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車檔次是如何劃分的舉幾個例子,謝謝!
高中低檔的劃分早期是依照車身的長度
軸距
發動機排量等來劃分的
現在因為車身加長
軸距加長等等因素
依據汽車的價格來劃分更合理些
每個檔次的汽車的排量
底盤懸掛
還有設計
品牌因素和做工用料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
價位在9-15萬元的轎車屬於中級車
而15-30萬元的屬於中高級車,
30萬元以上為豪華車,
低於9萬高於5萬的為家用緊湊型轎車,
低於5萬的是微型車
目前高中低檔的汽車
劃分不一定是看品牌的
比如說中國市場的中級車主要有英朗gt、斯柯達明銳、卡羅拉、速騰、polo、騏達、馬自達3、福克斯、科魯茲等
但是這類車型的長度
軸距存在很大的差距
像polo和明銳
中國市場的中高級車主要有新君威、第八代索納塔、新天籟、蒙迪歐致勝、凱美瑞、馬自達6、寶馬3系、奧迪a4、賓士c級等。
而國內的豪華轎車主要有奧迪a6l、寶馬5系、寶馬7系、賓士e級、別克林蔭大道、豐田皇冠、雷克薩斯es/gs/ls級、沃爾沃s80l等。
其他競爭力較強的中級車品牌還包括:朗逸、本田思域、標致307、豐田花冠等
⑵ 同樣為普通級別的兩台轎車,怎樣分辮出價格高低
看牌子的知名度,不會是一個牌子吧,還有車的配置,高配還是低配,這都是區分價格低高的方法!
⑶ 汽車檔次分類,應該怎麼分呢
微型車,最小的乘用車,一般車長不會超過3.5m,軸距不超過2.4m,大多裝配1.0L以下的發動機,由於國內的政策的限制,一般沒有1.0L排量以下的汽車。例如:奧托,QQ等。定位:A級車長在4200-4600之間,軸距2600左右一般16W以下。比如說 卡羅拉,雷凌 ,捷達、高爾夫、速騰、明銳、思域、307、,昂克賽拉等等都屬於A級,及緊湊級轎車。按A、B、C、D來分是大眾公司對汽車的劃分方法並不是國際的慣例,不過大眾比較牛逼,影響力比較大,所以大都同意這種分級方法。
一線豪華品牌,二線豪華品牌,超豪華品牌。奇瑞,吉利,長城,本田,豐田,日產,大眾,雪佛蘭都定義為普通汽車品牌。
⑷ 汽車售價由什麼組成怎樣確定
汽車售價主要由下列內容組成: 1.車價即汽車原始定價,國產車為出廠價,進口車的價格由到岸價加海關稅、增值稅和其他費用等合成。 2.車輛購置附加費進口車原來按車價的15%徵收,現在改為10%;國產車按車價的10%徵收。 3.特別消費稅按國家不同時期規定對所列范圍內的轎車徵收。 4.營業稅 5.轉港費只限進口車。 6.經營管理費用 7.其他費用如運雜費和根據用戶需要辦理的篷墊裝置費、新裝附件費(裝空調、收音機)等。 汽車價格的確定,進口汽車由國家物資管理部門和物價部門制定,在經營單位公開掛牌銷售,並根據市場供求變化做適時調整,調整權由國家物資部門掌握,其他單位不得隨意調整。國產汽車按國家有關定價規定,各主要車型由企業定價後報物價主管部門批准備案後生效。市場銷售的汽車價格可隨行就市,但均需公開掛牌銷售。
⑸ abc級車如何劃分
abc級車劃分方法:
1、A級通常指軸距在2550至2700mm之間的車型,稱為緊湊型車。
2、B級通常指軸距在2700至2850mm之間的車型,稱為中型車。
3、C級通常指軸距在2850至3000mm之間的車型,稱為中大型車。如今比較廣泛的是使用德國的方法來區分汽車的級別,將汽車劃分為A00級、A0級、A級、B級、C級、D級,這種分級的方法主要依據汽車軸距、排量、重量等參數劃分。
