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舉例說明英國工業革命和印度民族大起義之間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國進行工業革命後,對工業原料特別是棉花的需求大增;同時更需要為工業品特別是棉織品尋求廣大的市場。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加強了對印度的侵略,以掠奪其棉花和強占棉織品市場。結果,造成印度手工棉紡織業的破產。給印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從而引發了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 |
2. 英國紡織工業革命成功了嗎它使棉的生產發生了一個怎樣的轉換
引言
1751年,下議院的一個委員會斷定,棉「只是暫時的東西」。棉被視為越來越貴的亞麻的便宜替代品。結果,棉卻成為大部分歐洲經濟體的永久特色,成為工業化巨變的主要原因。
在1785至1830年間的英國,棉紡織生產擴大了三十倍。產業中僱用的勞動力在1806年就已多達800000人。由於棉的緣故,像博爾頓、奧爾德姆和曼徹斯特這樣的小村莊在1820年代才得以發展成為大型工業城鎮。這還僅僅是開始。
▲小羊羔
氣候和勞動力條件是羊毛成為澳大利亞相對優勢的原因自1797年美利奴羊毛從南非引進之後,澳大利亞的原毛生產就迅速發展,特別是在1840至1870年三十年間,它促進了歐洲毛紡織業的恢復。但是,增長率在1871年之後開始減緩,因為綿羊不僅僅能量轉換率較低,而且作為自然界(光合作用)額外的轉換者,它們每單位時間的能量轉換也很低。
結語
這就意味著,大部分植物纖維的實際生產的供應彈性要高於動物纖維。和原毛供應相比,原棉供應的增長要快得多,而且持續的時間也要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