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服務 > 未來純電動汽車會有哪些技術提升

未來純電動汽車會有哪些技術提升

發布時間:2022-12-11 02:52:10

A. 新能源汽車除了提升電池技術,還有哪些增加續航里程的新方式

電動汽車只能通過改變電池性能,增加續航里程嗎?電動汽車只能通過改變電池性能,增加續航 里程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嗎? 筆者認為新能源汽車除了提升電池技術,確實還有其他辦法。 首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充電效率,縮短充電時長,實際上燃油車很多車輛的續航里程也不是很高,但是加油速度快,到加油站加油只需要花費 3-5分鍾即可繼續再跑幾百公里,如果純電動新能源汽車能夠以續電的方式間接的增加續航里程,假設能夠做到充電5分鍾續航增加300公里甚至更高,和加油時間差不多的話,那麼實際上已經可以解決續航里程不足的問題了。 其次就是要持續推廣建設充電樁和發展換電模式,如果快速充電樁的布局能和加油站一樣分布廣,充電功率能夠達到較高峰值的話,那麼也是能夠從側面解決純電動車續航里程的問題。如果能用更高效便捷的換電模式來代替效率比較慢的充電模式,能讓電動車在較短時間滿電繼續上路,那麼換電站實際上和加油站也是一樣的。此外,上述的辦法之外,我們可以針對車輛進行輕量化設計,這樣的話就可以減少車輛的能耗,從而提高車輛的續航里程錶現。 筆者相信,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將會有越來越搶眼的續航里程錶現。 續航里程是新能源汽車很重要的一項參數,尤其對純電動車型而言,更是能直接決定著整車的競爭力,而新能源中的插電式混動和增程式車型,由於還帶有一套燃油系統來保證續航,所以受純電動續航里程的影響相對小一些,不過三者都有對應的純電動續航里程,最直接的提高辦法就是問題中所說的提升電池技術,那除此以外還有哪些方式?因為一輛新能源汽車出廠以後,其搭載的電池容量是固定的,要想使其續航里程有所增加,那就要減少不必要的電量損耗,從而有更多的電能來驅動就提升了對應的續航里程,目前採用比較普遍的是車身輕量化和降低風阻系數,車身輕量化是指車架結構採用更多重量輕,強度不低或者更高的新型合金材料,這就會減輕整車的自身重量,使電機和電池的負擔相應就要小一些,從而在續航里程上有所提升,而減少空氣阻力主要是車身上的設計,讓空氣經過車身的時候越流暢對應的阻力就越小,畢竟車速快了以後有相當一部分電話號是用來克服空氣阻力的,比如時速80公里時空氣阻力消耗的電能佔比60%,因此降低風阻系數顯然在同等電量的前提下就能使續航里程有所增加。車身輕量化和降低風阻系數在燃油車領域同樣廣泛應用,其目的主要就是為了節省燃油,其實這對於提高電動汽車的續航而言,更多的是起到優化作用,能提高的續航里程有限難以得到質的提升,所以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真正要有所突破還得依靠電池技術的發展。 以新能源電動汽車為例,它的續航能力主要取決於動力電池的存電量,儲存電量越多,續航里程也就越多。在不改變電池技術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車身輕量化設計、增加電池數量、增強空氣動力學設計減少風阻、開發節能電機、增強能量回收系統的效率,這些方式都可以達到增強續航能力的效果。車身輕量化設計:車身輕量化設計 簡單的概括就是減輕車重。車重減少汽車的能耗也會減少,運動慣性也會減少,其運動狀態就更容易被改變,而且加速性能、制動性能以及操控性能均會有所提升。但這種減重並不是盲目的減少, 也是有嚴格標準的。汽車輕量化不能以犧牲安全性、舒適性和減少配置的方式來減重,因此量產車的輕量化只能通過材料、工藝、結構的優化升級來解決。不管是燃油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對汽車輕量化的需求都是一樣的,減輕重量,達到更好的能效這就是汽車輕量化的效果之一。增加電池數量:這種方式,也是當前很多車型在動力電池技術沒有突破之前,為了提升續航能力使用最多的方式。通過堆積電池來提升續航能力,這樣的方式雖然見效快,但性價比並不高。增加動力電池數量的直接後果就是造車成本大幅度上升。車身重量增大,能耗也會相應的增加。所以,這種方式並適合普及推廣。增強空氣動力學設計減少風阻:汽車的運動會受到空氣的阻力,速度越快阻力越大,能耗就越高。通過優化設計車型外觀,使得車輛在高速行駛的時候,空氣阻力變小,就能達到節能的效果了。開發節能電機、加強能量回收系統的轉化效率:電動汽車是由電機直接驅動的,電機的能耗越低,也就相當於是增加了車輛的續航能力了。電動汽車都帶有能量回收系統,利用車輛減速時的制動動能來為動力電池充電。在比較理想的狀態下,再生制動能量回收控制系統可以為電動汽車帶來30%的續航能力補充。由此可見,這套系統轉化效率的高低,對於增加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來說,還是非常關鍵的。總結:動力電池技術並非是新能源汽車增加續航能力的唯一途徑。對汽車的很多方面進行改進都能夠達到一定的節能效果。 電池容量越大,續航里程就越長,這應該已經成為絕大多數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一個最直觀的印象,所以如何提升電池技術,如能量密度等,就成為很多新能源主機廠和電池配套廠商重點研發和思考的問題。但這里我想說的是想要提升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最核心的一個性能參數就是百公里電耗,即在一定的測試工況下,行駛100公里需要消耗的電量。