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流芳一世的經典車型
第一款:奧迪100。德系豪華車的代表車型,填補了90年代初中國市場嚴重缺乏高檔車的空白,憑借其良好的品牌效應與中庸的外形,一面世就被各地的政府部門搶購,在各大城中的「官車」佔有率極高,並延續至今。
『貳』 所有奧迪的車輛型號
1.奧迪 e-tron、奧迪A3 Sportback 2020年型、奧迪A3 Limousine 2020年型、奧迪A3 Cabriolet、全新奧迪RS 3 Limousine、奧迪S3 Limousine;
2.全新奧迪A4L、全新奧迪A4 allroad quattro、全新奧迪RS 4 Avant、全新奧迪S4 Limousine、奧迪A4 Avant先鋒派;
3.全新奧迪A5 Sportback、全新奧迪A5 Coupe、全新奧迪A5 Cabriolet、全新奧迪S5 Sportback、全新奧迪S5 Coupe、全新奧迪S5 Cabriolet、奧迪RS 5 Sportback、全新奧迪RS 5 Coupe;
4.奧迪A6L 2020年型、全新奧迪A6 Avant先鋒派、全新奧迪A6 allroad 探索家、奧迪S6、奧迪RS 6 Avant、全新奧迪A6L TFSI e;
5.全新奧迪A7 Sportback、全新奧迪A8L 19年型Plus版;
6.奧迪Q2L 2020年型、奧迪Q2L e-tron、奧迪Q3 2020年型、全新奧迪Q5L、奧迪SQ5、全新奧迪Q7、奧迪Q7 55 e-tron、奧迪Q8;
7.全新奧迪TT Coupe、全新奧迪TT Roadster、全新奧迪TTS Coupe、全新奧迪TTS Roadster、全新奧迪TT RS Coupe、奧迪R8 V10 Coupe Performance、奧迪R8 V10 Spyder
(2)1987年奧迪車型有哪些擴展閱讀:
奧迪(Audi)是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子公司奧迪汽車公司旗下的豪華汽車品牌,作為高技術水平、質量標准、創新能力、以及經典車型款式的代表,奧迪是汽車品牌之一。公司總部設在德國的英戈爾施塔特,並在中國等許多國家有分公司。
奧迪是著名的汽車開發商和製造商,其標志為四個圓環相扣。現為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子公司,總部設在德國的英戈爾施塔特,主要車型有A1、A3、A4、A5、A6、A7、A8、Q1、Q2、Q3、Q5、Q7、Q8 、TT、R8以及S、RS性能系列等。
『叄』 奧迪系列車型有哪些
一、概念車(Concept) RSQ Concept:《我機器人》電影使用 Roadjet Concept:可能是下一代A3原型車 Shooting Brake Concept:可能是下一代TT原型車 Q7 Hybrid Concept:是Q7混合動力原型車 Allroad Quattro Concept:是A6 Allroad Quattro, A6 Avant原型車 Pikes Peake Quattro Concept:是Q7原型車 Nuvolari Concept:是A4原型車 Le Mans Quattro Concept:是R8原型車 Avantissimo Concept:一點Allroad Quattro的影子 Steppenwolf Concept:一點TT的影子二、轎車(Sedan) A4:2.0TFSI;3.0TDI;3.2FSI(已國產) S4:4.2FSI RS4:4.2 FSI A6:3.0 TDI;3.2FSI;4.2FSI A6L:2.0T FSI;2.4,3.0FSI;3.2FSI;4.2FSI(已國產) S6:5.2 FSI A8:3.0,3.2 FSI;4.2FSI;4.2 TDI,6.0 A8L:3.0,4.2FSI;4.2 TDI,6.0(已進口) S8:5.2 FSI三、多功能車/旅行車/越野車(MPV/Avant/SUV) A3:2.0T;2.0 TDI;3.2FSI A4 Avant:2.0T;3.0 TDI;3.2FSI S4 Avant:4.2FSI RS4 Avant:4.2 