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服务 > 如何看待汽车兼并潮

如何看待汽车兼并潮

发布时间:2022-11-26 17:18:10

Ⅰ 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鼓励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原因

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最后均兼并为三家垄断性质的企业。
我国情况则不同,虽然工信部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我国汽车企业最终要重组为十几个大的产业集团,但我国的另一股力量则不以为然。这支力量是地方政府,他们要拚全力维护地方的利益,阻止垄断企业的渗入。
而且我国幅员广阔,一个广东省就能顶欧洲一个中等国家。所以广东省保持三个四个汽车厂及品牌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在这里也要劝劝工信部的官员,不要处处按美国的规矩办事,在中国存在三十、四十家车企集团很正常。

Ⅱ 汽车行业兼并重组这有什么意义

个人理解是因为国内的汽车生产厂家实力薄弱,不可抵御外来强敌,重组后可以增强实力而且可以拥有更大的销售网络节约成本,这就是筷子理论,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但一捆就很难折断!

Ⅲ 工信部表示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兼并重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工信部表示将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因为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较分散而且也比较小,这对于新能源领域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如果能够进行整合,我们就能够将所有的力量凝聚到一起,这样才能发挥出更高的价值,也能够带来更多的发展。确实如此,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机会,所以很多人都纷纷加入到这个行业,那么自然就造成这个领域的四分五裂。这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他目前还处于一个发展前期,很多东西都是不成熟的。如果我们不能集中力量去解决这些隐患,那么将会对他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所以适当的整顿,是有利的选择。但是也想真正做到这一步,就存在很大的困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

当然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难以处理的。如果要想重组的话,那么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Ⅳ 如何看待当今汽车企业的兼并潮

很正常,任何事情都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然规律,没有必要太过关注这些
如你做一个企业,有被别人兼并或收购的资本,说明你还有利用价值,如没有人收购你,任由你自生自灭,说明你还没有做到一定的高度,只有等着破产、关闭

Ⅳ 汽车行业的兼并与协调的原因

汽车行业的兼并与协调的原因:汽车企业顺应时代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1、国家政策的扶持
2、汽车行业自身目标的清晰定位
3、政府的适当市场引导
4、完善公司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

Ⅵ 深评:新能源行业“并购潮”要来了

在新能源汽车的“淘金之地”,产能过剩成为悬在头顶的利剑。2021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联合推出“十城千车”计划,被称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起点。在政策和补贴的支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从无到有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太多,处于小而散的局面。”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近日在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也直言,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显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竞争发展与结构调整并重的新时代。

兼并重组过剩产能是个好办法。

如果100个人中只有一个能活下来,还会有人争着扑向这么残酷的赛道吗?在微观世界,几乎没有人做出这样的选择。不过,从产业角度来看,各大企业都在翘首以待:这是新能源汽车的赛道——现在产能严重过剩。

盈余到什么程度?据中汽协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能为每年2669万辆,同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136.7万辆。按此计算,新能源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5.1%,闲置产能超过2500万辆。

产能过剩的原因主要是一些企业盲目的后续投入。早在2021年5月,中国就有308家注册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截至今年5月,全国共有71家整车集团,新能源汽车企业超过455家。

虽然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持续上升,但部分企业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保证新产品的可持续发展,部分企业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中国汽车经销商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闫景辉表示,很多尾部新能源车企陷入销量低迷、产能闲置的困境,都是因为此前产能档期过大,却没有重视技术研发造成的。

我们发现,在近50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中,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居多,大企业仅占14.6%,注册资本在40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占41.3%。总的来说,大而不强。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在后疫情时代,随着竞争压力不断加大,马太效应将持续增强,弱势企业生存将更加艰难。

产能过剩的加剧不仅会导致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甚至可能导致价格的恶性竞争。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恒表示,对于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重组或淘汰是大势所趋,必须尽快决定。他认为,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的表态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并购整合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特征。

虽然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但绝不能盲目进行。我们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将有效利用闲置汽车企业和工厂的剩余产能,将资源集中在需求较强的企业和行业的中高链,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资源集中度,这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整个行业做大做强。

另一方面,并购带来的隐患也值得警惕。由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机会众多,很多企业争相生产电动汽车。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也有一些企业没有对电动汽车的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将发动机换成了电机。因此,我们必须警惕并购浪潮中的投机行为。

合适的最小容量利用率是多少?

