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廣寧縣江積工業園什麼時候開工

廣寧縣江積工業園什麼時候開工

發布時間:2022-06-26 11:21:51

❶ 四會市在哪裡

四會在廣東省的中部,廣州市的西北面、肇慶市區的東北面。四會市是縣級市,是肇慶市下屬的一個縣級市。

拓展資料:

四會市因境內四水(西江、北江、綏江和龍江)會流之地,故名「四會」。位於廣東省中部、肇慶以東,珠江三角洲西北邊緣,地處西、北、綏三江下游,北回歸線將全境南北一分為二。東與佛山市三水區交界,南與肇慶市鼎湖區相連,西北與廣寧縣接壤,東北與清遠市清新區毗鄰,屬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范圍。

1993年和1994年連續兩年分別跨進全國農村經濟百強縣(市)和全國經濟實力百強縣(市)行列,1996年實現了小康。2014年四會市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97位和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第76位。2016年12月7日,四會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17年,四會市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❷ 宣化區和宣化縣的區別

兩個不同的行政區,管轄的地域也不同,宣化區主要管宣化城區,宣化縣主要管宣化區周圍的眾多鄉鎮。宣化縣管的面積比宣化區大多了,但是宣化區的經濟比宣化縣好多了。之所以叫宣化縣,是因為宣化縣政府的所在地在宣化區,也就是說,宣化縣政府及政府各職能部門蓋在了宣化區的地面上,換句話說就是說宣化縣沒有縣城。在我國2800多個縣當中,唯一一個沒有縣城的縣,就是宣化縣。但是沒有縣城並不代表沒有管轄地域,只是它的縣政府沒有蓋在它自己的地域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區也好縣也好它們都叫宣化,重名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宣化區位於北緯40°37′,東經115°03′,東南近臨首都北京150公里,西連晉蒙。宣化區轄7個街道、1個鎮、3個鄉:天泰寺街道、皇城街道、南關街道、南大街街道、大北街街道、工業街街道、建國街街道、龐家堡鎮、河子西鄉、春光鄉、侯家廟鄉。
宣化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北依明長城,南跨桑乾河,腹穿洋河與京包鐵路。經濟以農業為主,金、鐵等礦物質資源豐富。近年工業發展較快,材料試驗機廠生產的試驗機,多次獲部、省科技成果獎。文物古跡有明長城,柏林寺,小白陽古墓群及西陽城遺址等。
戰國、秦漢時,天下分36郡,宣化屬上谷郡。唐代始置武州和文德縣(州縣同治),明代為宣府鎮,清朝改為直隸省宣化府。解放後,曾屬察哈爾省,置宣化市,後改屬河北省,直到1963年改市為區,屬張家口市。
全區總人口為41萬人(戶籍人口數39.4萬人),其中非農產業人口33.9萬人,轄區面積為264.2平方公里。 宣化雖地處燕山叢中,但地勢平坦開闊,匯集洋河、柳川河、龍洋河三大水系,水力資源豐富,屬東亞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7.6℃。
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已發現有開采價值的礦藏達數十餘種,煤炭、鐵礦石、黃金、膨潤土、輝綠岩、富鉀頁岩、白雲岩等儲量豐富,城區東郊的宣東二礦煤礦年產原煤30萬噸,遠景年產原煤100萬噸。
全區GDP完成118.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6億元,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21.51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13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05元。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工業:基本形成了一個以冶金、機械製造、釀酒、電力、化工等行業為骨乾的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全區民營企業有830戶,從業人員2.01萬人,注冊資金10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近千戶。
農業:宣化系城郊型農業,以種植蔬菜、葡萄為主,初步形成以精、細、特蔬菜為主導產業,以白牛奶葡萄等鮮食果品為特色產業的兩大產業格局。蔬菜種植面積達2.5萬畝,年產量達12.1萬噸。已有800年栽培歷史的牛奶葡萄久負盛名,種植面積5000畝,年產量達1220多噸。2003年,農業總產值達1.42億元,農業增加值0.77億元。
財貿金融:宣化古有「商埠」之稱,改革開放以來,宣化商貿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市場繁榮,購銷兩旺。2003年全區社會消費品總額達到12190萬元,居全市前列。全區營業面積3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場達16個。同時,宣化還擁有四星級宣化賓館和宣化裕華大酒店、宣化得月樓等多家高檔次餐飲名店,為宣化的開放開發提供便利,創造條件。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全區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業戶發展到15263戶,從業人員達27720人,產值達到15970萬元,營業額72670萬元。轄區內有中行、人行、工行、農行、建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可辦理國內外一切資金往來業務。
編輯本段社會事業
交通通訊: 宣化距首都機場僅150公里,110、117和207國道廣連全國,京包鐵路穿境而過,宣大、丹拉、京張三條高速公路在這里交匯。全區公路硬化率達到95%以上。通訊發達,擁有裝機容量10萬門的國際國內程式控制電話網,實現了區、鄉鎮、村三級與國內數字直撥通訊,行動電話使用戶數達7.8萬戶。
文教科技: 全區設有文化館、圖書館、劇場、電影院等文化機構,建有電視台、有線電視台各一座,家庭電視和閉路電視普及率達98%以上。全區共有完全中學3所、純高中1所、初級中學15所、小學49所,幼兒園39所,在校學生達43058人;學齡前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生升學率達100%,全部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教育普及率100%,脫盲率100%。另有中等職業成人學校9所,軍地高等學校3所。全區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959名,其中、高級職稱1855名。1995年以來,共獲省級科技進步獎8項、市級30多項。
1948年12月7日,宣化縣再次解放,屬察哈爾省察南專區。1952年11月,政務院撤銷察哈爾省建制。宣化縣改屬河北省張家口地區。1958年10月,撤銷宣化縣建制,化稍營、定方水、沙嶺子等少部分地區分別劃歸蔚縣和張家口市下花園區、茶坊區,大部分地區則並入張家口市宣化鎮。1960年7月1日,宣化鎮升格為宣化市,仍隸屬於張家口市。1961年6月1日,恢復宣化縣建制,除原屬宣化縣之化稍營地區仍屬陽原縣外,沙嶺子、定方水等地區回歸宣化縣,並新劃入趙川地區(原屬龍關縣,1960年7月劃入宣化市),改屬張家口地區。1984年1月,省政府決定,將宣化縣改為張家口市轄縣,至今。
編輯本段位置氣候
宣化縣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環張宣,近京津,連晉蒙,西北距張家口市區30公里,東南距北京170公里,西鄰煤海大同180公里。地貌呈盆地狀,地形主要由河川平原、淺山丘陵和深山區三部分組成。氣候屬中溫帶亞乾旱氣候,年降雨量300-400mm,無霜期110-140天,年均氣溫7.7℃。主要農作物有玉米、穀子、高粱、馬鈴薯、大豆、菜籽等。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全縣土地面積210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1.54萬畝,人均耕地2.22畝;林地面積88萬畝,草地面積100萬畝。在耕地中,水澆地38.99萬畝(節水灌溉面積28.64萬畝),佔耕地面積的63%。
水利資源
