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貿易政策工具有哪些最好給些具體分類之類的。謝謝辣
關稅,包括進口稅、出口稅、過境稅、進口附加稅、差額稅等等。非關稅措施,包括進口配額制、進口許可證制,外匯管制等等。促進出口與出口限制政策等等。貿易政策是指與國際貿易有關的政府規章制度,主要工賀租具有關稅、配額、外匯管制、非關稅壁壘等。
(1)關稅。關稅是指貨物經過一國關境時徵收的稅收。關稅是世界各國普遍徵收的一個稅種。關稅通常可分為:從價稅、從量稅、混合稅。
(2)配額。配額是指一國政府在一定時期內對某些敏感商品的進口或出口進行數量或金額上的控制,旨在調整國際收支和保護國內工農業生產,是非關稅壁壘措施之一。配額可分為進口配額和出口配額兩大類。
(3)外匯管制。限制進出口貿易最徹底的方法就是外匯管制。外匯管制就是政府壟斷一切外匯交易,在外匯稀缺的時候,政府根據重要性的先後順序安排外匯的使用。
(4)非關稅壁壘。非關稅壁壘是國際貿易中除關稅以外的一切直接或間接限制外國商品進口的行政措施的總稱。非關稅壁壘有多種形式,如通關材料規定、原產國標檔拍亂志、產品標價法等。
關稅的種類
按徵收對象或商品流向的不同,關稅可分為進口稅、出口稅和過境稅。
(1)進口稅是指進口商品進入一國關境時,由該國海關根據海關稅則對本國進口商所徵收的一種關稅。
(2)出口稅是出口國家的海關在本國商品輸往國外時,對本國出口行檔商品所徵收的關稅。
(3)過境稅又稱通過稅,是一國海關對通過其關境再轉運第三國的外國商品所徵收的關稅。
根據差別待遇和具體實施情況,關稅又可分為進口附加稅、差價稅、普惠稅和特惠稅。
B. 什麼是CEPT
東南亞國家聯盟或東盟成立於1967年,在1992年1月東盟首腦會議上,東盟首腦決定設立東盟自由貿易區或AFTA,共同執行具有約束性的優惠關稅稅率,稱CEPT。CEPT框架的主要目的是在15年內將工業品和農產品的關稅稅率削減至0-5%。1994年9月東盟部長例會決定將原來的15年縮短為10年,即2003年實施東盟自由貿易區。東盟部長還同意將尚未加工的農產品並入CEPT框架,但需要延長時間,東盟自由貿易區框架同意未加工農產品於2010年完成並入。
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目的是消除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壁壘,為建立統一市場奠定基礎。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中心價值是自我實施CEPT,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修改方案必須在5-8年內(從1993年1月開始)將關稅下調至20%,直至2003年降至0-5%,越南、寮國和緬甸除外,但須先後在2006年和2008年實現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優惠關稅和特權是指根據商品原產地規定的特別監管。同時,這也是為了不使第三國背後利用其它國家低關稅率進入另一個高關稅率的國家,這也叫作從第三國及高關稅國家到低關稅國家的貿易限制。
CEPT框架內採用四大目錄。即關稅就地削減目錄(Inclsion List)、臨時暫停削減關稅目錄(Temporary Exclusion List)、 永久保留目錄(General Exception List)、敏感商品目錄(Sensitive)。所有這些是以此作為確定貿易自由化步伐和各項工作的工具。關稅就地削減目錄包括2003年關稅擬降至0-5%之間的商品目錄。脆弱商品目錄包括列入2003年左右關稅削減目錄尚未加工的農產品類,到2010年降至0-5%。普遍取消目錄包括由於安全以及相關人類、動物、樹木生命、健康保護等原因被永久取消關稅的商品。此外,還有文化藝術、歷史價值和古跡的保護等。
CFPT的根本特徵是接受符合產品基礎的商品,列入關稅削減目錄確認的商品有三個條件。1、上述商品必須列入國家進出口關稅削減目錄;2、為獲得上述條件,這里所說的商品必須是低於20%的關稅。如果某一商品關稅高於明睜帆20%,可從高於20%關稅商品成員國中獲得同樣的優惠待遇;3、證明上述商品來自上述地區的成本結構必須高於40%以上。這一優惠關稅,促進成員國將其商品列入關稅削減目錄,以便在短時間內為享受優惠關稅條件。CEPT框架是階段性削減關稅。