产能利用率低已经在行业上演。今年年初,江苏暴露出产能过剩。据其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至2021年,产能利用率逐年下降,从78%降至33.03%,严重偏离了产能利用的合理范围。其中,淮安、镇江、南通、泰州汽车产能利用率不足10%,常州、苏州不足20%,闲置产能超过20万辆。

除了江苏,江西也被国家发改委公开点名为投资过热。据悉,江西引进了国米君、山东凯马赣州分公司、条汽车等企业。,计划产能超过200万辆,但江西去年在全省生产了40万辆。

华北理工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认为,很多新能源车企陷入产能闲置的困境。根本原因是他们不重视技术研发,导致补贴回落后产品失去竞争力,现有产能逐渐成为大规模落后产能。

然而,这些问题似乎远不是这里企业淘金热的影子。由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和市场之间的前景空,车企对新能源汽车销量抱有乐观预期,产能规划也是基于市场预期。根据CCID研究院数据,“十四五”广东、江苏、陕西、山东预计产能分别达到523万、471.5万、349万、309.5万。整车项目上,江苏27家,浙江21家。

汽车公司也同样雄心勃勃。BAIC新能源、比亚迪、特斯拉、蔚来、理想的产能将分别达到138万辆、133.5万辆、105万辆、35万辆、30万辆。

从结果来看,需求增长明显滞后于产能增长。那么,如何平衡呢?或者有多少容量利用率是正常的?

据工信部企业及产品公告统计,2021年,全国共有64家车企实际生产新能源汽车。根据487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统计,这一比例仅为13%。到2021年,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比例大幅提升,但2021年的预期最大值为300万辆,几乎是计划产能的九分之一。

对弱势新能源车企更致命的是,这两三百万辆车的“头部集中度”非常高,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龙头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而大众、宝马等传统车企也来分一杯羹,让弱势新能源车企的份额微乎其微。

蔚来汽车负责人告诉,汽车产能利用率需要达到80%才能保证利润。目前新势力中,只有特斯拉个别季度实现了净利润,其他大部分新势力只有毛利率,但净利润尚未转正。头部车企还是这样,那么弱势车企呢?

我们需要多少纯电动汽车公司?

新能源汽车的超车发展确实给行业带来了很多弊病。或许在新能源汽车的起步阶段,国家还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规划指导图供行业整体了解。单纯用政策支持或财力补贴鼓励汽车企业发展,导致了很多“劣币”的出现,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其他汽车企业竞争,是以假乱真。

事实上,近两年来,造车新势力领域出现了一轮洗牌,包括 Ranger 、林赛、百腾、Future、博骏汽车等众多造车新势力,而爱知、杜云、新特等新势力均实现量产交付,但发展前景并不十分乐观。那么,到底谁会留下来呢?

事实上,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已经出现了几轮并购。早在2021年,我国就发布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鼓励SAIC、一汽、东风、长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并购,鼓励BAIC、广汽、奇瑞、中国重汽进行区域并购。这种思路被业界称为汽车兼并重组的“四大四小”模式。

2021年,工信部再次发布《关于加快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为汽车行业定下基调。到2021年,前十大整车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形成3-5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尽管政策频出,但国内汽车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可以说,国内汽车企业之间已经发生的并购,除了政府的牵线搭桥和外国投资者的推动之外,与市场因素无关,结果很多重组都以失败告终。

然而,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合并重组似乎有所不同。美好的未来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在这一领域努力。近年来,汽车企业之间、汽车企业与跨境企业之间的合作逐渐成为后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发展模式。

2021年以来,长安新能源、 北汽新能源 、 奇瑞汽车 、一汽汽车等主流车企要么引入新投资者,要么完成资产重组,爱知汽车、江铃集团、 长安汽车 完成对江铃控股的混改。2021年3月,比亚迪与丰田汽车合资的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两个合作伙伴在技术上是平等的,代表着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新的合资时代已经开启。