宣化縣地處永定河上游,國家2級河流洋河和桑乾河兩條大河流經縣境,3級標准河流有清水河、盤長河、龍洋河、水泉河等40條,4至5級的支流百餘條,過境河徑流量每年可達6.1億立方米。全縣現有機井1041眼,小型水庫7座,供水能力總計0.8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宣化縣礦產資源豐富,全縣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9種,礦產地67處,其中大型礦床4處,中型礦床7處。有儲量佔全省第二位的金礦石,儲量在千萬噸以上的赤鐵礦和磁鐵礦,錳、砩石、蛭石、膨潤土、麥飯石、礦泉水等金屬和非金屬礦儲量都很豐富。 膨潤土儲量位居全國前10名,金礦石儲量位居全省前5名。 已探明的礦產地和礦化點達50多處。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境內有戰國遺址、元明建築和明代長城,北魏年間的柏林寺佛像、石雕造型工藝精湛;省級重點保護文物遼代迤邏尼塔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和欣賞價值;海拔1997米的鳳凰山,具有多季景色匯集一山的美麗風光;東望山外長城旅遊區集生態旅遊、革命歷史教育為一體。
1、宣化古城
宣化古城有上千年的歷史,保存著諸多的文物古跡,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如今的宣化城,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周長二十四里。在南北的一條中軸線上,座落著雄偉、高大的拱極樓、鎮朔樓和清遠樓,它們是古城宣化的象徵。清遠樓、又名鍾樓,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位於古城中心,樓高25米,台下十字拱門,台上亞字形三層樓閣,造型別致,全國罕見。十字拱門上懸巨鍾一口,重一萬斤, 聲音宏亮。四十里以外清晰可聞,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鎮朔樓,又名鼓樓,建於明正五年。為重檐歇山式,瓦頂二層門樓。樓上懸有清高宗乾隆御筆"神京屏翰"四個大字,列為省級重點文物。拱極樓,也叫南門樓,是宣化的門戶,最早建於永樂年間,堅實古樸,是城防建設精華,為省級重點文物。遼代壁畫墓,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宣化下八里北出土,共有九座。據墓誌介紹,為遼代晚期歸化川漢人豪族之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壁畫,它們繪制精美,內容別具特色,色澤仍鮮艷奪目,是罕見的遼代地下藝術畫廊。再有遼墓墓頂的星象圖,融佛道中西方化為一體,在我國絕無僅有,有很高的天文史學研究價值,堪稱國寶,為國家級文物。
2、古遺址
縣境內古跡較多,其內涵時間上溯夏商,下迄明清民國。已查知有古代化石點4處,古墓26處,古遺址82處,古建築70處。通過發掘,獲一批石、骨、陶、銅、鐵器珍貴文物。解放後,又新建革命紀念文物。
(一)化石、古墓
(1)化石點:發現4處。古脊椎動物化石點有兩處,一處在馬圈鄉將台梁村;一處在羅家窪鄉海兒窪村。出納馬象牙化石一處,在辛莊子鄉響水鋪村。龐骨鹿化石一處,在定方水鄉定方水村。
(2)古墓葬:發現26處,已發掘3處。
小白陽古墓葬:位於李家堡鄉小白陽村西1000米處。1985年4月進行發掘,歷時3個月。清理出土坑豎穴墓48座,灰坑11個。出土文物陶器有鬲、罐、壺;銅器有刀、劍、鏃、斧、錛、鑿、飾品;以及骨器一部。均交張家口市文物保管所收藏。據考,為春秋至戰國墓葬。
李大人庄古墓葬:位於小村鄉李大人庄村南500米處。1984年發現,1986年發掘。清理單體土擴墓6座。獲陶鬲、陶盆、骨鏟、石鐮、石斧、骨雕等文物。經考,為夏商時期文物。已交張家口市文物保管所收藏。
高家疙噠古墓葬:位於江家屯鄉高家疙噠村南300米處。由群眾挖土暴露而初步發掘。清理兩個單體墓。出土帶箭人頭骨、石串珠等文物。據考,屬戰國時期墓葬。
(二)其它古遺址
仰韶文化遺址1處,龍山文化遺址18處,夏商遺址2處,春秋遺址2處,戰國遺址27處,汗代遺址5處,遼金遺址10處
(三) 重點保護的古遺址
經過調查,縣境內發現遺址82處,其中4處列為重點保護。
王家窯遺址:位於塔兒村鄉王家窯村南1000米處。遺址面積為9600平方米,文化層深度1米。遺址內暴露有大量紅灰陶片,以泥質陶為主,亦有少量夾沙紅陶;紋飾以繩紋見多。屬戰國時代遺址。
水泉遺址:位於水泉鄉政府駐地北300米處。遺址面積1600平方米。遺址內暴露有紅、灰、彩色陶片;紋飾以繩紋、蘭紋;可辨器形有罐、豆、石鏃,以及未能分辨的大量石片石器。系仰韶文化遺址。1987年已報經中國科學院批准發掘,但至今尚未動工。
關子口遺址:位於小村鄉關子口村西150米處。遺址面積約30000平方米。遺址內明顯暴露有紅燒土、房基痕跡,有紅、褐陶片,木炭、獸骨等。可辨器形有鬲、盆、罐等,屬龍山文化遺址。文化層深度1.5米。
龍門堡遺址:位於崞村鄉龍門堡村東400米處。遺址面積約30000平方米,文化層深度1.5米。內有紅、灰、褐彩陶片和打制石片,可辨別器形有鬲、缽、罐等。系仰韶文化遺址。
編輯本段支柱產業
(1)農業特色產業。宣化縣是農業大縣,是國家級糧棉大縣和商品糧基地縣、國家和省級農業示範縣。近年來,通過調整農業結構,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已經形成了高產玉米、玉米制種、無公害蔬菜、規模養殖、果品等主導產業。玉米產業,以沙嶺子、江家屯、大倉蓋、洋河南、顧家營等河川區鄉鎮為主,面積穩定在20萬畝左右,年產量約12萬噸。玉米制種業,以宣化巡天種業為龍頭,基地面積保持在4萬畝左右,主要分布在賈家營、大倉蓋、洋河南、江家屯、顧家營等鄉鎮,年產量約1萬噸。無公害蔬菜產業,在縣外貿公司建有5000立方米高標准恆溫庫、低溫冷藏庫各1座,500立方米凈菜加工車間1處,帶動全縣無公害蔬菜、特菜種植面積發展到5萬畝,年產量約20萬噸。規模養殖業,依託京津張宣市場,發展城郊型質量規模畜牧業,已經形成450萬只蛋雞、34.85萬頭生豬、51.47萬只良種羊、1.75萬頭奶牛的養殖規模,並在王家灣、塔兒村等山區鄉鎮,建成了獺兔、北京油雞等特種畜禽養殖基地。果品產業,現有經濟林41.44萬畝,其中杏扁19.78萬畝,葡萄、蘋果、梨、杏、李子等21.66萬畝。
(2)工業經濟發展。目前,工業主要有礦產開發、煤炭開采加工、新型化工、機械製造等四大產業。礦產開發產業,主要是依託北部山區較為豐富的礦產(鐵、金、鉬等)資源,在李家堡、趙川、賈家營、東望山、大倉蓋等5個鄉鎮,建有礦產品精選、深加工企業70多家。主要有興宮礦業、坤源公司、華峰礦業、大白陽金礦等骨幹企業。煤炭開采加工產業,在顧家營鎮建有盛源宣東煤礦和華東煤焦、同利機焦等加工企業,在深井鎮正在建設和泰煤礦,在宣大高速公路、112國道等晉煤外運通道,建有煤炭營銷企業100多家,年實現市場交易額60多億元。新型化工產業,引進建成了粵華煤化工、艾科精細化工、京西糠醛化工、工業亞麻油等新型化工企業,主要分布在洋河南到沙嶺子一線。機械製造產業,依託宣化鋼鐵公司、宣化工程機械集團公司等大企業,為其生產配套產品,主要企業有恆泰履帶、泰龍帶鋼、粉末冶金等。
編輯本段基礎設施
1、道路交通:境內有京包、大秦、宣龐三條鐵路干線,主要公路干線有110、112兩條國道,宣大、京張、丹拉和正在修建的張石高速公路跨越縣境。全縣13個鄉鎮全部通油路,306個行政村全部通公路。
2、通訊電力:全縣擁有郵政支局10個、電信分所7個,13個鄉鎮全部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訊網路基本覆蓋縣境。境內有張家口沙嶺子發電總廠,110千伏變電站2座,35千伏變電站6座,總供電量1.57億千瓦時。
3、科教文衛: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37所,其中教師進修學校1所,職業中學2所,普通高中2所,初中14所,小學116所、民辦學校2所(宣化縣雙語學校、塞北武術學校)。全縣共有各類文化活動場所38個,其中文化館、圖書館、文物機構、電視台各1處。2006年,縣文教局獲宣化縣委、縣政府2004-2005年度縣級文明單位,市委教工委、市教育局2005年度教育工作優秀單位,河北省教育廳2005年學校安全工作先進集體,市教育局2005年度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河北省人民政府全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張家口市2004-2005年度文明單位等。
全縣共有各類醫療機構20個,其中縣直醫療單位6個(縣醫院、中醫院、保健站、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衛校),鄉鎮衛生院13個,民辦醫院1所(趙川盛達醫院)。2006年,衛生局榮獲市衛生局度目標考核優勝單位,獲市愛委會市愛委會授予的2005年滅鼠先進縣,2005目標管理考核優秀單位;縣醫院獲全國十佳人民醫院、市文明單位、中華醫學會專家協會稱號,申忠院長被中華醫學會專家協會評為全國十佳院長。衛生監督所獲場所衛生監督、職業衛生監督、地方病防治、慢病先進單位。
