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模式
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对加速市场经济的进程,实现住宅商品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模式相关内容,文章仅供大家借鉴参考!
摘要:本文从物业管理权利与实施主体角度对物业管理模式概念做了划分界定,归纳了常见的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模式,分析比较了各种模式的内涵及利弊;图解细分了委托管理模式的主要类型:全权委托统一管理模式、代理监管模式、并行委托管理模式;揭示了一个典型的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模式选择实例。旨在促进业界认清、优化物业管理模式,促成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工业园,物业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2)06—0045—52
工业园区主要有两种类型:多用户工业园区与单用户工业园区。多用户工业园区通常是地方政府或投资集团规模开发,然后分区域、分单元出租出售给众多公司或企业使用。单用户工业园区往往由一家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独立开发,全部或大部分供内部使用,两者的物业服务需求总体上有一对多(一家物业服务企业(以下简称物业公司)对众多的园区用户企业)与一对一(物业服务只针对单一业主单位)的明显不同。无论哪种工业园区,选择合适的物业管理模式,对提高工业园区的服务效率,保障园区的正常、高效运营均十分必要。
1、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模式的界定与划分
“模式”一般是指某种事物或工作的标准形式,是别人也可以“照此办理”解决同类问题的(系列)方法、方案。讨论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模式,需要先对一些概念进行厘清与界定。一种是从权利、实施(责任)主体角度界定区分管理模式。从这个角度,工业园区物业管理的主要模式主要有3大类:自建自管、合作管理、委托管理。这其中,建设单位(业主单位)有时为了使管理服务工作更有保障或更有品牌影响,还会聘请国内或境外的知名企业作为顾问单位从旁协助,称之为顾问管理模式:另一种物业管理模式划分是从管理服务所呈现的方式或采取的手段角度,如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管理模式,智能网络化管理模式、酒店式管理模式、管家式物业管理模式、一站式管理模式等:还有一种是从物业服务费计取方式不同划分的模式:主要有包干制模式、酬金制模式:其他还有从业务盈利来源、组织性质与治理方式等多种角度划分的物业管理模式。本文重点是从物业管理权利主体、业务实施(责任)主体角度论述物业管理模式,从这种意义上,物业管理参与方的不同组合就构成物业管理的不同模式,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委托管理模式的不同细分形式。另外,为了避免把问题引向过于复杂,本文没有从物业管理服务主体是否与物业经营主体分离的角度区分物业管理模式。
2、各种主要模式的内涵及利弊分析
2.1自建自管、合作管理、委托管理模式
2.1.1自建自管
自建自管,即由建设单位(业主单位)直接管理自己投资建造的物业,其中又有成立子公司、项目部或管理中心(后期按法律要求也必须转成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的不同形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上下级沟通便利,上级单位能直接指挥下属部门或公司,具体管理服务单位能直接按上级意图进行物业管理运作,上级意图能较好得到贯彻:同时,管理服务需要的各种资源更容易得到建设单位支持,工作计划也更容易被批准实施:建设单位不会受制于专业公司,能节约必须用于支付给专业公司的酬金或利润。但其缺点是:自己的队伍可能水平不够,管理服务效果差、成本高:建设单位及其下属单位需要承担全部管理责任与风险;企业内部人事关系复杂,从业人员容易攀比主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协调管理难度大,不容易追究管理责任,也不利于企业专注于主营业务。这种模式要求建设单位有较强的物业管理经验,储备有足够的专业管理人才。一般的工业园区都不具备自管条件。
2.1.2合作管理
合作管理是指建设单位(业主单位)与专业物业公司合作进行项目的物业管理。合作的常见形式是双方共同出资、出人成立项目管理公司,并且通常由建设单位派出一般的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专业公司派出骨干专业管理人员,共同承担项目管理服务任务。管理服务过程中,专业公司对建设单位的人员进行“传帮带"和培训,后期建设单位会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步独立。这种模式适合于建设单位有富余人员需要安置,也愿意介入物业管理行业的情况。该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能将双方资源配合使用,对建设单位来说,即能分流一部分员工,又能锻炼队伍、培养人才、积累经验。对物业公司来说,可以更为便利地取得管理项目,拓展业务范围。缺点是,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工作习惯要求不同,员工间沟通协调渠道不畅,容易出现利益纷争、责任不明的情况。
