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通過行駛證看購車時間
注冊日期就是你買購置稅的時間。發證日期就是公安機關將你的車資料收編整理後發證時間。
注冊時間是首次登記上牌時間,可以和購買時間為同一天,也可能相差不多的幾天。發證時間是制行駛證的時間。有時是補發證的時間。
機動車行駛證是准予機動車在我國境內道路上行駛的法定證件。行駛證由證夾、主頁、副頁三部分組成。其中主頁正面是已簽注的證芯,背面是機動車相片,並用塑封套塑封。副頁是已簽注的證芯。
行駛證主頁正面文字顏色為黑色。 「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行駛證」字體為12pt黑體,位置居中; 「號牌號碼」、「車輛類型」、「使用性質」、「所有人」、「住址」、「品牌型號」、「發動機號碼」、 「車輛識別代號」、「注冊日期」、「發證日期」等文字。
副頁正面文字顏色為黑色。「號牌號碼」、「核定載人數」、「檔案編號」、「整備質量」、 「總質量」、「核定載質量」、「外廓尺寸」、「准牽引總質量」、「備注」、「檢驗記錄」等文字。
行駛證功能:
國務院頒布的《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17條規定:「車輛必須經過車輛管理機關檢驗合格,領取號牌、行駛證,方准行駛。」
因此,持有《機動車行駛證》是車輛上路行駛的先決條件之一,駕駛員上路行車不帶行駛證屬於違規行為,無論是沒有領取《機動車行駛證》還是忘記隨身攜帶。《機動車行駛證》上「車主姓名」一欄不僅僅是姓名的問題。
行駛證上登記的車主是法律承認的車輛所有人,他有合法使用和處置該宗財產的權力,如果發生交通事故、經濟糾紛等,他也是法定的責任承擔人。
保險索賠憑證。對於辦理了保險的機動車輛,如果發生了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交通事故,投保人只有持《機動車行駛證》,而且是有效的行駛證(即按時參加了年度檢驗),保險公司才有可能理賠。
如果不能出示有效行駛證,即使在保險有效期之內,保險公司也將拒絕賠償。
內容來源-網路-行駛證
2. 汽車怎麼查哪年生產
看車身識別碼可以知道車輛生產年份。
車輛識別碼簡稱VIN碼,由17位字元組成,俗稱十七位碼。它包含了車輛的生產廠家、年代、車型、車身型式及代碼、發動機代碼及組裝地點等信息。第10位編碼,它代表出廠時間。
(2)如何判斷汽車時間擴展閱讀:
一、VIN設置規則:
1-3位(WMI):世界製造商的識別代碼,表明車輛是由誰生產的。
4-8位(VDS):車輛特徵,說明汽車種類,車身類型等情況。
9位:校驗位通過一定的演算法防止輸入錯誤。
10位:車型年份,即廠家規定的型年(ModelYear),不一定是實際生產的年份,但一般與實際生產的年份之差不超過1年。
11位:裝配廠。
12-17位:出廠順序號。
二、術語定義
1.車身型式:指根據車輛的一般結構或外形諸如車門和車窗數量,運載貨物的特徵以及車頂型式(如廂式車身、溜背式車身、艙背式車身)的特點區別車輛。
2.發動機型式:指動力裝置的特徵,如所用燃料、氣缸數量、排量和靜制動功率等。裝在轎車或多用途載客車或車輛額定總重為10000lb或低於10000lb的載貨車上的發動機,應標明專業製造廠及型號。
3.種類:是製造商對同一型號內的,在諸如車身、底盤或駕駛室類型等結構上有一定共同點的車輛所給予的命名。
4.品牌:是製造廠對一類車輛或發動機所給予的名稱。
5.型號:指製造廠對具有同類型、品牌、種類、系列及車身型式的車輛所給予的名稱。
6.車型年份:表明某個單獨的車型的年份,只要實際周期不超過兩個立法年份,可以不考慮車輛的實際生產年。
7.製造工廠:指標貼VIN的工廠。
8.系列:指製造廠用來表示如標價、尺寸或重量標志等小分類的名稱。主要用於商業目的。
9.類型:指由普通特徵、包括設計與目的來區別車輛的級別。轎車、多用途載客車、載貨汽車、客車、掛車、不完整車輛和摩托車是獨立的型式。
10. 注意:車輛識別代號中僅能採用F列阿拉伯數字和大寫羅馬字母:1、2、3、4、5、6、7、8、9、0、A 、B 、C 、D、E、F、G、H、J、K、L、M、N、P、R、S、T、U、V、W、X、Y、Z(字母I、O和Q不能使用)。
參考來源:
網路--車輛識別代號
3. 怎麼判斷汽車是哪一年的
汽車號都有生產日期的。你看汽車銘牌上就知道汽車在哪一年生產的,但有看到發動機號上都是有日期的。還有玻璃也有生產日期。
4. 怎麼看汽車年份
每一輛車都有其車輛識別代號VIN,相當於汽車的身份證號碼。VIN由17位字元組成,俗稱十七位碼,通常標識在汽車儀錶板上靠近風窗立柱的位置以及汽車的結構件上。
舉個例子,一輛二手車,登記證上寫的是2004年,但如果車輛識別碼第10位是V,那麼說明這輛是1997年生產的,屬於積壓已久的庫存車,那麼車友心裡應該更有譜了,這種方法同樣適用於對新車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