4、城市化建設:我縣城鎮市場建設基本健全,近年來先後建成了沙嶺子、洋河南、趙川、顧家營等10個農村集貿市場,沙嶺子太師灣建材市場,深井、洋河南、顧家營煤炭交易市場,以及趙川冀東龍汽車交易市場。2005年以來,按照全市城鎮化建設總體規劃,堅持高起點、高標准,不斷加快沙嶺子新區建設步伐,已投入資金350多萬元聘請中國城市規劃建設研究院,對沙嶺子新區建設進行總體規劃。《宣化縣沙嶺子新區總體規劃綱要》經過去年9月和今年3月兩次論證修改後,已經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向上級有關部門報批。
編輯本段歷史名人
平文皇後王氏
平文皇後王氏(228年-355年)。北魏時期廣寧(今宣化縣)人。十三歲入宮,得幸於平文帝(即拓拔鬱律),生昭成帝(即拓拔什翼犍)。平文帝崩時,昭成黨在襁褓中。其時,國內動亂,有人蓄意謀害皇子。王氏將昭成藏在褶衣內,暗自祈禱說:"如果國運未終,你便不要出聲。"昭成果然長時未啼,得免於難。昭成繼位,意在壘源川定都,修築城廓,建造宮室,但計議不決。王氏聞後,勸說歸成:"我國從祖輩起常常遷徙,如今剛剛經歷國難不久,基業黨未鞏固,如果修建城池定居下來,一旦外敵入侵,傖促間難以盡快遷動。況且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於國無益。"昭成聽勸,才未大興土木。國家危難之時,昭志帝復興大業,多賴平文皇後之力。王氏於昭成十八年卒,葬於雲中金陵。享年57歲。
武恪
武恪(1329年前後)字伯威,宣化人,元代詩人。著有《水雲集》、《武伯威詩集》。
倪岳
倪岳(1443-1501年),明代宣府人。天順八年(1464年)進士。初任翰林學士,後進禮部任左右侍郎。弘治六年拜禮部尚書。其時,四方所報災異,禮部於年底一律定成文章,分類奏報。倪岳均詳注日期,博引經史,驗證後呈報皇帝。平時還常勸皇帝勤講學,開言路,寬賦役,慎弄罰,黜奸貪,獎忠直,汰冗員,破迷信,省營造,止濫賞,帝對這些建議十分欣賞,多有採納。弘治九年(1497年),倪岳改任南兵部參贊機務,後又任吏部尚手。倪岳文有才,武有略,善決斷大事。先後向對上陳請多件事,對輔佐國是興利利弊多有成效。因而倪岳奏疏一出,朝廷命官便爭相傳錄。 倪岳病故後聖上贈封少保,謚文毅明世。
張俊
張俊(?-?)字世良。明代宣府人。成化末年,歷任赤城、龍門、葛峪馬營守備,不久改任游擊。弘治已未年(1499年),外族侵犯大同,張俊奉命領兵前往支援,遇敵數萬,陷入重圍。但張俊面無懼色,英勇奮戰,血戰一日一夜,身負重傷,仍身先士卒,最後迫使來犯敵人潰退。朝廷因此提升張俊為都督同知,後又合其佩戴征西印,鎮守大同。第二年,改鎮宣府,佩鎮朔印。張俊在宣府盡心竭力,忠於職守。外敵見無隙可擊,便退兵遠去。因此孝宗帝特降旨予以獎勵。正德年間,張俊奉詔入中府,宿衛皇宮。武宗對其十分器重,平日以"張總兵"稱呼,從不直叫其名。張俊作為將帥,對下能寬簡待人,對敵能以少勝多。先後經歷二十多次戰斗,受傷三十多處,卻從未戰敗。後因病解甲回鄉調養,病故於家。
熊偉
熊偉(?-?),字彥卿,明代宣府人。自幼苦讀書史,勤奮自勉。弘治丙辰年(1496年)登進士,被任命為兵科給事中。熊偉博學廣識,所提的建議大多數被採納實行,很受朝廷器重。已未年(1499年),被提升為通政參議。每日入朝議事,站立端正,出語響亮,意見深邃,孝宗帝很欣賞。弘治甲子年(1504年),北部少數民族有犯境的跡象,孝宗皇帝召集群臣計議,要九卿衙門中有才望者去治理邊關,熊偉受到舉薦。皇帝因平日感到"此人身體魁偉,聲音宏亮,"而准奏。熊偉到居庸關和紫荊關後,立即上疏十議:精簡將帥,增加戍卒,分別勇怯,核實功罪,多儲糧草,學習騎射,設置險阻,明確偵探,慎用機權,任用間諜。皇帝閱後很賞識,降旨熊偉依次實行。從此,邊防日漸穩固。正德戊寅年,熊偉還朝。論其功績理應晉級,正值大同巡撫缺員,於是朝廷升熊偉為右僉都御史。赴任後,熊偉一心想有所作為,卻因宦官專權而屢受制約。在任一年時間,朝中奸宦還派人向熊偉索要財物,熊偉未給,便被罷官落職。回鄉後,熊偉專心研讀經書,學作詩文,夏忘揮調扇,冬忘擁爐。所著詩文,清雅流暢。一作出就被眾人爭相傳誦,熊偉亦從中獲得樂趣,安度晚年,至88歲病故。晚年著有《雙溪詩文集》,正式刊行。
楊百之
楊百之(?-?),字允成,明代宣府人。生性敏銳,正德甲戍年(1514年)報考進士,被授為行人。戊寅年(1518年)被提升為山西道監察御史。楊百之這官清正,不攀附權勢。其時,有同鄉人江彬,很受皇帝寵愛,權傾天下。同僚中不時有人暗示楊百之登門同江彬交結,楊百之始終委婉推辭謝絕,未登江彬家門。後來,楊百之從山西還朝,又十分痛恨某些朝臣敗壞國紀、殘害民眾的行為,曾勸說皇帝應"行以至公之道。" 楊百之後升任廣西按察使僉事。最後因待奉老人,辭去官職回歸鄉里。
穆得海、王羊兒
穆得海(?-1527年),宣化縣葛峪堡人。王羊兒(?-1527年),宣化縣小白陽人。二人俱為戍卒。明嘉靖丁亥年(1527年),外族入侵,二人隨主將赴關山抗敵。雙方對陣,得海躍入敵陣生擒一人,當即斬首以激勵同營將士。敵聚集圍射得海。得海英勇無畏,東奔西突,又連砍數敵,最後力竭,戰死疆場。王羊兒面對強敵,亦毫無懼色,蹲下身子,與敵對射,箭無虛發,殺死敵多人。後因箭盡,被敵圍攻,力戰而死。戰後,王羊兒父親收屍,見王羊兒手上還緊提一敵的頭顱。鄉人見後都王羊兒的驍勇誤傷不已。
孫世芳
孫世芳(?-?),字克承,宣府人。明嘉靖丁未年(1535年)會試獲第六。入館試,世宗皇帝親自圈定第一,授翰林院庶吉士,後升檢討分校。穆宗登基後,常叫孫世芳至宮遼撰釋講議,多受啟發,後任孫世芳為國子監司業,命孫世芳以選拔人才、興起斯文為職任。孫世芳 曾於嘉靖年辛酉年(1561年),著《宣府鎮志》,記述明代邊關宣府鎮事,與尹耕的《兩鎮三關志》同受世人稱道。
董一奎
董一奎(?-?),字天宿,號北山,明代宣府人。學業成就後襲父職,最初任宣府游擊。嘉靖乙卯年(1555年),升任指揮僉事,歷任宣大、寧武、古北、延綏、洮岷總兵。萬曆壬辰年(1592年),佩征西將軍印,鎮守寧夏。其時,叛軍許朝嗦、劉櫻據守城池。董一奎不得入內,就在城外辦公,八十多日晝夜不解鎧甲,致使鎧葉被汗水浸蝕透孔。癸巳年冬,日本派遣使臣經朝鮮來明王朝求封。兵部尚書石星因董一奎曾帶兵援助過朝鮮,了解日方情況,特意讓董一奎主持接待日使,並欲推舉他為封倭正使出使朝鮮。期間,游擊沈惟敬暗中與日本人勾結,前往拜見董一奎,打聽日本人求封內情。董一奎坦然相告:"待我到了朝鮮,詳細察看日人求封情意真偽,再做道理。"沈惟敬害怕通日敗露,極力阻止董一奎出使,向兵部尚書石星進讒言:"日本人擅長詩詞,恐一奎一能勝任。"石星被其蒙蔽,旋另派他人前往,中日會盟的事亦未獲結果。不少人嘆惜朝廷未用董一奎,惋惜董一奎的才華未得到發揮。乙未年(1595年),董一奎調鎮山西,後年邁解職回鄉。
胡以溫
胡以溫(1624-?)字公嶠,宣化人,清代著作家。著有《辨學編》、《洙泗言仁錄補》、《道因集》、《蠡測編》、《文章具體》、《山堂清玩》、《騷體集》、《讀書論世管見》、《見山堂詩文集》、《續宣府鎮志》、《孝士家譜》等。
胡守訓
胡守訓(1625年前後)宣化人,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進士。博通經史,尤精理學,著有《在慈堂稿》。
孫衍策
孫衍策(1700-1793年),字圍之,宣化縣人,系武進士孫錫齡之子。自幼生性聰敏。乾隆年間學至廩貢生即任濟南南陽府通判,後卸任歸家養親。每遇親族中有人請求資助時,孫衍策總是慷慨解囊,毫無吝色。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宣化府知府張志奇,知縣黃可潤率各縣紳士捐建柳川書院(後改為直隸第十六中學校,今宣化一中),孫衍策又捐助一筆巨資。聞聽老龍背地險難行,又出資獨修通下花園的大路。為此,後人贈"樂善不倦"匾額,以頌揚孫衍策的功德。乾隆五十八年,孫衍策病故,享年93歲。
鄭魁士
鄭魁士(?-?),字鰲峰,宣化縣人。道光初年,因參戰屢建功,官至直隸提督。鄭魁士從戎征戰,先後治軍四十多年。亦曾參與過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及捻軍起義。晚年回歸宣化後,做了不少有意義的事。如:築永固壩發興水利,修四牌樓以壯觀瞻,建鎮朔樓以司昏曉,開火石坡以利交通,等等。鄭魁士享年73歲,賜謚忠烈。
郭維成
郭維成(1866-1931年)字效宗,宣化人。1905年赴日本留學,歸國任宣化府勸學所總監、宣化府教育會會長,創辦並自任《教育叢錄》總編輯。
編輯本段建設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宣化縣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工業基礎日漸雄厚,初步形成了機械、化工、冶金、建材、食品、醫葯等骨幹行業。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被國家計委、農業部確定為糧棉大縣和商品糧基地縣。出口貿易較為活躍,農副土特產品和工業品出口世界10多個國家和地區。縣屬外貿公司具有進出口經營權,承擔著張家口市所轄各縣區及河北省其他市縣外貿加工出口凍肉的代存中轉任務。1997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2.4億元(1990年不變價),財政收入達到7564萬元。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投資環境及基礎條件優越。縣境內京包、大秦兩條鐵路干線貫穿東西,110、112、207國道縱橫貫通,鄉村公路已成網路。電力、郵電、金融、保險事業設施先進,服務周到。郵政開通了國內外特快專遞業務,全縣電話實現程式控制聯網,中國銀行等金融專業辦事機構可辦理人民幣、外幣存貸款,國內及國際結算、非貿易結算等業務。

