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為什麼蘇北工業園區限量用電

為什麼蘇北工業園區限量用電

發布時間:2025-10-10 16:38:46

㈠ 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的區域優勢

地理位置或磨御和投資環境優勢
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地處蘇北地區東部,東臨黃海,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園區屬於上海、青島三小時經濟圈,南望中國最大城市上海,北倚歐亞大陸橋東橋頭堡的連雲港。園區所供土地基本實現六通一平,對稅收實行全面優惠,全力打造零費區,為吸引更多的客商來此投資興業,開發區還創造性的提出了可根據投資的額度、強度、進度,實行一事一議戰略。
優越的交通運輸優勢
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有著獨特的交通運輸優勢,從陸路,沿海高速公路、204國道由南向北,327省道橫亘其中,3個小時可達上海,僅40分鍾可達連雲港,距離有仙鶴神鹿之都之稱的江蘇名城鹽城市80公里;從鐵路,新長鐵路益林站距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40公里,建設中的沿海鐵路,北通大連,南接湛江,濱海站地址確定在開發區北區相鄰的西邊;經水路,淮河入海水道、通榆運河,水分二泄,直奔大海,國家正在規劃為大型航道河流。正在建設中的濱海港,是中國東部沿海從山東嵐山頭至浙江杭州灣1000多公裏海岸線上建設10-20萬噸級碼頭泊位投資最省、條件最優的岸段。中電投集團將在5-10年內在濱海港投資1000個億,將濱海港打造成能源大港。目前,投資100個億的5000萬噸儲備煤中心項目,投資80個億的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和投資130個億的IGCC(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項目已全面啟動,中海油集團投資120億的LNG(液化天然氣)項目已落戶港區。2013年10萬噸以上級碼頭航道通行。大港時代的到來,將為開發區發展帶來極大的機遇和廣闊的空間;航空,僅50分鍾至鹽城機場和連雲港機場,距蘇北最大的漣水國際機場只有30分鍾車程。陸、海、空、河的縱橫相錯為園區構架起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運輸網路。
土地資源和稅收政策優勢
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土地儲備充足,工業用地是江蘇省土地價格最低的地區,對來濱海投資新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且投資強度達到省級開發區標準的生產型工業項目,土地掛牌價為評估底價,對投資數額較大的項目可以優惠提供項目用地。凡在園區新上的工業企業,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前3年全額獎勵,後5年獎勵50%,游塵企業從畝平稅收達到2萬元之年度起,8年內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獎勵50%。
生產成本優勢
在濱海經濟開發區投資各種投資成本十分合算,水,生活用水,每噸2.32元,工業用水,每噸2.67元;電,園區內建有變電所兩座,可以滿足10KV、35KV、110KV、220KV等各種容量的用電需求,電費全省同網同價,開發區實行雙迴路供電,除線路檢修外從不停電;園區內正在建設中的電廠投產後即可供給充足優惠的蒸汽。工業和民用燃氣主管道已通至區內主幹道。勞動力,濱海縣現有人口120萬多,青壯年勞動力超過40萬人,其中有近10萬人具有一技之長,勞動力資源充足,而且這里的勞動力成本低廉,一個熟練技術工人的月工資不足上海同類工人的三分之二;濱海教育資源豐富,一批職業中學、民辦中專,專業大多為適應濱海經濟開發區的各種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設置,每年可為企業培訓各種技術人才5000名以上。
配套能力的優勢
隨著中國正豐集團衫岩、浙江超威集團、江蘇雨潤集團、江蘇亞邦集團、江蘇金昉集團、溫州甌北工業園等一大批投資規模大、發展前景好、項目帶動性強的企業落戶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開發區企業整體呈現出產品多樣化,項目集聚化、企業集群化產業特色化的發展態勢,各種企業相互輝映,發展相得益彰。
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
濱海縣是全國著名的棉花、林業生產大縣、草柳編織大縣、糧食生產基地縣、全國著名的何首烏之鄉,2005年被列入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50強,各種無污染的糧棉林油、肉蛋魚禽、果品菜蔬和水產品不僅提供了生產、生活之需,還為農產品深加工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㈡ 臨海鎮的基本概況