2.1.3委托管理
委托管理是指建设单位委托专业物业公司或机电、保洁、绿化等专业公司从事项目管理,包括全权委托(物业公司包揽整体管理服务事务,可以再分包)、委托代理监管(不同的工作委托不同的专业公司承担,专业公司的选择与监管由建设单位负责)、并行委托(部分主要的物业管理工作,如房屋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秩序维护、车场管理、保洁绿化管理、客户服务等委托给物业公司(部分项目物业公司可以再分包),核心业务如专用设备的维修维护委托给专业公司)等主要形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委托方可以专注于主营业务,广泛选择社会上优秀的物业公司或专业公司承担项目管理服务事项,充分发挥社会化专业分工的优势,权责分明,管理服务专业性强、适用范围大、效率高,风险主要由专业公司承担,监管也相对容易。其缺点是,需要为专业管理服务另行支付费用,另外,建设单位可能受制于专业公司的信息封锁,难以了解项目运作的真实成本和情况,合同到期后更换服务商容易出现交接问题等。
2.2封闭式与开放式管理模式
2.2.1封闭式管理
封闭式管理的特点是整个物业为封闭体系,物业出入口有专门保安人员岗位看守,业主、使用人有专用通行凭证,外来人员须征得业主、使用人同意并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入内。这种方式适用于政府机关、部队等一些要害部门或别墅、高级写字楼、高档工业园区等一些高档物业或业主、使用人对安全有特别要求的物业管理。其优点是保安严密,安全、秩序有保障,业主、使用人放心。其缺点是安全方面用人较多,人工成本占比大,有时会给业主、使用人、来访者造成不便,产生受限、不尊重感,导致纠纷。
2.2.2开放式管理
开放式管理模式,不仅业主、使用人无需办理专用通行证件进出物业,且外来人员只要着装整洁、行为正常也可自由进出。这种方式适合于一些公共商业楼宇、没有围合条件的住宅小区、工业园区、大学园区等。实行完全开放式物业管理的物业不多,一些公共商业楼宇在非办公时间也采用封闭式管理,以确保业主、使用人的财产安全。与封闭式管理相比,开放式管理不会影响人流进出速度,给人以自由亲和感,也不需占用大量人力,但容易导致秩序失控,引发安全事故。
2.3包干制与酬金制管理模式
2.3.1包干制模式
包干制是指由业主向物业公司支付固定物业服务费用,盈余或者亏损均由物业公司享有或者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包干制由于费用包干,会激发物业公司的节约意识,节约得越多,剩余的利润越多。但正因为如此,可能产生物业公司在合同期内该修不修、能省则省的问题,导致部分设施设备得不到及时保养,小毛病积累成大问题,小修变成大修(大修可以动用专项维修资金或备用金),甚至酿成事故。克服的办法是制定细化的合同与工作要求,并且有严密的监管、控制体系。
2.3.2酬金制模式
酬金制是指在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中按约定比例或者约定数额提取酬金支付给物业公司,其余全部用于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支出,结余或者不足均由业主享有或者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与包干制不同,实行酬金制的物业公司不会有过于节省的冲动,但可能反过来乱造计划,大手大脚花钱。因为工作千得越多,花钱越多,酬金越多(酬金往往按总支出的一定比例给付)。解决的办法是,限定物业公司要严格按实际需要制定开支计划,并应当向业主及时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和年度预决算,接受业主的检查监督,还可实行固定酬金合同,遏制服务企业花钱的冲动。
不管是包干制还是酬金制,若合同双方诚信守约,实施效果差别不大。但有两个方面区别明显:
一是按照《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包干制模式下物业服务收费要向国家交税,酬金制情况下物业服务开支不用向国家交营业税等税项;
二是包干制形式下法规没有规定物业公司要向业主方公布成本开支,酬金制模式下法规明确规定服务企业每年不少于一次要向业主方公布服务支出情况。
因此,目前大多数服务企业都选择包干制合同(酬金制是否真能免税,实施过程中还要税务部门认可)。
3、委托管理模式的.细分与选择
科学的管理模式是质量与效率的保证,如何选择应由业主方根据物业规模、自身能力、物业公司资质、资源情况,专业公司资质情况,管理服务需求情况等因素,从实现物业管理服务效率与效益最大化角度综合考虑。委托专业公司管理物业是现代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是国内外物业管理的主流趋势,也是多数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根据工业园区具体规模、组成项目和管理服务业务的不同,委托管理模式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如下类型。
