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奧迪的來歷
奧迪轎車的標志為四個圓環,代表著合並前的四家公司。由於該公司原是由4家公司合並而成,因此每一環都是其中一個公司的象徵。
奧迪(Audi)是一個國際著名豪華汽車品牌,作為高技術水平、質量標准、創新能力、以及經典車型款式的代表,奧迪是世界最成功的汽車品牌之一。公司總部設在德國的英戈爾施塔特。
奧迪集團包括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奧迪匈牙利公司、quattro有限公司以及蘭博基尼汽車公司和Cosworth技術公司,奧迪巴西及奧迪塞那利塔。此外,奧迪還在中國、馬來西亞和南非等地設有生產廠。
奧迪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商之一。從1932年起,奧迪開始採用四環徽標,它象徵著奧迪與小奇跡(DKW)、霍希(Horch)和漫遊者(Wanderer)合並成的汽車聯盟公司。在20世紀30年代,汽車聯盟公司涵蓋了德國汽車工業能夠提供的所有乘用車領域,從摩托車到豪華轎車。
⑵ 奧迪有多少項專利技術
大概有有3000多項。
比如quattro全時四驅(專利),全鋁車身,W型發動機(專利),mini系統(專利),鏈式CVT變速箱,燃油直噴技術FSI(專利),還有指紋識別系統(專利)等.
發明專利申請的程序:
提出申請——受理、收費——初步審查——實質審查請求——實質請求——授予專利權——頒發專利證書。
發明專利申請流程會比較長,具體流程您可以參考:
1.確認需要申請的專利類型。
2.檢索同類型專利,可自主檢索,也可委託代理機構更全面地檢索。
3.准備申請文件,提交進入申請步驟。
4.獲得受理通知書。
5.初步審查。(發明專利申請,初審前發明專利申請首先要進行保密審查,需要保密的,按5保密程序處理。在初審是要對申請是否存在明顯缺陷進行審查,主要包括審查內容是否屬於《專利法》中不授予專利權的范圍,是否明顯缺乏技術內容不能構成技術方案,是否缺乏單一性,申請文件是否齊備及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若是外國申請人還要進行資格審查及申請手續審查。不合格的,專利局將通知申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補正或陳述意見,逾期不答復的,申請將被視為撤回。經答復仍未消除缺陷的,予以駁回。發明專利申請初審合格的,將發給初審合格通知書。對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除進行上述審查外,還要審查是否明顯與已有專利相同,不是一個新的技術方案或者新的設計,經初審未發現駁回理由的。將直接進入授權秩序。)
6.公布階段。發明專利申請從發出初審合格通知書起進入公布階段,如果申請人沒有提出提前公開的請求,要等到申請日起滿15個月才進入公開准備程序。如果申請人請求提前公開的,則申請立即進入公開准備程序。經過格式復核、編輯校對、計算機處理、排版印刷,大約3個月後在專利公報上公布其說明書摘要並出版說明書單行本。申請公布以後,申請人就獲得了臨時保護的權利。獲得專利授權書。
7.實質審查。對專利申請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以及專利法規定的其它實質性條件進行全面審查。經審查認為不符合授權條件的或者存在各種缺陷的,將通知申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陳述意見或進行修改,逾期不答復的,申請被視為撤回,經多次答復申請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駁回。實審周期較長,若從申請日起兩年內尚未授權,從第三年應當每年繳納申請維持費,逾期不繳的,申請將被視為撤回。實質審查中未發現駁回理由的,將按規定進入授權程序。
8.授權階段。(需按照國家知識產權局發送的繳費通知單,繳納費用)
⑶ 趣味科普 | 汽車上的偉大發明,都在你身邊
記得當年上學考試的時候第一道填空題是:汽車的四大組成部分是什麼?對於廣大汽車愛好者來說是非常基礎的知識了,那麼我們的內容就從這道題的答案來展開。
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是1886年1月29日生產的,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汽車伴隨著人們對需求的變化而不斷進化,卡爾·本茨先生一定想不到,在他的帶動下全世界的人們都已經離不開汽車產品了,我相信未來只會變得越來越先進越來越智能,偉大的人類研發出了哪些汽車上偉大的發明呢?