❸ 廣東肇慶有造紙廠嗎

肇慶四會大德特種紙業。電話是:0758-3160280。地址是:四會大道牌坊側。前50強具體如下:1.肇慶年年興紙品廠(黃崗鎮翠崗開發區)
2.廣東省四會市榮泰紙品廠(東城區江邊村大塘)
3.肇慶藍帶華興紙品有限公司(端州八路)
4.肇慶市端州區志誠紙品廠(睦崗鎮棠美村「聖堂前」開發小區)
5.廣寧縣永利紙品有限公司(廣寧縣橫山開發區)
6.四會市源豐紙品廠(大沙鎮大布)
7.肇慶市東區勞動服務公司城西紙品廠(睦崗鎮大州鄉)
8.肇慶市端州區振星紙品廠(前沙街管理區大菜園村大巷塘)
9.肇慶市榮發紙品廠(黃崗鎮)
10.高要市端城紙箱機械有限公司南岸振星紙品廠(南岸鎮上元路新塘街8號一幢)
11.廣寧縣朝陽紙品製造有限公司(洲仔鎮金場)
12.四會市聯發衛生紙品有限公司(城中區新華路一號)
13.肇慶蓮豐紙品有限公司(蓮塘開發區)
14.肇慶市鼎湖區年豐紙品廠(新城三十四區(鼎湖工業園))
15.肇慶市端惠塑膠紙品廠有限公司(端州七路28號)
16.肇慶市羚洲紙品有限公司(東郊羚山)
17.廣東省廣寧縣三星紙品廠(洲仔鎮金場)
18.四會市強盛紙廠(鄧村鎮金星村豬肚洞)
19.鼎湖區蓮花鎮永興紙品廠(蓮花鎮蓮塘工業區)
20.四會市新飛紙品廠(大沙鎮大布村委開發區)
21.肇慶市端州區黃崗永豐紙品廠(星湖大道仙女湖市場東側廠房)
22.肇慶市造紙廠(工農南路6號)
23.廣寧縣橫山鎮紙廠(橫山鎮大誠)
24.廣寧縣泰和紙品廠(南街鎮聚和村委會)
25.四會市東城區裕和實業紙品廠(東城區鳳山路18號)
26.四會市聯興紙品廠(大沙鎮大布管理區)
27.四會市石狗紙品廠(石狗墟)
28.肇慶南堅紙品有限公司(三榕工業開發區)
29.肇慶市鼎湖區豪建塑料紙品廠(蓮塘工業區)
30.肇慶市端州佳麗紙品廠(端州三路翠崗工業開發區)
31.廣寧人民紙廠物資服務公司(南街鎮新城南東一路14號)
32.廣寧縣賓亨造紙廠(賓亨鎮沙田崗)
33.懷集縣懷城鎮利鳳紙廠(懷城鎮利鳳管理區)
34.肇慶市廣豐紙品有限公司(端州區睦崗鎮水松根村)
35.肇慶市華軒紙品有限公司(寶月路31號)
36.廣東省德慶縣華隆紙業有限公司(德城鎮東豪東路101號)
37.封開縣封川造紙廠實業公司(江口鎮工農路151號)
38.廣東省廣寧縣坑口鎮下帶急紙廠(坑口鎮下帶村委側)
39.廣東省懷集縣中洲鎮再興永發紙廠(中洲鎮)
40.廣寧縣五和鎮下元造紙廠(五和鎮下元村委會)
41.四會星輝紙品有限公司(大沙鎮崗美管理區)
42.肇慶市偉業紙品廠(塔腳路五巷)
43.肇慶市銀豐紙品廠有限公司(端州區睦崗鎮紡織路大洲管理區東側)
44.廣寧縣興業紙品有限公司(橫山大信管理區)
45.肇慶市鼎湖區恆興紙品廠(坑口蘇村321國道東側)
46.肇慶市端州鴻圖紙品廠(端州大道藍塘工業開發區)
47.四會市永通造紙廠(石狗鎮謳坑)
48.四會市大德紙業有限公司(新江鎮四會大道)
49.肇慶益昌紙業有限公司(大旺區工業園)
50.廣寧縣古水造紙廠(古水鎮南閣)

❹ 廣寧縣的旅遊

碧翠湖寶錠山景區是一個依傍自然奇特的湖光山色、絢麗多姿的動植物種類的展示,巧妙利用竹文化內涵、溶入財神賜福的同時,曉喻人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健康求財思想而建成的生態旅遊景區。 一道翠湖橋將一泓美麗的湖水分為聚寶天地和君子園兩大部份:進入由金磚作牆、兩錠巨大金元寶托起一串金燦燦的古錢幣的景區大門,便是聚寶天地。隔湖可見一尊全國最大的財神塑像,手捧聚寶盆向人們惠賜財運。
君子園內,湖畔君子路旁羅列了一百多個品種的觀賞竹:世界最大的竹―巨龍竹、世界最小的竹―菲白竹、世界罕見的紅寶石竹、廣東面積最大的一片四方竹林、紫竹林和斑竹(湘妃竹)林,更妙的是酸竹、甜竹、苦竹、辣竹,人生酸甜苦辣味居然竹子先知,那「金、爭、珠、寶」竹也令人叫絕,財富竟能由竹中得,知竹者常樂也。還有龜甲竹、實心竹、唐竹等等珍奇竹子兼有梅花坪、蘭花苑、菊花等景點形成古稱梅、蘭、竹、菊「四君子」集雅也。 竹文化展覽館是展示上下五千年,縱橫七大洲的竹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從古代的竹器用具和雕刻工藝(實物)到今天的竹科研開發成就,由人類最早的詠竹詩歌到現代巧奪天工的竹美術工藝作品。觀者還可以看到全國首創的「百竹圖」,從中了解中國文字的演化軌跡。寶錠山景區構思新穎,景點內涵豐富,有豪華別墅,高雅餐廳,食住條件優越,是團隊和自駕車旅遊以及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最新亮點。 古水黃洞景區的開發項目,資源主要包括廣寧縣的三大名山之一的三宿山以及從山腰沖瀉而下的溪流資源。這7公里的溪流上有二十多個落差不一的瀑布群。景區的水資源豐富,植被保護良好。保護原始
生態是景區開發的宗旨,准備打造溯溪、歡瀑、漂流、攀岩、野外體驗、探險,以及三宿寺、養生館、養生文化中心、情侶松林等景觀景點,該項目計劃投資25000萬元。 景區主要座落在古水鎮大潘、蒙坑兩個村委會內,控制面積為8平方公里,古水河下游共11公里長河段流經此處。
古水河景區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景區以古水河流為中軸,兩岸青山相伴,若干村落點綴其中,成帶狀河谷布局,依靠上下游各有的一個狹窄的出入口聯系外界。景區也因此受外界影響甚少,且區內沒有污染企業,植被保護良好,空氣清新,環境潔凈,遠離煩囂,具有原生態環境。
螺殼山位於廣寧縣北市鎮東北部,距廣州約189公里。由廣三高速到四會,再轉S260省道可到達。是集生態觀光與獵奇探險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旅遊區。螺殼山主峰海拔1338米,被譽為「粵西第一山」。民謠唱:「螺殼山高,離天三尺,人過低頭,馬過貼脊」。 螺殼山面積達2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百分之九十五,天然動植物種類豐富,有蟒蛇、娃娃魚、穿山甲、野豬等數十種國家保護動物;有櫻花、莎欏、三尖杉、穗花杉、紫花含笑等國家珍稀植物。螺殼山主要景點有:奇石浴、翡翠湖、層潭映碧、六層飛瀑、陰元瀑布、人間瑤池等。山中有清溪魚、苦筍、蕨菜、野菇等美食,盛產茶葉、蘭花、靈芝、筍乾等特產。

❺ 珠江三角洲的區域特徵是

網路上的,選我吧!