常見的方法是通過軸距的長度來劃分級別,兩個車輪之間的長度稱之為軸距。
A級車也叫緊湊型車,其中還有更小一點的車被稱作為小型車,也就是A0級的車,比如威馳、飛度、波羅等車型。
而現在的部分緊湊型車也開始加長,比如朗逸、凌度、卡羅拉等車型,有媒體稱作它們為A+級別的車型,這是細分市場的結果,確實緊湊型車的價格其實差距還蠻大的,從幾萬元到二十多萬不等,軸距大概在2米4到2米6左右,排量大部分在1.0到1.5左右。
B級車又稱作為中型車,像邁騰、帕薩特、凱美瑞、雅閣、寶馬三系、奧迪a4等等車型都是這個級別,他們的軸距在2.7到2.9米左右,排量在1.4到2.5左右。
到了這個級別的車型,其實在產品力上已經非常優秀了,可以說是沒有太致命的缺點,甚至有的車型在某個產品屬性上完全不輸給C級甚至D級車。
C級車又稱作是中大型車,軸距在3米左右,排量在2.0到3.0左右,最常見的C級車就是奧迪A6、寶馬5系、賓士E級,這個級別的車可以說是豪華車了,大型企業常常把它們作為商務接待用車。
D級車又稱作是大型車。豪華車,可以用完美來形容這個級別的車型,軸距在3米1到3米6不等,排量從2.0到6.6都有。
價格跨度也是最大的,從六七十萬到上千萬不等,這個級別的車型面向社會上層人士,大老闆們用他們來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代表車型有賓士S,寶馬7,奧迪A8,雷克薩斯LS,賓利,勞斯萊斯等等車型。以上就是轎車ABCD級車的劃分,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能買得起D級車。
⑹ 汽車的價格是如何確定的
因為汽車是機械產品,不會出現電子產品那種迅速淘汰的情況,所以它的定價一般水分不大。應該是: 車的研發總費用 / 預計銷售量+ 製造成本費用+ (車的研發費用/預計銷售量+製造成本費用)X利潤率(廠商和經銷商)=車價。望採納!
⑺ 汽車檔次 按價錢劃分
我從實際情況來分析一下汽車檔次和品牌價值的問題
首先品牌檔次這種說法其實並不太專業,奧迪,凱迪拉克,雷克薩斯,沃爾沃 謳歌 英菲尼迪都是豪華車,其實都是一個檔次,只是他們可能有各自比較擅長比較突出的車型。至於同為豪華品牌的情況下,所謂的品牌檔次其實指的是在別人心目中的品牌地位,這個是因人而異,比如德國車就覺得BENZ比BMW有檔次,中國人可能就覺得差不多。或者更小一點我覺得寶馬好你卻覺得賓士更上檔次都是可能的,要看個人,因為豪華品牌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寶馬的操控,BENZ的舒適和韌性,雷克薩斯極低的返修等等,說誰好誰差得看比什麼方面,得看這些方面在你心目中誰更重要。
我先說下中國人對這些豪華品牌的檔次看法吧,因為這個真的是屬於個人看法,我說的也是我長期在汽車網站和論壇上得來的結果,或許比較有借鑒性,但絕不敢說絕對就是這樣的,但是可以比大多數人要准確。
中國人心目中,雙B基本上是豪華車里檔次最高的(法拉力保時捷這些算超豪華,不是豪華這個級別的),其次是AUDI,雷克薩斯,然後是襖爾襖。大部分是這樣,個別看法不同但變化不大,然後謳歌,英菲尼迪,凱迪拉克這些是豪華小眾車,還有SAAB也基本上算吧。普通人認不出來(最近幾年能認出凱迪拉克和英菲尼迪的人越來越多了,謳歌不是經常關注車的人還真叫不出名字)。所以說這幾款車不是說它不豪華,是確實不懂它的價值,而現在這幾款車里最搶眼的又是凱迪拉克,所以導致的局面是看見凱迪拉克以後被人當做是超豪華品牌的車,覺得CTS這車都得上百萬。而英菲尼迪和謳歌外型雖然好看但一般認不出是什麼車,象以前G35就經常被誤認成奇瑞。比如一人說,你看,凱迪拉克!別人就會說,哇~~!雙B都沒這效果,前提是不是特別懂車的人,而英菲尼迪和歐歌屬於別人說,看,英菲尼迪(謳歌)!別人會說,哪呢?什麼樣的?那就是英菲尼迪(謳歌)呀,以前看到過的,看著還不錯。這是正常不是特別懂車的人心目中這幾個品牌。