這個參數越優秀,代表在相同電池容量的情況下,就可以行駛更長的距離。當下,影響百公里電耗最核心幾個影響因素則是:車身輕量化、三電效率和風阻系數(外觀設計)。 車身輕量化:此處的車身輕量化設計,是有很大前提的:在不影響整車操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做到車身質量最優。同時,這里必須強調的是,如果一味的靠堆電池來提升續航里程的話,也是有點得不償失的,畢竟電池包本身也是有很大重量的。 三電效率:純電動汽車能夠往前行駛,直觀理解就是動力電池的電能(化學能)轉化為了動能,在能量的轉化效率高低,直接會決定到底能夠有多長的續航里程水平。尤其是電動機的驅動效率,是非常關鍵的性能參數指標。 風阻系數:特斯拉所有車型的水滴造型,可以使得其整車的風阻系數做到很低,據網上查詢到的信息顯示,特斯拉Model S的風阻系數為0.24Cd,前段時間吉利幾何A在新加坡上市,號稱風阻系數居然能夠做到0.23Cd。簡單理解,風阻系數越低,則在行駛過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就越小。尤其是在高速駕駛的情況下,畢竟風阻是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之前所分析的是,在電池容量相同的情況下,百公里電耗越低,則續航里程就可以越長。還有一種結論則是,當兩台車的百公里電耗相同的情況下,電池容量越大,則續航里程就可以越長。這也是為什麼一台「油改電」的車型,和一台基於純電平台打造的車型,如果軸距相同,則後者所能容納的電池容量也往往會更大,畢竟底盤的空間可以設計的更加合理。 小結:優化車身底盤空間,提升電池儲能技術,降低百公里電耗,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當然,駕駛習慣,外界環境溫度等,也會影響續航里程。希望此文可以回答樓主問題 提高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途徑只有兩種,增加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比或者車身輕量化,也就是說要麼讓一輛電動汽車里能攜帶更多的電能,要麼降低車身重量,使得百公里能耗大幅下降。一、輕量化,以純鋁、鋁合金、鋁鎂合金或者碳纖維材料替代車身上的鋼、鐵材料是車身輕量化的常用方法,但這樣勢必會大幅增加造車成本,使得本來就偏高的純電動汽車售價再創新高。比較現實的輕量化是從動力電池自身做起,從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多採用鋼材料製成的動力電池托盤,現在很多企業都在以鋁合金材料為替代鋼材料。鋁合金的密度為2.7 g/cm³,無論在壓縮還是焊接等方面,鋁合金材質都已非常優秀。如果進而能以鎂合金的密度為1.8 g/cm³,碳纖維是1.5 g/cm³,這些材料用來生產電池托盤,將可以極大地提高新能源整車的輕量化水平。二、動力電池提高能量密度是多年以來眾多電池廠商、科研單位在潛心攻克的難題。目前比較公認的突破方向是固態電池的量產應用。傳統鋰離子電池中,需要使用隔膜和電解液,它們加起來占據了電池中近40%的體積和25%的質量。固態電解質取代(主要有有機與無機陶瓷材料兩個體系)電解液,正負極之間的距離(傳統上由隔膜電解液填充,現在由固態電解質填充)可以縮短到只有幾到十幾個微米,這樣電池的體積和質量就能大大地降低,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時,還實現了整車的輕量化。現在車用動力電池,為了追求能量密度,使得安全方面的隱患隨之劇增,而固態電池的安全等級完全是質的提升。使用了全固態電解質後,鋰離子電池的適用材料體系也會發生改變,其中核心的一點就是可以不必使用嵌鋰的石墨負極,而是直接使用金屬鋰來做負極,這樣可以明顯減輕負極材料的用量,使得整個電池的能量密度有明顯提高。這是目前最為理想的提高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方案。 電動汽車的續航一直都是消費者比較擔心的問題,對此,車企和動力電池廠商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最明顯的表現為增加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和更換更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這是新能源車企普遍的做法。不過在其他方面,車企也做了很大的努力。降低整車風阻系數,現在很多新能源車型在上市之時,車企都會大力宣傳其風阻系數,目前很多國產電動轎車的風阻系數基本都在0.23至0.24左右,純電SUV的風阻系數在0.29至0.30左右,相比燃油車型要低了不少,而設計師為了降低風阻系數,也是花了不少心思。首先加上了密封式進氣格柵,增加了科技感的同時,也有了更大的空間發揮設計想像力,採用隱藏式門把手,這是特斯拉首先在量產實現的一項設計,平緩的車身側面也為電動汽車的降低風阻系數做出了不小的貢獻,還有就是很多車企會給概念車型配上電子後視鏡,但因為法規的問題,目前還不能實現量產,所以只能對後視鏡的設計做出一定的優化,以保證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阻系數。降低整車質量。在燃油車領域。輕量化設計一直都是車企努力的方向,在新能源汽車上也同樣如此,很多車企為了降低整身的車身重量。都給電動汽車配上了鋁合金或者碳纖維的車身。在保證車身剛度和強度的同時,還有效地提高了續航里程。