不仅是车企之间,科技公司进入后,也推动了这种融合的发展。比如今年3月,网络和吉利成立的杜畿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而新一轮的整合已经开始出现。比如刚刚与一汽集团完成合作的小米集团,正在积极商讨收购宝沃。此前与360牵手的 哪咤汽车 、计划以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的格力电器等。但是,要想彻底改变行业现状,还是需要一种真正残酷的并购整合方式。

美团CEO王兴曾经预测过中国车企未来的格局,他认为下半年基本是“3+3+3+3”的竞争。其中,三家央企为一汽、东风、长安,三家地方国企为SAIC、广汽、BAIC,三家民营企业为吉利、长城、比亚迪,三家造车新势力为理想、蔚来、小鹏。

无论最后谁留下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加速,毫无疑问,寡头企业将会诞生,代表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舞台。 @2019

Ⅶ 中国汽车行业并购交易长期趋势向好,这意味着什么

报告指出,2020年以来的并购市场是从海外并购开始的;随着中国对全球化和本国汽车市场的推动,跨国收购开始变得更加活跃。据德勤预测,到2021年跨国并购将进一步提速,这主要是因为全球范围内对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看好推动了行业整合。

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的并购交易活动有所下降。在德国、美国和中国的并购交易活动有所回升,而在法国、英国和德国,收购事件数量大幅下降,而中国这三个国家仍是并购活动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德国自2020年以来发生了23起交易,而中国仅有3起。

Ⅷ 如何看待吉利和沃尔沃合并

一直以来,吉利控股集团对沃尔沃的整合采取着小步推进的策略。2010年,吉利控股集团收购沃尔沃。起初,沃尔沃品牌独立运营,而在当时的吉利内部看来,实属“放虎归山”。沃尔沃在2010年被福特汽车抛售时处于亏损状态,而在吉利控股集团接手后,于2013年实现扭亏为盈。

业务合并加紧具体领域协作,进一步降成本。在动力总成业务方面,按计划,双方将通过股权合并方式实现动力总成业务合并。

此前,沃尔沃的内燃机部门已经开始参与吉利控股集团项目。2020年11月,戴姆勒与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合作,共同开发用于混合动力技术的下一代汽油发动机,沃尔沃内燃机部分宣布参与该合作,沃尔沃车型也将使用该发动机。



注意事项

两个品牌能够合并,说明现在吉利也确实强大了,强大到可以反哺给沃尔沃。比如说双方将会共同使用SEA浩瀚架构平台,这个平台是吉利主导开发的。今后,吉利,沃尔沃,领克,极星品牌都将实现平台共享。

吉利虽然也已经走向国际,但是国际化方面,显然沃尔沃是有更丰富的经验。双方合并之后,沃尔沃会帮助领克品牌走向国际,领克汽车将充分利用沃尔沃汽车海外渠道和售后网络,逐步服务全球用户。

吉利与沃尔沃现在之所以合并,根本原因是吉利也已经很强大了,当初收购的时候之所以没有合并,是因为害怕影响相互的发展。但是现在合并之后,则可以实现更深度的技术共享,实现更低的成本。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吉利汽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沃尔沃



