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工业化如何协调

工业化如何协调

发布时间:2022-09-27 20:24:35

‘壹’ 坚持走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哪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第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贰’ 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的协调发展的举措

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重视实体经济
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积极推进互联网+

‘叁’ 如何处理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经济理论界普遍认为,我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因此“十五”期间要全面加快城市化。我个人却认为,我国的城市化并没有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主要问题在于就业结构的非农化水平较低,而人口城市化与就业非农化是基本一致的,并不存在严重滞后的问题。如果忽视以就业结构非农化的发展为基础,片面去加快城市化,不仅难以达到目的,还会导致以就业问题为中心的城市问题严重化。 我国的城市化并没有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认为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观点,主要是以工业产值比重来衡量工业化的。然而,由于我国的工业产值比重片面演进,以此来反映工业化水平并不恰当。根据工业化理论和国际经验,在这种条件下,衡量工业化水平的主要指标应当是人均GDP水平或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同时,与城市化进程直接相联系的工业化指标,也主要是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而不是工业的产值比重。从我国1952年以来近50年的经验数据看,城市化率的上升与工业产值比重上升的相关性较低,而与就业结构非农化的相关性则明显较强。 从国际比较看,以人均GNP水平作为衡量依据,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一般变动趋势相比,与相近收入水平国家的数据相比,特别是与亚洲国家的相应数据相比,并不存在明显的偏差。 再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与城市化率的关系看,以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为衡量依据,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相近发展水平的国家比较也不存在明显偏低的问题。 因此,可以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并没有严重滞后,城市化率较低是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和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较低相一致的。 问题在于工业化的偏差而不在于城市化的偏差 与国际上的一般趋势比较,我国的城市化率远远低于工业产值比重,但问题不在于城市化的偏差,而在于工业化的偏差。 工业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迅速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带动城市化。在这个过程中,与城市化率上升联系密切的不是产出结构的转变而是就业结构的转变,因为就业结构的非农化才直接带动了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因此,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而我国工业化中的问题,正在于产出结构工业化超前与就业结构非农化滞后的较大偏差。 这种偏差主要表现在:工业产值比重片面上升,超过了人均收入水平上升所引起的需求结构转变的要求;工业化过程中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了非农产业就业的增长。这些偏差导致工业化不能有效带动就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转变,从而带动城市化的进程。而城市化率主要随着就业结构的非农化而变动,则是一种符合经济规律的现象,即使这个进程相对缓慢,也不是城市化本身的问题。 工业化的偏差还表现在产业选择和地域推进上,即改革前的片面重工业化和改革开放以来的过度农村工业化,这两个方面导致产值结构转变与就业结构转变的偏离,影响了工业化的有规律演进及其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因此,这两个偏差影响了工业化过程中就业结构的较快转变及其对人口城市化的带动效应。 只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加快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变动关系,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存在着较大差别。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表明,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使工业比重上升对城市化率上升具有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而当工业化接近和进入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城市化的演进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的拉动。在这个阶段,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明显快于生产比重的上升,而这主要不是工业而是服务业的就业增长带动的。也就是说,当工业化演进到较高阶段之后,对城市化进程的主导作用逐步由工业转变为整个非农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也越来越不同于产出结构的变化并起着更大的作用,这使服务业的比重上升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我国城市化率较低的基本原因在于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较低。而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低是由于服务业发展滞后,制约了非农就业的增长及其比重的上升。服务业的比重远远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结构问题,也是导致工业化与城市化偏差的主要原因。与工业相比,服务业具有明显较高的就业弹性,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对整个就业的带动效应(而工业则由于劳动生产率的较快增长而引起就业功能的相对下降)。同时,从我国“ 十五”至2010年期间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看,工业就业比重上升的空间已经较小,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较快上升只能主要依靠服务业的迅速扩张。因此,要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必须通过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来带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这是我国推进城市化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 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服务业发展拉动非农就业增长而带动城市化率的上升,而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促进服务业的较快扩张。不过,从二者发展的逻辑顺序和长期进程来看,主要趋势是先有服务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再有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城市化率的上升。而且,未来10年我国城市服务业扩张的空间很大,而城市人口的增长则受到城市就业增长的制约。从这个角度看,处理两者关系的基本思路应当是,主要通过加快服务业发展来带动城市化,而不是反过来,将重点放在依靠加快城市化来促进服务业发展上。否则,就可能导致城市化进程不能有效加快反而使现有城市问题(尤其是城市就业问题)严重化的后果。