譬如蔚來的ES8車型,採用了鋁合金車架,就比普通的高強度鋼車架的重量要降低了20%左右,對提高續航里程有很大的幫助作用,不過這對成本的要求很高,所以一般都應用在高端電動車上,而低端電動車為了降低車身重量,只能夠減少車內一些常規的設計,比如說取消物理按鍵和把真皮座椅變成織物座椅,都可以比較有效的降低車身重量,提高續航里程。 當前,我國在售的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增程式電動汽車,其中電動汽車續駛里程一直深受消費者、車企和國家層面的高度關注。電動汽車續駛里程受諸多因素影響。為有效提升續駛里程,車企除了使用能量密度更高的動力電池外,往往採取以下措施,提升續駛里程。1.增加電池數量。在影響電動汽車續駛里程的諸多因素中,電池容量的大小是最關鍵的因素。電池容量就是電池能釋放出的電量。由於動力電池包是由許多電池單體串聯而成的,因而提升電池容量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電池數量。在電池能量密度不變的情況下,電池數量增多,電池容量自然就增加了;電池容量提升,續駛里程自然就長了。不過,電池數量的增加是有一定限度的,電池數量過多,會使車身重量增加,續駛里程增加的效果將不是那麼明顯,而且還會加大車輛磨損,並造成電池資源浪費。2.減輕整備質量。整備質量就是空車重量。車輛在行駛時,需要克服來自車輪的滾動摩擦力。整備質量越輕,車輪所受的滾動摩擦力就越小,電機就不會把更多的輸出功率用於克服滾動阻力上,從而有效延長續駛里程。因此,車企在造車的時候,非常重視整備質量的減輕,使用高能量密度電池、使用新型材料等,都是有效的減重方法。3.使用專屬平台。近年來,各新能源車企紛紛開始正向研發以動力電池為核心的電動汽車專屬平台。專屬平台不僅能以增加電動汽車攜帶動力電池空間的方式增加電池容量,而且能以高集成化的方式降低整備質量,進而延長電動汽車續駛里程。像比亞迪的「e平台」,通過將驅動電機、電控和減速器三合一,比傳統分立部件減小了30%的體積、25%的重量、33%的成本,同時提升了20%的功率密度、17%的扭矩密度、1%的NEDC效率指標。4.降低風阻系數。和滾動阻力會嚴重影響電動汽車續駛里程一樣,風阻系數對續駛里程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風阻系數越高,車輛行駛時的耗電量就越高,續駛里程就越短。因此,車企以減少迎風面積,改善車身流線型等方式降低風阻系數,使電動汽車獲得更長的續駛里程。5.降低電機功率。電機功率基本上是和耗電量成正比的,相對來說,小功率電機的耗電量要比大功率電機小得多。一些微型電動汽車之所以能以30kWh的電池容量獲得300公里的續駛里程,使用小功率電機,以降低最高車速、加速性能等增加續駛里程。另外,選擇大小合適、花紋適當、胎壓較高的輪胎,使用鋁合金輪轂,以及提高傳動效率等,也能提高續駛里程。再者,由於整備質量對續駛里程的影響較大,部分車企會採取減配和降低安全性的方式來降低整備質量,比如使用塑料的防撞梁等,消費者在選購時一定要注意鑒別。至於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增程式電動汽車,除了上述方法以外,它們增加續駛里程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油箱容積。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保有量也在逐步的增長。以2019年9月份為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了8.9萬輛和8萬輛。而在充電樁保有量上,截止到2019年9月份,公共運營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之和也達到了約111.5萬台。但是對於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而言,里程焦慮仍然存在,除了提升電池技術之外,還有哪些增加續航里程的新方式呢?想要增加續航里程,除了提升電池技術之外,還可以從充電速度上下功夫。大家都知道,目前的純電動汽車充電速度較慢,與傳統燃油車加油相比有著明顯的差距。雖然有快速充電樁存在,但是使用快速充電樁要想充滿電量,一般也需要約三個小時左右,而使用普通充電樁充電時間則長達8~10個小時。所以充電速度如果能夠得到有效的縮減,那麼消費者的用車便捷性當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另外,延長續航里程也可以通過降低整車的耗電量來實現。降低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的耗電量,就像是降低傳統燃油車的油耗一樣,除了可以降低用車成本之外,也可以延長續航里程。降低整車的耗電量可以通過車輛空間結構的優化和降低整車的質量等方式進行著手。最後,也可以提高動能回收系統的效率。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都配備了動能回收系統,所謂動能回收系統就是利用車輛剎車過程中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為電池組進行充電,從而延長續航里程。而通過優化都能回收系統,提高轉化效率,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增加續航里程了。 @2019

B. 蔚來究竟好在哪裡為何它會受到眾多車主的推崇

在眾多的造車新勢力中,蔚來的車主忠誠度是最高的。在各種社交平台上,我們都能看到很多蔚來車主免費為蔚來汽車打廣告,用戶黏性很強。那麼蔚來到底有怎樣的魔力,為何能夠讓車主們這么忠心呢?