珠江三角洲

舊稱粵江平原。位於中國廣東省東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沖積成的大三角洲與東江沖積成的小三角洲的總稱,是放射形汊道的三角洲復合體。呈倒置三角形,底邊是西起三水市、廣州市東到石龍為止的一線,頂點在崖門灣。面積約1.1萬平方千米。沖積層薄,一般 20~30米。地面起伏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島嶼,占面積 30% 。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廣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門以東、虎門以西。珠江水系年均輸沙量達8000多萬噸,河口附近三角洲仍在向南海延伸。在河口區平均每年可伸展 10~120 米,成為中國重點圍墾區之一。三角洲屬於亞熱帶氣候,終年溫暖濕潤。年均溫21~23℃,最冷的1月均溫13~15 ℃,最熱的 7 月均溫28℃以上。6~10月,常有台風影響,降雨集中 ,天氣最熱。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多雨季節與高溫季節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縱橫,對農業有利。水稻單位面積產量在中國名列前茅。熱帶、亞熱帶水果有荔枝、柑橘、香蕉、菠蘿、龍眼、楊桃、芒果、柚子、檸檬等 50 多種 。 發展了桑基魚塘、果基魚塘、蔗基魚塘等立體農業結構形式,成為中國生態農業的典範。有製糖、絲織、食品、造紙、機械、化工、建築材料、造船等工業,有南海明珠之稱。

生態特徵

珠江三角洲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組成(毫克/升):浮植物總計1.63, 硅藻87.4%, 綠藻4.9%, 藍藻1.9%, 甲藻1.5%, 金藻黃藻0.4%, 裸藻7.8%。
浮游動物種類組成:原生動物(種) 34, 輪蟲(種) 38, 枝角類(種) 26, 撓足類(種) 49, 合計(種) 147。

底棲動物數量、生物量: 1981年個體數(個/㎡) 249.601, 1981年生物量(g/㎡) 29.654, 1982年個體數(個/㎡) 163.548, 1982年生物量(g/㎡) 28.492, 平均個體數(個/㎡) 206.575, 平均生物量(g/㎡) 29.073。

主要經濟魚類:鰣魚, 花鰶,鳳鱭,七絲鱭,銀魚,鰻鱺,花鰻,青魚,草魚,鱤魚,鳤魚,赤眼鱒,海南紅鮊,大眼紅鮊,()條魚,廣東魴,鯿魚,黃尾密鯝, 刺䰾,南方白甲魚,鯪魚,唇魚。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徵

珠江三角洲是熱帶性三角洲,因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歸線以南(小三角洲計),以大三角洲計,亦在北緯23°40′—21°30′之間,即絕大部分屬於熱帶范圍。從氣候上看,則大三角洲亦屬於熱帶地區(見竺可楨等《物候學》,1962)。地貌發育上也有此特色,植被景觀更受其影響,發育為熱帶季風雨林植被。並且由於三角洲北面為粵北山區,對北來寒流起屏障作用,使熱帶植被能沿谷地侵入北回歸線以北山區。

珠江三角洲地區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中山、東莞和惠州市的惠城區、惠陽、惠東、博羅,及肇慶市的瑞州區、鼎湖區、高要、四會等地。全區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23.4%,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31.4%(1994年),近年來實現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7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全國經濟發展最迅速的地區之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該地區的社會發展呈現出農村工業化程度高、城鄉一體化進程快等特點。

珠江三角洲從地形界限看,羅平山脈是它的西面和北面的界限,即羅平山脈以西為西江谷地區,習慣上稱為粵西山地;山脈以北為北江水系,或稱為粵北山地。東側羅浮山區是三角洲的東界。

(一)地貌特徵

珠江三角洲熱帶特徵反映在河網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寬深水道發育。但由於發育歷史由中更新世後開始,下沉量又不大,故它和長江、黃河三角洲最大差別是形成歷史短,沉積物厚度小,而向海灣推進則較快。珠江三角洲是在溺谷灣內的多河道上淤積而成的,故稱為復合三角洲。如廣州就有「三江匯總」之稱。但面積不大,故發展潛力不如長江三角洲。

廣州溺谷灣形成是受太平洋和印度板塊作用影響,在廣寧雲浮隆起和河源惠陽隆起間形成坳陷所致。坳陷在中生代即沉積有三水、龍歸、東莞、新會等紅色盆地。四周為古生代地層所成的山丘包圍。並受中生代花崗岩和火山岩侵入(如西樵山即第三紀古火山)。第三紀末夷平後,第四紀上升,即今三角洲四周山地的1000米准平面,如清遠北大羅山山頂呈和緩丘陵地貌,稱12丘,為反季節作物的良好基地。羅平山脈主峰多在1000米上下,如高要雞籠山(1007米)、清遠大羅山(1024米),佛岡阿婆山(1224米)、新豐青雲山(1246米)、連平九連山(1279米)等。西江、北江和東江都是遺傳下來的準平原遺傳河。珠江三角洲的陷落,使其成為低平的丘陵、台地區。第四紀海進,大陸架下降,大陸上升,故第四紀階地有向海傾沒趨勢,使溺谷灣基底有埋藏階地存在。三角洲沉積開始在中更新世後(約4萬年),突出海面的山丘台地成為三角洲平原上小丘,基岩出露處形成了「丹霞地形」和「石門」等遺傳河谷地貌。台地或階地可達5級,並且呈大面積分布。平原沉積物亦有向海增厚現象,由25米增加到60多米,最厚在燈籠沙處第四紀沉積63.6米,其中夾有海相層2,陸相層1,說明三角洲有新老兩期。

三角洲平原向海發展可分以下3期:

1.各河下游三角洲形成期 西江在三榕峽口外,河道即分汊,東北入北江,南入高明河,宋代才淤成羚羊峽一水;北江出大廟峽後也即放射分流,形成北江下游三角洲,今天亦淤剩北江正干一道;東江出田螺峽(博羅東)後即分汊成東江下游三角洲,當時各三角洲彼此尚未連接起來。還有增江、綏江、潭江等下游小三角洲的發育,也形成於史前時代。

2.復合三角洲形成期 在歷史時代初期,各河下游三角洲即開始聯合,如在西、北江下游新形成的三角洲,已是西江和北江合作淤出的產物;東江下游三角洲發展,在下游又形成新三角洲,這也是和增江合作淤成的,今天復合三角洲形態即形成於本時期內。地貌上除三角洲平原外,還有按海面沉積成的「准點平原」,它與河岸泛濫平原不同,一是河道是雙向潮汐河道,二是沒有岸高水低的假階地地貌,三是平原不顯示傾斜坡向,河道彎曲,為三角洲主要旅遊風景資源,開發價值高,如著名「荔枝灣」,明代已成為羊城八景之一。今天為農業主要地區,稱「圍田區」。

3.沖缺三角洲發育期 唐宋以後,河流幹道多切過三角洲前緣口門山地。在口門外,河道呈放射狀分汊水系,形成新的三角洲,如江門河切過江門丘陵區,在新會形成三角洲,即稱為新會沖缺三角洲;西江幹道切過甘竹灘丘陵區,即在中山市境堆出中山沖缺三角洲;北江幹道在切過市橋台地和順德丘陵地後,在番禺縣堆出番禺沖缺三角洲;西江幹道在切過睦洲丘陵地和疊石丘陵地後,在斗門縣形成斗門沖缺三角洲。即今天稱為「沙田區」的區域,為我國米糧生產基地之一。亦為我國主要大面積圍墾區,因8大口門外淤淺至-3米以內的灘塗已有120萬畝;1米以內的淺灘達40萬畝,海岸線向前推進每年平均為60—150米不等,年淤高量10—20厘米。

