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纏論中的背馳如何計算
大概的判斷可以按照 一個是MACD面積不及前一,一個是MACD黃白線不及前一,滿足一即可判斷為背馳。
具體可以看看博文說的。
㈡ 纏論中,通過MACD紅綠柱面積看看中樞進入段和離開段是否背馳時,紅綠柱面積是怎麼算的
前提是你先確定對比的范圍才能計算macd的面積,再有macd背馳是以macd指標為準的,你用已經畫好的高低點去對比macd那也沒法對比啊。
是macd背馳應該以macd指標為准啊,例如下圖的macd背馳指標在發生底背馳與頂背馳的效果。所計算的macd面積數值都標注zaimacd指標上了。並且在主圖上也標出了macd的走勢,還有所對應的高低點。
㈢ 怎樣識別各種型號的賓士汽車
關於如何識別賓士汽車的型號,其實一般記住車型字母大概代表的意思就行了,時間長了後不用記這個也清楚了。
賓士汽車
賓士汽車,德國汽車品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高檔汽車品牌之一,其完美的技術水平、過硬的質量標准、推陳出新的創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經典轎跑車款式令人稱道。
賓士三叉星已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車及品牌標志之一。2016年10月,賓士排2016年全球100大最有價值品牌第9名。
總述
我認為奔弛汽車雖然價格昂貴費油但駕駛舒適內部設施豪華而且質量超級好,安全可靠。買汽車,在金錢充足的情況下,奔弛汽車是不錯的選擇。
㈣ 纏論的背馳到底怎麼看
我自己畫的圖,希望對你有幫助。
㈤ 纏論中背馳應該怎麼看
在BCD有三段重合的情況下,BCD已構成中樞,那麼A前邊的中樞如果與Bcd不重合則構成趨勢。那麼E和A比則為趨勢背馳。
如果A前中樞與BCD中樞有重合,則構成盤整走勢,此時E和C比較可以判斷盤整背馳。
㈥ 請問怎麼判斷纏論中樞出現後是否走背馳段
只有出現該中樞的三買之後才能說是否進入背馳段。其實中樞形成之後可以按中樞震盪用次級別操作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每次到中樞上沿附近或者同時次級別出現盤背都可以先出來,然後中樞下沿或次級別向下盤背買回,直到出現三買或三賣,先出現三買買入等背馳,出現三賣,等更大級別出現買點再買入。
看你提出的問題說明你還未深入纏論,所以提醒一下,一定要先定好自己的操作級別,比如1000萬以下的可以用30F級別,用5F作為次級別,千萬別用1F作為操作級別,線段為次級別。貪婪是什麼?就是想抓住能看得到的每一個微小的波動!
㈦ 纏論判斷背馳最准確的方法
一般來說,背馳是圖形的客觀自見,買賣是主觀的行為,這里的角色呼喚,是高級的哲學程序。纏論的背馳形式有三種:趨勢背,盤整背,盤背,而判斷方法我學到了三種,這三種方法可互相佐證,同時運用。
第一種:結構判斷,就是區間套。這是纏論精準性的技術保證。區間套這個套,美輪美奐,誰用誰知道。
第二種:MACD判斷。輔助性的,准確率高,90%。MACD判斷背馳可以忽略級別,直接圖形。結構判斷卻是一定要考慮級別的,這點有很大的不同。至於選擇哪個周期的MACD,以清晰為准則。5F看不清30,30F看不清60,總有一款適合你。
第三種:離開段的物理長度的絕對值,這是校長的獨門。優點是簡到極致,一學就會。缺點是精度不足,實戰中還要重復前面兩個操作。詳細說下這三種判斷的方法吧,拋磚引玉,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拓展資料】
背馳指股價與成交量發生背離情況,多數情況下,股價的上漲往往伴隨成交量的遞增。而如果股價上漲,量能萎縮,這就是一種價量背馳現象。
對於背馳與盤整背馳,前者是有著最基礎意義的,而後者,只是利用前者相應的力度分析方法進行的一個推廣用法,主要用在與走勢中樞震盪相關的力度比較中。
注意,a+B+c中,a和c的盤整背馳,其實都可以看成是B的走勢中樞震盪,雖然a存在時,B還沒出現,但也不妨這樣看。
一個背馳後,無論是盤整背馳還是真正的背馳,理論只能保證其回拉原來的走勢中樞,這是正確的思維方式。
那麼,回拉之後如何,這涉及預測。正確的思維是,把回拉後出現的情況進行完全的分類,根據每種分類對應的後果,決定你自己的對策。
㈧ 關於纏論背馳的情況。
按向下的趨勢來看,趨勢背馳可以看作是最後一個中樞的震盪,所以趨勢背馳後,最少也會反彈到最後一個中樞,然後就是纏說的三種情況了。第一種:反彈到最後一個中樞後就結束反彈的,就是擴展了最後一個中樞的級別。第二種和第三種:出現同級別的上漲後結束,就是出現了更大級別的盤整;出現更大級別的上漲,就是出現了更大級別的反趨勢。
我猜你的意思可能是即使出現了趨勢背馳,也可能回到原中樞,這時候並沒有破壞原來的中樞,然後再一次出現趨勢背馳。
為了方便回答,我畫了一幅簡單的圖,比較粗,請你湊合著看看。
其實你錯在了再一次出現趨勢背馳這里,按向下的趨勢來看,因為回到中樞後,向上離開中樞(圖中紅線),就不能再一次構成「趨勢背馳」;所以我們只看回到中樞後向下離開中樞,出現「趨勢背馳的情況」(圖中綠線)。
假設這個趨勢是5分鍾級別的,當出現綠線這種情況後,已經形成了纏說的第一種情況,最後一個中樞的級別擴展,這時候最後一個中樞已經變成了一個級別擴展的中樞,這個中樞必定是5分鍾以上的。而倒數第二個中樞仍然是5分鍾的,你是不能拿兩個不同級別的中樞去比較,從而判斷趨勢背馳的。因為趨勢背馳的判斷,必須在同級別的中樞間進行。
個人水平有限,純屬瞎掰。如有不當還請你指出。
㈨ 請纏論高手簡單解張圖!