綜上來看,蔚來車主之所以如此「忠心」,與蔚來汽車高端明確的品牌定位,完善的售後服務以及強大的產品力都不無關系,這也讓我們對國產新能源自主品牌充滿了信心。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的成長,國產品牌造出世界一流品質汽車也成為了事實。

C. 蔚來汽車的優勢有哪些

其實,蔚來汽車我們可以按下幾點理解:

一、對於一個大7座SUV,為了平衡成本和整車性能,電池容量和續航里程沒有優勢,充電換技術會彌補這個瑕疵。綜合環境可以保持355Km的水平,對消費者來說也足以打消續航里程的焦慮。

三、全鋁車身相較一個新能源車,談不上創新和差異化優勢,這是車輛減重、控製成本、保證性能等綜合妥協的結果。那麼多眼花繚亂的首創和超越同級的技術,不會是蔚來獨有或長時間可保持的。既然蔚來整合的是全球優秀供應商的體系資源,它們同樣會被其它品牌整合共享共用,唯一的變點是其它品牌會不會付出成本代價。

四、對於充換電技術,是打動很多傳統燃油車用戶的一點,這個由點到面的推進計劃,需要整合各方龐大的資源,這是所有新能源汽車當前對於用戶的最大痛點,誰真正解決好了便利性的問題,就會贏得競爭,這是亮點。但是,這又不是一個汽車品牌的力量所能及的。

D. 買純電動車後悔嗎蔚來ES6完整使用報告

?
提示:文中提及的蔚來ES6使用日期為2020年3月-4月,固件為2.5.0,與最新的2.6.1駕駛感受上會有不同。
通常把蔚來汽車稱作造車新勢力的一份子,同時又與其他「新勢力」不同,蔚來已經實現了品牌高端化,並且以蔚來ES6為基礎逐步向好。或許許多人詫異,在特斯拉碾壓式的產品力面前,蔚來為何還能憑借ES6逐步向上,並度過最艱難的時光。蔚來ES6的具體表現究竟如何?
試駕這款蔚來汽車的中流砥柱車型之後,我試著將我的喜怒哀樂盡量中立的做一個總結。
門把手&後視鏡
在此之前並沒有多少消費者願意關注門把手,潛意識里已經接受了這種古老的設定並不抱期望,拉車門並解鎖看起來也沒什麼不便。
實際上門把手正在成為車企設計改革的重點,傳統車企奧迪在發布現款A4L時就將拉車門變為了向上掀起,凱迪拉克在發布全新凱迪拉克CT5之前已經將門把手固定,將開關車門按鈕設置在內側。
傳統車企的改變並不如新勢力的改變迅速,特斯拉發布全新特斯拉Model S時採用彈出式門把手,僅僅通過這一項小的設計便建立了科技、夢幻的形象。所以門把手雖然事小,但卻是駕駛者進入車內的第一道關口。
當然,門把手的改變不僅僅是第一感官上的提升,實際上人類一直希望車輛能成為一個整體,將車輛那些復雜的且略顯冗餘的部件去除,這裡面的部件就包括了門把手以及後視鏡。這兩個部位通常會對風阻和風噪產生些微影響。
後視鏡的面積取決於車輛大小,為了獲得更大的視野面積,中型SUV比如蔚來ES6需要配備更大體積的後視鏡,因此高速行駛時,此部位較容易產生風噪,而又因為更靠近駕駛側,所以駕駛者比較容易感受到風噪。這是偏負面的影響。
門把手雖然不會有明顯的風噪,但破壞整體感是傳統上的劣勢。傳統式門把手需要將手伸向凹槽然後拉動,為此長期以來門把手後側的凹槽內很容易產生劃痕,破壞了精緻感,為避免劃痕,凹槽可以採用其他材質,但因此又帶來了整體感的問題。
隱藏式門把手帶來的科幻效果和整體性美觀是值得繼續推進的。蔚來ES6的這種門把手已經普及到越來越多車型上,個人認為這種把手稱不上優秀,作為高端品牌的蔚來汽車,可能需要擁有一個獨特的門把手設計,因為這套門把手品牌屬性不強,且只有一個著力點與特斯拉Model S的彈出式鍍鉻把手在手感和堅固感上還有很大差距,消費者感覺握到的這個東西不牢靠。
盡管如此,蔚來ES6的彈出式把手還是要比Model 3手動開啟方式優秀。
蔚來ES6的彈出式門把手是帶有無鑰匙進入鎖車功能的,只要攜帶鑰匙靠近蔚來ES6,ES6會自動彈出把手,用戶只要輕推把手即可完成鎖車。可能是使用習慣問題,當我無意間靠近ES6但並未打算使用車輛時,門把手也會自動彈開,因此我便需要對車輛重新上鎖,或者確認車輛是否已經解鎖。
NOMI