FSI A6 Avant:3.0 TDI;3.2FSI ;4.2FSI S6 Avant:5.2 FSI A6 Allroad Quattro:3.2 TDI;3.2 FSI;4.2 TDI;4.2 FSI Q7:3.0 TDI;4.2 FSI(已進口) 四、轎跑車/敞蓬車(Coupe/Roadster/Cabriolet) TT Coupe:1.8T;3.2FSI TT Roadster: 1.8T;3.2FSI(已進口) A4 Cabriolet: 2.0TFSI;3.0 TDI;3.2FSI S4 Cabriolet:4.2FSI RS4 Cabriolet: 4.2 FSI R8:4.2FSI;5.2V10FSI(即將裝備)2、按車型首字母分一、(A)是奧迪轎車的型號 奧迪轎車和MPV的型號是用公司英文(Audi)的第一個字母(A)打頭,數字越大表示價格越高: (A2)系列是小型旅行車;(A3)(A3 3-Door)系列是小型旅行車; (A4)系列是運動轎車; (A4 Avant)系列是中型旅行車; (A4 Cabriolet)系列是敞蓬車; (A6)(A6L)系列是公務轎車; (A6 Avant)系列是大型旅行車; (A6 Allroad Quattro)系列是全地形旅行車; (A8)(A8L)系列是大型公務轎車。二、(S)打頭的運動車:(S3)(S4)(S4 Avant)(S4 Cabriolet)(S6)(S6 Avant)(S8)運動車; (RS)打頭的高性能運動車:(RS4)(RS4 Avant)(RS4 Cabriolet)(RS6)(RS6 Avant)(RS6 Plus)高性能運動車; (Q)打頭的越野車:(Q7)越野車; (TT)打頭的跑車:(TT Coupe)(TT Roadster)跑車;(R)打頭的GT跑車:(R8(Le Mans概念車的量產跑車))(R8)(R10)GT跑車。附錄:代表引擎的數字和字母: 2.0 TDI;2.0T;4.2FSI;3.0 TDI;3.2 FSI;3.6 TDI;4.2 TDI;4.2 FSI;5.2 FSI;W12 TDI是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 FSI是缸內直噴汽油發動機 T是渦輪增壓 W12代表12汽缸以W型排列
『肆』 奧迪型號有哪些
1、 奧迪A3
官方指導價 : 18.86-26.85萬
級別 : 緊湊型轎車
奧迪A3是一款緊湊型轎車,同時也是奧迪的入門車型。奧迪A3有兩廂和三廂兩種車型選擇,最低只需要16萬多就能入門。低廉的價格,高端的品牌,奧迪A3確實能斬獲不少年輕消費者。而且奧迪A3的造型緊湊而有力量,不過內飾的設計就比較平淡,空間表現一般般,作為代步車會更加合適。
『伍』 奧迪都有哪些車型
1、奧迪A1系列
這個系列的車價位在20W左右,最高的車速能夠到達204千米每小時。這個系列車的車型是奧迪品牌最迷你的車型,但是這個車內部的裝飾十分精緻,能效也十分的好。一體式進氣格柵和強化的保險杠也是這個系列車的亮點所在。
2、奧迪A3系列
A3系列車的價位在18W左右,每小時最高車速可達228公里。這個系列的車配備了主動式車道保持輔助系統,可以在車輛偏離車道時發出警告並對車輛施加干預,保證車輛行駛路線正確,減小了危險系數。
3、奧迪A4L系列
這個系列車的起步價在30W左右。這個車的外觀設計很有設計感,線條較為硬朗,讓車身看起來很有動感和氣勢,最高車速可達每小時250千米。
4、奧迪A8L系列
起步價在90W左右。從價格就能看出這款車很強勢,當然它也是奧迪家族的象徵。有著獨特的線條和運動感。這個價位的車除了性能好,設計也是很美觀。
5、奧迪A5系列
奧迪A5系列車價位相對較高,在60W左右。A5Sportback開創了獨特的五門轎跑車。這款車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很靈敏的規避了危險狀況,減少事故發生幾率。
6、奧迪A6L系列
這款車價位在40W左右,這款車最高車速也是250千米每小時,具有預防式整體安全系統,能夠提高制動力還可以對司機進行緊急情況提示,能夠降低事故發生風險。
『陸』 奧迪車所有系列
奧迪主要有A1系列、A2系列、A3系列、A4系列、A5系列、A6系列、A8系列、Q7(SUV)、R系、敞篷車及運動車系列。