臨海鎮隸屬於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是江蘇省重點中心鎮,古稱八大家,是清朝末位狀元張謇在黃海灘上開發創辦的華成公司所在地。位於蘇中北部,東瀕黃海,北與濱海縣、省農墾淮海農場接壤,南與臨海農場相鄰,水陸交通十分便捷。總面積183平方公里,7.6萬人口,下轄20個村(居)委會。鎮域位於蘇北灌溉總渠與射陽河之間,境內有雙洋閘、奤套閘、六垛閘三座出海河閘,戰備河、八丈河等水網縱橫交錯。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臨海鎮地處亞熱帶與暖溫帶的過渡區域,屬海洋季風性氣候,年均氣溫13.9℃,年均降水量1023.8毫米,年均無霜期224天,鎮域內海岸線長17公里,有灘塗9萬余畝。 工業經濟初具規模。全鎮擁有各類企業100多家,已形成機械、紡織、食品等一批支柱產業,已創辦了兩大工業園區,並將利用臨近沿海獨特地理位置,創辦一個適合引進低污染的化工工業園區。2006年,臨海鎮實現GDP9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工業增加值3.62億元,同比增長49.6%;完成技改投入4億元,同比增長33.3%;實現工業用電量2400萬度,同比增長60%;引進千萬元以上項目12個,其中億元項目2個。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性收入1020萬元,成為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性收入超千萬元的三個鎮之一。重大項目更是高開高走,其中金馬油脂實現銷售收入8500多萬元,同比增長28%;工業用電180萬度,同比增長35%;實現稅收280萬元,同比增長55.6%,躋身全縣20強行列,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順通離合器實現銷售收入3700萬元,同比增長28%;工業用量1000萬度,同比增長50%;實現稅收120萬元,同比增長20%。鹽城琛裕化學科學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2000萬元,工業用電量450萬度,稅收230萬元。上述三家骨幹企業銷售收入、用電量和稅收分別佔全鎮52%、75%、57%,對全鎮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強力的支撐作用,成為臨海鎮工業經濟名副其實的「領頭羊」。臨海鎮著重把改善投資環境、推進發展平台優化升級作為項目推進的興奮點和著力點,2005年投入巨資2200萬元,突出污水運行系統的建設,已基本調試成功,具備了接納污水的能力,為臨海鎮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農業生產獨具特色。臨海鎮是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區,中國蒜薹之鄉,全國著名的「青龍」牌白蒜發源地和主產區。大宗農產品有棉花、大蒜、玉米、水稻、何首烏及多種反季節特種蔬菜作物,蒜薹獲國家綠色食品標志。海塗開發勢頭強勁。已建成近萬畝高標准海淡水混養塘口,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此建立了3200畝南美白對蝦養殖試驗示範基地,圍墾開發了低壩高網海水養殖8000畝,規劃開發了2萬畝退淡還海養殖。
2009年鎮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2億元,同比增長23%;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488萬元,同比增長40.5%;規模以上工業開票銷售6.96億元,同比增長27.8%;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6.98億元,同比增長42.5%;農民人均純收入8424元,同比增長15.2%。在全市50個重點鎮排名中上升了2位,達到了34位,全鎮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蘇北工業園區限量用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520怎麼播放U盤音樂 瀏覽:242
換汽車輪轂注意什麼 瀏覽:128
邁騰和奧迪a4哪個隔音好 瀏覽:277
奧迪a3適合什麼車型 瀏覽:946
汽車各種信號有哪些 瀏覽:887
賓士和寶馬攬運哪個好 瀏覽:799
汽車尾燈用的什麼膠 瀏覽:18
汽車風阻哪裡降低 瀏覽:842
汽車怎麼加裝usb介面 瀏覽:987
奧迪q5副駕遮陽板怎麼拆 瀏覽:643
14年奧迪a4加多少冷媒 瀏覽:911
中國哪個城市工業區電焊活多 瀏覽:413
奧迪a6波箱循環換油口在哪裡 瀏覽:226
賓士e300款什麼時候用經濟擋 瀏覽:675
哪個汽車行業發展好 瀏覽:396
旅行版汽車有哪些 瀏覽:982
如何更換寶馬x5剎車碟片 瀏覽:911
賓士amgs63車長多少 瀏覽:288
黑色奧迪最高配多少錢 瀏覽:287
汽車輪胎里的氣為什麼越來越少 瀏覽: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