6點之前的那個次高點就是短線轉折點,誰告訴你沒創新高就沒有盤整背馳之說的?纏師在某課里不是清楚地說過么,連新高都不創就說明多頭更弱,連比較MACD的力度的必要都沒有。
何況如果每次都新高才有背馳或盤整背馳,那纏論第二賣點怎麼出來的?學糊塗了么?即使只看下面的MACD指標也知道那裡該短線做空了,至少會有3-4那樣級別的調整。
要說纏論的精髓,相同級別的走勢完全分類和不同級別之間的遞歸關系應該是最核心的了。
其實,如果你應用傳統經典理論很久就會發現,所有的經典理論中的結論在概率面前都是笑話,而纏論卻可以為任何走勢類型提供確定性。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纏論中的走勢必完美,能夠明確的告訴你,任意一個走勢類型,比如只含有一個中樞的盤整,必然在中樞形成後創出新低或新高。這樣的確定性還有很多,走勢類型的背馳發生後,必然會出現反向運動,在一定的級別上就會出現足夠的交易空間,盈利就有了保證。這樣的確定性,沒有任何一種經典理論可以提供。
還有不同級別走勢間的遞歸和逐級推進,可以幫助我在大級別出現交易信號的時候,更精確的確定買賣點,而且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可以越來越精確。舉個我自己的例子,上海天膠,我的止損和收益比一般可以到1:10左右,而成功率方面,我的最高紀錄是54個交易日沒有觸發過止損。
從更大的角度來講,纏論不僅僅是教我如何做交易,而是讓我學會以交易的視角來觀察自身,理解社會運行。
㈩ 有關纏論有關背馳,看5分鍾級別是背馳的,但從一分鍾把這5分鍾級別放大看,是不背馳的,為什麼
以5分鍾的一個標准為列子:a+A+b+B+c是一個向下的趨勢,那麼A,B兩個就是5分鍾的中樞,而且沒有任何的重合。用MACD對比c和b的力度,當c的力度小於b時,就可以知道C已進入背馳段了,要精確的定位c段的結束點,就要用區間套的方法對c段向下1分鍾相應的走勢分析。如果1分鍾也背馳了,那麼就這是C段的結束點。
而你說的5分鍾背馳了,而1分鍾沒有背馳,那麼你可以等1分鍾背馳後再看,當然你以5分鍾操作級別的,那也可以不用區間套的方法,真接感覺MACD的柱子力度變小的時候買入,這樣雖然不能像用區間套那樣精確,但收益是一定的。因為背馳後必然會回到中樞B中。主要就是必需分清楚真正的背馳,而且力度與那段相比不能弄錯。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5分鍾背馳了,而1分鍾沒有背,1分鍾向下繼續下跌,這樣也可以使1分鍾的廷生而破壞了5分鍾的背馳,便5分鍾變成a+A+b+B+c+C,三個中樞的下跌,這是完全可以的。
還有個人的經驗就是。你以5分鍾定為自己的操作級別的,就像上面出來背馳了,然後用區間套向1分鍾也找到了背馳,然後你可以等到1分鍾的背馳發生反轉後,回到1分鍾最後中樞然後下來的第二買點進入,或真接等第三買點進入。這樣的好處是,剛開始找背馳都沒多大信心,或技術不好沒找准,這樣等到1分鍾真的背馳發生後再進入是比較安全的,如果你發現1分鍾的背馳後向上一段沒有回到中樞內,那說明你1分鍾的背馳找錯了,因為向下肯定還有一個1分中樞要形成。那你就不會操作而減少損失了。
還有就是,背馳的方法肯定只有一種,你只要看纏師對背馳的定義多麼嚴格就知道了。當然其中的MACD,是可以用其他像,布林通道,成交量(陰陽柱)這類的替代。而關於形態學方面的只有一種方法。樓主仔細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