媒體從來都熱衷於報道具備「溫度」的設計,因此當媒體發現車企在設計產品時考慮到用戶的iPhone尺寸大小、擱置位置以及部分具備小心思的空間設計時毫不吝嗇贊美之詞,但真正的具備「溫度」的設計到來時,卻沒有多少人真正關注到。
NOMI就是這樣的一項設計。
春節期間我駕駛的這輛蔚來ES6沒有NOMI表情,這讓我感覺這只不過是一輛工具,一輛和其他車沒有特別之處的工具,很難和它建立感情。當然,蔚來ES6即便缺少了這個小表情也依然在很多方面表現出智能的模樣,只是很難走進用戶心裡。
這種感覺在試駕過具備NOMI表情的蔚來ES6後,尤為強烈。
NOMI到底是什麼?從結果上看,它不過是一個車載機器人,承載著一些虛擬的智能服務,但NOMI沒有這么簡單。
NOMI讓所有的智能服務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現了,它能讓消費者感受到它的存在和陪伴,這種陪伴讓一部車從功能化互動拓展到情感化互動,從工具轉變成了夥伴。
你不會把一部收音機當成自己的家人,但你會把你的狗狗當親人,也會把一個並沒有感情輸出能力的變形金剛機器人當做自己幼時的夥伴,很顯然一旦工具呈現「擬人化」之後,它就變得足夠親近了。
為什麼人類在設計機器人時總要朝著「擬人化」的方式呈現?明明輪子是最好的行走方式(物理上只需要輪動即可),為什麼變形金剛這種外星角色卻要靠腳?為什麼HONDA設計的ASIMO也要像人一樣擁有五指和雙腿?為什麼在打造科幻電影時,導演總要在鋼鐵內心之外包裹上一層人的肌膚和面孔?
主要原因是人類在感情上更願意接受同類,有效消除認知上存在的障礙,所以阿童木是人的形狀,機器貓也是人的形狀,大白是人的形狀,就連機器人瓦力也都是人的形狀,所有那些深入內心的形象都是人類虛擬想像出來的夥伴,從此孩子們或是大人們內心便有了一個依靠。如果是掃地機器人這樣的造型走進你的生活,你不太會對他產生感情,因為它的外觀時刻提醒你——它是個機器人。
NOMI不是這樣,雖然NOMI顯示的表情還比較簡單,但它卻能以人類認同的方式和全世界通用的喜怒哀樂和你交流。駕駛者往往會把NOMI看做是一切機械化智能化配置的具象化體現,它既可以代表蔚來ES6這部車,也可以代表這套智能系統,它是一個盡心盡責的管家。
駕駛蔚來ES6長途時,即便孤身一人,你也會感受到有人陪伴。這種感覺的培養是當下社會急需的,現代生活讓我們避免陷入復雜的人際關系之中,同時孑然一身的生存現狀讓很多人渴望陪伴,這就是越熱鬧,越孤單,越孤單,越陪伴。
從此NOMI從智能互動變成了情感互動,這是整部車最具「溫度」的設計,也應該是當下汽車製造里一個比較偉大的嘗試。
它是很小的改變,但之前確實沒有人關注到。
空氣質量
在春節飽受新冠肺炎肆虐之後,汽車空氣凈化成為空前的關注重點,許多車企藉助「防病毒」概念營銷,但實際上是不是噱頭很容易甄別。
汽車內部空間不可避免的要與外部空間互通有無,以此達到換氣的目的,而在外部空氣質量較差時,汽車應該具備主動切斷空氣循環的能力。這是第一層的防護能力。
既然空氣要進入汽車內部,就需要經過濾網,但濾網並非越細越好,過濾的東西越多,進入的空氣就越少。類似戴口罩,呼吸會出現不暢。
另外一點,滿足空氣流速和過濾之外,越苛刻的濾芯價格越高,這是一般車企不願承擔的支出。
蔚來ES6雖然沒有對空氣質量進行大肆宣傳,但其標配的高效活性炭濾芯已經超越了同級別許許多多的豪華旗艦產品,優秀的過濾和吸附效果相當於給汽車戴上了口罩,反而是那些蹭空氣質量的品牌搭載的不過是PM2.5濾芯,這種濾芯第三方品牌隨處可見。
試駕的蔚來ES6有香薰系統,但沒有補充香薰用料,所以沒辦法在車里體會到大草原的味道。
對車內空氣質量,其實現在許多車企都避重就輕,從來只談空調濾芯,要知道這種配件,消費者自己到處都可以買到,本就不是核心競爭力。車企不希望提及的是VOC揮發。
不管大眾、豐田,還是當下的奧迪、寶馬等豪華品牌,在皮質的選擇上通常都比較保守,因此寶馬3系入門版的皮質都稱不上是「皮」,倒可以稱之為「革」,這種級別的產品受限於價格無法選用更高級的皮質,因此人工合成的材料往往會有VOC氣味的揮發,這是車內污染的主要來源。
過去,寶馬、奧迪一系列的「惡臭」事件主要來源於此。
