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8年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了多少
據悉,2018年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0%(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5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從環比看,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36%。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增速較1-5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
分地區看,6月份,東部地區增加值同比增長4.1%,中部地區增長7.5%,西部地區增長7.0%,東北地區增長5.9%。
分產品看,6月份,596種產品中有303種產品同比增長。其中,鋼材9551萬噸,同比增長7.2%;水泥20010萬噸,同比持平;十種有色金屬462萬噸,增長1.9%;乙烯146萬噸,增長7.6%;汽車233.9萬輛,增長5.3%;轎車100.2萬輛,增長12.0%;發電量5551億千瓦時,增長6.7%;原油加工量4978萬噸,增長8.0%。
6月份,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7.8 %,比上年同月下降0.9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0547億元,同比增長2.8%。
❷ 2019廣西公需科目從2013到2017,廣西工業增速累計下降多少個百分點
從2013到2017,廣西工業增速累計下降(5.8)個百分點
❸ 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率計算問題
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率就是說現在的工業增加值和上一時期相比的增長幅度。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指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工業生產活動創造的價值,是國內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公式: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值+營業盈餘。
【工業增加值】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工業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增加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一項基礎指標。各部門增加值之和即是國內生產總值,它反映的是一個國家(地區)在一定期時期內所生產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同時也反映了生產單位或部門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因此,建立增加值統計,將為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提供可靠依據,是建立資金流量的基礎。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有兩種,即生產法和收入法(又稱要素分配法)。
【同比增長率】
同比增長率,在報表中, 通常縮寫為(YoY+%)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較的增長率。同比增長 和上一時期、上一年度或歷史相比的增長(幅度)。發展速度由於採用基期的不同,可分為同比發展速度、環比發展速度和定基發展速度。均用百分數或倍數表示。某個指標的同期比=(當年的某個指標的值-去年同期這個指標的值)/去年同期這個指標的值,即:同比增長率=(當年的指標值-去年同期的值)÷去年同期的值*100%。