‘肆’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农业、工业协调发展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09

‘伍’ 如何正确处理中国工业化道路中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

(1)要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2)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3)坚持“两条腿走路”

农业

‘陆’ 如何四化同步发展

1、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一是要加快推动和鼓励信息技术创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研制和运用世界上最先进信息技术。

二是要加快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信息技术技术可以运用在生产经营过程的方方面面,通过技术改造可以让传统产业焕发青春和新的活力。

三是要在新兴产业中实现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一体化。

四是要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千家万户同步运用工业和信息技术。不仅要把信息技术渗透到工业,同时也要渗透到农业、服务业,推进农业和服务业现代化。

2、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工业化和城镇化不能孤立发展,而需要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一方面,要通过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没有工业支撑的城镇化容易导致产业空心化。

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规律来看,除了少数大城市可以通过打造政治中心、金融中心和少数小城镇通过旅游带动之外,绝大多数都需要现代工业的支撑。工业是一个地区特别是城市的“脊梁”。

城镇化不是通过简单地建造几栋楼房,修几条马路,把农民从平房搬到楼房,而需要有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支撑。另一方面,要通过城镇化带动工业化。

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口集聚的过程,它可以为工业化提供便利的生产要素交易市场,减少交易成本,可以提供庞大的工业品市场,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等。

3、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一是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满足城市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少量的农民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为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生活和就业有了新的出路。

二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城镇化让农民也享受到来自城市的文明,改变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三是为农产品提供广阔市场,同时也提出了更多数量和品质要求。因此,只有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才能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需求。

农业现代化同样可以促进城镇化,因为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武装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伴随着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广泛使用,可以从农业领域节约大量劳动力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弥补城市劳动力的不足,促进城镇化发展。

其本质:

“四化同步”的本质是“四化”互动,是一个整体系统。就“四化”的关系来讲,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

而信息化推进其他“三化”。因此,促进“四化”在互动中实现同步,在互动中实现协调,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柒’ 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化,的协调发展。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城乡协调发展,产业是关键。缺乏产业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重视城乡产业统筹发展,合理分工城乡产业。
首先,缩小城乡差距服务均等。
其次,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当下,应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户籍、土地、社保、就业、教育等一系列制度联动改革,让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最后,城乡要协调,治理须协同。

‘捌’ 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工业化该如何做

中国的工业基础,是在前苏联的支援下建立的。
但是独立自主的初级工业体系的建立,却是在文革时期艰难完成的。因为同时期进行的三线国防建设。
但是新中国明显没有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仅是前苏联的,还有引进美日德的,总之就是一锅大杂侩。
真正的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的建立,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依托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还有全民义务教育的实行等等,一系列配套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思想解放等条件加成
即便如此,中国新型工业化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阅读全文

与工业化如何协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买了宝马5系买哪些东西 浏览:602
宝马i8充电桩多少钱 浏览:329
奔驰折叠自行车多少钱 浏览:231
新密服装工业园区怎么样 浏览:799
宝马7变速箱油多久更换 浏览:993
奥迪a3帝豪哪个好 浏览:29
奥迪a3和ix35两厢哪个好 浏览:281
奔驰大灯通风口在哪里位置 浏览:66
保定哪里卖工业除湿机 浏览:422
宝马怎么看智能车机 浏览:606
汽车的大梁是什么 浏览:656
重庆工业展在哪里 浏览:746
氯气工业上用什么吸收 浏览:188
奥迪的电子水泵漏水更换多少钱 浏览:452
宁肯mkc和宝马x3哪个油耗高 浏览:20
宝马机油盖怎么拆卸 浏览:787
宝马X6涨紧轮怎么松 浏览:790
德国红点汽车有哪些 浏览:804
奔驰车升级需要等多久 浏览:221
汽车座椅怎么加高 浏览: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