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定陶镇发展
定陶镇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实施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策略:
提供土地使用权和建设支持:
税收优惠政策:
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
实行特殊保护措施:
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
⑵ 定陶县经济概况
在2011年,定陶县的经济表现稳健,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85.6亿元人民币,显示出其经济活力。产业结构呈现出较为均衡的发展态势,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占51.2%和25.4%,较前一年增长了11.5个百分点,显示出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强劲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了4.3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惊人的20.5%,显示出政府财政的稳健增长。
农村经济也有所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500元,年均增长12.5%,显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780元,同比增长12.3%,反映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50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9.8%,表明消费市场的活跃度增强。
金融方面,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为73亿元,贷款余额为42亿元,显示出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工业领域,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63家,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总计186亿元,利税总额19.5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74家,利税过千万的企业有55家,体现了企业的强劲盈利能力,上缴税金过千万元的企业更是达到了4家,显示了定陶县企业的纳税贡献。
定陶古称陶,又名陶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中原古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渔猎耕种,繁衍生息。自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要道和古代重要都会,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尧、舜时期为古陶国。公元前12世纪,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铎为曹伯,建曹国,都陶丘。据《史记》载: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 辗转至陶,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被后人尊为“商界鼻祖”,死后葬于陶。《汉书·地理志》:"禹贡陶丘在县西南,有陶邱亭。据《说文解字》:"定,安也。"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⑶ 定陶县国家税务局机构设置一览表
以下是定陶县国家税务局的机构设置详情:
作为内设的行政机构,办公室属于正股级。
同样为内设机构,税政管理科的级别也是正股级。
负责税务征收,该科同样为内设,级别相同。
关注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的内设科室,股级正。
内设监督机构,股级正。
负责税务规划与统计,股级正。
提供直接服务的内设机构,股级正。
直属的税务稽查机构,股级正。
作为事业单位,承担信息技术支持,股级正。
负责城区及定陶镇一般纳税人的税务管理工作,副科级。
服务定陶(烟台)工业园区、南王店乡及城区个体户,副科级。
覆盖张湾镇和马集镇,副科级。
服务仿山乡和杜堂乡,副科级。
负责冉固镇和黄店镇的税务事务,副科级。
涵盖陈集镇、孟海镇和半堤乡,同样为副科级。
⑷ 定陶县现任领导
定陶县的现任领导包括县委副书记兼县长陈宝华,他负责财政、审计、税务等全面工作。自2005年2月至现今,陈宝华担任县委副书记,期间还曾代理县长,后正式就任。
常委常务副县长张继争协助陈宝华管理常务工作,并分管财政、审计、税务等领域。他拥有丰富的政绩,自1990年起在多个乡镇和县一级的岗位上历练,直至2012年起担任常委常务副县长。
常委副县长牛继红主要负责农业、林业等事务,以及统筹“三农”工作。他1990年起在东明县任职,后调任定陶县,拥有超过20年的行政管理经验。
副县长孔祥坤负责公安、司法和社会治安等事务,同时协调市场管理。李广根则专注于工业经济、科技、商务、电力等领域,并负责节能降耗工作。盛冬梅则负责城乡建设、规划及城市管理等具体事项。
最后,副县长沙向东负责文化、教育等社会事务,包括老龄、体育和旅游等项目,以及对台工作。这些领导共同协作,推动定陶县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定陶古称陶,又名陶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中原古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渔猎耕种,繁衍生息。自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要道和古代重要都会,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尧、舜时期为古陶国。公元前12世纪,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铎为曹伯,建曹国,都陶丘。据《史记》载: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 辗转至陶,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被后人尊为“商界鼻祖”,死后葬于陶。《汉书·地理志》:"禹贡陶丘在县西南,有陶邱亭。据《说文解字》:"定,安也。"定陶之名由此而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