Ⅸ 汽车后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卡尔本茨先生发明汽车以来,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数个时代。现在这个时代充满变革,革新乃至革命,在汽车行业也是如此。要预测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没这个本事,也不愿意去尝试,因为在汽车这个日益高科技的领域,一切都充满了变数。我能作的仅仅是从我的理解出发,结合现在的某些明显趋势,谈谈我的看法。
在我们的脑海中,汽车工业似乎还仅仅包含汽车及其构件这几个方面,但实际上,与汽车相关的一切产业,包括汽车装饰品,汽车用油等等,都可以算在汽车工业之内。这里我重点想要说的是我国的油品对于汽车工业的影响。
早在奥迪A4搭载全新FSI发动机登陆中国的时候,就有业内人士提出这样的疑问:虽然FSI发动机确实动力强劲,能耗利用率高而且比较环保,但是我国参差不齐的油品真的能适用于金贵的FSI发动机吗?正是由于这个疑问,使得新A4在中国曾经一度迷失了方向。还有就是广大的超级跑车用户。现在很多国内的超级跑车用户虽然车拿在手,但是却舍不得开上路。路况是一个问题,油品更是一个问题。拿着自己根本无法确定其纯度和质量的汽油,谁敢往价值几百上千万的汽车里装?谁能保证自己这次加的汽油不会使超级跑车价值连城的发动机变成一堆废铁?我父亲的朋友有一次开车送一个朋友回江西,回来以后感慨万千:虽然同样挂着中国石化的牌子,但是江西境内的中国石化加油站一次只给你加50元人民币的油,而更多的是路边拎着个塑料桶向过往车辆兜售汽油的不法贩子。这个现象不是偶然,在我们的很多省区,尤其是比较边远的省区,这是确实存在的情况。参差不齐的油品,混乱的油类管理,试问在这样的能源供给情况之下,我们还怎么要求汽车工业向高品质发展?好不容易,某个车厂研制了新型的高性能发动机,通过了国家质量检测,却还要通过低劣的油品的检测,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哀。所以,我要再次强调,国家在这个方面必须要发挥职能。在保证了最基础的能源来源的前提下,才能谈向高水准发展汽车工业。
顺着能源说能源,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向着低能耗高功率以及清洁能源进发。时下,混合动力已经形成一种潮流。从丰田普瑞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开始,混合动力汽车正式开始与传统汽车争夺市场。人们曾经以为混合动力仅仅能够在动力较小,档次比较低的车辆中出现,但是雷克萨斯RX400H的高调上市彻底打破了这个想法。毫不夸张的说,RX400H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它不仅贯彻了丰田公司以混合动力拉开绿色汽车帷幕的思想,而且让人们看见了动力强劲,品质卓越的豪华SUV也能配备混合动力,混合动力不再是寒酸,舍不得汽油钱的表现,哪怕舍得花80几万买一辆豪华SUV的大款也应该拥有环保意识。通用公司的Green Line计划更是把混合动力提到了全局的高度。而我国的奇瑞,长城等几个汽车公司也在北京车展上推出了几款混合动力概念车。看来,将来的汽车市场上动力大,能耗低的混合动力车将成为主流。
比混合动力车走得更远的则是氢电池车。雪佛兰推出了一款名为Sepuel的氢电池车,展现了雪佛兰从油老虎到绿色先锋的转变。改车曾经在上海进行了街道测试,并且得到了专业人士的好评。但是该车的整车造价高达3500万美元,几乎是商务飞机的价格了。不过好消息是雪佛兰高层表示,3500万美元的价格包含了一部分的研发费用,并且这辆Sepuel独一无二的。等到批量生产的时候,价格将会降到现在的百分之一。虽然仍然价格不菲,但是这表明了一种对待能源的态度。
氢电池车比较远,而离我们比较近的则是柴油动力车。现在的柴油车已经和以往我们脑子里那种喷着黑烟,车声如雷声般轰隆的污染源大不一样。奔驰的BULETECH让我们看到了豪华名车与柴油机的和谐舞步。而随着高压共轨直喷技术被长城汽车取得,我国的汽车公司也开始生产高品质的柴油汽车。长城Hover 2.0TCI CUV的发售为我国的柴油车市场开了个好头。虽然此车在很多细节上仍然需要改进,但是它成熟的TCI技术已经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柴油机时代的到来。相信就在现在,柴油发动机已经成为了很多消费车的选择。
汽车工业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则离开了能源,构件和一切的汽车技术,是纯粹的汽车产业上的结构调整。大品牌集团的产生、巩固、扩大将成为一种趋势。其实就目前的情况,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汽车公司的兼并和重组。不管是如保时捷兼并布加迪般为了减少一个对手,还是如大众奥迪兼并兰博基尼般为了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和扩大市场,又或者如福特兼并罗孚般为了不捡白不捡的便宜,总之汽车公司之间的兼并是正在进行而且不可避免的。汽车世界从早期的单一几个厂,到后来的百家争鸣,再到现在的大集团合并经营,这期间走过了不少道路。很多兼并拯救了许多世界经典,比如法拉利并入菲亚特,很多兼并毁掉了世界极品,比如即将实现的保时捷兼并布加迪。但是对于公司来说,经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效益,为了效益不惜一切。汽车也是一种生意,厂商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像伟大的恩佐?法拉利那样卖车是为了参加比赛的行为,就留给伟人吧。世界上着名的汽车集团现在有PSA,大众-奥迪,通用,福特等几家,在不久的将来则会变得更加少。更多的经典将会消失,但是同样,更多的经典将会被创造出来。
有很多科幻片里我们看到未来的汽车,它们飞在半空,仿佛不受任何限制。但是对于我这个车迷来说,没有轮子,没有刹车卡钳,没有发动机爆燃声的汽车根本就不是汽车。未来的汽车将会越来越快,越来越无所畏惧,也越来越环保。但是不论汽车怎样变,都将围绕人类的生活展开。汽车被发明出来到现在经过了一百多年,并且彻底改变了我们生活。人类已经离不开汽车,作为车迷的我更加离不开汽车。我只希望汽车工业能够向它该去的地方去,不要遗憾,不要曲折。