A系列是奧迪最主要的車型,A3、A4、A6、A8是目前最暢銷的奧迪車型,分別是A、B、C、D級轎車,競爭對手分別是寶馬1、3、5、7系和賓士B、C、E、S級。A5則是基於A4的Coupe版,A7則是基於A6的四門Coupe。
S系列是基於A系列的較高性能車型,與S-line不一樣,底盤作小的運動化改動,全系標配Quattro四驅系統,一般在A繫上市後幾個月發布。競爭車型為寶馬的135i,335i,550i等普通版頂級排量車型。
RS系列是基於A系列的頂級性能車型,底盤作較大的運動化改動,全系標配Quattro四驅系統,一般在A繫上市後2年發布。競爭車型為寶馬M3、M5等。
奧迪的品牌歷史:
奧迪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商之一。從1932年起,奧迪開始就採用四環徽標,它象徵著奧迪、小奇跡(DKW)、霍希(Horch)和漫遊者(Wanderer)合並成的汽車聯盟公司。
奧迪公司的創始人奧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是德國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也是奧迪公司的創始人。霍希畢業於薩克森州米特韋達(Mittweida)鎮的一個技術學院。
由於「霍希」的名字已被原來的公司使用,且已被注冊為商標,因此霍希將他的名字翻譯成拉丁文「Audi」(「Audi」和「Horch」的詞義同為「聽」),於是新公司有了Audi(奧迪)這個名字。也就誕生了奧迪這個品牌。
『柒』 奧迪的發展史
奧迪是著名的汽車開發商和製造商,其標志為四個圓環相扣。現為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子公司,總部設在德國的英戈爾施塔特,主要車型有A1、A3、A4、A5、A6、A7、A8、Q1、Q2、Q3、Q5、Q7、Q8、TT、R8以及S、RS性能系列等。
奧迪集團包括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奧迪匈牙利公司、quattro有限公司以及蘭博基尼汽車公司和Cosworth技術公司,奧迪巴西及奧迪塞那利塔。此外,奧迪還在中國、馬來西亞和南非等地設有生產廠。
奧迪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商之一。從1932年起,奧迪開始採用四環徽標,它象徵著奧迪與小奇跡、霍希和漫遊者合並成的汽車聯盟公司。在20世紀30年代,汽車聯盟公司涵蓋了德國汽車工業能夠提供的所有乘用車領域,從摩托車到豪華轎車。
奧迪在2008 年入選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編制的《中國購買者滿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七。
奧迪轎車的標志為四個圓環,代表著合並前的四家公司。這些公司曾經是自行車、摩托車及小客車的生產廠家。由於該公司原是由4家公司合並而成,因此每一環都是其中一個公司的象徵。
德國奧迪公司製造汽車與摩托車的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最初設在薩克森州的四家汽車公司——茨維考市的奧迪和霍希汽車公司、開姆尼--西格瑪市的漫遊者汽車公司以及zschopau市的dkw汽車公司,對當時德國汽車工業的進步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這四家汽車公司於1933年合並為汽車聯盟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汽車聯盟)。從汽車產量來說,汽車聯盟是當時德國第二大汽車製造公司,商品標志為四個連接的圓環,代表參與合並的四家汽車公司。世界上也就首次出現了四環標志。
二戰以後,汽車聯盟位於薩克森的汽車製造廠被前蘇聯佔領軍沒收並拆除。此後,該公司的很多高層人員前往巴伐利亞,並於1949年在英戈爾斯塔特建立了汽車聯盟股份有限公司,它繼承了老汽車聯盟的傳統,仍以四個連環作為標志。