丘陵台地地貌年齡較老;故風化殼多已發育為赤紅壤,屬磚紅壤性紅壤,只有較高山丘才見有紅壤發育,有利於熱帶季風雨林的生長。

(二)岸線變遷

珠江三角洲由於基岩淺,來沙量大,故向海伸展快,使番禺、珠海、斗門成為田地增加的縣市。岸線不斷向海伸展。三角洲大致在大西洋期約距今6000年上下形成,當時岸線可由三角洲上山丘坡腳海岸地形如海崖、海蝕穴、海蝕平台及沙堤等定出。今天三角洲平原山丘腳下多可見到這些海岸地形,如廣州七星崗海蝕崖及海蝕平台即為例子。故廣州溺谷灣岸線基本上可以由山丘和平原接觸線定出。三角洲即在這些海岸地貌前緣開始發育,如西江下游平原即已伸至廣利附近,因該處蜆殼洲貝丘和屈肢葬新石器遺址年代下層為7170±140年,而陶片為5680±284年(熱釋光)、博羅葫蘆山貝丘亦在平原上,即表示各河下游三角洲已有發育。按海相硅藻(鹹水種)、有孔蟲及淤泥層分布,各河下游三角洲區基本反映出大西洋期海侵范圍,即距今6000年的岸線北達清遠盆地、西達肇慶盆地(趙煥庭,1990),東達博羅盆地和潼湖。

從新石器遺址看,三角洲范圍在東江三角洲區基本上可以新石器遺址為海岸線所在,因東江三角洲中部無岩島,大部分仍為海面,故東江三角洲四鄰即為4000年上下的新石器時代岸線。西北江三角洲頂部亦已開始形成,因金利茅崗水上干欄遺址為4140±90年(C14測定),腐木層為3970±110年(華南師大地貌室,1988)、西樵山貝丘年代由6120±130年(同上)到4905±100年,出土石器達53000件以上(曾騏,1991),可見附近已有大片陸地。南海石碣海蝕崖下附生的藍蜆年齡亦為4640±280年。即西北江三角洲向南已達西樵山、佛山一線以南(水藤淤泥為3997±190年)。

2000年前(秦漢時代),東江三角洲由東江、增江兩三角洲合並,下伸至中堂(有漢代應堂廟),南面仍為海域。西北江三角洲向東北伸延已達南華水道之北(即東海水道)。因杏壇已發現漢代陶片等文物埋深2米(逢簡村)。淡水馬來鱷已生長在勒流,年代為2540±120年。石涌為南越相呂嘉故鄉,故其附近當為平原。陳村漢代亦已成陸。

1000年前(唐代)岸線,東江已至東莞城,即東江三角洲頂部已發育。但大部仍為珠池。番禺沖缺三角洲頂部已發育,因《元和郡縣志》說「廣州正南去大海七十里」,可見地正當今沙灣、順德間岸處。中山沖缺三角洲頂端亦已發育,因黃巢已在今容奇、桂洲、馬齊等地駐軍就食,可見附近已是大片水田之鄉。新會沖缺三角洲也有頂部平原發育,如新會即為隋代的州治所在,表示當時已有大片平原生成。唐代地層多埋掩漢代地層,漢唐千年間三角洲岸線推進不大,可能與此期為海面上升時期有關。

700年前(宋代末年),岸線南進到各沖缺三角洲中部,東江已達麻涌、大汾、道滘一線(據族譜);番禺已達攬核、魚渦頭一線,西樵涌已有記載(1233);中山岸線在橫欄、浮圩(今名阜沙)、黃圃、潭州一線(據記載);新會附近宋代已成潮田,禮樂、外海一線成沙;潭江則以雙子、黃沖一線在此期發展較快,這是宋代時珠璣港南下移民湧入三角洲築堤開發的結果,把潮田改為坦田,海平面下降亦有影響。滘為溝通兩河水道。

400年前(明末)岸線,因宋代築堤束水歸槽,各沖缺三角洲加快淤積成沙,如中山宋初屬東莞,南宋始入廣州,因北宋時香山和番禺隔海三百里,不如去東莞方便。這說明南宋時中山沖缺三角洲已伸至石岐、港口一帶,即東海十六沙和西海十八沙已成。番禺沖缺三角洲已至下橫瀝(義沙),洪奇瀝口門初成。新會沖缺三角洲已達南緣九子沙,岸線由禮樂南移連熊子山(即熊洲)。東江三角洲大部成陸於宋末。明末伸至漳澎以東,南支流亦伸至厚街北面。明代三角洲岸線前進加速也是人工影響,明代不再如宋代築堤護田,而是築堤成田,還在灘面種蘆、草促淤。斗門三角洲頂部已開始發育,即今大鰲沙已形成,睦洲、三江口亦已漲出。黃布、大沙已成,只在竹洲、粉洲以南才入海島。

100年(清末)前岸線又推進,在斗門沖缺三角洲外緣磨刀門口,即竹排沙,燈籠沙東頭、西頭圍;新會則進至三江圩西銀洲湖岸,番禺海岸線是把烏珠大洋填平,萬頃沙已到十涌。東江則進展慢,因獅子洋潮汐力強。

總之,珠江三角洲岸線不斷向海推移,有快慢時期,在自然因素上,與海平面升降變化有關,在高海面期,岸線推進減慢,低海面期則較快。人為因素則為建堤圍等,如宋代築堤護田,使下游沙田淤積加快,明代築堤做田,種蘆積泥均使成沙加速。而潮汐作用和上游來沙來水亦有影響,如虎門及崖門水道淤積特慢,即是潮流強勁之故。虎門與崖門間三角洲區則淤積加強。

(三)熱帶性氣候

珠江三角洲氣候熱帶性表現在四季不明,三冬無雪,樹木長青,田野常綠,霜不殺青。據竺可楨在《特候學》一書中稱,熱帶為「四時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的地方,他認為五嶺以南,即入熱帶。故珠江三角洲在熱帶范圍之內。

形成熱帶氣候的原因主要是地理緯度的影響,北回歸線便是熱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珠江三角洲絕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即大部分屬於熱帶地區。這里夏至太陽正照在天頂上,是古代已稱為「北向戶」的地方,即太陽可由北面照入屋內。冬季太陽仍高,故三角洲熱量仍足。但是這里和世界各地熱帶環境不同,是由於多了季風的影響,冬季吹北風,夏季吹南風。冬季北方寒流也能吹入三角洲,使熱帶作物受害,如荔枝、木瓜、菠蘿、杧果等減產。三角洲夏至期間太陽正照天頂,太陽角度常達87°,冬至也達43°;白晝長達14小時(夏至),冬至仍有11小時,日照時數年達1900—2200小時,太陽輻射總量年均中山市為4541.6兆焦/平方米,深圳為5404.9兆焦/平方米,使年均溫在20℃以上,已入熱帶地區標准。冬季廣州1月均溫為13.3℃,低於5℃日子只有3天,故珠江三角洲只能說有「冬季天氣」,不能說有「冬季氣候」。廣州炎熱日數不過6天(>35℃),反映海洋性氣候特色,即夏無酷暑,與亞熱帶的長江三角洲氣候不同。

三角洲地勢平坦,雨量較四周山丘為少,平均約在1600毫米,而外圍地方可達2000—2600毫米。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種雨季旱季分明正是熱帶氣候特色,和赤道帶長年高溫多雨不同,故珠江三角洲不能引種赤道性作物如橡膠樹、椰子、檳榔、可可、胡椒、榴連等作物,只能引種熱帶性作物如劍麻、杧果、菠蘿、香茅等有耐旱性作物。春季靜止鋒所成陰雨,長時間陰雨天氣可引起早禾爛秧。夏季以雷雨為主,和赤道帶相似,每天下午降雨2—3小時,成為年中雨量高峰之一。夏秋多台風雨,在三角洲地區破壞性不大,因四周有山丘保護,且對秋旱有助,這也是熱帶氣候特點,每每形成三角洲雨量第二高峰期。冬季變性寒流經東海入三角洲亦可有小雨。由於日照強,蒸發量大,如廣州雨量1600—1700毫米,而蒸發量卻達1715.5毫米,故旱季(10—2月)期間。旱害仍可發生。侵入三角洲台風每年只有1—2個,1次為期只有4天,但帶來的雨量正好可緩解秋旱。加上每年約有5—6個台風影響三角洲區,故旱災一般比水災要輕。如加上台風、寒潮等,則風、寒、水、旱都是三角洲的災害性因素。