車身?:
主動空氣動力系統:
按級別分為L1、L2、L3、L4,最為終極的是L4級別,汽車僅需起點和終點信息,就可全程負責行車安全,完全不依賴駕駛員干涉。目前我們正在經歷的是L3級別的研發,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終極無人駕駛汽車走進我們的生活是必然的。
寫在最後:
汽車上應用的偉大發明遠不止於此,如果寫全的話估計要連載10篇以上了,有喜歡的小夥伴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繼續交流,祝願大家在疫情期間有一個好心情!
?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明出處】
【喜歡就關注我們吧,為您帶來更多精彩汽車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寶馬,賓士,奧迪有那些技術,都有什麼優勢
賓士:它的機械增壓很厲害,E級8代開創了全景天窗的先河,BLUEEFFICIENCY技術,(BlueEFFICIENCY綜合環保科技整合了包括優化引擎技術、降低車身重量、減小風阻、減小摩擦阻力等一系列旨在降低能量損耗、提升燃油效率的手段。它所運用的CG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更是在提高車輛動力性的同時,提升了燃油使用效率,從而降低油耗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了節油與環保的雙重功效。目前,BlueEFFICIENCY已運用到梅賽德斯-賓士旗下多款車型中),PRE-SAFE預防性安全系統,SPEEDTRONIC電子限速功能的限距控制系統,主動懸掛控制系統(ABC)………………………………
寶馬:可變氣門,直列六缸發動機,50:50的配重,駕駛艙管理系統是它先發明的(也就是那個圓形的小按鈕),STOP/GO………………………………奧迪:QUATTRO是它最先發明的(四驅技術,也是它最好),TSI,TFSI,FSI等,ASF奧迪空間框架結構,TDI柴油發動機………………………………
⑸ 奧迪是哪個德國人發明的
奧迪汽車以4個圓環作為標志。是因為在1932年奧迪公司與霍希、漫遊者以及DKW三家公司合並,成立了「聯合汽車公司」。創始者名字叫做奧古斯特·霍希。
⑹ 奧迪的FSI是什麼技術
FSI,「缸內直噴發動機」,「直噴式汽油發動機」。
是奧迪獨有的領先技術,它最大地優化了進氣混合效率,使高效節油和大功率輸出不再矛盾。奧迪FSI增加了火花塞點燃式發動機的扭矩和輸出,同時增加了15%的經濟性,為降低排放奠定了基礎。與常規的點燃式發動機相比,FSI可將燃油直接噴入燃燒室,不再需要節氣門,降低了發動機的熱損失,從而增大了輸出功率並降低了燃油消耗。
具體的說:
FSI是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的字母簡寫,中文意思是燃料分層噴射技術,它代表著今後引擎的一個發展方向。
傳統的汽油發動機是通過電腦採集凸輪位置以及發動機各相關工況從而控制噴油嘴將汽油噴入進氣歧管。汽油在歧管內開始混合,然後再進入到汽缸中燃燒。空氣跟汽油的最佳混合比是14.7/1(也叫理論空燃比),傳統發動機由於汽油跟空氣是在進氣歧管內混合,那麼他們只能均勻的混合在一起,所以必須達到理論空燃比才能獲得較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但由於噴油嘴離燃燒室有一定的距離,汽油同空氣的混合情況受進氣氣流和氣門開關的影響較大,並且微小的油顆粒會吸附在管道壁上,這就的理論空燃比很難達到,這是傳統發動機無法解決的一個問題。
要想解決這一難題,就必須把燃油直接噴射到汽缸中去,這就是奧迪的FSI燃油直噴發動機可以做的。直噴式汽油發動機採用類似於柴油發動機的供油技術,通過一個活塞泵提供所需的100bar以上的壓力,將汽油提供給位於汽缸內的電磁噴射器。然後通過電腦控制噴射器將燃料在最恰當的時間直接注入燃燒室,通過對燃燒室內部形狀的設計,讓混合氣能產生較強的渦流使空氣和汽油充分混合。然後使火花塞周圍區域能有較濃的混合氣,其他周邊區域有較稀的混合氣,保證了在順利點火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實現稀薄燃燒。這就是分層燃燒的精髓所在。