汽車聯盟股份有限公司和nsu股份有限公司於1969年合並,組成奧迪—nsu汽車聯盟股份公司;1985年,該公司改名為奧迪股份公司,總部遷至英戈爾斯塔特,四環標志沿用至今。
由此可見,奧迪的歷史被二戰分成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二戰前的汽車聯盟,第二部分為二戰後的奧迪發展。
『捌』 1987年的奧迪車是多少
Audi 100、Audi 200等
『玖』 奧迪的全部車型有哪些
車型廠商指導價經銷商報價日期2.0 TFSI 標准型29.88萬 25.40萬-29.88萬 8月2日 發動機:L4 排量:2.0 馬力:180 變速箱:8擋CVT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2.0 TFSI 舒適型32.99萬 28.10萬-32.99萬 8月2日 發動機:L4 排量:2.0 馬力:180 變速箱:8擋CVT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2.0 TFSI 技術型36.18萬 32.98萬-36.18萬 8月2日 發動機:L4 排量:2.0 馬力:180 變速箱:8擋CVT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2.0 TFSI 豪華型38.86萬 34.76萬-38.86萬 8月2日 發動機:L4 排量:2.0 馬力:180 變速箱:8擋CVT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3.2 FSI quattro 旗艦型53.88萬 46.88萬-53.88萬 8月2日 發動機:V6 排量:3.2 馬力:265 變速箱:6擋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奧迪A6L車型廠商指導價經銷商報價日期2.0 TFSI 基本型34.82萬 29.60萬-34.82萬 8月2日 發動機:L4 排量:2.0 馬力:170 變速箱:6擋手動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2.0 TFSI 手動標准型37.25萬 31.67萬-37.25萬 8月2日 發動機:L4 排量:2.0 馬力:170 變速箱:6擋手動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2.0 TFSI 自動標准型39.80萬 33.83萬-39.80萬 8月2日 發動機:L4 排量:2.0 馬力:170 變速箱:7擋CVT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2.4 技術型42.45萬 36.09萬-42.45萬 8月2日 發動機:V6 排量:2.4 馬力:177 變速箱:7擋CVT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2.4 舒適型46.88萬 39.85萬-46.88萬 8月2日 發動機:V6 排量:2.4 馬力:177 變速箱:7擋CVT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2.4 豪華型52.98萬 45.04萬-52.98萬 8月2日 發動機:V6 排量:2.4 馬力:177 變速箱:7擋CVT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2.8 FSI 舒適娛樂型52.62萬 44.73萬-58.20萬 8月2日 發動機:V6 排量:2.8 馬力:220 變速箱:7擋CVT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2.8 FSI 豪華型61.82萬 52.55萬-61.82萬 8月2日 發動機:V6 排量:2.8 馬力:220 變速箱:7擋CVT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2.8 