3.1全权委托统一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业主将工业园区全部物业管理事务统一委托给一家专业物业公司负责,由物业公司直接管理所有项目或将部分管理服务项目再分包给专业公司,物业公司直接监管专业公司,如图1所示。
这种模式是由业主方与物业公司签订总包合同,要求物业公司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很强,并熟悉如何选聘监管专业分包商。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一个分包商仅对应一个项目,可能是一个项目群。这种模式适用于园区物业管理事务不太复杂,业主方对物业管理事务不熟或无暇顾及的情形。
3.2代理监管模式
即业主委托授权物业公司代表业主分包所有项目,选择分包商并监督其工作,委托管理服务合同由业主直接与专业分包商签订。物业公司只负责监管,不设操作层,是纯粹的管理型公司,其扮演的是物业服务代理商、集成商、监管者的脚色。这在境外是一种主要做法,但国内受限于物业公司、专业公司的能力与专业性,实际应用例子不多。此种情况如图2所示。
3.3并行委托管理模式
即业主将主要物业管理服务项目交由物业公司实施统一的专业化管理(部分项目物业公司可再分包),将一些重要的、物业公司不擅长的项目交由专业化公司承担,业主直接监管。此种情况如图3所示。
4、委托管理模式应用案例
以下是我们为某通信总部工业园区设计的委托物业管理模式。该园区物业有很多专业通信设施设备,食堂餐饮提供与管理也纳入园区管理工作。由于物业公司对食堂餐饮和特定的通信设施的管理与监管均不擅长,业主方在长期的实战中已经积累了对通信代维公司的选聘监管经验,所以在该园区物业管理模式选择中,我们优选了并行委托管理模式,其实际管理模式如图4所示。
在这一具体管理案例中,园区业主方选聘一家一级资质物业公司实施大部分项目的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本体小修、常规设施设备维护、一般性客户服务(服务受理、投诉受理、楼层接待、会务服务、来访接待等)、秩序维护、公寓服务等大园区范围的主要物业服务由一级资质物业公司下设服务中心直接实施。部分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如房屋大修、电梯维养、消防设施检修、部分设备大修、保洁、绿化、邮件收发、商品代购、洗衣等)由物业公司发包给专业公司实施,物业公司指导服务中心监管。非物业公司擅长项目(通信及相关动力设备维护、餐饮服务等)由业主直接发包给专业公司,直接监管,物业公司配合。因为通信及相关动力设备关系到网络安全,影响面大,物业公司不擅长管理,业主积累有长期监管、合作经验,直接发包监管效果更好。
食堂餐饮提供与管理的专业性一般物业公司不具备,专业餐饮公司才能确保管理服务品质。图4中物业管理委员会由业主方代表、园区普通用户代表、物业公司及服务中心代表共同组成,目的是及时沟通洽商物业管理服务事宜,及时提出物业管理服务工作改进意见与建议,监督管理服务方提供合格的物业管理服务,同时督促业主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与配合。
5、结语
物业管理模式涉及物业服务参与方的组合形式、服务实施方式及对应的程序与合同安排,形式上是物业管理任务的发包分派方式,本质上是物业管理具体操作权及相关责任的转移(同时也意味着风险的转移),是在当前阶段(社会分工、业主与专业企业技术水平、资质状况、物业规模与服务复杂程度、法律规制背景下)为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效率选择的专业分工与合作形式。优化物业管理模式,不仅利于物业自身的增值保值,同时可以提高物业整体运营效益(为业主和客户同时创造价值)。本文所讨论的委托管理模式多数情况下也适用于当前的大型公共项目和大型商业项目的物业管理。
参考文献:
1.仇士勇.如何做好科技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国物业管理.2007.7
2.朱俊春李华光.集成商模式:引领物业服务企业未来商业模式.城市开发(物业管理).2010.3
3.陈新征.酬金制与包干制比较分析.城市开发(物业管理).2008.8
4.张一民.物业管理模式步入变革创新时代.中国物业管理.2010.4
基金项目:
本文为广州市属高校社科项目(08B07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陈德豪,广州大学商学院工程管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房地产、物业管理研究。
Ⅱ 什么是产业园区托管
园区托管由产业园区管委会将园区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以托管方式交付给具有管理、资金或者产业基础优势的受托方,全权委托其运营,包括园区定位、产业选择、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等,以期实现产业园区的成长。
Ⅲ 企业未开通委托代理服务怎么开通
题主是否想问的是企业委托代理服务怎么开通?1、首先,登录个税APP,点击进行账户登录。
2、其次,点击进入左下角的个人中心。
3、然后,点击委托代理服务设置。
4、最后,点击打开按钮,填写资料即可开通成功。
Ⅳ 苏州工业园区怎么申请专利 专利申请去什么地方办理
