並設立唯亭鎮。調整後,唯亭鎮面積115.86平方千米,人口5.8萬人,轄11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鎮政府駐蠡塘路。
2009年末,婁葑鎮面積72.56平方千米、人口323310人,唯亭鎮面積115.74平方千米、人口202857人,勝浦鎮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72910人。(數據來源於《江蘇省統計年鑒》)
2012年末,撤銷婁葑鎮,以星灣等36個居委會區域設立婁葑街道,以斜塘等38個居委會區域設立斜塘街道;撤銷唯亭鎮,設立唯亭街道;撤銷勝浦鎮,設立勝浦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