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業相機的解析度和工業鏡頭解析度的關系
鏡頭沒有「解析度」指標概念,鏡頭的成像質量有它自己的一系列衡量指標,一般來說,相機的成像質量要和鏡頭的成像質量相對應,差異不能太大。鏡頭再好,機身感測器的解析度上不去,其優質的取景能力也表現不出來; 機身畫幅和解析度再高,鏡頭畫質不給力,也捕獲不到優秀的畫質。
另外,提醒一下,對於攝影,有的時候不需要注重非常高的解析度。能表現出你想要的效果和風格才是最要的。
『貳』 工業相機鏡頭上的參數含義 工業相機鏡頭如何選型
工業相機鏡頭上的參數含義:
- 焦距:影響視角和觀察范圍,數值小視角大、范圍廣;數值大視角小、范圍窄。
- 光圈:控制進入相機的光線量,F值越小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
- 景深:影像清晰范圍,受光圈、焦距、距離影響。
- 介面:相機與鏡頭連接方式,如C、CS等。
- 對應最大CCD尺寸:鏡頭成像直徑需覆蓋的CCD晶元尺寸。
- 解析度:表示鏡頭細節記錄能力,數值越高成像越清晰。
- 工作距離:鏡頭第一個工作面到被測物體的距離。
- 視野范圍:相機實際拍攝區域尺寸。
- 光學放大倍數:晶元尺寸除以視野范圍。
- 數值孔徑:決定鏡頭解析度,數值越大解析度越高。
- 後背焦:相機介面平面到晶元距離,影響鏡頭或相機配置。
工業相機鏡頭選型方法:
- 介面類型:根據相機介面選擇鏡頭介面,如C或CS。
- 感光器件大小:決定鏡頭成像圈,需與鏡頭對應最大CCD尺寸匹配。
- 焦距:根據所需視野范圍選擇合適的焦距。
- 景深:根據拍攝需求配合光環境調整,光線充足時選用小光圈,光線不足時選用大光圈或高感光度。
- 光環境:考慮拍攝現場的光線條件,選擇合適的光圈以控制進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