FSI技術採用了兩種不同的注油模式:分層注油和均勻注油模式。在發動機低速或中速運轉時採用分層注油模式,此時節氣門為半開狀態,空氣由進氣管進入汽缸撞在活塞頂部,由於活塞頂部製作成特殊的形狀從而在火花塞附近形成期望中的渦流。當壓縮過程接近尾聲時,少量的燃油由噴射器噴出,形成可燃氣體。這種分層注油方式可充分提高發動機的經濟性,因為在轉速較低、負荷較小時除了火花塞周圍需要形成濃度較高的油氣混合物外,燃燒室的其它地方只需空氣含量較高的混合氣即可,而FSI使其與理想狀態非常接近。當節氣門完全開啟,發動機高速運轉時,大量空氣高速進入汽缸形成較強渦流並與汽油均勻混合。從而促進燃油充分燃燒,提高發動機的動力輸出。電腦不斷的根據發動機的工作狀況改變注油模式,始終保持最適宜的供油方式。燃油的充分利用不僅提高了燃油的利用效率和發動機的輸出而且改善了排放。
FSI直噴發動機既然有如此多的技術優勢,相應的其對發動機硬體或者油品的要求必然也很高。首先,它的噴油器安裝在燃燒室上的,汽油直接噴注到汽缸當中去,油路必須具備比缸內更高的壓力才能把汽油有效的噴注到汽缸當中去。燃油管道內的壓力提高以後,管道的各個接頭的密封處的強度也要隨之提高。這樣,對噴油器的設計和製造工藝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由於噴油器是直接安裝在燃燒室上的,那麼必須需要噴油器有耐高溫的能力。其次,FSI直噴發動機的壓縮比很高,達到了驚人的11.5,在這種情況下對油的標號和油質要求就很嚴格。就目前中國的情況來說,必須使用98號的高清潔度汽油。
就技術來說,FSI缸內直噴發動機非常適合目前油價容易上漲的市場需要。作為奧迪公司和競爭對手抗衡的一張王牌,這款發動機有它自身強大的生命力,必然會引領發動機的發展趨勢。
⑺ 奧迪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奧迪的創始人奧古斯特·霍希,三十一歲時離開賓士汽車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奧古斯特·霍希汽車公司。那一年是1899年。
很快,霍希就用產品和發明展現出他的天才,霍希作為汽車品牌也逐漸有了知名度。霍希本人還曾在若干項汽車比賽中親自上陣,奪得錦標。但平地起風雲,1906年6月,一次發動機試驗的失敗,導致了霍希和霍希公司其他投資者的激烈爭吵,生性桀驁的霍希一怒之下離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司。
不到一個月,又一家霍希汽車公司居然在原來霍希公司的馬路對面開張了。這當然是霍希本人另起的爐灶。兩家同名公司很快對簿公堂,互相告對方侵權。盡管那時沒有「無形資產」這個名詞,但雙方都明白,霍希作為牌子是值錢的。大半年官司打下來,霍希本人居然敗訴。
當霍希得知自己的公司必須改名時,懊惱至極,急忙找他的鐵桿追隨者們商量。霍希公司先下手為強,注冊了一大堆與「霍希」相近或相似的名字。而霍希他們討論了半天,仍沒有找到能用的名字。這時,一直在角落裡寫拉丁文作業的霍希的兒子突然喊出來:「爸爸,奧迪!為什麼不叫『霍希·奧迪』呢?」在座諸人頓時茅塞頓開。原來,霍希(Horch)德文本身的意思是「聽」,而拉丁文的「聽」則念作「奧迪(Audi)」,實際意思是一樣的,但奧迪更乾脆更響亮。
鼎鼎大名的奧迪就這樣從孩子的嘴裡喊出來了。從此,霍希公司和奧迪公司走上了各自的路,但在1932年,他們還是最終走到了一起。
⑻ 奧迪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奧迪是一個國際著名豪華汽車品牌。其代表的高技術水平、質量標准、創新能力、以及經典車型款式讓奧迪成為世界最成功的汽車品牌之一。公司總部:德國英戈爾施塔特 奧迪集團包括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奧迪匈牙利公司、quattro有限公司以及蘭博基尼汽車公司和Coworth技術公司,奧迪巴西及奧迪塞那利塔。此外,奧迪還在中國、馬來西亞和南非等地設有生產廠。 奧迪的標志為四個圓環,代表著合並前的四家公司——奧迪(Audi)和霍希(Horch)汽車公司、漫遊者汽車公司(Wanderer)以及DKW汽車公司,這四家汽車公司於1932年合並為汽車聯盟股份公司(Auto Union AG)。汽車聯盟股份有限公司和NSU股份有限公司(NSU GmbH)於1969年合並,組成奧迪—NSU汽車聯盟股份公司(Audi NSU Auto Union AG);1985年,該公司改名為奧迪股份公司(AUDI AG),總部遷至英戈爾斯塔特,四環標志沿用至今。