Ⅹ 工信部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兼并重组

是的,9月13日,国新办就“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大,处于小而散的状况,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良好,请问这其中,工信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工信部如何看待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续航里程、充电是否便捷等因素是否成为公众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考量?针对这些问题工信部将有哪些举措?

肖亚庆表示,新能源汽车确实是全球汽车领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方向,也是我国汽车发展的战略选择。新能源汽车发展有“三个突破”:一是技术突破,建立了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体系,突破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其中,动力电池技术全球领先。与2012年相比,单体能量密度提高2.2倍,成本同时下降85%左右。

二是产品突破,续航里程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提升,很多车达到500公里以上,虽然实际运行中还有一些问题,但总里程提升幅度比较大。

三是市场突破,连续六年产销量全球第一。截至上月底,累计推广已经超过了700万辆。今年1-8月份,完成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是181.3万辆、179.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将近2倍,整个汽车销售有些压力,但是新能源汽车逆势而上。

下一步,新能源企业要做的事: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各方面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很高,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很大促进,但是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车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所以资源应该尽可能市场化集中,避免分散。

二是加强推广应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也要抓好公共领域汽车全面电动化的城市试点。

推动提高城市公交、出租以及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比例,我们也希望各地出台更多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有区域特点的优惠政策,优化汽车限购措施,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进一步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是促进跨界融合,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发展。现在有不少的试点有新的突破,加快5G、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开展更多适合消费者的休闲娱乐生活服务,以及自动或辅助驾驶功能。

四是提升产品质量,在质量安全、低温适用等各方面提供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品牌形象,让消费者更喜欢买,用起来也更放心。

以上内容参考 中新经纬-工信部部长肖亚庆: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兼并重组

阅读全文

与如何看待汽车兼并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奥迪a6l仪表骨架怎么拆 浏览:741
宝马mini空调哪个位置容易漏气 浏览:372
汽车滤清器最通畅是哪个牌子 浏览:79
汽车如何到8000转 浏览:552
宝马前面的两个灯都是什么灯 浏览:404
汽车座椅歪了怎么办 浏览:598
奥迪a6c7怎么转向学习 浏览:642
a3l奥迪2021款多少钱黑色 浏览:126
宝马7系马牌轮胎是什么型号 浏览:846
奔驰gla200落价多少 浏览:337
锦州工业阀门都有哪些 浏览:800
汽车有点怠速怎么回事 浏览:588
单开门汽车有哪些品牌 浏览:864
萍乡奔驰怎么使用 浏览:399
临沂奔驰哪里买最便宜 浏览:529
法国以什么工业 浏览:664
大兴汽车美容中心在哪里 浏览:619
奔驰ccoupe18款二手多少 浏览:798
仪征工业区怎么样 浏览:669
汽车购置税有多少钱 浏览: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