CEPT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要求成員國在使用優惠關稅時取消商品配額,獲准實施優惠關稅後,5年內取消各類非關稅壁壘。根據聯合國貿發會或UNTAD規定,實施方針的確定須經東盟內部通過,所有這些包括關稅管控措施,價格管控措施、財政措施、壟斷保護措施和技術措施(1995年,東盟秘書處)。
2、列入優惠關稅目錄的寮國商品名錄
根據東盟自由貿易區原則,將所有商品進行自由貿易化分類。關於分類,是將寮國的所有商品列入東盟自由貿易區規定的4大目錄。所謂目錄有:a就地削減關稅目錄、b臨時暫停削減關稅目錄、c敏感商品目錄、d永久保護目錄。由於臨時暫停削減關稅目錄的實質是臨時暫停削減關稅,因此他要求成員國必須改革,符合各項規范。包括滿足宏觀穩定的需要,確定法規銷售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開發人力資源等。
關於就地削減關稅目錄(IL)
擬在寮國就地削減關稅的商品共有1247種,根據獲特別關照國原則(MFN),上述各項商品享受5%的關稅率。1995年上述諸項的進口額約1800萬美元,僅占從東盟進口總額的5%。出口額僅是寮國向東盟出口額的0.07%。也就是說寮國的出口商品種類幾乎沒有列入此項目錄。
臨時暫停削減關稅目錄(TEL)
在約2126項商品目錄中,其中就有在2001至2006年間關稅降至5%以下的水泥產品,列入此目錄的各類商品總額為3.27億美元或占寮國從東盟進口的84%,從東盟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率為13%。出口方面,此項共計7200萬美元,占寮國向東盟出口的90%。早碧
敏感商品目錄(SL)
脆弱商品共88項,大部分是未加工的農產品。此外還有7項列入最敏感商品目錄(HSL),這部分視作SL目錄的補充部分。該目錄的關稅削減將從1998至2015年內隨時舉行。上述諸項總金額為700萬美元,占從東盟進口額的2%,上述激雹各類平均稅率為10%。上述商品出口額為800萬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0%。
永久保護目錄(GEL)
列入該目錄的各類商品共有90項,根據GATI第10條定義,各項又有差別。列入該目錄的大部分商品是替代進口、擬在國內開發的商品種類。如紙張、卷煙、烤煙等。這些商品金額為3900萬美元,占從東盟進口總額的10%,這類商品平均關稅率高於37%,為東盟成員國關稅收入的主要部分。此類商品大部分屬已加工的食品,飲料和交通工具等。上述各項僅占寮國出口總額的0.04%。
寮國是東盟成員國中的欠發達國家,寮國加入東盟自貿易區即有機遇又有挑戰,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貿易化進程將為寮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但是,執行上述政策還會遇到很多障礙。
C. 農產品的關稅稅率是多少
農產品的關稅稅率是13%.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部分貨悄兄物適用增值稅低稅率和簡易辦法徵收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規定:
一、下列貨物繼續帶運閉適用13%的增值稅稅率:
(蠢裂一)農產品。農產品,是指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水產業生產的各種植物、動物的初級產品。」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農業產品征稅范圍注釋>的通知》(財稅字〔1995〕52號)規定: 「農業產品是指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水產業生產的各種植物、動物的初級產品。農業產品的征稅范圍包括:
二、動物類 :
(二)畜牧產品 2.獸類、禽類和爬行類動物的肉產品,包括整塊或者分割的鮮肉、冷藏或者冷凍肉、鹽漬肉,獸類、禽類和爬行類動物的內臟、頭、尾、蹄等組織。
各種獸類、禽類和爬行類動物的肉類生製品,如臘肉、腌肉、熏肉等,也屬於本貨物的征稅范圍。
各種肉類罐頭、肉類熟製品,不屬於本貨物的征稅范圍。」
所以應該是適用於13%.
