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温州人做生意多在外地都开公司,办厂,感觉他们都是带着资金出去的,不是从打工开始干起来的
因为他们都有原始资金的积累,或者是几个人合资的钱,或者家族的钱一起去经营
② 温州现在哪里还有夜市可以摆摊的。现在管的严,市区一块是没有了,有兴趣的可以一起。
去郭溪镇梅屿或者塘下,有夜市,瞿溪南片工业区,也很多,南片夜市空余位置好找一点
③ 宝马牌子是不是很差, 为什么现在马路上全是宝马,比大众跟现代还多,好像是宝马普及了的感觉.
因为现在中国人有钱的也多了,另外宝马的车降价也很厉害,而且产品线也逐渐拉低到A级,最便宜20来万就能买到,也就跟前几年买个大众的价,你说能不多吗?
④ 为什么00后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
因为摆摊也属于自主创业的一种,而且低成本,相对于上班来说会自由一点,也不用看领导的脸色,不用处理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00后大多都比较有个性且追崇自由,所以并不喜欢上班的固定模式。
说到摆摊一词,其实不管哪个年龄段,有很多人尝试过,也有很多人是持观望的态度,但现在摆摊尤其是夜市里面,我们能看到的更多是一些年轻的身影,比方说现在夏天,有不少90后/00后的摊主卖手打柠檬茶、卖冰粉之类的,为什么现在00后更多的是宁愿自己摆摊也不愿意去上班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自由
出摊了有顾客来就卖东西,没有就自己打发时间,不像上班从开始就忙到下班,甚至有时候不知道会加班到几点,忙碌就算了,可能还要被领导骂,得处理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即使是很讨厌某个同事,表面上也得装出一副很友好的样子,就很违心。可是摆摊不一样,一般顾客买了东西就走了,不存在这种现象,如果今天早点卖光还能早收工,累了也可以早点收摊,反正是自己说了算。
如果可以,我倒是也挺想摆摊的,但奈何自己没有什么手艺,而且有了家庭开销比较大,摆摊收入并不稳定,而且可能会被城管驱赶(这点直接劝退我),思来想去,还是在职场里继续挣扎吧……00后还没有成家,就算亏本了也没多大关系,反正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甚至还可以向家里人寻求帮助,没有后顾之忧,但每个年龄段和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只要是自己觉得好的,就是最奈斯的~
⑤ 浙江街头为什么豪车那么多
土豪多啊,都是有钱人,豪车必配
⑥ 温州人为什么那么多保时捷宝马奔驰
新华网浙江频道3月26日电(记者 沈锡权)宝马、奔驰习以为常,法拉利、保时捷等世界级跑车的轰鸣声也时常可以听见。只要是世界上数得着的名车,在温州的大街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据不完全统计,温州目前宝马有6000多辆,奔驰3000多辆,而国内温州人拥有保时捷、宝马数量约占全国10%。 华晨宝马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末,宝马品牌汽车在中国大陆保有量累计达12万辆,销量最大的地区为杭州、温州、北京、上海、深圳5大城市。2007年末,温州地区宝马的保有量突破6000辆,约占宝马品牌汽车在中国大陆保有量的1/20。 业内人士分析,从“温州人”这个概念说,这个数据还不是完整的,因为不少温州豪华车车主去外地购车,或把奔驰、宝马、法拉利、保时捷、宾利等豪车开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上牌照。事实上, 温州籍的宝马客户比例约占中国大陆1/10。 国内宝马汽车最大经销商之一、温州浙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荣介绍说,2007年,温州地区的宝马销量超过了2200辆,连宝马亚洲地区销售经理来考察时都惊诧于温州这个中国地区级城市的消费能力。 此外,温州的奔驰保有量虽然不高,但人均拥有率在全国却可以排到前三名。2007年温州地区保时捷上牌数字为191辆,约占保时捷在中国大陆的销量的1/21,加上在外上牌的温州客户,保时捷温州人客户比例约占中国大陆1/10。 李志荣说,宝马和奔驰等高档车的主要消费力量来自于高收入群体,特别是当地4万多家私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企业老板。购买豪华车的人最看重的是品牌,其次是车的品质,油价上涨、消费税调整等因素对豪华车市场影响不大。有能力消费100万元以上顶级豪华车的人,对价格并不敏感。温州老板用车习惯调查 宝马与奔驰仍是主流2008-03-28 10:52 稿源:温州网-温州商报 编辑: 徐琼峰
