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日本汽車工業能"趕英超美",跟德國並列世界一流水平
隨著汽車發展的上百年事件中,汽車慢慢融入了德國國民的生活,與之發展的還有這德國人民中深厚的汽車氛圍和文化,各種原因相互融合在一起。
雖然日本作為一個戰敗的國家,國內的各種資源以及經濟狀態陷入了一片凄涼,但是所幸的是經過戰爭之後,國內的大部分工業設施都是續存著。
『貳』 日本有哪三大重工
日本三大重工包括三菱重工,富士重工,川崎重工。
1、三菱重工,創立於1884年,是日本的軍工生產企業,2003年日本自防衛廳接受的軍工訂貨額為2800億日元,居日本各家軍工企業之首。
2、富士重工,前身是日本軍工企業中島飛行機株式會社,中島飛行機株式會社在1941-1945這幾年間,總共為日本海陸軍生產19561架軍用飛機,36400台航空發動機。
3、川崎重工,起家於在明治維新時代,主要製造航空宇宙、鐵路車輛、建設重機、電自行車、船舶、機械設備等。
川崎重工起家於日本明治維新時代,1878年川崎正藏在大藏省的幫助下建立了川崎築底造船所,1896年更名為株式會社川崎造船所,至大正時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已有蓬勃的造船業。
經歷昭和時代的二戰、戰後的日本經濟急劇增長以至日本近代史及工業史,川崎重工仍為日本企業中的老字型大小之一。
川崎公司成立後藉助政治關系,迅速成為日本最重要的重工業企業之一,1906年向日本軍隊交付了第一艘國產潛艇,並於當年建造了第一台國產蒸汽機車,1939年公司更名為川崎重工株式會社。
二戰期間該公司為日本軍隊提供了「飛燕」戰斗機、五式戰斗機、一式運輸機等空軍裝備,還建造了著名的「榛名」號戰列艦和「加賀」號航母。
『叄』 日本工業的輕工業
一、紡織工業
紡織產業是戰後日本的主要產業,對日本經濟的振興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隨著日本工業中心向重化學工業轉移,加之海外紡織產品價格低廉,日本的紡織產品銷售不振,紡織工業的地位下降。在1997年工業產品生產中,紡織產品的比重僅為2.8%,紡織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僅為2.0%。
1998年日本的線產量118.4萬噸,其中棉線、毛線等天然纖維產量22.2萬噸,佔18.8%,化學纖維產量96.1萬噸,佔81.2%。
1998年日本織物產量323,200萬立方米。
1998年日本棉花進口33.5萬噸,主要進口地為美國、澳大利亞。
二、食品工業
1997年日本食品產業就業人員128萬,生產額35.4萬億日元。在1997年食品生產額中,麵包、糕點等佔12.1%,水產食品佔11.6%,香煙佔7.0%,啤酒佔6.8%,乳製品佔6.5%,汽水類飲料佔6.4%,肉製品佔5.7%,調料佔5.2%,其他佔38.7%。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含熱量和鹽份少的健康食品盛行。
三、窯業
日本的窯業主要生產水泥、玻璃、陶瓷等。日本的水泥和玻璃主要由大型企業進行生產。1998年日本水泥產量8,133萬噸,出口761萬噸,截至99年4月1日,日本的水泥企業有19家,工廠44個,主要集中在關東和九州一帶。1998年日本平板玻璃產量2,603萬箱,出口55萬箱,玻璃製品產量293萬箱。1998年日本陶瓷銷售額4,330億日元,生產者主要為中小企業,其中愛知和岐阜2縣的生產佔50%以上。
四、造紙和紙漿業
日本紙張消費僅次於美國。1998年日本紙生產量2,989萬噸,其中紙張佔60%,板紙佔40%;紙漿生產1,092萬噸,其中99%用於造紙。1998年紙漿原料消費量3,612萬立方米,其中木屑佔96.6%,原木佔3.4%。用於造紙的原料2,976萬噸,其中廢紙佔54.5%,紙漿佔45.4%。由於復印機和電腦普及,紙張消費增加。為保護森林,節省能源,日本大力推行紙張再利用,廢紙的回收率和廢紙占造紙原料的比率均超過了50%。
五、其他輕工業
除上述工業外,輕工業還包括木材和木製品工業、傢具製造業、出版印刷業、皮革產品製造業和玩具工業等。其中,出版印刷業的生產額已超過了制窯業和紙及紙漿業的生產額。
『肆』 日本汽車工業為何能趕超美國根本在於技術和資本的強行積累
寫在最後:
二戰後,日本之所以能迅速成為工業強國,離不開汽車產業的發展。日本汽車企業憑借政府的產業政策支持,進行了大量的資本和技術積累,加上企業內部的管理創新、企業革新,使日本很快出現了豐田、本田、馬自達、鈴木等一系列知名日本汽車品牌,並逐漸走出日本,邁向國際。(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