D. 中國進口關稅稅率
根據海關總署2010年第85號公告,經國務院批准《2011年關稅實施方案》自2011年1月1日起實施。《2011年關稅實施方案》包括進口關稅調整、出口關稅調整、稅則稅目調整三個方面。調整後,2011年的關稅總水平為9.8%,其中農產品平均稅率為15.2%,工業品平均稅率為8.9%。稅目總數由2010年的7923個增至7977個,實施暫定稅率的商品共計637項。
一、稅則稅目調整情況
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貿易結構優化、加強進出口管理及應對國際貿易爭端的需要,在符合《協調制度》列目原則的前提下,2011年對稅目作如下調整:
(一)增列本國子目57個,主要有:
1、體現高新技術進步和代表先進製造業發展方向的X、γ射線無損探傷檢測儀、列車自動防護系統(ATP)車載裝備、液晶顯示板用零件、刀庫及自動換刀裝置等產品。
2、近年進出口貿易量較大以及國內相關行業重點關注的新型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球扁鋼、鋁塑復合板、鍍鋁紙等產品。
3、細化商品分類,進一步完善稅目結構的穀物播種機等農業種植機械以及注射吹塑機等主要的塑料加工機械。
4、從進一步加強監控、統計、檢驗檢疫等進出口管理出發的含稀土元素鐵合金等稀土類產品、電壓不超過36伏的繼電器等。
(二)因調整貨品名稱和更正中文翻譯,修改稅目名稱9個。
(三)因技術發展,稅目結構調整、不適應進出鍵巧口管理等原因,刪除紅小豆、CTP版、紅外或氦氖激光膠片等4個本國稅目。
二、進口暫定稅率調整情況
根據國內經濟、產業和技術發展情況以及宏觀調控需要,將繼續對586項商品實施進口暫定稅稿辯鍵率。同時考慮到國內需求及技術、價格等變化,對部分暫定稅率商品范圍進行了調整,以及取消了部分暫定稅率商品。具體如下:
1、按照滿足國內經濟社會建設和發展需要,同時不影響相關行業生產的原則,新增了19項實施較低進口暫定稅率的商品。如丙烷、丁烷等資料性商品、鈦帶、光導纖維預制棒等基礎原料、高清攝像頭、液晶投影儀用偏光板、壓電式噴墨頭等先進設備和關鍵零部件等。
2、考慮到技術進步、匯率和價格變化等因素,調整了聚乙烯、紅色或紅外激光膠片、激光印刷機、32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板等8項暫定稅率商品的范圍。
3、考慮到國內需求增加和國際市場價格變化等因素,下調了碲、硒、掩模基板、取像模塊等13項商品的暫定稅率水平。
4、考慮到國內生產能力擴大,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的逐步提高等情況,適當提高了碳纖維紗線、計算機直接製版機器、自動絡筒機等11項商品的暫定稅率水平。
5、轎車用增壓器、風力發電設備用軸承、傳動部件、液灶頃壓動力裝置等8項商品在2011年將不再實施進口暫定稅率。
經過上述調整,2011提實施暫定稅率的商品共計637項,平均稅率約為4.5%,優惠幅度為56%。
三、出口關稅調整情況
2011年出口關稅以保持穩定為原則。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主要對煤炭、原油、化肥、有色金屬等「兩高一資」產品徵收出口暫定關稅。為加強稀土管理,將金屬釹和新增稅目稀土鐵合金的出口關稅分別由15%和20%提高至25%。為保障國內農業生產用肥的需要,繼續對尿素、磷酸銨等化肥徵收季節性出口關稅,但對化肥出口關稅的淡旺季使用時段和淡季關稅基準價格做適當調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