据温州车管所及相关汽车销售公司的最新统计:截至2007年底,温州地区宝马保有量已经超过6000辆,奔驰则超过3000辆。仅2007年,温州地区的宝马销售数量就达到了2200辆,而其他奢侈品牌如保时捷也在迅速“普及”,上牌数量达到191辆……事实上,算上外地上牌的情况,在宝马、保时捷等品牌的拥有量上,温州人占据了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
温州人(尤其是温州商人)爱名车的消费习惯在过去的十年里并没有发生改变,但在一个关于温州企业家汽车消费习惯调查中,接受记者访问的二十位温州企业家却用他们自身的体验对这一组数据做了一些补充说明:用豪华车一方面是为了舒适,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展示公司形象;企业家对于品牌的重视远甚其他因素……
换车频率:3-5年
20位企业家中最少的换车1次,最多的为3次。多数企业家为自己定下的换车频率是3-5年。在20人中,2000年以来换车3次的并不罕见。他们普遍认为,换车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跟上主要车型的潮流,使企业用车与企业形象保持一致。许多企业家对2000年以来的首次换车印象深刻——他们有着一些共同之处:大多是从如桑塔纳、尼桑、沃尔沃等各种品牌换成了宝马或者奔驰;这一次换车是伴随着企业发展历程中很重要的一次实力提升。
“汽车是身份象征”,这句话虽然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很多人都不认同,但他们同样很无奈地认为,在许多商务活动中,这句话是成立的。
宝马与奔驰是主流
2006年12月,富得宝家具董事长林潘武准备换掉自己用了数年的沃尔沃S80,当时他看中的是奥迪A8,但是董事会的其他成员很快集体“否决”了他的这个念头,因为他们认为,与奥迪相比,最能衬托公司形象的是奔驰,最后敲定了奔驰600——这并不是说奥迪A8就一定不如奔驰600,只是在温州人普遍地“粉”宝马、奔驰的环境下,这样的选择成为大势所趋而已。
尽管从数据上看,宝马的保有量达到了奔驰的一倍,多数温州老板都经历数次在宝马与奔驰之间更换用车的经历。当然,这两个品牌也并非没有对手,事实上,每位企业家在换车时都是将数个品牌列入考虑范围,在采访中,也有个别企业家明确表示,下一步的目标是宾利。
企业家开车的里程数在减少
在数年前,《民营经济》周刊曾对20位温州企业家的每年汽车里程数做过调查,发现温州老板相当“辛苦”,里程较多的一年五六万公里,而达到4万公里的也不在少数。此次20位企业家中,除了个别已经记不清2007年里程数之外,一年开车2万-3万公里的占多数,最高的也不超过5万公里。
企业家们表示,除了短途自己开车之外,一般里程100公里以上的都会带上司机。而那种跨省的行程,除非考虑到在当地要长留用车不便,一般不会开车前往。鸥鸟王鞋业总经理赵仲华表示,安全肯定是最重要的,这一点无论在买车还是在用车时肯定是排第一位。冠盛集团董事长周家儒回忆说,自己开车最长的一次经历是在美GUO,为了拜访客户,从亚特兰大沿着纽约、波士顿、华盛顿绕了一圈,车程2000公里。这是很难忘的经历,但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就够了。
⑦ 在夜市摆摊卖什么好
摆摊卖小吃、玩具、饰品等都挺好的。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小吃都是比较受欢迎的,如各种粉、油炸品、烤制品等。要注意的是,质量卫生一定要做好。玩具的客户群体一般是儿童,而且大人带小孩外出玩都会给孩子买些小玩具。一般饰品的价格便宜又好看,很容易吸引消费者购买。
摆地摊还应该按照季节来选择合适的商品,冬天可以考虑卖卖保暖产品,比如手套,围巾,电暖炉,夏天可以卖卖冰西瓜,丝袜,拖鞋之类的,平时也可以卖卖手机配件,给手机贴贴膜啥的。
⑧ 急急,十万火急。 温州市,最近为什么不能摆摊了!
这是摆摊的人,多数是没有道德的,占据在路中央,公交车无法通过,造成很多人上班迟到,影响工资收入,还影响市容,必须整治这些违章问题!
⑨ 温州这把哪里夜市摆摊的比较出名 谁知道吗
瓯海区的曹埭那边或者瞿溪都有夜市
⑩ 现在温州鹿城区哪里摆摊最多
摆摊最多的当然是黄龙双屿这一片啦。因为这个地方是鞋业产区,外来民工的集散地。他们吃住工作都在这一块,所以吸引了大批摆摊者。从清晨的早点铺到晚上的夜宵排档,生意空前火爆。还有很多卖皮包的、卖衣服的、卖日用品的等等,你能想到的这边都有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