⑼ 除了TDI發動機和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皮耶希任奧迪技術部主任時還有什麼突出貢獻
1937年.4月17日.出生於奧利地維也納. FerdinandPiech1962年畢業於蘇黎世ETH,獲得機械工程碩士,碩士論文為發展F1(一級方程式)引擎. 1963年-1971年供職於保時捷在德國斯圖加特的公司,參與了保時捷906及以下的型號和最成功的保時捷917. 1972年保時捷由家族成員管理,他離開保時捷建立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前往大眾汽車全資子公司奧迪在德國英戈爾斯塔特的公司工作, 1975年他擔任了奧迪工程技術經理,負責概念的奧迪80和奧迪100.1977年4月17日他度過了40歲生日, 參加他生日派對的嘉賓之一設計師Giorgetto(喬治亞羅) 以及保時捷酒店的工作人員送給他一個奧迪80模型水果蛋糕(40厘米長) 1977年他在世界汽車拉力競標賽首次將奧迪四輪驅動quattro技術引入,該引擎使用的四驅模式是一個渦輪增壓直列5缸. 之後在奧迪公司他制定了5缸直列的柴油發動機計劃,並且運用在了奧迪汽車上,因為當時市場需求的發動機很顯然都超過4缸,當時的奧迪(大眾帕薩特、桑塔納系列) 用的是Logitudinally內置發動機和前輪驅動,更為保守的6缸布局被廢棄,因為工程和生產成本(V6引擎)以及結構要求(前輪驅動,它需要被安裝在前面的軸) 1983年他成為奧迪公司的副總裁. 從1988年開始費迪南德.皮耶希實際已經成為了奧迪公司的象徵,他主要的設計工作是品牌形象,創新成為了奧迪公司的長遠規劃, 包括他所創造的奧迪四輪驅動技術quattro以及TDI發動機. 1993年費迪南德.皮耶希進入了大眾公司,並且成為了首席執行官以及主席,接替了博士卡爾哈恩. 皮耶希又聘用了通用汽車公司高層洛佩茲以及其他七名高級別雇員,之後擴大了大眾汽車在沃爾夫斯堡的生產優化以及采購,由於洛佩茲等人的加入, 通用汽車公司以及歐寶的報告刑事指控了大眾汽車包括洛佩茲在內的7名新雇員,與此同時美國在1970年台的詐騙影響和腐敗組織法(直譯) 也影響了費迪南德.皮耶希和大眾公司. 因為該法律其中的條款有,打擊組織犯罪的建立以及收集.通用汽車公司聲稱並且指控大眾汽車公司聘用的新雇員掌握著通用的大量機密,違反了相關的法律, 並且洛佩茲等7人被指控為工業間諜. 1996年費迪南德.皮耶希不得不辭掉了洛佩茲等7名高級別雇員,並且大眾汽車支付了1億美元的損害賠償給通用汽車和1億美元的通用汽車零部件. 之後大眾汽車經過重組和精簡業務,降低成本收到了初步的效果,在皮耶希的帶領下大眾汽車取得了可觀的利潤獲得成功.將大眾汽車引入了高端市場, 並且將大眾和奧迪兩個品牌提升為高端產品品牌,隨後在他的領導下大眾成功的收購了蘭博基尼以及布加迪SAS. 2002年,他從大眾汽車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退休,但是還兼任大眾汽車公司監理會主席以及顧問的身份. 費迪南德.皮耶希領導的大眾汽車公司所收購的賓利和勞斯斯萊在當時較具爭議性,大眾汽車公司的收購被剝奪了使用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名稱的權利. 但是之後費迪南德.皮耶希拯救了大眾汽車在北美的業務,在他的授意下大眾汽車生產了大眾新甲殼蟲,從新設計的甲殼蟲的車頂以及優雅的內室, 和其先進的地盤和發動機使得大眾甲殼蟲獲得了重大的成功,年輕的美國買家更加喜歡這種獨特的形狀,並且超越了第四代高爾夫在北美的成功, 這表明大眾汽車給予的汽車是北美買家真正想要的,但是高爾夫因為出色的多功能性,仍然受到了美國和加拿大買家的贊譽. 