申请专利可以自己进行申请办理也可以委托代理机构来办理的;需要去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的;
专利一共分为3中,分别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每种专利的代理费均不相同的。
1.发明专利的代理费6000-12000之间,具体要看您所申报的是哪个领域的。
2.实用新型专利的代理费为2000-2500之间,主体保护的是产品的结构布局。
3.外观专利的代理费在1000-1500之间,主要保护的是产品的外部结构及形状。
建议找一家靠谱的代理机构来帮您申报,一定要多咨询几家,和代理人进行详细的沟通,最后代理人给您出具方案,如何将产品或者创意完全的保护好。这样才会最大化的来提升您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Ⅳ 苏州工业园区工作,该在哪里办护照
看你户口在哪里,户口在苏州,就去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三香路上。
如果户口在外地,要会户口所在地办理,而且要本人去!!
Ⅵ 园区能给企业提供哪些服务是个怎样的服务体系
通过为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从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服务如下:
1、大量优质服务商聚集
发挥平台优势,为服务商和园区企业之间搭建桥梁。积累了大量优质服务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2、平台技术减轻业务量
平台将各类型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各个审批环节、服务环节都进行线上化管理,减轻管理方业务量。此外,服务商入驻左邻平台,并为使用平台的企业提供专属折扣,方便中小型企业高效采集服务,也减少了价格担忧。
3、丰富模板满足不同业务需求方便智慧管控
通过提供丰富的服务,配备丰富的流程模板。园区管理方在进行服务管理时,快捷有效配置各种复杂工作流。同时还可以在模板中配置服务衡量标准等,实现服务标准化,便于进行统一管理。
4、快速对接服务,统一记录数据
经过审核的服务商可以快速入驻到平台上,管理方仅需在后台进行简单的配置即可完成服务对接。后台将统一记录各类型服务相关使用数据,报表清晰明了。
5、提供全流程客户服务,实现服务闭环
图形化操作界面:一键可视化操作,简单快捷梳理办事流程。打通各系统关键节点: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左邻系统与第三方系统,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
6、多方互动式服务管理平台,让智慧服务落地
智慧服务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需要让园区内的员工、企业、服务提供方和园区管理方都真正使用起来。打通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园区中的员工、企业可以直接在服务流程中进行评价,管理方可根据评价对服务商进行评级,共同敦促服务商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从服务下单到服务结束,每个节点管理方都可以在线上查看进展。多方互动,提升管理效率,完善服务质量。
7、标准化+线上运营,助力管理方挖掘增值服务收益
园区服务不仅仅要为园区的园区和企业提供更多优质的基础服务,还要给管理方通过增值服务实现增值收益。
当上述都已做到的时候,我们还不能忘了产业园的组成---三业:物业、商业、产业,只有三业并举,产业园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服务体系
以扶持企业成长壮大为基础,以全方位服务为手段,以从企业成长中获取增值收益为目标,同企业共同发展的服务模式,在入驻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整合各类优势资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包括人才、融资、政策、市场、品牌、渠道、供应链等。
让入驻企业能够享受到比其他园区更低的运营成本,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从而获得更多的增值收益,有针对性的设计增值服务,成为园区价值持续性提升的关键。
园区服务可以给园区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软环境,提高员工生活满意度,从而助力园区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从园区企业签约到入驻到退场,园区可提供包括基础物业服务、商业服务、企业专业服务、社群运营等各类型服务。
园区的实质是共享经济,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所以要求入园企业要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一个以石油化工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园区,上下游企业之间需要通过管道来输送油品和化工产品,蒸汽是所有石化企业的主要热源,那么除了一般的给排水、电力电信等通用基础设施外。