FSI quattro 豪華型65.02萬 55.27萬-65.02萬 8月2日 發動機:V6 排量:2.8 馬力:220 變速箱:6擋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3.0 TFSI quattro 豪華型69.60萬 59.16萬-69.60萬 8月2日 發動機:V6 排量:3.0 馬力:290 變速箱:6擋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進口奧迪 報價 | 圖片 | 視頻 進入官方網站 奧迪A5車型廠商指導價經銷商報價日期2.0T coupe52.50萬 44.70萬-52.50萬 8月2日 發動機:L4 排量:2.0 馬力:211 變速箱:7擋CVT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3.2 coupe64.00萬 57.00萬-64.00萬 8月2日 發動機:V6 排量:3.2 馬力:265 變速箱:7擋CVT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3.2 coupe quattro67.00萬 61.65萬-67.00萬 8月2日 發動機:V6 排量:3.2 馬力:265 變速箱:6擋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S5 coupe98.00萬 94.00萬-98.00萬 8月2日 發動機:V8 排量:4.2 馬力:354 變速箱:6擋手自一體 | 經銷商報價 | 圖片 | 參數配置 | 對比 奧迪A8L車型廠商指導價經銷商報價日期2.8 FSI 標准型85.80萬 76.70萬-85.80萬 8月2日
『拾』 一汽奧迪的一汽奧迪歷史回顧
八十年代中期,改革開放下的中國對轎車的需求急劇增加,國內轎車產量不足、產品單一的問題逐漸加劇。作為中國最早的汽車生產基地,一汽也終於得到上級指示,重新規劃轎車生產。時任一汽廠長的耿昭傑明白,中國的汽車工業不能閉門造車,要掌握中高級轎車的自主知識產權,必須引進吸收國外先進的高檔車技術,通過組裝生產,將其消化吸收,進而復興民族品牌。
本著這樣的思路,耿昭傑開始與一些國外汽車廠商接觸考察,最終選定了引進克萊斯勒的發動機。1987年引進克萊斯勒488發動機項目在人民大會堂簽字。
有了克萊斯勒的發動機,一汽本應該引進克萊斯勒車型的生產技術,一面生產克萊斯勒車型,同時著手進行技術轉化,設計新款紅旗車型。實際上一汽確實這么做了,1987年5月,一款基於道奇600車型改進的紅旗轎車已經畫在圖紙上。
幾乎就在同時,遠在德國的大眾集團也接到消息,得知一汽正在全球范圍尋求合作,生產高檔轎車。眼光敏銳的大眾公司董事長哈恩博士意識到這是奧迪進入中國發展的絕佳機會。1987年9月,兩名奧迪公司的高層代表來到長春,嘗試與一汽進行合作。二人回國向哈恩匯報後,令哈恩印象深刻。同年10月,哈恩博士在法蘭克福車展後直接動身飛往長春。
哈恩博士對當時長春的印象是荒涼,但這里良好的汽車工業根基也讓他感到興奮,雙方很快進入洽談的實質性階段。在了解了一汽購買的克萊斯勒488型發動機之後,哈恩確認該發動機源於奧迪技術,完全可以適應奧迪100轎車。
在打消了顧慮之後,耿昭傑撥通了電話,電話另一頭是正在美國與克萊斯勒談判的時任一汽總經濟師的呂福源。此時呂福源正在與克萊斯勒進行舉步維艱的談判,對方認為中方購買了克萊斯勒發動機後,必定需要再購買一條道奇600車型生產線,進而坐地起價,開出了1760萬美元的技術轉讓費。接到電話後呂福源終止了談判,只剩下還沒搞明白狀況的美國人。
一個月後,一台裝有克萊斯勒2.2升發動機的奧迪100車型出現在德國狼堡。這讓當時擔任一汽總工程師的林敢為大吃一驚。經過測試該車平均車速為每小時150-160公里,最高車速達每小時205公里,各種性能都十分良好。德國人的效率和誠意獲得了中方人員的肯定。
此時,一汽代表團成員已經傾向於與奧迪合作生產奧迪100。按照林敢為的記錄,中方技術專家的理由是:
第一,在產品上,奧迪100優於道奇600。其中,奧迪100的車身設計要比道奇600領先一代;奧迪100的外部尺寸及內部空間均較道奇600大,乘坐舒適;奧迪100在國際是頻頻獲獎,知名度高於道奇600。
