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工业机器人用什么控制的

工业机器人用什么控制的

发布时间:2022-01-19 16:48:09

⑴ 工业机器人控制方式有几种

楼上的都说的不准确,看一本书吧《机器人学—运动学、动力学与控制》宋伟刚
编着
连续轨迹应该是CP
(continuous
path
)
CP和PTP是两种路径规划技术。

⑵ 工业机器人是由什么控制的

你说的是工业机器人本身的系统嘛? 如是就是主控制器+伺服运动系统,主控可是PLC、APC、嵌入式控制器都可以,只要CPU能处理即可!

如是机器人整体的话, 可由外部简单控制器启动停止!

⑶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一般是用什么工业控制平台

瓦力工业机器人使用的系统是自主研发的,搭载WIN XP系统,WIN XP是比较主流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平台,触屏加键盘操作相对简单方便,电脑xp系统差不多。想了解更多还是去瓦力机器人官网问客服吧!

请采纳一下呗!谢谢!!!!

⑷ 工业机器人怎样按控制方式来分类

1)点位式
许多工业机器人要求能准确地控制末端执行器的工作位置,而路径却无关紧要.例如,在印刷电路板上安插元件、点焊、装配等工作,都属于点位式控制方式。一般来说,点位式控制比较简单,但精度不是很理想。
2)轨迹式
在弧焊、喷漆、切割等工作中,要求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按照示教的轨迹和速度进行运动。如果偏离预定的轨迹和速度,就会使产品报废。轨迹式控制方式类似于控制原理中的跟踪系统,可称之为轨迹伺服控制。
3)力(力矩)控制方式
在完成装配、抓放物体等工作时,除要准确定位之外,还要求使用适度的力或力矩进行工作,这时就要利用力(力矩)伺服方式。这种方式的控制原理与位置伺服控制原理基本相同,只不过输人量和反馈量不是位置信号,而是力(力矩)信号,因此系统中必须有力(力矩)传感器。有时也利用接近、滑动等传感功能进行自适应式控制。
4)智能控制方式
工业机器人的智能控制是通过传感器获得周围环境的知识,并根据自身内部的知识库做出相应的决策。采用智能控制技术,使工业机器人具有了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及自学习能力。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有赖于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基因算法、遗传算法、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更多资料http://robot.big-bit.com/

⑸ 工业机器人的常用控制软件有哪些

机器人的分类很多,
按坐标特性分类:
1.笛卡尔坐标结构。
2、圆柱坐标性机器人。
3、球面坐标性机器人。
4、关节式球面坐标机器人。
按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分
1.伺服控制机器人
2.非伺服控制机器人.
按机器人控制信息的方式分
1.操纵机器人
2.程序机器人
3.示教再现机器人
4.数值控制机器人
5.智能机器人

⑹ 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用什么控制器

工业机器人由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主体即机座和执行机构,包括臂部、腕部和手部,有的机器人还有行走机构。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有3~6个运动自由度,其中腕部通常有1~3个运动自由度;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用以使执行机构产生相应的动作;控制系统是按照输入的程序对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信号,并进行控制。
工业机器人按臂部的运动形式分为四种。直角坐标型的臂部可沿三个直角坐标移动;圆柱坐标型的臂部可作升降、回转和伸缩动作;球坐标型的臂部能回转、俯仰和伸缩;关节型的臂部有多个转动关节。
工业机器人按执行机构运动的控制机能,又可分点位型和连续轨迹型。点位型只控制执行机构由一点到另一点的准确定位,适用于机床上下料、点焊和一般搬运、装卸等作业;连续轨迹型可控制执行机构按给定的轨迹运动,适用于连续焊接和涂装等作业。
工业机器人按程序输入方式区分有编程输入型和示教输入型两类。编程输入型是将计算机上已编好的作业程序文件,通过RS232串口或者以太网等通信方式传送到机器人控制柜。
示教输入型的示教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操作者用手动控制器(示教操纵盒),将指令信号传给驱动系统,使执行机构按要求的动作顺序和运动轨迹操演一遍;另一种是由操作者直接领动执行机构,按要求的动作顺序和运动轨迹操演一遍。在示教过程的同时,工作程序的信息即自动存入程序存储器中在机器人自动工作时,控制系统从程序存储器中检出相应信息,将指令信号传给驱动机构,使执行机构再现示教的各种动作。示教输入程序的工业机器人称为示教再现型工业机器人。
具有触觉、力觉或简单的视觉的工业机器人,能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下工作;如具有识别功能或更进一步增加自适应、自学习功能,即成为智能型工业机器人。它能按照人给的“宏指令”自选或自编程序去适应环境,并自动完成更为复杂的工作。
机器人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是决定机器人功能和性能的主要因素。
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工业机器人在工作空间中的运动位置、姿态和轨迹、操作顺序及动作的时间等。具有编程简单、软件菜单操作、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在线操作提示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关键技术包括:
(1)开放性模块化的控制系统体系结构:采用分布式CPU计算机结构,分为机器人控制器(RC),运动控制器(MC),光电隔离I/O控制板、传感器处理板和编程示教盒等。机器人控制器(RC)和编程示教盒通过串口/CAN总线进行通讯。机器人控制器(RC)的主计算机完成机器人的运动规划、插补和位置伺服以及主控逻辑、数字I/O、传感器处理等功能,而编程示教盒完成信息的显示和按键的输入。
(2)模块化层次化的控制器软件系统:软件系统建立在基于开源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Linux上,采用分层和模块化结构设计,以实现软件系统的开放性。整个控制器软件系统分为三个层次:硬件驱动层、核心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分别面对不同的功能需求,对应不同层次的开发,系统中各个层次内部由若干个功能相对对立的模块组成,这些功能模块相互协作共同实现该层次所提供的功能。
(3)机器人的故障诊断与安全维护技术:通过各种信息,对机器人故障进行诊断,并进行相应维护,是保证机器人安全性的关键技术。
(4)网络化机器人控制器技术:当前机器人的应用工程由单台机器人工作站向机器人生产线发展,机器人控制器的联网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控制器上具有串口、现场总线及以太网的联网功能。可用于机器人控制器之间和机器人控制器同上位机的通讯,便于对机器人生产线进行监控、诊断和管理。