化工管道和蒸汽管道则是园区必备的基础设施。如果园区是以汽车生产为主,那么入园企业差不多都要为装配厂直接或间接服务,企业之间的物资运输主要依赖汽车,这时一条园区内部的高速公路就成为除给排水、电力电信等之外的基础设施。
工业园区和产业特点相关性较大,工业园的规划设计要考虑产业的工艺特点。所有这些基础设施从广义上来讲都具有“交通”的属性,所以工业园区的核心内容实际上是一条被众多企业所共享的“干线交通”,干线交通是工业园区的本质所在。
Ⅶ 苏州工业园区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怎么样
苏州工业园区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04年9月正式成立,本所具有注册会计师及其它中级职称的会计、审计、经济、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近50人,其中注册会计师12人,注册税务师2人,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1人,高级会计师1人,年服务的客户数量逾千家,目前是苏州市规模较大的事务所之一。Ⅷ 苏州工业园区验车点在哪
苏州工业园区金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地址:苏州工业园区娄江大道1548号(苏州肉联厂向西200米),电话:62747771,时间:周一至周六。
苏州市工业园区元素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地址:苏州工业园区蒌葑镇民生路18号,电话:62620880,时间:周一至周六。
验车手续(私户):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保险单,委托书。
验车手续(公户):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交强险保险单,代理人身份证原件。
车辆年检(个人)所需资料:行驶证原件,交强险副本,身份证复印件,车辆。
车辆年检(单位)所需资料:行驶证原件,交强险副本;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车辆。
第十六条:机动车应当从注册登记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一)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二)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三)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四)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
(五)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营运机动车在规定检验期限内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不再重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六)超过报废年限的车辆不可以再过户(买卖),但可以继续使用;买卖的话可以先到车管所办理该车的报废单(注销该车的档案),然后买卖。
Ⅸ 工业园区招商的有哪几种方法
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园区的合理规划。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意识到园区招商引资的重要性,也开始着手进行园区建设。
但通过全员部署、层层分解指标、广撒网等方式,效果往往不理想。如何把园区建好、规模化、产业化,从而带动地方产业联动和经济发展,是各地都在探讨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从产业高度和区域发展规划的角度,来看看园区招商的13个方案。
第一招:把握区域产业规划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产业。比如,上海重点发展金融业,杭州是电商圣地,义乌是小商品之都,深圳重点发展科技……每个地方都有最适合自己产业发展的规划。在建设园区时,首先要了解当地的产业资源和上下游配套设施。
那么如何才能知道当地的主要产业是什么,通过区域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区域内集中的企业从事什么样的业务,规模有多大,是否形成产业集聚。经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从一个个数据中判断出该地区的核心产业是什么,最缺乏的产业是什么。
第二招:园区规划定位
对于一个工业园区来说,早期的定位和规划,代表着园区发展的天花板在哪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了解了本地区的产业情况后,要根据本地区的产业规划对园区进行定位。
第三招、差异化定位发展
当然,是同向发展还是差异化发展,是园区需要思考的问题。经过全面的大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台州曾被称为应急产业之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应急产业基础。