第二,大眾公司提供了較好的條件,有合作的誠意。
第三,奧迪100和200可以作為系列化產品生產,奧迪100是中高檔轎車,可以作為政府官員的公務用車;奧迪200是高檔轎車可以作為中央領導用車。
此時克萊斯勒仍然堅持要收取高昂的道奇生產線轉讓費。中國人拂袖而去,經高層最後決策,一汽項目將與德國大眾合作。此時的美國人才終於明白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價,只得感嘆:我們來晚了。
雙方確定合作後,緊鑼密鼓得商定了詳細的合作計劃。雙方約定,前期一汽以許可證方式生產3萬台奧迪100車型作為「先導工程」。如果1991年雙方繼續簽訂15萬輛高爾夫轎車長期項目,奧迪方面可免收1900萬馬克的奧迪100車型技術轉讓費。一汽以1000萬馬克購買美國威斯特摩蘭大眾工廠的設備用於奧迪100車型的生產。
在耿昭傑看來,這是一筆好買賣。這相當於一汽只花了1000萬馬克引進了3萬台奧迪100車型,同時落成一個15萬輛產能的生產線。而最讓耿昭傑心動的莫過於為復興紅旗轎車培養了人才,引進了技術。
對大眾汽車來說,他們也需要完成奧迪品牌的偉大復興。從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皮耶希的推動下,奧迪在技術水平上飛速發展,一系列新產品在各種車展、賽事中嶄露頭角。短短幾年間,飽經風霜的奧迪品牌終於再一次與賓士、寶馬在同一個舞台競技。
而引進到中國生產的奧迪100車型凝聚了奧迪全部科技成果。它採用流線型設計,是世界上第一款風阻系數達到0.3的量產轎車,且車結構全部採用輕量化材料製成,被評為1983年「世界車」,並獲得一系列世界性大獎。1984年,奧迪100榮獲「全球年度最佳轎車」稱號。奧迪當下最需要的就是將拳頭產品打向國際市場,擴大奧迪100的產銷量。在中國,奧迪找到了契機。
隨著一汽與大眾正式簽約,在哈恩博士的規劃下,大眾汽車與中國市場越來越緊密。哈恩博士長遠的戰略眼光瞄準了未來的中國市場。他深知改革開放的中國將會經歷翻天覆地的巨變,這里將會是下一個巴西、南非,成為大眾汽車植根的地方。
傲慢的美國人和謙遜的德國人形成鮮明對比,最終美國人錯失了進入中國市場的絕佳機會,而德國人獲得了一汽的信任,不僅將產品打入中國市場,更為將來大眾集團在中國的長遠發展布好了局。中德雙方這次良好的開局也為將來更加深入的合作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1989年末,奧迪100焊裝線開始調試。一汽的技術人員在艱苦的條件下完成了生產線的裝配調試。1989年4月21日,奧迪100轎車總裝線建成投產,德國大眾汽車集團董事長哈恩博士專程前來剪綵。哈恩博士由衷地感嘆:「我們同一汽的合作,使大眾汽車公司擁有一個最具實力的夥伴。你們的速度不是一輛卡車,而是一輛奧迪200」。
1989年8月1日,第一輛奧迪100轎車下線,當年組裝1922輛奧迪100轎車,比上年增長116%。
就是在這條生產線上,後來曾經走下超過10萬輛的奧迪100轎車。
根據一汽與大眾汽車集團1988年簽署的技術轉讓協議,一汽以許可證和CKD組裝方式生產奧迪100,期限為6年。
6年後的1995年,這款1984年的「全球年度最佳轎車」終於完成了其在中國的「特殊使命」,一汽立即將主導轎車產品由奧迪100換成了新一代的紅旗轎車,為了與老款的大型紅旗轎車有所區別,起名叫小紅旗。它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個外來高檔車技術轉讓的結果。
從1988年開始建設,到1997年,一汽共生產奧迪100和基於奧迪100的小紅旗轎車123294輛,國產化率分別達到82%和93%;10年間銷售收入達到311億元,實現利稅66億元,相當於總投資的10倍;同時還為奧迪100 CKD進口零部件上繳關稅70億元人民幣,也為中高級轎車的進口替代做出了巨大貢獻,為國家節約了大量在當時極為寶貴的外匯資源。
在引進奧迪100項目合同到期後,一個新問題擺在中德雙方面前:是否繼續合作?如何合作?是保持一定的技術合作,抑或是與中方合資?如果合資,那麼與誰合資,怎麼合資?