台風入境時最怕潮水頂托。台風增水和高潮頂托相遇,則形成大風大浪高潮,即風暴潮,古代稱為「沓潮」,早見於唐代「嶺表錄異」中。文稱:「當潮水未盡退之間,颶風作而潮又至,遂至波濤溢岸,淹沒人廬舍,盪失苗稼,沉溺舟船,南中謂之沓潮。或數十年一有之」。台風能增水和減水,增水加上高潮即能沖破海堤,形成災害。三角洲海堤長達1935公里,亟應保護。因三角洲是在熱帶內,熱帶風暴多,加上灣口呈喇叭形向東南展開,故成為我國風暴潮多發區。實測最高潮位1.8米以上,多為風暴潮所成,計由1848—1949年100年中,珠江口發生風暴潮達60次。增水時間只4小時,水位增高最大達1米,如與洪峰頂托則每成災害。如計及波浪還可爬高,對海堤沖擊更大,故應特別注意。風暴潮雖不常有,但同治元年(1862)7月初一的一次沓潮,「海水忽涸如陸」(減水),「平地水深數尺」(增水),結果是廣州河面「撈屍八萬余具」。1983年9號台風(9月9日)所成風暴潮沖跨海堤2129處,總長47公里,淹田184萬畝,魚塘7萬畝,物資(船、糧、化肥、水泥)損失1億元,死23人,傷172人。近年珠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每年平均達2.08mm,預計將來風暴潮將較過去更為強烈。

由於三角洲廣種熱帶性作物和果木,故寒害為患亦大。早春寒流日均溫連續4天小於10℃,即可爛秧;低於15℃連續5天以上,早造死苗,反青亦慢;晚秋日均溫低於20℃一連3天以上即寒露風吹揚水稻花粉,致空粒減產;冬日低於5℃即使熱帶作物受害,稱為「暗霜」。

夏季雨量由鋒面、雷雨、對流雨、台風所成,暴雨時發(日雨量大於50毫米)都可成災,尤以前汛期和後汛期聯合,使「龍舟水」和「慕仙水」連接起來時,成災最大。

旱災主要由穩定高壓所成,如1964年11—12月連續晴天達43天,故同前冬旱與早春旱相連,形成災害。

此外,龍卷風亦可造成災害,群眾稱「屈尾龍」。1878年3月白鵝潭起龍,毀屋1500多家,覆舟死人數百,霧日不多,如廣州霧日年均4.8天,因三角洲地面低層空氣高溫之故。

(四)熱帶性動、植物

珠江三角洲不生長赤道性植被,但熱帶性的卻不少,雖然今天人工開墾使天然植被消失,但在一些村前村後的「風水林」和「雜木林」中,仍可見熱帶樹種殘存,如格木(Erythrophyleum fordii)、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等,表明古代山丘台地是熱帶季風雨林植被分布區。在山谷還見有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野芭蕉(Musa balbisiana)群叢分布,林下灌木、藤本、草本植物亦以熱帶種屬為主,每成優勢群落。今天廣泛分布的榕、木棉、魚尾葵、鳳凰木亦為熱帶樹種。珠江口紅樹林中,有秋茄(Kandelia candel)、木欖(Bruguiera gymnorrhiza)等,沙灘上有海刀豆(Canavalia mariti-ma)、厚藤(Ipomca pescaprae)、海杧果(Cerbera manghas)、耐鹽植物老鼠(Acanthus ilicibolius)等,在東莞、寶安、深圳、珠海均有分布,據1983年航片量算達5000畝以上,組成紅樹林植物達11科13種。

在三角洲區常見種達500多種,也反映出熱帶特點,分屬130多科373屬(陳樹培,1984),其中純熱帶屬佔42%,連泛熱帶性屬計則達53%。鼎湖山區熱帶屬佔62%,熱帶種佔56%,即1291種,羅浮山沖虛觀風水林146屬中,泛熱帶屬佔91%(鄭芷青,1987)。常綠季風雨林植被多為風水林及雜木林,多屬次生性,是一種熱帶區系成分為主的類型(王鑄豪,1982),面積不廣。在廣大台地低丘區多為常綠灌叢。熱帶成分為主的草坡,生長在磚紅壤性土層之上,易發生水土流失。食蟲植物豬籠草(Nepenthes mirabilis)等都是熱帶性植物。熱帶植物生態特徵也充分反映在常見的栽培樹木中,如板根、氣根、支柱根可見於榕樹,能獨木成林;老莖生花現象見於楊桃,木菠蘿;全年生花見於白蘭、扶桑;鋃鉗葉見於杧果;衰頹葉見於杧果、荔枝;滴尖葉見於菩提樹。這些熱帶植物生態特徵和這里是熱帶季風雨林分布區相一致。其中如白木香(即土沉香)在明代曾廣泛種植在東莞縣,成為東莞名產,稱「莞香」。這都說明珠江三角洲是熱帶性三角洲。還有,與此相應的還有大型熱帶動物棲息於三角洲地區,雖然今天已被人們獵盡,如犀牛記於東莞丘陵區。

三角洲是水網區,以沼澤、窪地和低平林野為主,故也棲息不少典型熱帶巨型動物,它們也反映出三角洲原來的熱帶特點。如亞洲象、馬來鱷、孔雀等在古書即有不少記述,或更有化石為證。如三國時廣州地方仍有鱷魚生長,《水經注》稱:「黿鼉鮮鱷,珍怪異物,千種萬類,不可記勝」,今天平洲漁民亦曾在河道中采出鱷魚頭骨,說明廣州有鱷。順德、新會且有成條鱷魚骨格出土,大林的(棠下)14C測定為3020±80年,勒流的為2540±105年。東莞南漢還有象群害稼記載,作者亦曾在廣州古西湖區採得象脛骨於淤泥層中,《南海志》(元)尚記有象的生存。孔雀則在晉代時開平、唐時新會均有記載。可見珠江三角洲自古以來,即為熱帶動物分布之地,其中象牙已被獵用,作商品看待,唐《北戶錄》載:「牙小而紅,堪為笏裁,亦不下舶來者」。鱷魚因吃人畜故被記錄下來,它和長江的揚子鱷很不相同,與今天南洋群島灣鱷(Crocodilus porosus)、馬來鱷(Tomistoma sp.)一致。而象則為亞洲象(Elephas maximus)。今天由於三角洲不斷開發,人口增加,林木破壞,它們已被獵食殆盡。

小結

從地理環境組成各要素如地貌、氣候、水文、植被和動物分析,珠江三角洲是個熱帶性三角洲,與黃河,長江三角洲不同,地貌水文上表現為多汊道的良好水網,廣寬深水河道眾多;氣候上熱量和輻射豐富;植被生長旺盛,種類眾多,動物繁生,對工農業生產至為有利。從類型上看,珠江三角洲與紅河及湄公河三角洲等熱帶型三角洲近似。在我國熱帶地區較稀少的國情下,應重視充分發揮珠江三角洲的熱帶性特點和潛力。

❻ 我的家鄉在廣寧,廣寧有什麼好玩的,好吃的

竹海大觀

廣寧竹海大觀旅遊區,是中國最大的竹海

,空氣離子達9.8萬個/立方厘米,竹子制氧量是常綠闊葉林的1.5倍,堪稱南中國最大的氧吧之一,故廣寧縣有「全國著名的竹子之鄉」之稱。 全年四季均可觀竹,構成四景:春看竹霧、夏賞竹綠、秋覽竹浪、冬觀竹翠。景區內有萬畝竹海「空氣維生素」吸吮區和「竹林精氣熏蒸區」,特色民族竹寨、竹林茶寮、竹生態園、竹水車、竹吉普車等。美麗清澈的綏江曲折回環蜿蜒而過。

碧翠湖寶錠山

碧翠湖寶錠山景區是一個依傍自然奇特的湖光山色、絢麗多姿的動植物種類的展示,巧妙利用竹文化內涵、溶入財神賜福的同時,曉喻人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健康求財思想而建成的生態旅遊景區。 一道翠湖橋將一泓美麗的湖水分為聚寶天地和君子園兩大部份:進入由金磚作牆、兩錠巨大金元寶托起一串金燦燦的古錢幣的景區大門,便是聚寶天地。隔湖可見一尊全國最大的財神塑像,手捧聚寶盆向人們惠賜財運。
君子園內,湖畔君子路旁羅列了一百多個品種的觀賞竹:世界最大的竹―巨龍