为此,我们根据当地产业上下游配套条件,建设了中国台州智慧应急产业园,短短几个月就吸引了130多家企业落户纳税。
第四招、头雁效应
雁群在迁徙之时,飞行的队伍中一只大雁会借助前一只大雁的羽翼产生的动力而飞行,这样会更省力。在园区招商引资过程中,离不开这样具有典型引领作用的头雁企业。一家头雁企业甚至可以带动众多上下游配套项目落户园区。
第五招、引领效应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未必念得好。”有时候,与其专注于引进外部企业,不如尝试扶持本土企业成为龙头,带来产业集群效应。支持本地企业或入驻企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引导企业IPO上市,吸引更多有潜力的企业入驻,形成产业园区主体。
第六招:政策性返利补贴
“天下熙熙,皆为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没有足够的效益,企业何必背井离乡,搬到外地?因此,通过税收、土地、贷款贴息、科技奖励等手段吸引有潜力的企业落户也是一种方式。
第七招:筑巢引凤,吸引人才
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的供给。不少地方开始筑巢引才。谁速度快、效率高,谁就能抢占人才高地。
第八招:产融互动
吸引企业落户,推动园区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力量。通过资本杠杆撬动合作伙伴和社会资源,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资金是怎么来的?不少企业落户后,还面临着走出去找投资的困扰。事实上,如果园区能为企业牵线搭桥,为产业基金和投资公司牵线搭桥,让企业和管理层自主选择,企业的发展机会将事半功倍。
第九招、会展招商
顾名思义,就是举办各种线下活动,如展示活动、创业大赛等,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园区知名度,吸引有潜力的企业,扩大投资选择范围。
通过线下活动吸引的项目,园区还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分析什么样的企业对园区感兴趣,什么样的企业有落户意向。今后,招商还可以重点在这类项目上突破。
第十招:开放市场
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市场。如何将产业园内的项目捆绑销售给入驻企业,或者促进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联动发展,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有利于降低招商引资难度,提高效益。
第十一招:委托第三方招商
技术行业有专业。在招商面临瓶颈时,可尝试委托第三方开展招商,充分发挥专业招商机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信息集成和网络资源优势,通过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委托招商,拓宽招商视野,提高招商针对性。
第十二招:网络招商
网络招商也是网络营销,从建立自己的网站到广告、网页广告、搜索引擎、友情链接、We媒体等多种网络传播方式。
第十三招:大数据招商
对于各地政府而言,最困难也最重要的招商方式,就是大数据招商。
当然,招商引资的方式千万条,大数据来敲门。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服务和信誉。只有优质、高效、主动的服务,才能营造良好的营商投资环境,只有讲诚信、重诚信,才能解决企业安家落户的后顾之忧。
以上内容来自 产业招商服务商
Ⅹ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有限公司,(简称“服务外包公司”)成立于2014年2月,是经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批准、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它是服务外包学院产业园的运营服务主体,同时承担教育培训、产学研发展、创新创业服务、商业与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等工作。公司现有教育培训中心、科技发展部、产业园运营服务中心、会展与新媒体事业部、学术交流中心酒店等下属机构。公司正迈向建设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和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新兴载体的新征程。
法定代表人:赵宏伟
成立时间:2014-01-21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2059400029375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苏州工业园区若水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