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打開奧迪q7前機蓋
打開發動機蓋是非常簡單的,只需要拉動一下駕駛室內的拉手,然後下車撥動一下發動機蓋上的保險裝置,這樣就能將發動機蓋打開。大部分車子的發動機蓋鎖上都有一個保險裝置,這個裝置是為了防止行駛途中駕駛員誤操作拉動了駕駛室內的拉手。拉動駕駛室內的拉手後,發動機蓋只能開一個縫,此時發動機蓋也是無法打開的,只有將手伸進縫中撥動一下保險裝置,才能將發動機蓋打開。有些車的操作方式不同,例如部分寶馬車型。部分寶馬旗下的車型直接連續拉動兩次駕駛室內的拉手就能將發動機蓋打開,這樣做的好處是車主們不用再下車彎腰將手伸進縫中摸索半天才能打開發動機蓋了,連續拉動兩次也能避免誤操作。如果車友們的發動機蓋打不開了,那可能是發動機蓋鎖壞了,還可能是發動機蓋鎖拉線鬆了,此時要立即開到修理廠或4s店維修。一般在更換機油或添加玻璃水時,才需要打開發動機蓋
汽車前機頂蓋怎麼打開,汽車引擎蓋引擎蓋就是汽車發動機蓋(又稱發動機罩)是最醒目的車身構件,是買車者經常要察看的部件之一。發動機蓋的在結構上一般由發動機蓋隔熱/隔音棉、發動機蓋卡扣、發動機蓋支撐桿等部件組成。
引擎蓋的開啟方式
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車子引擎蓋開關都在駕駛員側下護板處,那裡有個拉手一樣的東西,只需要輕輕一拉,引擎蓋就會響一下,然後再到引擎蓋處找到一個伸出來的開關即可打開引擎蓋了,值得注意的是寶馬車系部分車子引擎蓋在駕駛員側處的拉手需要拉兩下才能打開。
除此之外的引擎蓋開關就在引擎蓋上,打開福特的標志,裡面就是一個鑰匙孔,用機械鑰匙向右扭一下,然後機蓋會翹開一點,然後再向左扭一下,機蓋就打開了,這個車是比較特殊的,打開時候需要注意。
發動機蓋開啟時一般是向後翻轉,也有小部分是向前翻轉。向後翻轉的發動機蓋打開至預定角度,不應與前檔風玻璃接觸,應有一個約為10毫米的最小間距。為防止在行駛由於振動自行開啟,發動機蓋前端要有保險鎖鉤鎖止裝置,鎖止裝置開關設置在車廂儀錶板下面,當車門鎖住時發動機蓋也應同時鎖住。
注意:謹防被溢出高溫冷卻液燙傷!
①若看見蒸汽或冷卻液溢出發動機艙,切勿試圖繼續打開發動機艙蓋。待無蒸汽、煙霧或冷卻液溢出時再打開
②在發動機艙內作業前請務必遵守相關安全警告說明
B. 寶馬冷卻液水壺怎麼打開
1.開啟車輛前發動機機頂蓋。
2.確保發動機沒指碰啟動,不在熱機狀態下,找到冷卻液水壺。
3.一般有加註冷卻液的口有兩種:一種是在水箱口加註,一種是在儲液罐中唯兆談加註。
4.水箱口加註冷卻液:用條毛巾捂到水箱加註口處,一邊用力按下水箱蓋,一邊逆時針擰水箱蓋,擰到缺口處,慢慢松開,水箱猜搜蓋會彈出,...