而中國稍微懂點車但不是特別深入了解車的人就要先進點,懂得看車型,再聰明點的會看排量,通常的慣例有一看到3系就比較不屑說,小寶馬,20多萬就能買到,看到雷克薩斯ES會說,這車垃圾,KMR的底盤。看到A6就說,這車燒機油,看到凱迪拉克CTS會說,這車看著帥,其實就30多萬。。等等。在這類人心中本質上品牌順序跟大家還是差不多的,也就是雙B和AUDI是前三,後面的雷克薩斯,VOLVO,英菲尼迪,凱迪拉克,謳歌這些就看個人喜好了。這類人一般比較片面,例子就象我說的那樣。
而真正懂車的人心中的豪華品牌概念已經比較淡漠了,除了個別對品牌有偏愛的懂車人士,一般情況懂車的人是不會通過品牌去看一個車好壞的,他們看車主要是看車型和各方面的性能已經搭配調效做工等等一系列的綜合。對於他們來說,普通人看來基本相同的數據到了他們眼裡或手裡,可能一個細微的測傾,一個設計上細微的缺點,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對於這類人,品牌其實不重要了,他們可能願意花好幾十萬買台EVO或者GTI,然後再花個相同的錢去改裝。即使總體費用足夠他們上所謂的豪華品牌中的豪華級車,因為他們真的愛車懂車,品牌在他們眼裡反而沒那麼重要,只要性價比高,那就是足夠了。當然錢非常足的人也可以花幾百萬買台法拉力再花1,2百萬去改裝,這個就不說了。
說多了,在中國簡單來說傳統的順序是雙B,AUDI,雷克薩斯,襖爾襖,然後很大部分覺得凱迪拉克是超豪華品牌跟法拉力差不多的,小部分覺得凱迪是30,40萬的車,不怎麼值錢。而英菲尼迪和謳歌則是大部分都叫不出名字,小部分會說,那車得賣4,50萬,是好車。
以上是中國的情況,在國外的話歐洲沒有調查,不是太清楚,西歐個人覺得也應該是德國車的天下吧,所以品牌價值還是應該以雙B和AUDI為首。北歐人的話VOLVO和SAAB一類的車地位就要高很多了,不過品牌價值應該還是在雙B之後,可能跟AUDI差不多,至於日系的三大豪華品牌,歐洲人對他們的觀點就象我們對VOLVO這種感覺吧。可能要稍微好點。
美國的話,又是另外的情況了,在以前美國人的心目中,只有凱迪拉克才稱得上豪華車,賓士寶馬只能算做工精緻的德國車罷了。而且凱迪拉克的歷史和文化長達百年,只有賓士可以比擬,歷史上凱迪拉克曾經只做豪華車。所以美國有句俗語,每個美國人心中都有一個凱迪拉克的夢。而且象以前的美國電影小說,多次提到凱迪拉克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不過請注意,我說的是以前。現在的情況有出入了。因為美國車對市場的估計不足和對自身的過分自信,導致三巨頭一個倒閉一個重組,凱迪拉克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打折扣了,加上推出CTS後,凱迪拉克的豪華神話也變得平民化了,而且曾被認為最不在乎油耗只在乎拉風與否的美國人居然變成打著節約資源的日本車的忠實用戶,在美國,銷量第一的豪華品牌就是雷克薩斯,另外中國大多數人叫不出名字的謳歌在歐洲和北美市場卻有不亞於BMW同級車的銷量,英菲尼迪的G,M系在美國豪華車入門級銷量里也是排在前幾。當然不代表美國人覺得雷克薩斯品牌效應第一,只是說他們比較喜歡這個品牌,比較喜歡日本車的人性化和能源的節約。也就是說美國人心中的品牌價值很不好說(因為不是美國人),從銷量來說,日系三巨頭足已抗衡甚至超過德美系三巨頭,而凱迪擁有不俗的銷量和固定的擁護人群,但是它的豪華神話在年輕人心目中已經漸漸消失了。