特斯拉也沒有採用比較高檔的皮質,起初特斯拉Model S推出時由於自身電池、超級充電樁和主要硬體配置(特斯拉是銷售全套硬體,但通過軟體鎖住性能,形成高中低配做法)的成本過高,在內飾材質和做工上存在不少問題,這也是最初Model S被批同樣百萬,豪華精緻程度不如同級賓士的原因。
特斯拉當時認為,豪華程度是可以後期通過堆料逐步追趕的,但在Model 3這種車型上,豪華屬性顯然不是關注的重點。
特斯拉進入中國後,蔚來汽車內飾供應商常熟汽飾與特斯拉洽談合作,同時常熟汽飾也為國內傳統豪華品牌奧迪等供應內飾,從該公司年報以及材料等級上可以看出,蔚來ES6的內飾用料在一眾豪華品牌里是最高級的。
蔚來ES6採用了大量真皮,但消除了真皮散發的氣味,也就是說保證了質感,同時削減了排放。因此進入蔚來ES6車內後,並沒有怪異氣味,反而是清新自然的空氣,這一點上蔚來ES6和沃爾沃的表現應該是最優秀的。
但蔚來ES6的空氣質量也是被許多媒體忽略的地方。
自動駕駛 NIO Pilot
你無須對NIO Pilot的技術實力抱有懷疑,實際上作為中國電動汽車裡面率先將自動駕駛當做亮點的車企,雖然各有高低,但也是基於一個很高的基礎,比如大家都考進了清北,但還是會排名一樣。
只是中國現行的政策和自動駕駛技術發展之間產生了一種不可調和的矛盾,也就導致現行的所謂Pilot都是一種尷尬的存在,僅作為高階的ACC自適應巡航,Nio Pilot也不例外。
政府要求在道路上開啟自動駕駛時,雙手不得離開方向盤,但其實大多數車主在使用這套系統時並不這么想,車主想放鬆雙腳之外,不需要再端坐在座椅上,而是可以解放雙手,換一種更舒服的坐姿,眼睛可以繼續專注在路上。
蔚來ES6也是這種問題,整體運作良好,駕駛者輕搭方向盤之外還需要稍微用點力,方便系統感知到雙手沒有離開,結果就是駕駛者以一種正常駕駛時的狀態「自動駕駛」著。
這是多麼尷尬的一件事兒。
從L2直接跳到L4是十分有必要的,人們不需要這種模糊的地帶,這種混亂的地帶,政府要求人的控制權高於汽車,而有些激進的汽車則要求車的控制權高於人類,因此產生的一些混亂,結果就是政府從法規上限制了人的控制權一定要高於汽車。
特斯拉是車權大於人權的代表,當你開啟自動駕駛時,稍微你一用力,它立馬就撂挑子不幹了,大意思是「你開吧,老娘不開了」。
Nio Pilot理論上也是可以實現打轉向燈並線的功能,但從邏輯上實在無法解釋駕駛者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除了最初要測試車輛功能新奇之外,車主可能會打了轉向燈後等待車輛完成並線,但大多時候駕駛者是無法忍受汽車如此謹慎的做法。
通常人類駕駛汽車,講求「膽大心細」,也就是當人類看到前面有超車的可能會先加速,迅速完成並線,然後繼續維持巡航。如果配備了主動巡航的車輛操作方法是,人類先接管車輛完成加速後,重新激活巡航功能。人類要求並線過程要快速,快意味著乾脆、安全。
汽車無法執行人類的這套邏輯,首先車輛速度的快速變化容易引起人類的不安,其次自動駕駛不希望負擔過多的責任,因此它在並線前不斷監測左右車輛狀況,確保安全後才進行並線。這種「膽小心細」的做法太過理想化,面對加塞時會出現邏輯混亂。
有時市區駕駛,駕駛者右腳還在油門上,前方狀況駕駛者認為可控,但Nio Pilot認為有發生碰撞的可能,會產生突然制動——以最強的制動力,反而引發慌亂。
所以,車輛配備自動並線和自動泊車這么久以來,幾乎沒有哪個好事的車主願意頻繁使用這些功能,有自動泊車的那個時間,駕駛者已經可以完成三四次了。
這是L2或者L3自動駕駛所有的尷尬,在人控制權和車控制權不斷游盪還沒有明確結論的一個地帶,結果就是駕駛者依然要用駕駛的姿態享受自動駕駛。
什麼時候車主才能忍受車輛這么謹慎的操作?謹慎的並線、謹慎的泊車,只有當駕駛者完全退出了車輛控管,只享受從一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的舒服、愜意時,車主就可以容忍這些變化,但這些變化在「不得松開方向盤」規則之下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一點都不自動。