5.儲液罐加註,一般就是逆時針擰儲液罐蓋,有的是直接拔出。 END
C. 第五代eDrive首發 寶馬iX3有何過人之處
作為豪華品牌當中的電動先行者,寶馬從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上就已經提供了電動引導車輛。而從2008年發布i3和i8兩款新能源車開始,寶馬又將電動汽車邁入了現代化的時代。時至今日,寶馬已經累計售出了超過50萬輛的各種新能源汽車。在豪華品牌當中,寶馬算得上電動汽車領域的先驅者,並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就在不久前,寶馬發布了一款全新純電車型iX3,這輛搭載了寶馬第五代電驅系統的中級SUV,實現了性能、成本以及穩定性多種因素的兼顧,稱得上寶馬新能源領域的集大成之作。
電動車的續航能力,始終都是消費者們最關心的重點。為了讓車能跑得更遠,除了繼續加大電池容量之外,如何能夠更高效的利用能量,減少能量損耗也是工程師們需要關注的核心。寶馬iX3上所搭載的第五代電驅系統,配合低風阻車身和高效率空調的多種節能技術融合,使得iX3實現了較低的綜合電耗水平,也讓車輛續航達到了500km大關,同時還能很好的控制車輛成本和價格,這無疑是寶馬工程學成熟的表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哈弗H6車怎麼樣值得買嗎
哈弗有款神車H6,說家喻戶曉不至於,但只要對車市有點關注那麼就一定知道哈弗H6,這款車以全新的設計、全新的安全、全新動力以及全新科技四個維度打造的全新哈弗H6,無論是質量、操控還是性價比都有著絕對優勢。
全新H6採用第九代博世ESP車身穩定系統,包含ABS防抱死、EBD制動力分配、BA剎車輔助、TCS牽引力控制、ESP車身穩定控制等能夠代替駕駛員完成很多不可能完成的動作,讓車更加易於控制,絕對是車輛主動安全的終極設備。全新H6採用通風盤式剎車相對於普通盤式剎車能夠更好的減少熱衰退,讓整車擁有更好的剎車性能,配合235大腳輪胎讓剎車距離減低到39米以內,這個數據可以說是最優秀的一列,可以避免很多意外的發生。
E. 寶馬M3好在哪,求高手解釋啊
寶馬M3的特點在於對追求純粹性能競技的車迷而言,新一代的M3似乎過於好開、過份的寬容。駕駛似乎不必在乎駕控的精準,不必在乎換檔控制的精準,精密的電子系統與寬闊的動力輸入,過去那種以點為目標的駕駛追求消失了,必須要苦練再三才能完全掌握的特性似乎消失。 但是輔助系統全關的M3,讓我們了解,新M3的寬容,是在於實力的全面提升。以420匹動力為基準打造的全新M3,在不需要全力施為的環境之下,自然更顯得游刃有餘。但是當車手把速度提升到M3所認可的標准時,M3銳利的反應,才會全面浮現。 M3的承壓件和承重件均為鋼制結構,車身外觀件則分別由鋁金屬(發動機蓋),人造有機材料(翼子板)和碳素纖維板(頂蓋)製成;Corvette的車身構造也不簡單,作為主要承壓結構件的車身底板由鋼材輔以特殊纖維材料製成,儀錶板結構支架為鋁合金件,而車身外覆蓋件則均為人造有機材料。 M3的操作處處體現出了實用至上原則,邏輯也很清晰,即使路面很顛簸時你感覺不出M3是一個為了追求運動性能而作了很多調整的跑車:M3的底盤特性可以自由切換,能夠在偏向舒適與偏向運動之間作調整。 寶馬M3的V 8發動機高轉速表現非常突出,最大轉速能夠達到每分鍾8300轉,這就是M3的一切動力來源,M3的變速器與發動機之間的配合堪稱天衣無縫,無論掛在什麼檔位上,變速器都能充分釋放發動機的深層力量;M3的發動機有著良好的油門靈敏度,腳趾的一個輕微動作都能立即轉化成瘋狂提速:從擺脫靜止到100km/h寶馬M3隻需要4.8秒的時間,在15.7秒之後M3就能夠沖破200 km/h大關;M3的最高車速被電子限速限制在了250km/h的水平上。M3的轉向系統指向精準,駕馭起來很輕松,這一點在做繞樁測試的時候表現非常突出,它的最快繞樁速度達到了7 O.4 km/h。 寶馬M3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同樣達到了309kW,該發動機在很多技術細節上都與M5的V10保持了一致性。該發動機的缸體很淺,在設計上十分注重高轉速時的表現,裡面集成了很多寶馬的先進技術,例如高效的空氣配送,完全可變正時調節(Doppel Vanos);單個氣門的運動由步進電機控制,這種設計很好地改善了發動機的油門靈敏度。與R8的乾式油底殼潤滑系統相比,M3採用了普通潤滑系統,由兩個油泵驅動,也安全能夠滿足潤滑需求。 但是寶馬M3最大的缺憾就是油耗較高,因為採用了V8發動機,強勁的動力所付出的代價就是較高的油耗,而且目前寶馬M3採用的是手動擋,對於初習駕駛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難點。想駕馭這頭動力野獸,是需要相當的實力和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