從1993年開始,雙方就在合資生產奧迪的問題進行談判。中方的意願毋庸贅述,但德方對此有分歧。
此時在考慮奧迪100後繼車型的引入方面形成了兩派意見。一方面認為當跨過已經進入生命中期的奧迪100 C3車型,直接同步引進全新一代的A6C5車型。但反對者認為,A6C5凝聚全球頂尖的汽車技術和製造工藝,一汽此時並不具備充足的生產條件。
已升任為大眾汽車集團董事長的皮耶希和時任奧迪公司總裁戴莫爾在一次與耿昭傑的早餐對話中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最後,雙方最高層終於達成了協議,奧迪加入一汽-大眾和生產全新一代奧迪A6C5的項目便不可逆轉地開始了。
1995年11月13日,在當時的德國總理科爾訪華期間,一汽和大眾汽車公司及奧迪公司三方在北京共同草簽了有關奧迪轎車納入一汽-大眾生產的合同。一個月後的12月18日,三方共同修改了合資合同,將股比結構改為:一汽60%,大眾30%,奧迪10%。同時,一汽-大眾與奧迪公司簽署了《技術轉讓協議》,奧迪系列產品將作為合同產品正式納入一汽-大眾生產。
奧迪從此成了第一個在中國合資生產的國際高檔汽車品牌。與1988年開始由一汽以許可證和技術轉讓方式生產奧迪100不同,合資生產意味著奧迪將作為股東一方全面介入國產奧迪的生產管理、零部件采購、產品升級換代、市場營銷和售後服務等所有環節,並承擔相應的風險。
從1995年12月奧迪正式加入一汽-大眾,到1999年底新一代奧迪A6C5下線,中間有4年時間,對奧迪和一汽-大眾來說,除了對奧迪A6進行「加長」、國情適應性研發及生產和銷售上的准備之外,在一汽-大眾的生產線上本來沒有計劃中的奧迪產品。於是,合資雙方決定在一汽-大眾先生產與奧迪100C3同一平台的奧迪200。
1996年1月,一汽-大眾合資雙方簽署了「聯合開發」奧迪A6C5的協議。根據協議,針對中國市場的加長版車型開發與奧迪A6原型車的開發緊密配合,主要在德國的奧迪總部同步進行,歷時3年,參加人員300多人,其中包括中方人員6人;開發費由一汽-大眾支付,奧迪和一汽作為聯合開發的雙方按一定比例收取這筆費用。
然而在A6 C5的本土化工作上,中德雙方又產生分歧。矛盾的焦點集中在A6C5到底要不要加長上。基於對中國高檔車市場和用戶需求特殊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當時,一汽明確提出,國產奧迪A6必須要「加長」,軸距要加長,整車也要加長,因為這個級別轎車的中國用戶特別重視後排空間。但奧迪方面認為,奧迪A6是大眾集團唯一的行政級高檔車,後排空間也足夠用,非要「加長」干什麼?
最終一汽方面說服了德國人。加長開發工作基本按照一個新項目的流程進行,歷時三年。幾乎所有的工作都要做,為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加長對車輛性能和外觀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1999年9月6日,奧迪A6 C5在長春的一汽-大眾正式下線。它比全球版的軸距加長了90毫米,而整車長度也增加了約100毫米,達到4886毫米。至2005年4月退市,這款車在5年多時間內共銷售了20多萬輛,獲得了巨大的市場成功。當初為加長而多投入的資金得到了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