所以我只能估計下美國人心目中的豪華品牌應該是凱迪,BENZ,BMW,然後AUDI和日系三巨頭相當或略有些不及,至於北歐車系VOLVO和SAAB,在美國也不算大眾車,跟中國的地位類似吧。
說了這么多,再說下個人對這幾個品牌的價值觀點,首先BENZ不用說,百年汽車,汽車界的至尊,從以前到現在都是豪華車的代表。而我對BMW的看法就沒那麼神話,我覺得BMW算是操控很獨到歷史也算悠久的豪華車,但是更親民些。AUDI的話我個人不怎麼把它當做很豪華的車,這車的歷史比前兩個都短,它的特點很明顯,就是中庸和做工細節的處理。做工細節上面,不論是A4,A6,A8,我個人覺得在同級車中它都具有優勢。A4的做工跟3系比,A6跟5系比,A8跟7系比,都是完勝的,只不過A8跟S比不見得能完勝但是絕對不差就是了。但這車除了在做工細節上很獨到外,其他方面沒有突出優勢,中庸是其最大特點,另外如果說還有亮點的話就是AUDI的四驅系統和帶T的發動機了,這方面它還算在業內比較領先吧(不過四驅系統都在AUDI比較高端車型上,50萬以下基本買不到四驅都是前驅,這點上AUDI比同級車就沒優勢了)。
然後我對日系三巨頭的看法差不多,都是新貴。日系三大品牌做豪華車才多少年?恐怕連BENZ,凱迪拉克的1/3都沒有,說他們是新貴確實是因為在銷量上他們的成績驚人,但是說到文化和底蘊,確實有差了。簡單舉例,象香港那種文化氛圍,那種豪門,是真的豪門。而台灣現在經濟發展也不遜色香港,可是看看台灣那些所謂的豪門,個人覺得更象是小丑,就象是爆發戶一樣,其實也難怪,香港的豪門很多是有上百年文化積淀起來的,而台灣的充其量也就30,40年,而叫囂的凶的更是一兩代而已。對比就很明顯,即使都是有錢,甚至你更有錢。但是你的一言一行,雖然經過了長期的訓練和培養,外人看著已經很上檔次了,可真的和那種豪門家庭站在一起的時候,就遜色多了。這就是文化,不光是技術和高科技就能彌補的,這點我很難表達出我的感受,可能比喻也不太恰當,就是這個意思吧。
具體說對日系三大品牌的感覺的話,雷克薩斯是感覺做得最大在中國賣得最好的,英菲尼迪是操控最好性能最好的,歐歌的話是看見最少最不了解的。
還有VOLVO,SAAB這些,前者我不是太把它當豪華車,第一因為它確實沒亮點,它打著世界上最安全的車其實國產後不見得比同級美國德國車安全。另外它的操控,發動機,底盤等等都沒什麼亮點。加上長安生產後市場定位不夠充分(從S40就可以看出,一開始對手指向3系,現在降到中級車水平,銷量還是上不來,才出的S80L銷量也沒什麼起色),另外小毛病稍微有點多,導致我對國產的VOLVO不是很認同,進口的VOLVO主要也就是XC60和XC90,這兩款車價格不便宜不說,同級SUV里算是最不好開的車之一了,而且內飾很老舊。SAAB的話,亮點倒是有,帶T的發動機技術和底盤,特別是底盤,是能和寶馬叫板的。SAAB的車好就好在底盤上,可惜大家看不到,這車又特別貴。內飾又實在是老舊不行,還有手剎的。外型也個性,個性歸個性又不好看,不好看就算了吧,又不顯得豪華,所以SAAB在中國真的是小眾得可以了,賣了這么些年市面上看到的頻率不比謳歌多。