⑺ 简述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有哪些

1.点位控制方式(PTP)
这种控制方式只对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作业空间中某些规定的离散点上的位姿进行控制。在控制时,只要求工业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地在相邻各点之间运动,对达到目标点的运动轨迹则不作任何规定。
2.连续轨迹控制方式(CP)
这种控制方式是对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作业空间中的位姿进行连续的控制,要求其严格按照预定的轨迹和速度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运动,而且速度可控,轨迹光滑,运动平稳,以完成作业任务。
3.力(力矩)控制方式
在进行装配、抓放物体等工作时,除了要求准确定位之外,还要求所使用的力或力矩必须合适,这时必须要使用(力矩)伺服方式。
4.智能控制方式
机器人的智能控制是通过传感器获得周围环境的知识,并根据自身内部的知识库做出相应的决策。采用智能控制技术,使机器人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及自学习能力。

⑻ 9、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按照自动化程度来分有哪些

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自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向高速度、大容量、低价格的方向发展。
大批量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展,其结果之一便是1952年数控机床的诞生。与数控机床相关的控制、机械零件的研究又为机器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原子能实验室的恶劣环境要求某些操作机械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阿尔贡研究所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1948年又开发了机械式的主从机械手。
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作为机器人产品最早的实用机型(示教再现)是1962年美国AMF公司推出的“VERSTRAN”和UNIMATION公司推出的“UNIMATE”。这些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与数控机床大致相似,但外形特征迥异,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
1965年,MIT的Roborts演示了第一个具有视觉传感器的、能识别与定位简单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1967年日本成立了人工手研究会(现改名为仿生机构研究会),同年召开了日本首届机器人学术会。
1970年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工业机器人学术会议。1970年以后,机器人的研究得到迅速广泛的普及。
1973年,辛辛那提·米拉克隆公司的理乍得·豪恩制造了第一台由小型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它是液压驱动的,能提升的有效负载达45公斤。
到了1980年,工业机器人才真正在日本普及,故称该年为“机器人元年”。
随后,工业机器人在日本得到了巨大发展,日本也因此而赢得了“机器人王国的美称”。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机器人在功能和技术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移动机器人和机器人的视觉和触觉等技术就是典型的代表。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器人概念的延伸。80年代,将具有感觉、思考、决策和动作能力的系统称为智能机器人,这是一个概括的、含义广泛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但指导了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而且又赋予了机器人技术向深广发展的巨大空间,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空中机器人、地面机器人、微小型机器人等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相继问世,许多梦想成为了现实。将机器人的技术(如传感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扩散和渗透到各个领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新机器——机器人化机器。当前与信息技术的交互和融合又产生了“软件机器人”、“网络机器人”的名称,这也说明了机器人所具有的创新活力 机器人组成:
1.机械本体
2.控制系统
3.驱动器
4.传感器
功能:
感觉控制型机器人:利用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适应控制型机器人: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控制其自身的行动。

⑼ 一般工业机器人,现在都采用什么控制PLC还是单片机

这个应该都是单片机吧,毕竟应用比较固定,需要单独的芯片去开发啊,plc是应用在比较广的范围,可能不太适用

⑽ 工业机器人是用什么作为驱动控制系统的需要编程吗难吗

顶,楼上的。PLC是控制系统,伺服是执行系统,编程是肯定的。执行系统是肯定需要的,看控制精度,也可用步进电机,甚至气缸,至于控制系统,看功能,来选择了,不一定是用PLC

阅读全文

与工业机器人用什么控制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业用电2020多少钱一度 浏览:479
宝马摩托400x大架号在哪里 浏览:298
汽车配置怎么分 浏览:147
奥迪爱车多少钱 浏览:849
工业缝纫机下线松怎么办 浏览:363
恩施奔驰车出租有哪些 浏览:261
汽车水箱水多了有什么危害 浏览:634
宝马车载流量用完如何购买 浏览:238
奔驰cls前杠中网小块怎么拆 浏览:143
汽车控是什么意思 浏览:773
沃尔沃和奔驰底盘哪个好 浏览:260
宝马在华交付多少台 浏览:596
17万左右的奥迪车有哪些 浏览:750
工业棚上边的排风扇叫什么名字 浏览:403
宝马5系军绿多少钱 浏览:131
东北哪个地方有工业区 浏览:806
奔驰方向盘哪里机械钥匙打开车 浏览:323
汽车胶棒软件哪个好用 浏览:115
10年华普汽车值多少钱 浏览:481
安微农业大学和安微工业大学哪个好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