蔚來ES6的駕駛
整個駕駛中,蔚來ES6的360°全景影像是特別出戲的一個配置,應該說所有的360°全景影像都存在這種問題。
360°最大的難點是畸變,所謂畸變就是現實影像無法成比例的輸出到屏幕上,因此導致車主無法憑此判斷准確的周邊信息和距離。當然360°前景十分廣闊,只是未來可能需要全身更多攝像頭,比如6顆,進行有效的信息合成。
反正現在蔚來ES6的360°全景影像不能讓人滿意,大多數此類產品都不能讓人滿意。
在提及蔚來ES6駕駛時不得不再次強調,此次體驗的蔚來ES6固件版本為2.5.0,電池為84度電,與此後的2.6.1駕駛感受有差距。2.6.1版本針對底盤進行了升級,駕駛質感提升不少。
蔚來ES6這部車最大的問題是它本身很大,整個懸架和轉向的設定上讓它感覺也很大。這種大,帶來了市區駕駛的不便,比如即便是我這種駕駛過不同類型車輛的駕駛者也不敢輕易並線,尤其是下雨視線模糊時。
一句話解釋感受,從蔚來ES6上下來,鑽進君威GS里,我感覺得到了解放。
蔚來ES6的定位並不是年輕激動的,雖然它有運動模式,用雙電機打出了5秒內的加速成績。在體驗這個成績時,十分有必要確定自己擁有一顆良好的心臟,這種強大、猛烈且悄無聲息的加速會讓所有人腦袋空白產生心悸的感受。
從此之後,電動車的加速體驗項目,我打死都不會再參加了。之前,我只是不參加極端惡劣路況下的越野。
蔚來ES6的競爭對手是寶馬X3、奧迪Q5L以及賓士GLC,所以蔚來ES6整個懸架十分舒適,柔軟。軟到過濾掉路面大多數震動、顛簸,軟到像開著一艘船,可能你不會喜歡,但同類型的SUV大都是這種風格。
蔚來工程師調侃過自己對於舒適的理解,軟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即便對於裝載84度這種大容量、大質量電池的蔚來ES6(總重量已經達到了2.8噸)來說,藉助智能懸架還是將蔚來ES6調教到晃晃悠悠,十分舒適,也因此導致整體感不強。
可,舒適並不是一味的軟。
蔚來ES6工程師好歹開了竅,終於在全新ES8調出了一套更加均衡、高級的底盤,最終推送最新固件到ES6上。
這是ES6比較高級的地方,駕駛者如果不感冒這套駕駛風格,可以直接到論壇反饋,工程師就可以通過OTA的方式推送全新的軟體包,從而改變整台車的駕駛風格。一個固件版本和另一個之間,可能是兩台完全不同的車。
能耗和經濟賬
電池和續航里程在某個區間中存在正相關關系,即電池容量的增加可以帶來更長的續航里程,但同時隨著電池容量的增加,重量也在增加,隨著重量對續航里程的影響逐漸增大,電池容量的增加對續航里程的影響越來越小。
如果一台車裝75千瓦電池可以跑469公里,裝150千瓦電池,只能跑不到700公里,225千瓦電池只能跑800公里,所以電池容量和續航里程是有一個上限的,而按照這個比例計算下去,車企傾向選擇性價比較高的一個數值,所以電池在未來的時間內容量還會繼續增加。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降低電池重量,提高能量密度。
蔚來ES6有兩個版本電池,84度電和70度電,如果按照NEDC演算法,這個電池可以擁有很高的續航里程,達到610公里,但NEDC的工況是特別理想的,日常駕駛幾乎很難達到。蔚來ES6有自己的一套演算法,在官網計算之後得到廣東夏天30℃的天氣,84度電可以行使453公里。
如果按照這個模式計算,蔚來ES6的能耗大概在18左右,我在駕駛蔚來ES6時,激烈駕駛和正常駕駛,能耗一般控制在20~23之間,所以400公里以上的續航里程是可以保證的。
在電動車這件事兒上,有許多有趣的現象,比如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後悔購買新能源汽車?」,答案是一水兒的「後悔,後悔沒早點買」,純電動車主的邏輯徹底打破了抵制純電動人群的邏輯。
而我也是在徹底體驗過蔚來ES6之後,打算入坑純電動汽車的。
如果單純從成本上計算,在官方質保的時間內,純電動汽車8年16萬公里內是可以省出一台同價位燃油車費用的。
