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業產品文案怎麼寫
立足於從產品出發,習慣了自嗨模式,我們很容易想當然地認為,用戶就是這么想,猜想用戶應該會這么做。比如「京東自營」,我相信最初很多人都不清楚「自營」意味著什麼,是物美,還是價廉,或者是物流快,我們作為用戶是不明白這個專業術語的。可京東產品經理及文案創作都默認用戶是懂這其間「奧妙」。
解決誰的問題也是一項大難題。我們作為最熟悉產品的人,要解決哪類人的問題至關重要。就像我研究【怎麼辦】APP一樣,用戶畫像是什麼樣的、包括社會屬性及基本屬性,還要考慮產品定位是怎樣的,因為產品具有市場導向性,所以後期產品定位也會做不同時期的調整。
先解決哪些問題?(優先順序)
問題也有大小之分,要分清楚芝麻和西瓜。產品經理會將需求進行優先順序排序,這個問題需求的人夠不夠多,問題的嚴重程度等等。文案要去調查清楚,哪個問題是用戶最關心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最大痛點。找痛點不僅需要對用戶足夠了解,更需要具備洞察力。將產品與當下熱點、消費痛點、情感焦點聯系起來。我寫了幾篇的文案交給視頻組時,都面臨這樣的問題:找不到痛點,沖擊力不強。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動作)
辦法總比問題多。產品經理優化或新增功能區解決需求問題,比如填寫用戶資料的優點選項,可以讓用戶自己輸入,也可以設置標簽讓用戶自由選擇。不管怎麼樣,這個問題都是解決了,而且用戶也知情了。
與產品經理不同的是,文案去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要跟用戶交流互動,把前因後果告知用戶。這樣一來,用戶才會更信任你。
產品文案應該要把產品的細節寫得飽滿,需要將同類型的不同產品總體看起來都差不多,內在細節的差異和產品的創造過程,才是讓產品顯得不一樣的關鍵因素,也是營銷中產品文案產生差異化的關鍵。
好比一部手機,外形差不太多,但內部細節卻都是不一樣的——像素、觸控、容量等。正是這些無法一眼察覺的細節,讓產品間出現了差異。
如何用低成本解決問題?(有效動作)
產品經理要做的是節約雙方成本。用戶要付出時間和代價,公司有金錢和人力成本等。給用戶提供更便捷的體驗同時,付出的成本也要把控住。而文案要做的是引導讀者的認知,什麼樣的方法才是最科學最具性價比的。最終讓消費者明白,購買和使用這個產品是最佳的解決方法。
這也是決定用戶買單的重要條件。用目前我負責產品來舉例,作為內容付費的一項產品,我們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是:為什麼用戶會來的買單?因為時間,因為有太多碎片化時間遭到浪費。我們需要選擇一種性價比比較高迭代方式,內容耐讀一些、界面美觀一些、體驗便捷一些……這就需要文案中融入用戶的體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