但是皮耶希背後的大眾輝騰為了挑戰其他德國豪華車,但是銷售的模式令人失望. 皮耶希所倡導發展的16缸發動機和能岩系列,這都不是偶然,他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包括布加迪W16缸,987馬力(736千瓦) 四百零七公里每小時(253英里)的最高速度,這些數字均高於保時捷917和最新的賽車. 2002年費迪南德.皮耶希出版了自傳《Auto Biographie》。 2009年5月《Auto Biographie》中文譯本《汽車和我》出版。 《汽車和我》語言幽默風趣,充滿魅力和智慧。 還可以參考:賓士、寶馬、奧迪的獨有技術:賓士:它的機械增壓很厲害,E級8代開創了全景天窗的先河,BLUEEFFICIENCY技術,(BlueEFFICIENCY綜合環保科技整合了包括優化引擎技術、降低車身重量、減小風阻、減小摩擦阻力等一系列旨在降低能量損耗、提升燃油效率的手段。它所運用的CG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更是在提高車輛動力性的同時,提升了燃油使用效率,從而降低油耗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了節油與環保的雙重功效。目前,BlueEFFICIENCY已運用到梅賽德斯-賓士旗下多款車型中),PRE-SAFE預防性安全系統,SPEEDTRONIC電子限速功能的限距控制系統,主動懸掛控制系統(ABC)………………………………
寶馬:可變氣門,直列六缸發動機,50:50的配重,駕駛艙管理系統是它先發明的(也就是那個圓形的小按鈕),STOP/GO………………………………奧迪:QUATTRO是它最先發明的(四驅技術,也是它最好),TSI,TFSI,FSI等,ASF奧迪空間框架結構,TDI柴油發動機………………………………
⑽ 奧迪的創始人是誰
奧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是德國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也是奧迪公司的創始人。
戰前的奧迪
·汽車聯盟之---霍希公司
奧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是德國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也是奧迪公司的創始人。霍希畢業於薩克森州米特韋達(mittweida)鎮的一個技術學院。開始他在曼海姆的卡爾·賓士公司的發動機製造部門工作,後來成為汽車製造部的總經理。1899年,霍希決定成立自己的公司,在科隆成立了霍希公司(horch & cie)。在德國,霍希是將鑄鋁技術用於汽車發動機和變速箱殼製造,以及製作電力傳輸元件的萬向軸及高強度鋼齒輪的第一人。1902年,霍希將公司遷至薩克森州的萊辛巴赫(reichenbach), 1903年公司開始生產兩缸發動機汽車。隨後在1904年又遷至茨維考。遷至茨維考後,公司又開始生產四缸發動機汽車。該種汽車性能極佳, 1906年在當時世界上路況最艱難、距離最長的汽車拉力賽(herkomer run)中贏得冠軍。兩年後,霍希公司的年銷量第一次突破100輛。
奧古斯特·霍希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因與董事會和監事會之間存在分歧,奧古斯特·霍希於1909年離開了由他創立的霍希公司,隨即在茨維考成立了另一家汽車公司。由於「霍希」的名字已被原來的公司使用,且已被注冊為商標,因此霍希將他的名字翻譯成拉丁文「audi」(「audi」和「horch」的詞義同為「聽」),於是新公司有了audi(奧迪)這個名字。也就誕生了奧迪這個品牌。
奧古斯特·霍希於20世紀20年代移居柏林,在1932年被任命為汽車聯盟監事會成員,並繼續以專家的身份參與公司的技術開發工作。1944年,他離開柏林來到saale地區。在上法蘭哥尼亞(upper franconia)的münchberg,霍希度過了他最後的歲月,於1951年去世,享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