這主要包括了電池使用成本、夜間充電成本,即便是蔚來ES6這種84度電版本,每周行使600公里,一月需要充電6次,充電總成本只需要151.2元人民幣(夜間電費0.3元/度)。幾乎不需要保養,仍以500元/年計算,其餘支出成本與傳統燃油車類似,則蔚來ES6總支出成本8年只需要18592元。
如果是傳統燃油車,賓士GLC為例,百公里10L油耗,95#油價6元計算,與蔚來ES6同樣的里程計算,一個月同樣加油6次,加油總成本需要2160元,保養一年兩次,每次1000元,則賓士總支出成本8年需要223,360元。
蔚來ES6和賓士GLC總成本相差20萬之多。
有許多消費者提出質疑:更換電池成本。實際上發動機使用性能同樣會衰老,自用車開始,發動機隨時間油耗、動力、噪音和質量問題逐漸增加,8年之後發動機已經出現各種問題,但用戶並未要求計算更換發動機費用。純電動車對電池的要求是8年16萬公里,如果是網約車則為50萬公里,能量衰減需要控制在20%~30%之間,超出此范圍則需要質保更換。
也就是說8年之後的電池用電量依然可以保持在75%左右,還是可以正常行駛400公里左右(官方續航500+的純電動車),實在沒有更換電池的必要。
在這一步,蔚來ES6成為BUG一樣的存在,蔚來擁有換電服務,因此電池是不斷流通循環的,可以說蔚來ES6從根本上徹底擺脫了電池衰減的這個問題,直至車輛生命終結,這台車依然可以發揮最初的性能。
這就是電動機和發動機的區別,電動機性能和排放幾乎沒有衰減,從一開始到生命周期結束,用的越久,省的越多,而發動機一旦達到某個年限,則會開始集中爆發質量問題。
不過,電動車的優勢只適合那些家中有充電樁的用戶,有樁和無樁截然不同的兩種用車體驗。
至於配套設施的利用,大多數抵制純電動的消費者並沒有實際體驗過,實際上我們進行過單日長達400公里的長途行駛,高速充電樁可以滿足使用,半小時可以達到80%的電量對目前的快充來說並不是一個很難的事情。
除了單獨的成本計算之外,純電動汽車,至少蔚來ES6帶來了許多傳統燃油車無法比擬的優勢,比如地台純平,擁有比傳統車更大的空間,也可以爆發出4.7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動力平順,安靜。
這要是在傳統車領域,從一台卡羅拉升級到凱美瑞再升級到雷克薩斯,為了提升所謂動力、靜謐性和豪華感,需要支付的溢價則要多得多,這些都可以稱為純電動汽車的隱性優勢。
純電動車是真的省錢,只是當下更適合擁有車位、擁有充電樁的人群,但以五年的發展對抗傳統燃油車100年配套的發展,這種成就是舉世矚目的,下一個十年,或許是新能源汽車向傳統燃油車發起挑戰的一個年代。
從蔚來ES6,我們看到了很多,也看到了蔚來汽車需要解決的問題,總結下來大概分為:用實際產品表現打消普通消費者對純電動車的顧慮,和用品牌服務和技術打消中國汽車品牌無法高端化的魔咒。
從蔚來ES6,我們看到的不止是蔚來。
作者| 默默
圖 | 網路、雅斯頓實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未來純電動汽車會有哪些技術提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怎麼查車什麼時候提車 瀏覽:180
賓士glc油表閃爍還能跑多久 瀏覽:581
汽車車門框條蹭花了怎麼辦 瀏覽:638
賓士ml400機蓋怎麼開 瀏覽:734
奧迪bo音響是什麼檔次 瀏覽:690
賓士排水系統為什麼會積水 瀏覽:149
賓士門哪裡排水 瀏覽:221
寶馬三清什麼時候做 瀏覽:76
奧迪下擺臂是什麼品牌 瀏覽:348
賓士唯雅諾風扇怎麼拆 瀏覽:147
工業滑升門注意哪些 瀏覽:202
奧迪的機油格標尺在哪裡 瀏覽:944
寶馬x3防盜報警器在哪裡 瀏覽:89
汽車如何啟動時底盤升降 瀏覽:279
汽車雜物箱在哪裡 瀏覽:556
工業用什麼牌子的機油好 瀏覽:923
cl200賓士落地多少錢 瀏覽:252
汽車配件編碼怎麼記 瀏覽:135
工業用燈安裝怎麼收錢 瀏覽:829
福建汽車在哪裡有 瀏覽: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