還有凱迪拉克,對這車感情是比較復雜,我從小喜歡歐美文化,所以對凱迪拉克這個品牌經常聽到,很多人說凱迪拉克代表的就是美國,不論是氣質還是個性。所以我也沒想到它會離我們這么近。其實現在在中國,凱迪沒有那麼神,相反在大家都不了解的情況下覺得不如雙B,AUDI,雷克薩斯。但是看到凱迪拉克的時候,卻沒人懷疑它的豪華車品質,所以這就是凱迪拉克。一種桀驁,一種貴族和強者的風范吧。看到回復有人說凱迪拉克質量差我覺得是不懂凱迪拉克或者不會表達意思,凱迪只能說在做工比不上日本德國車,但是一直在進步,SRX和CTS已經進步了很多了,要說質量材料肯定是很優秀的,老美一直很實在,畢竟凱迪拉克的返修率是所有品牌里第三低的,雙B都是十幾位去了。而且凱迪拉克其實歷史是車裡面最悠久的,世界上第一輛量產車就是凱迪拉克的。但是你從凱迪身上看不到BENZ那種老式貴族氣息,相反是種很大氣很張揚的感覺。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更何況現在通用在發力,凱迪拉克也在發力,這是條復興的道路吧。
最後說下福特汽車的F系列皮卡。1948年1月16日,福特汽車公司建造了第一輛後來成為汽車史上最成功的車型系列的F系列皮卡。自1948年以來,全球各地的消費者大約購買了2,750萬輛F系列皮卡。1995年,F系列壓倒大眾甲殼蟲成為歷史上全球最暢銷的汽車品牌。在北美,F系列卡車連續21年成為最暢銷車輛,共計26年榮獲暢銷汽車稱號。這是我最喜歡的汽車。
⑻ 汽車的A、B、C、D級都應該怎麼去區分
按照尺寸分級到D級基本封頂,再高級別的車型基本以定製車為主和民用車市場關系不大,主流車型AB為主,不過隨著燃油價格的上升以後也會出現A0/A00級汽車熱銷的情況。中高級轎車(2.5-4.0L),高級轎車(4L以);按照價格劃分10萬元以內為微型或經濟型轎車,10萬~15萬元為普通級別轎車,15萬~20萬元為中級轎車,20萬元以上為中高級轎車 。
微型車的尺寸和排量也在不斷的變大。例如經過換代的奧拓,軸距從2175mm增長到2360mm;吉利熊貓採用了1.3L發動機;而進口到中國的smartfortwo售價超過10萬,是最貴的微型車。
⑼ 汽車的檔次按價格怎麼區分
按國內的汽車檔次分,低檔是5萬以下,中低檔5-10萬,中檔10-15萬,中檔15-20萬,中高檔20-30萬,高檔30-50萬,頂級,50萬以上,檔次不同於國際用的分級,國際分級只分尺寸即ABCDE級,而這種分級並不代表檔次,A級里由於車不同,價格檔次也不同,寶馬MINI屬於A00級,但價格比很多B級車都要高,說A級最便宜是把檔次和通用等級分類搞亂了,檔次只能對應品牌,和車得大小沒有直接關系,寶馬3系雖然屬於A級,但在同級車里屬於高檔車,檔次和車分級是兩個概念,不能混在一起說
⑽ 汽車檔次、等級, 按價錢劃分
低檔:5萬以下
較低檔:5-10萬
偏低檔:10-15萬
中檔:15-20萬
較中檔:20-25萬
偏高檔:25-35萬
較高檔:35-50萬
高檔:50-70萬
豪華高檔:70-100萬
超級豪華高檔:100-200萬
奢侈豪華高檔:200萬以上
一般每車開兩年-三年就可以再買一輛價格一樣的車,換句話說,如果您的車是50萬,那麼您再2-3年時間內養這個車的費用也不少於50萬,也就是說他的收入至少2-3年有50萬
這樣去評富的話,低檔---中檔都算富;中檔到---高檔 算較富;高檔---奢侈豪華高檔 算富得流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