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万能车企大变身 五菱、广汽、比亚迪转产口罩日产千万个
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作为国民支柱型产业,汽车行业在疫情之中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也就是说,你现在能买到的N95口罩,可能还是年初二生产的。而随着疫情的持续扩散,应对防疫物资尚且不足,更别说市场零售了,所以短时期内口罩仍然会是紧缺物资。
可喜的是,最近,不光汽车业生产口罩,这几天,富士康、爹地宝贝(纸尿裤企业)、三枪内衣、水星家纺、和硕(代工企业)等各行业多家公司都传出转产口罩的新闻。
红点观察:
疫情面前,如何恢复生产?是摆在所有车企面前的一道考试附加题,能不能破题是车企进阶的关键。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车企转产口罩,一方面既可以满足自身恢复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供应市场,为国家分忧解难。
诚然,相对于每天1.5亿的用度需求,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比亚迪加起来不过1000万的产能,乍一看有些杯水车薪,但是在疫情面前,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群策群力,车企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担当。从这一点上看,车企转产口罩这件事上,都值得手动点赞!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② 车企转型造口罩,不仅是“中国制造”,更是“责任担当”!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搅乱了2020年本该有的开局,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来,随着防疫工作的持续开展,疫源区武汉市乃至全国许多地区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医疗物资短缺问题,口罩一度处于极度短缺的状态。在疫情面前,不少车企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近日,随着“长安牌”口罩的正式量产,连同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在内的4家车企已经具备了口罩生产能力。对于车企生产口罩,有的小伙伴认为是外行凑热闹,还有的小伙伴认为汽车厂商生产的口罩靠谱吗?
“五菱”牌口罩的前车之师,不甘落后的比亚迪电子事业群第九部,争分夺秒的广汽集团,后来居上的“长安牌”口罩。面对疫情肆虐之时,我们能看到这些车企能够不计成本的改造生产线,优先实现口罩生产,这些生产口罩的车企能够运用自身的优势能力,快速解决当下疫情期间出现的物资短缺的问题,他们展现出的不仅仅是强大的“中国制造”,更是车企担当社会责任的体现。
在当前共同战“疫”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车企不把关注点放在成本和盈利上,积极转身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之中,值得我们的尊敬。在所有中国人的同舟共济之下,我们相信这次难关定能很快渡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车企改行做口罩更有优势0.5秒一个口罩的诞生简史
如今的自由程度,都是以口罩来计算的。
“世界正面临着个人防护装备市场的严重混乱。需求比正常水平高出100倍,价格高出20倍。”世界卫生组织发出了警告,称全球口罩储备已经严重不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④ 车企硬核跨界,转产口罩很靠谱
庚子年的春节注定令每一个中国人都格外难忘,本该举国欢庆的新春假期却成为全民抵御新型冠状病毒的“抗疫”战场。从四面八方赶来支援的医护人员在武汉和湖北组成“抗疫”最前线,更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企业则积极组织恢复生产,为这场“消耗战”源源不断地提供急需的物资装备。
这些企业当中,也不乏“汽车人”的身影。当口罩成为当下消耗量最大、也是最紧缺的物资时,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等车企纷纷宣布紧急转产,加紧生产口罩和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其中五菱喊出的口号特别能温暖人心:“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
企业社会责任不是空谈,实际行动才能真正让人民和社会受益。
其实,很多车企都与医疗器械的研发有过合作,这本来也是车企们提升汽车科技含量的途径之一。比如本田就推出过HondaWalkingAssist(步行辅助系统),这是本田推出的特别对于老年人、中风病人的创新辅助行走健康装置。
另一方面,汽车企业“战时”转产动员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二战期间,美国就曾有造车企业转型做军工的先例。今天,中国车企进入“战时”状态,扛起了“抗疫”大旗,尽自己最大能力为阻击疫情做出实际而有效的贡献。在这场灾难面前,或许车市遇冷的情形将持续一段时间,但终究抵挡不住人心的回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