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輕紡業包含那些內容
輕紡工業是生產消費資料的工業部門,涵蓋紡織、食品、造紙、醫葯及日用消費品生產等。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輕紡產品不僅是人民的基本生活資料,也廣泛應用於國防、重工業及文教衛生領域。此外,輕紡工業是國家積累資金和出口創匯的關鍵生產部門,在民族地區經濟建設中具有重大意義。
舊中國成立後,得益於黨和政府的關懷與重視,以及沿海省市的大力支援,民族地區輕紡工業從基礎薄弱的狀態迅速發展起來。原本幾乎空白的西藏、新疆等地也開始發展輕紡工業,特別是內蒙古、寧夏、廣西、青海、雲南等省區的發展速度甚至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民族用品的進一步發展,有效滿足了各族人民的需求。
紡織工業是利用棉、麻、絲、毛等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加工成各種紗、絲、線、繩、織物及其染整製品的工業部門。按生產工藝,紡織工業可分為棉、毛、絲、麻和化學纖維五大門類。建國後,根據國家的需要和原料供應條件,民族地區積極發展了紡織工業,已基本擺脫生產落後局面。近十年來,更是有了新的發展,形成了部門齊全的棉、毛、絲、麻、化纖相結合的紡織工業體系,並涌現出一批具有現代化生產能力的棉毛紡織工業中心,遍布民族地區。
1. 棉紡織工業:民族地區棉紡業歷史悠久。建國後,棉紡工業迅速發展,一些省區新建和擴建了現代化企業,新疆、廣西、雲南、內蒙古等省區發展尤為迅速。棉紡業多集中於條件較好的城市,如烏魯木齊、石河子、柳州等。
2. 毛紡織工業:我國毛紡業有千年歷史。內蒙古、新疆等自治區是著名牧區,原材料豐富。建國後,毛紡業迅速發展,目前內蒙古等羊毛產地的毛紡綻佔比由建國初的9%提高到33%。1988年,民族地區年產毛線達1.74萬噸。
3. 絲紡織工業:我國是生產絲綢最早的國家,素有「東方絲國」之稱。在民族地區,廣西的南寧和桂林等地是桑蠶絲織業較發達的地區,內蒙古的扎蘭屯是柞蠶絲產地。
4. 麻紡織工業:我國麻纖維資源豐富,種類多,分布廣。在民族地區,廣西的薴麻紡織業發展較快,已有15600紡綻。黃紅麻紡織業自1969年建成第一個麻紡織廠以來,已發展到9個麻紡廠。亞麻紡織主要分布在寧夏、內蒙古和吉林延邊等地。
5. 化學纖維工業:化纖工業是新興的紡織工業部門。我國化纖工業起步較晚,但民族地區發展較快。除西藏、青海外,其他六個省區均有發展。據統計,有化纖紡織工業企業達9個,年產化學纖維25265噸,主要分布在廣西等省區。
⑵ 工業包含哪幾個行業
工業主要包含以下幾個行業:
1. 輕工業 輕紡工業:包括食品、飲料、煙草加工、服裝、紡織、皮革、木材加工、傢具、印刷等行業。這些行業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
2. 重工業 資源加工工業:如石油化工、化學纖維、醫葯製造業、橡膠、塑料、黑色金屬等。這些行業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 機械、電子製造業:包括機床、專用設備、交通運輸工具、機械設備、電子通訊設備、儀器等。這些行業同樣是重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關鍵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支持。
此外,在研究中,重工業和化學工業常合稱為重化工業,強調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和重要性。
綜上所述,工業結構由輕工業和重工業構成,涵蓋了從生活消費品到生產資料生產的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