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業膽礬精製五水硫酸銅啊[可憐]硝酸根怎麼辦
加入硝酸時可以分多次加入,每次都少量加入,保證加入的硝酸全部被還原,即讓硝酸只起到氧化劑的作用而不顯酸的作用,在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 ,氫離子足夠的情況下可以做到這樣的。這樣制備的硫酸銅中就沒有硝酸根離子的干擾了
B. 「膽礬」的主要成分是…
CuSO�6�2·5H�6�0O(是純凈物), 五水硫酸銅在常溫常壓下很穩定,不潮解,在乾燥空氣中會逐漸風化,加熱至45℃時失去二分子結晶水,110℃時失去四分子結晶水,200℃時失去全部結晶水而成無水物。無水物也易吸水轉變為五水硫酸銅。常利用這一特性來檢驗某些液態有機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將五水硫酸銅加熱至650℃高溫,可分解為黑色氧化銅、二氧化硫及氧氣(或三氧化硫)。 膽礬是天然的含水硫酸銅,是分布很廣的一種硫酸鹽礦物。 它是銅的硫化物被氧分解後形成的次生礦物。膽礬產於銅礦床的氧化帶,也經常出現在礦井的巷道內壁和支柱上,這是由礦井中的水結晶而成的。膽礬的晶體成板狀或短柱狀,這些晶體集合在一起則呈粒狀、塊狀、纖維狀、鍾乳狀、皮殼狀等。它們具有漂亮的藍色,但如果暴露在乾燥的空氣中會由於失去水而變成不透明的淺綠白色粉末。同時膽礬極易溶於水。膽礬是顏料、電池、殺蟲劑、木材防腐等方面的化工原料。
C. 膽礬是一種常見的化合物,工業上它也是一種製取其它含銅化合物的原料,現有廢銅(主要雜質為Fe)來制備膽
廢銅(主要雜質為Fe)來制備膽礬的流程:將金屬全部溶解,再將存在的亞鐵離子氧化為鐵離子,再結合Cu2+開始沉澱時的pH值,可以Fe最終轉化為Fe(OH)3更容易除去,保證銅離子不會沉澱,不能引進雜質離子,加入H2O2,目的是將二價鐵轉化為三價鐵,在III中調節溶液pH值,在這個過程中加了Cu2(OH)2CO3,目的應是調節溶液的酸鹼性,所以這里加Cu2(OH)2CO3中和過量的硫酸,控制好溶液的pH值為3.7,剛好此時溶液中三價鐵正全轉化為Fe(OH)3.當三價鐵沉澱完全後,再進行過濾,濾液中剩餘的陽離子主要有Cu2+,陰離子有SO42-,再加硫酸,調節溶液pH值=1,目的是抑制Cu2+的水解,再分別進行蒸發、冷卻、結晶後,最終得到產品膽礬.
(1)A可選用濃H2SO4、加熱,稀硫酸不能溶解Cu,而濃FeCl3溶液、濃HNO3會引入雜質,故答案為:b;
(2)H2O2與Fe2+發生氧化還原反應,Fe2+被氧化為Fe3+後,調節pH,更容易除去,所以Ⅰ中加H2O2的目的將亞鐵離子氧化為鐵離子,故答案為:將Fe2+氧化為Fe3+;
(3)在III中調節溶液pH值,在這個過程中加了Cu2(OH)2CO3,這里加Cu2(OH)2CO3中和過量的硫酸,控制好溶液的pH值為3.7,剛好此時溶液中三價鐵正全轉化為Fe(OH)3,並且不引入新的雜質,故答案為:除去過量的硫酸;不引入新的雜質;
(4)Ⅲ加熱煮沸時,促進鐵離子水解,可以得到氫氧化鐵沉澱,發生的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