竹、世界最小的竹―菲白竹、世界罕見的紅寶石竹、廣東面積最大的一片四方竹林、紫竹林和斑竹(湘妃竹)林,更妙的是酸竹、甜竹、苦竹、辣竹,人生酸甜苦辣味居然竹子先知,那「金、爭、珠、寶」竹也令人叫絕,財富竟能由竹中得,知竹者常樂也。還有龜甲竹、實心竹、唐竹等等珍奇竹子兼有梅花坪、蘭花苑、菊花等景點形成古稱梅、蘭、竹、菊「四君子」集雅也。 竹文化展覽館是展示上下五千年,縱橫七大洲的竹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從古代的竹器用具和雕刻工藝(實物)到今天的竹科研開發成就,由人類最早的詠竹詩歌到現代巧奪天工的竹美術工藝作品。觀者還可以看到全國首創的「百竹圖」,從中了解中國文字的演化軌跡。寶錠山景區構思新穎,景點內涵豐富,有豪華別墅,高雅餐廳,食住條件優越,是團隊和自駕車旅遊以及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最新亮點。

黃洞景區

古水黃洞景區的開發項目,資源主要包括廣寧縣的三大名山之一的三宿山以及從山腰沖瀉而下的溪流資源。這7公里的溪流上有二十多個落差不一的瀑布群。景區的水資源豐富,植被保護良好。保護原始
生態是景區開發的宗旨,准備打造溯溪、歡瀑、漂流、攀岩、野外體驗、探險,以及三宿寺、養生館、養生文化中心、情侶松林等景觀景點,該項目計劃投資25000萬元。[16]

周其鑒故居

周其鑒(1893—1927),廣寧縣新樓村人,廣東農民運動著名領袖。故居建於清未,坐東朝西,為兩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的青磚大屋,建築面積117平方米。有堂屋、正房、書房、飯堂、廚房、廚房、及雜屋等20餘間。故居懸掛正面劉田夫為故居題寫「周其鑒故居」橫匾。

古水河景區

景區主要座落在古水鎮大潘、蒙坑兩個村委會內,控制面積為8平方公里,古水河下游共11公里長河段流經此處。
古水河景區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景區以古水河流為中軸,兩岸青山相伴,若干村落點綴其中,成帶狀河谷布局,依靠上下游各有的一個狹窄的出入口聯系外界。景區也因此受外界影響甚少,且區內沒有污染企業,植被保護良好,空氣清新,環境潔凈,遠離煩囂,具有原生態環境。[18]

螺殼山景區

螺殼山位於廣寧縣東北部,距廣州約189公里。由廣三高速到四會,再轉S260省道可到達。是集生態觀光與獵奇探險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旅遊區。螺殼山主峰海拔1338米,被譽為「粵西第一山」。民謠唱:「螺殼山高,離天三尺,人過低頭,馬過貼脊」。 螺殼山面積達2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百分之九十五,天然動植物種類豐富,有蟒蛇、娃娃魚、穿山甲、野豬等數十種國家保護動物;有櫻花、莎欏、三尖杉、穗花杉、紫花含笑等國家珍稀植物。螺殼山主要景點有:奇石浴、翡翠湖、層潭映碧、六層飛瀑、陰元瀑布、人間瑤池等。山中有清溪魚、苦筍、蕨菜、野菇等美食,盛產茶葉、蘭花、靈芝、筍乾等特產。

廣寧的美食:
懷集的梁村雲吞、酸水豆腐、水酒、粟米雞、懷集特產六十日酸菜 廣寧首先介紹廣寧本地僅有的「竹筍」。 廣寧竹筍纖維細嫩、筍大肉厚、甘脆香甜、不含苦味、鮮美可口、營養豐富。科學檢測結果顯示:其鮮筍中含糖分20%、脂肪0.3%、蛋白質3%以及磷、鐵、鈣、鎂等微量元素和各種維生素,蛋白質中含有15種不同成份的氨基酸,所有這些都是人體必須吸收的物質。
甜筍

竹蟲」——廣寧當地人稱竹蟲為「筍蛆」,其實是象鼻蟲在竹筍上蛀洞產的卵孵化後長成的幼蟲。一般來說,它們寄生在竹筒內,從竹尖逐節往下吃,二十天內從米粒大小長到手指頭般粗大,最後藏於根部筒內,到農歷十月份體肥停食,准備破蛹而出。因此,這時候的竹蟲最肥美。據了解,竹蟲營養豐富,香酥可口,蛋白質含量很高,有抗衰老和養顏作用。

竹蟲長大就變成「竹象」——筍蠄。
竹鄉酸菜——廣寧稱「菜榨」,是農家用有機肥料種植的芥菜,無公害,無污染,經風干腌制而成香甜可口的廣寧特色小菜。
芋 梗 ,又名「芋菡干」是取廣寧特有的一種白芋苓菌,分干品、鮮品兩種,以雞肉咸、排骨拌之蒸食,味極爽口、回味無窮。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芋梗、辛、冷、滑、無毒、除煩止瀉。」

赤蕨,產於廣寧山野,因其有粘液,故又稱"山蟮"。3、4月間多食其鮮品,其餘時間多食其干品,富含多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因其能"去暴熱、利水道、補五臟不足",有安神鎮靜之功效,常飲可以預防糖尿病。食之爽滑可口、清香綿軟可蒸制肉類,也可用來煲湯,長飲有去濕利尿收斂之功效,民間除以赤蕨作菜外,還以赤蕨干剪碎泡茶,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健康食品。
賓亨沙葛」, 賓亨地處綏江河畔,土質松疏、肥沃,當地農民歷來有種植沙葛的習慣。「賓亨沙葛」的主要特點是:肉質細嫩、爽脆、鮮甜、皮薄、體大,而且根蔃少。

「番薯干」,潭布產的番薯干最出名,潭布人有一套似乎簡單但又非常講究的做法。把挖回來的番薯攤放一個月時間,待它干水和增加糖份。然後洗凈下鍋蒸,蒸時鍋底墊一層稻稈,一來防止秥鍋燒焦,二來使稻稈的香味與番薯的香味滲和使之香味更妙。熟透後去皮開片。較長的番薯得鎅作兩截再開片,開片先一開二,再以兩指大小鎅開,每片大致似菱形,曬干後比較均勻,每條都似手指大小。要趁著好天時,連續把它曬干,曬幹了即放進瓦罐(埕)密封,待一兩個月後才揭開吃用。這時,番薯干增加了一層****狀,俗稱糖酶,發酶好的番薯干色澤暗紅通透,白色的糖酶密布薯身,吃起來軟糯香甜,口感甚佳,可謂小食中的極品。

江屯「龍須菜」 ,(又名碧龍菜)是佛手瓜藤上的嫩梢,因其碧綠多須而得名,作蔬菜食用,口感香脆、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B、B1和葫蘿卜素,是一種無公害蔬菜。

深坑石螺」,深坑石螺以肉質細嫩,爽脆可口而出名,品嘗後回味無窮。除清蒸外,最常用的食用方法是炒石螺。此外,據有經驗的老人介紹,用鮮石螺煲粥,食之清甜,且有清熱、降火、解毒、通便等功效。石螺棲息在水質清凈的山區溪河中的石壁或石縫,晝伏夜出,以取水中微生物為食。深坑石螺一般如手指大小,螺體細長,呈黑色或暗黃色,其中一種天生沒有螺尾,煮食時免卻許多麻煩,讓人稱奇。一年四季,除冬季外,春、夏、秋季均是石螺捕撈旺季。廣寧地處山區,縣內澗流交錯,水源充足,盛產石螺,尤以北端的深坑鄉所產石螺肉質最佳,產量最大,成為當地有名的特產。

蘿卜干——廣寧人稱「蘿卜仔」,把新鮮的蘿卜曬干,用鹽腌制,放置於特質瓦罐內陳放幾個月製成的

閱讀全文

與廣寧縣江積工業園什麼時候開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比亞迪汽車動力怎麼樣 瀏覽:868
海南汽車年審在哪裡辦理 瀏覽:401
工業大吸力的水泵叫什麼 瀏覽:408
雪地賓士里cat叉車在哪裡 瀏覽:473
奧迪警燈是什麼意思 瀏覽:667
賓士大g前葉子板上燈怎麼拆 瀏覽:837
汽車自燃味道有哪些 瀏覽:57
北汽都有什麼品牌汽車 瀏覽:725
寶馬兒童汽車大燈如何關閉 瀏覽:16
純燃油大排量汽車還能堅持多久 瀏覽:87
寶馬7系最多多少萬元 瀏覽:570
工業水用什麼水表 瀏覽:464
寶馬e90325如何拆主機 瀏覽:540
新款賓士c停車場怎麼找車 瀏覽:76
奧迪a4橫拉桿怎麼調 瀏覽:949
寶馬x5怎麼看機油泵濾網 瀏覽:577
福州閩侯共享汽車在哪裡租 瀏覽:493
賓士斯賓特胎壓打多少 瀏覽:292
戶口轉香港後汽車如何報廢 瀏覽:776
賓士車c260sd卡在哪裡買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